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者組新作《浪人崛起》即將正式上線PC,這款遊戲去年我已經寫過不少攻略,今年繼續給大家聊聊這款遊戲,萬字解讀系列上一集給大家梳理了遊戲的大半部分主線劇情,幾乎囊括了大部分的重要歷史人物,今天這集繼續給大家把《浪人崛起》近代史揉碎了給大家講完(封面為遊戲中的篤姬、大河劇《篤姬》劇照)。

01 浪人崛起
《浪人崛起》的歷史大背景是日本幕末史,可以視為日本古代史與近代史的分割線,標誌性事件為《浪人崛起》開篇的黑船來航事件,1853年,美國海軍司令馬修·佩裡率“黑船”來到日本,迫使幕府簽訂條約打開日本國門,日本一批有志武士接觸到了西方先進的軍事、科技和經濟。

這些外部衝擊打破了日本的自足體系,日本內部由此興起了兩股對立的思潮,一派是守舊的保守派,希望維持日本的傳統封建制度和日本的固有文化,一部分人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號,要日本與西方開展一場決定國運的大戰;另一派則認為需要吸收西方先進的技術和制度,才能使得國家富強。

後面這一派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維新派,代表人物有《浪人崛起》中的重要角色坂本龍馬、桂小五郎等,《浪人崛起》的故事也由此展開,玩家首先對抗的勢力是近江國彥根藩藩主、幕府大老井伊直弼,井伊為人非常剛愎自用,擅自與西方多國締結條約,引起日本國內眾多勢力不滿,最終遭遇櫻田門外之變,被水戶藩浪人暗殺,詳細內容參考上篇(《浪人崛起》遊戲背景科普),遊戲中我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去改變歷史的發展進程,本文則以真實歷史為主,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去決定遊戲進程。

02 幕府將軍、御三家
在黑船事件之前,德川幕府的統治其實相對穩定,日本最高統治者其實是幕府將軍,權力地位實際還要凌駕於天皇之上,1603年,德川家康被任命為徵夷大將軍,建立江戶幕府,地方領主大名根據與德川家的親戚關係以及在關原合戰中的出力情況,被分為親藩大名、譜代大名和外樣大名。

親藩大名是德川氏的同族,與幕府關係最為密切,地位較高。其中可以繼承德川將軍位的紀伊家、水戶家和尾張家被稱為御三家,後來也引用成為遊戲圈的常見術語。譜代大名是指在德川家康祖父或父親時代就追隨德川家的家臣,對幕府忠誠度較高;
外樣大名則是與德川家關係相對較遠的大名,他們在關原合戰中可能曾是德川家的對手,但在戰後被納入幕府的統治體系,地位相對較低,受到幕府的嚴密監控,而幕末時期推翻德川幕府的恰好就來自關原合戰的西軍。
03 幕末強藩
幕末時期,最活躍的兩大強藩為薩摩藩和長州藩,如果你熟悉日本戰國史,一定聽說過島津氏和毛利氏,島津義弘曾在戰國時期掌控大半個九州,毛利元被譽為“戰國第一智將”,而他的孫子毛利輝元在關原之戰中擔任西軍的總大將,在關原之戰中,薩摩藩與長州藩均站在西軍一邊。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各種矛盾的湧現,幕藩制逐漸崩潰,薩摩藩與長州藩在日本傳統經濟裡原本地理位置並不算好,畢竟關原合戰後核心區好地大多都被親藩大名和譜代大名分走了,薩摩藩位於日本九州島的西南部,大致對應今天的鹿兒島縣的北半部,長州藩位於日本本州島的最西端。

到了海洋貿易時代,薩摩藩和長州藩控制重要的貿易路線,同時還與西方進行大量的地下貿易,獲得豐富的經濟資源,反而逐漸發展為強藩,遊戲中我們能夠見到的大多數浪人、武士,其實都出自薩摩藩和長州藩(還有坂本龍馬的土佐藩),這些浪人大多數倡導尊王攘夷,在幕末倒幕運動中扮演了核心關鍵角色,再來看日本的上層建築。

04 公武合體
當時日本上層大致可以分為兩顧勢力,一派是日本的武家,也就是統治了日本近三百年德川幕府,武家包括幕府和整個武士階層,幕府常駐江戶,而日本的“公”家指的是日本朝廷,常駐京都,包括天皇和住在京畿公卿貴族。長期以來,幕府與朝廷之間存在一定的權力平衡和矛盾,幕府掌握實際政權,但需要藉助朝廷的權威來維持統治的合法性。

而朝廷雖有名義上的尊貴地位,但實際權力有限,對幕府的專權也有所不滿。不過到了幕末時期,面對狼人們“尊王攘夷”的口號,幕府方面希望結合朝廷的權威,壓制當時的尊攘運動,避免幕府倒臺。大老井伊直弼去世後,安藤信正和久世廣周兩老中繼續推進公武合體。

