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小櫻花。
我專注於撰寫Steam遊戲和《英雄聯盟》相關內容,雜談偶爾也會涉獵。
感謝你讀這篇文章,祝各位早、午、晚都安。
前言
挖掘遊戲彩蛋,是我的樂趣之一。坦白說,我覺得也不需要啥前言。所以,咱們也不廢話了,直接進入正題。
本期是試水作,因此篇幅不長,大約只有8000字。如果大家感興趣、反響夠好,會定期更新,感謝支持。
繪梨衣鎮樓
一.三向磚
出處:《異界失控》,一款回合制肉鴿策略遊戲
致敬對象:二向箔,源自科幻小說《三體》
遊戲鏈接
在《異界失控》中出現《三體》的彩蛋,我並不覺得意外。既然本作的題材是福瑞+新怪談,就意味著,它肯定會和諸多或現實、或科幻的元素產生交集。正因如此,本作的彩蛋,其實為數不少。
三向磚,在這款遊戲中,是一個低級異常物。裝備之後,可以獲得一個主動技能,名曰“一維倒退”。物品描述中,有幾個引人注目的關鍵詞:降維、武器、普通石塊。
顯而易見,該物品致敬了中國科幻鉅著——《三體》中的清理工具:二向箔。
二向箔,首次登場於《三體3:死神永生》。在原著中,這種足以讓整個宇宙都為之黯淡的存在,並非走投無路下,用來破釜沉舟的大殺器。恰恰相反,它反而有那麼點低級,或者說——隨處可見。
單從這點來看,遊戲中的三向磚,還原度倒是挺高。這玩意傷害較低、效果平庸,也就開局能用來過渡。到了中後期,就成了字面意思上的“磚頭”。
在書中,二向箔首次出現於《三體3》的第五部,即掩體紀元67年。彼時,在某個高級文明中,有一名身份低微、負責除掉“不合時宜”存在的清理員。它被稱為歌者,試圖湮滅進行原始膜廣播的地球所在的星系。
由於質量點無法勝任這份工作,所以它向上級申請了一塊二向箔——原文是,“給我一塊二向箔,清理用。”在提出需求之後,“長老立刻給了歌者一塊”。
我來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二向箔大概就相當於超市裡的塑料袋——沒到進門就免費提供的地步,但只要你想,立馬就能有。
不過,歌者依然小心翼翼的提出了質疑,因為這次給的太爽快。雖然二向箔並非什麼貴重之物,但如果使用過度,也會招來惡果。
那麼,二向箔,以及它的副作用到底是什麼呢?這點,得結合原文來看。
首先,在掩體紀元67年的下一章,揭示了二向箔的外觀:長方形膜狀物,長八點五釐米,寬五點二釐米,比一張信用卡略大一些,極薄,看不出任何厚度,表面呈純白色,看上去就是一張紙條。
由於二向箔是乘飛船而來,因此當時的人們都如臨大敵。但是,在發現它“像是一封信”,並且暫時無法被三維世界影響後,大夥就都情不自禁的鬆了一口氣。畢竟,誰會相信一張紙,能毀滅宇宙?
一段時間後,二向箔懶洋洋的啟動了。僅僅一個照面,就迅速收割了兩名研究員的性命。但此時的人們,並不清楚它的真正威力。
直到白艾思——一位名滿天下的科學家,是劉慈欣“宇宙”裡聞名遐邇的超級大拿丁儀的學生,出言解釋,渺小的地球文明,才知道他們面對的,是怎樣可怕的東西。
原文,是這樣描寫的:“將軍,你曾說過那東西'什麼都不是,裡面什麼都沒有',其實你是對的,它真的什麼都不是,裡面什麼都沒有。唯一的區別是:它是二維的,它不是一塊,而是一片,沒有厚度的一片。’
完全的無,聽起來像是特攝劇《X奧特曼》裡的最終boss,格利扎。不過二向箔,要更具侵略性。在封裝立場蒸發後,它會迅速向周圍擴散,最後,“整個太陽系將跌落到二維,變成一幅厚度為零的畫。”
聽聞如此驚世駭俗的話,依然有人保持理智,提出了一個關鍵問題:既然是擴散,那肯定有一個速度,就如同神經傳導一般。那麼這個數字是多少?
