近日,多家外媒洩露了Google正在測試的Android全新多任務處理界面,這套界面包含了兩個全新的機制,一是在 Android 16 中測試的“泡泡欄”(Bubble Bar),二是在手機端持續開發的“迷你任務欄”(Tiny Taskbar)。
“泡泡欄”(Bubble Bar)出現在Android 16 Beta 4中,Google首次為所有應用開放了“氣泡化”,允許任意應用化身為可收起的小窗口,用戶只需長按主屏圖標,點擊“泡泡”選項,就能將當前應用縮小為一個可移動的圓形標識,並固定到屏幕底部的新“泡泡欄”上 ,和小窗機制類似。

與傳統的分屏模式(將屏幕一分為二同時運行兩個應用)不同,被泡泡化的應用並不會以並排或並列的形式展示,而是單個應用以浮動窗口的形式彈出,確保當前主要應用佔據大部分屏幕。

“泡泡欄”在未展開時僅佔據屏幕底部一小角,展開後會以一排氣泡形式呈現所有已固定應用。用戶可通過單擊氣泡實現“一鍵切換”,極大減少了反覆調出最近任務列表的操作,Google 還在測試為不同類型的應用區分氣泡類別(如聊天、筆記、快捷方式等),並正在修復應用在氣泡模式下的後臺保活能力,以確保流暢切換與資源釋放。
此外,Google正在將平板端自Android 12L推出的底部任務欄適配到手機上,代號“迷你任務欄” 。該任務欄保留了平板版可持久或臨時隱藏的特性,並同步了快速訪問已固定應用的能力,最新一次更新中,Google 修復了因啟用任務欄後出現的重複導航把手(底部橫線)問題,併為其新增了一個類似於電腦上 “Alt + Tab” 的最近應用走馬燈,可左右翻頁查看最近六個應用,但目前點擊仍無法直接切換,且在 5×5 主屏網格下任務欄會被截斷,顯示尚不完善。

“泡泡欄”有望隨Android 16正式版登場,而“迷你任務欄”或將在後續的Android 16.x 更新中上線,甚至有傳聞稱Google會在Android 17中同時推出類似DeX的桌面模式,進一步將手機打造成便攜式生產力終端。
來源:安兔兔
點擊此處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