朝廷這邊,公卿巖倉具視等積極參與,主張朝廷從幕府手中收回一切大權,國是歸朝廷決斷,幕府只充當朝廷的助手,僅代表朝廷處理國家事務。地方強藩也藉著公武合體機會,以長州藩和薩摩藩為主體,爭取更大的自由度來對抗幕府,長州藩以“航海遠略之策”壓制幕府實行開國,薩摩藩則以奉敕命迫使幕府放棄權力,但是事情並沒有朝著和平的方向發展。

05 尊王攘夷
井伊直弼之死使得局面快速失控,1862年9月14日,薩摩藩武士在橫濱附近的生麥村,因英國人騎馬穿越藩主島津久光的出行行列,認為其無禮,遂殺死一名英國人,重傷兩人,引發“生麥事件”。英國隨後要求幕府和薩摩藩懲處兇犯並支付賠償費。幕府支付了賠償費十萬英鎊,但薩摩藩拒絕英國的要求。1863年8月,英國派七艘軍艦炮轟鹿兒島,史稱“薩英戰爭”。

薩英戰爭中,薩摩藩死5人、英國死11人,鹿兒島500多間房屋被燒燬、3艘蒸汽船被毀。戰後,薩摩藩反而開始仰慕西方先進的科技,並與英國建立了貿易關係。在生麥事件後,1863年9月5日,長州藩武士在下關炮擊通過下關海峽的美國、法國、荷蘭船隻,引發“下關事件”,列強以下關事件為藉口,組成英法美俄聯合艦隊,佔領下關炮臺,並索賠300萬美元。
06 文久三年之變
同樣在1863年,也就是文久三年,長州藩尊王夷派志士聚集到京都,開啟了“天誅”的行動四處暗殺反對尊攘的人,京都的治安快速惡化,特別是暗殺了牽涉到安政大獄的九條家臣島田左近後,京都的幕臣和公家陷入了恐懼之中,而被認為是尊攘派代表的姊小路公知和尊攘派志士本間精一郎也被暗殺,主張公武合體派的巖倉具視被排除在外,三條實美等尊王夷派公家發動朝議,公武合體派的勢力逐漸減弱。

文久三年,8月18日拂曉前,薩摩藩、會津藩等公武合體派在兩藩軍隊的警備下,只允許中川宮、近衛忠熙、近衛忠房等公武合體派公卿晉謁天皇,發動朝議強調過激的攘夷不是天皇的意志,薩摩藩、會津藩強行解除長州藩兵擔任警衛皇宮的任務,並將其逐出京都,三條實美、壬生基修、錦小路賴德等尊攘派公卿七人逃奔長州,此後尊攘派勢力在京都被徹底驅逐,薩摩、會津兩藩為首的強藩大名居於統治地位,成為公武合體運動的核心力量。

07 新選組、池田屋事件
京都的公武合體派擴展勢力,尊王攘夷派受到壓迫,但不少殘餘的武士浪人仍然在積極謀劃,在祇園祭期間尊攘派志士計劃去火燒燬京都御所,然後趁混亂之際幽禁中川宮朝彥親王,暗殺一橋慶喜和京都守護職松平容保,還打算將孝明天皇帶往長州,不料這個計劃被新選組提前發現。

元治元年的6月5日,近藤勇率10名隊員突襲京都三條小橋的池田屋旅館,發現約20-30名尊攘派集會,近藤、沖田總司、永倉新八、藤堂平助四人參與屋內戰鬥。因人數劣勢,新選組一度陷入困境,直到土方歲三率援軍趕到,最終尊攘派7人死亡、23人被捕,新選組僅陣亡2人,史稱“池田屋事件”。

這次事件後新選組名聲大噪,獲天皇與幕府嘉獎,尊攘派損失慘重,吉田稔麿等核心人物戰死,長州藩激進派主導權加強,而長州藩領袖桂小五郎(木戶孝允)因遲到或從屋頂逃脫,倖免於難,後成為明治維新核心人物。歷史小說家司馬遼太郎在《最後的攘夷志士》中評價“歷史靠鮮血染成”,他認為池田屋事件是幕末武士時代落幕的象徵,這起事件太過於偶然,但也直接改變了日本幕末歷史走向。

08 禁門之變
長州藩為了恢復在京都的勢力,計劃通過武力排除會津藩和薩摩藩等公武合體派勢力,而池田屋事件也進一步激怒了長州藩,接下來的元治元年舊曆六月十九日,長州藩的尊攘志士久坂玄瑞,率領長州藩軍隊與幕府聯軍在京都Ha御門(今京都御所的正門)附近發生激烈戰鬥,長州藩軍隊的大炮還對準皇宮猛轟。