白艾思在計算了四次後,悲愴而平靜的,說出了一個詞:光速。此話一出,在場的各位都深知,一切都已經結束了。留一句體面點的遺言,將是他們人生中能做的最後一件事。
到這,二向箔的效用,已經完完全全展示出來了:將整個星系二維化,之前所有活著的東西,現在都得死。之前已經死了的,現在死的不能再死。
至於副作用,其實仔細想想也能得知:二向箔的展開,永不停止。只要時間足夠,使用者也會遭到反噬。解決手段,就是將自己改造成,能在二維生活。
除此之外,降維也意味著——宇宙可能原先是多維的,只不過打了幾次仗,成了如今這個鳥樣。不過,這個就得涉及到諸如超弦理論等內容了。我不是上述方面的專家,所以此處就先一帶而過了。
現在,二向箔已經成為了一個“符號”。在某些時候,它可以視作《三體》的代詞。並且,也能用來形容宇宙的浩瀚,與人類文明的弱小。畢竟,人家只是隨手一扔,咱們全都成了字面意義上的畫中人。
至於降維打擊,如今也有了新的含義。比如劉慈欣先生,有許多聞名中外的作品。讓我印象深刻的,有《鄉村教師》、《帶上她的眼睛》、《流浪地球》等。
而我,僅僅只是想要簡略的,描述他作品中一個篇幅不算長的內容,就用了1600多字。廣義上來說,這大概也算是降維打擊——還是降的,比紙片人更徹底那種。
希望在未來,我與大劉之間的差距,能從9維縮短到8維——雖然難度極大,但我會保持樂觀。如果盒友們覺得我有那麼一丁點希望,不妨給本文點個贊。
二.克蘇斯
出處:《動物迷城》,一款福瑞風格RPG策略遊戲
致敬對象:克蘇魯,完全由現在作家創建的神話體系
遊戲鏈接
克蘇魯神話這一體系,早在前年,我就已經撰文進行了簡單介紹,鏈接如下克蘇魯神話簡談。當時,用的引子是一款國產視覺小說——《寄居隅怪奇事件簿》。
單就本土化克蘇魯而言,我認為該作表現可圈可點。雖然和《巴虺的牧群》、《黑太歲》這樣的頂級作品有差距,但文案與措辭,已經讓我感到眼前一亮了。
今天的主角:RPG策略遊戲《動物迷城》,在對克蘇魯的致敬和改編方面,表現相比《事件簿》,似乎還要更勝一籌。接下來,就讓我結合遊戲內容,與大家聊聊其中的小部分彩蛋。
與《異界失控》類似,《動物迷城》中涉及到的各類彩蛋非常龐雜。大家有興趣的話,改天我單獨出個盤點。本部分,基本上只會介紹和克蘇魯相關的內容。
率先登場的(大家是不是以為,我要用首當其衝這個詞?作為文科生,才不會犯這麼低級的錯誤。皮這一下,我很開心),是遊戲中出現的一本書,《克蘇斯的甦醒》。
這充滿既視感的封面,似曾相識的簡介,以及猶抱琵琶的標題,它致敬的對象,已然呼之欲出:即洛老於1928年發表於雜誌《詭麗幻譚》、標誌著“克蘇魯”這一類別開始變得系統、完善的短篇小說《克蘇魯的呼喚》。
《克蘇魯的呼喚》,成文於1926年。在整個克蘇魯神話中,它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既有相當的可讀性,與文學價值,又將洛老的寫作風格,體現得淋漓盡致。
前者,在此就不做贅述了。至於後者,倒是可以稍微聊幾句。
首先,相比於晦澀難懂的《穿越銀匙之門》,《克蘇魯的呼喚》簡直就是兒童讀物。並且,它的故事情節也不復雜。
簡而言之,本文的梗概大概如下:主角的叔祖父去世,他得到了一筆遺產。除了金銀珠寶外,還有一堆筆記、報紙、手稿,和一個造型詭譎的雕像。
接著,主角便被這些文字背後隱藏的故事,深深吸引。他抽絲剝繭、步步深入,最後卻絕望地發現,那島上的可怕存在,超越人類所能理解的極限。哪怕僅僅只是知曉那些秘辛,都會讓自己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而主角,遲早也將自己註定的命運。
其次,《克蘇魯的呼喚》的寫作手法,也相當巧妙。通俗點講,大概就是“偽紀錄片”的形式。雖說在現代,類似的作品屢見不鮮。但是,在100年前,的確是相當引人注目。
關於這點,書中的例子隨處可見,我隨手為大家列舉幾處。
第一章黏土的恐怖中,提到了一本書和一個學者:人類學著作《金枝》,與被稱為古埃及學之母、傳說身負巫術的瑪格麗特·默裡。這倆,都是真實存在過的。
第二章督察勒格拉斯的故事中,出現的人物克拉克·艾什頓·史密斯(簡稱CAS)不但真實存在,在歷史上,還是洛老的筆友。如今,他與洛老、德雷斯合稱克蘇魯神話三聖。
德雷斯的大名不用多說,那麼艾什頓有什麼廣為人知的作品呢?答案就是,出場於小說《藏骸所之神》的食屍鬼王——莫爾迪基安。在《Dota2》中,就有莫爾迪基安的臂章這一裝備。多說一句下文還會提到這款著名Deadgame中的另一件物品。