久坂玄瑞率隊攻擊京都御所的南側堺町御門,這一地區的防守由越前藩軍負責,最終久坂玄瑞戰敗切腹,來島又兵衛負責攻擊京都御所的西側,防守由會津藩和薩摩藩負責,來島又兵衛受傷切腹自盡,禁門之變以長州藩的慘敗告終,此後長州藩直接被幕府視為“朝敵”,直接導致了第二次長州征伐。
元治元年舊曆7月,幕府聯軍對長州藩發動全面進攻,幕府聯軍從海上進攻下關,利用鐵甲船和火炮摧毀長州藩的防禦工事,長州藩的主力部隊在山口城進行抵抗,但面對幕府聯軍的強大火力,逐漸失去了戰鬥力,第二次長州征伐以長州藩的慘敗告終,長州藩的軍事力量受到嚴重打擊,經濟也陷入崩潰,並且還要支付給幕府鉅額賠償金。

雖然幕府在第二次長州征伐中取得勝利,但這場戰爭進一步暴露了幕府的弱點,這次征伐耗費了大量的軍費,幕府的財政狀況更加惡化,西方列強對日本的干預加劇,幕府無法有效應對,許多藩其實內心對幕府的高壓感到不滿,這次長州藩戰敗,反幕府的決心仍未改變,接下來幕末史最傳奇的英雄人物正式登場。

09 坂本龍馬
坂本龍馬可以說是日本歷史上最傳奇的人物,出生於高知城(現高知縣),是土佐藩武士,由於坂本龍馬不滿土佐藩的保守,於1862年脫藩成為浪人,創立了“海援隊”。作為一個小小的浪人,坂本龍馬非常敏銳地抓住了幕府的弱點,慶應2年也就是1866年,坂本龍馬私下秘密促成薩摩藩與長州藩的同盟。

首先,這個同盟一直都被視作不可能的事情,因為薩摩藩和長州藩在幕府時期雖然都是強藩,但是彼此之間互不對付,雙方早已是血仇。然而坂本龍馬憑藉非凡的個人魅力和出色的溝通能力,強行說服兩藩放下成見,共同對抗幕府,坂本龍馬的外交遠見早已超出同時代的日本人,慶應2年1月21日,木戶孝允、西鄉隆盛等人在京都薩摩藩宅邸內會面,簽訂了薩長同盟密約,而第二次征伐長州時間恰好發生在密約生效後的第二天。

10 大政奉還
慶應2年7月20日,德川家茂病逝大阪城,德川慶喜繼承德川宗家,這裡的德川慶喜在上篇中已經提到過,在第13代將軍家定時期,幕府就已經分裂為兩派,一派支持後來成為將軍的紀州藩主德川慶福,這一派主要有井伊直弼,另一派則是支持一橋家的德川慶喜(一橋慶喜),主要的大名有水戶前藩主德川齊昭、尾張藩主德川慶勝、福井藩主松平慶永、薩摩藩主島津齊彬和越前藩主山內容堂。
1866年慶應2年,德川慶喜成為德川家的第15代將軍,孝明天皇非常信任慶喜,不過到了慶應2年底,天皇因天花駕崩,睦仁親王實踐祚之行,即為明治天皇。薩摩藩的西鄉、大久保利通為了掌握主導權,探索了雄藩聯合策略,並敦促島津久光、松平春嶽、伊達宗德、山內容堂(前土佐藩主)上洛。慶應3年召開四侯會議,四侯會議的參與者包括德川宗家第15代將軍德川慶喜、薩摩藩主島津久光、長州藩主毛利久武和土佐藩主山內容堂。
容堂公是幕末賢侯之一,坂本龍馬和後藤象二郎乘坐土佐藩的藩船“夕顏號”前往京都覲見藩主山內容堂,途中坂本龍馬向後藤象二郎提出了“大政奉還”的綱領,即將國家的最高權力從幕府手中交還給天皇推動現代化,最終形成了“船中八策”,這也成為日後日本明治維新的指導思想。

終 鳥羽-伏見之戰
1867年,土佐藩主山內容堂採用了坂本龍馬“大政奉還”構想,倒幕派得知德川慶喜的“大政奉還”後,薩摩藩和長州藩的軍隊在這年的11月份陸續集結在京都附近,準備與幕府軍隊決戰。1967年12月13日,德川慶喜離開京都,退往大阪城,府軍隊在12月25日燒燬了薩摩藩的駐地,引發了雙方的直接衝突。1868年1月3日,幕府軍隊在鳥羽和伏見與倒幕派軍隊發生了激烈的戰鬥,經過三天的激戰,幕府軍隊被徹底擊敗。德川慶喜在得知敗訊後,於1月6日逃離大阪城返回江戶。

之後在容堂公、勝海舟和篤姬的力勸下,慶喜決定和平解決爭端,勝海舟與倒幕派東征軍總參謀西鄉隆盛進行了談判,最終實現了“無血開城”,避免了江戶城的戰火,德川慶喜離開江戶城,退居上野東叡山寬永寺大慈院,天皇授予德川慶喜駿府城(今靜岡)七十萬石的領地,德川宗家得以延續一直保持到了今天,至此持續了270年的德川幕府退出了歷史舞臺,到這裡,浪人崛起的故事也就結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