第三章來自海洋的瘋狂中,提到了挪威首都奧斯陸的一個城市,埃格伯格堡(Eggerberg)。不過經過我的查詢,發現這座城市實際上在瑞士——奇哉怪也,後續我會繼續進行資料核實。
雖然略有疑問,但結合這些例子,大家想必也能領會我的意思。將耳熟能詳,或者具有強烈地域色彩的東西融入虛構作品的敘事方式,的確能夠提升代入感。
你看,不知不覺,又寫了小一千字。但是直到現在,我還都沒怎麼提及《克蘇魯的呼喚》的具體情節。在短短一小時內,我被“降維打擊”了兩次(苦笑)。
為了避免劇透,我就說三個這部作品中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對白以及場景。
第一,那句經典的“在拉萊耶的宅邸裡,長眠的克蘇魯等待著夢境。”
第二,曾經作為我文章標題的,“那永恆長眠的並非亡者,在詭秘的萬古中即便死亡本身亦會消逝。”
順帶一提,儘管有一款同名遊戲根據《克蘇魯的呼喚》改編,但我覺得目前最克的作品,是TPS肉鴿《死亡迴歸》。
第三,直到現在,仍舊時常被提起的“駕著漁船衝向克蘇魯,硬生生把祂驅逐”。
在一頓舒爽的內容輸出後,現在的我熱情高漲、精神亢奮,迫不及待想把心中所想,都表達出來。但篇幅所限,很抱歉要將各位的思緒,拉回本段的主角——《動物迷城》。
儘管名頭很響,但實際上,本作中並沒有出現原著的具體情節。我覺得也挺合理,總不能真的讓玩家一遍吧(撓頭)。
好,接下來,讓咱們深吸口氣,收攏下思緒。接下來,需要“借用”遊戲中的一個NPC,威爾伯。
別的不說,光是這名字與描述,就差把致敬對象寫臉上了:小說《敦威治恐怖事件》的主人公之一,威爾伯·沃特雷。
為什麼說之一,因為他在小說中大約只出場了20頁,就去世了。並且,從普通人的角度來看,身為邪教徒的他是一個反派。
注意,以下內容帶有劇透,不想看的可以跳過
注意,以下內容帶有劇透,不想看的可以跳過
注意,以下內容帶有劇透,不想看的可以跳過
畢竟,把自己的女兒貢獻給全知全視、“我即萬物”的邪神猶格·索托斯(泡泡),從而“得到”兩個外孫,著實是讓人感到匪夷所思。不過,對於那些被不可名狀沾染的人來說,正常思維對他們也不適用。
至於它在遊戲的形象為何是一隻山羊,恐怕與後者在中世紀的惡名有關。不過各方說法不一,因此這裡就先當個剪勝野聞來聽。
篇幅所限,本文就不為大傢俱體展開《敦威治恐怖事件》了。在下篇文章中,我會較為詳細的闡述相關內容。到時候,還會附贈《動物迷城的》另一個克蘇魯彩蛋:曾出現於《愛,死亡,機器人》的名篇,《皮克曼的模特》。
洛老的人生,在1937年便戛然而止。但克蘇魯神話,還將延續很久很久。
那個充斥著詭譎、恐怖和絕望的世界,終於迎來了一位,最好的調查員。
謹以此文,向創造瞭如此引人入勝內容的作家們,獻上我最崇高的敬意。
三.尋寶者
出處:《孤星獵人》,一款回合制肉鴿策略遊戲。
致敬對象:蘇聯太空犬萊卡,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進入地球軌道的哺乳動物。
遊戲鏈接
《孤星獵人》這款遊戲,玩法較為新穎。雖說看起來可能和《超越光速》有異曲同工之妙,但二者實際上並沒有太多聯繫。
那些讓人眼花繚亂的寶物、部件、隨機事件,伴我度過了三十多個小時的時光。除此之外,本作中形形色色的彩蛋,也為其增色不少。
在我第一次見到《孤星獵人》中的駕駛員——咖啡的時候,就覺得有些哀傷。這隻憨態可掬的小狗,實際上致敬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隻進入地球軌道的哺乳動物、蘇聯太空犬中最聲名赫赫的——萊卡。
萊卡,原先是莫斯科的一隻雌性流浪狗。為啥選擇無家可歸的動物,當做出征對象,並不是當時的前蘇聯找不到能用的犬隻。而是科學家認為,風餐露宿的流浪狗,能更好地適應升空時惡劣的環境。
在俄語裡,“萊卡”的意思是會吠叫的動物——額,感覺這個起名方式,有點多此一舉。它原來叫Kudryavka(具體啥意思,我也沒查到),並且有不少外號。萊卡,只是其中最廣為人知的稱呼。後來,國外媒體也會用其他詞稱呼萊卡。
至於它被送上太空的原因,離不開當時的時代背景,和政治因素。
1957年10月4日,人類歷史上第一顆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也叫史波尼克)1號,由蘇聯發射升空。這裡說個小知識:該詞的含義是同行者、伴侶。舉國歡騰後,赫魯曉夫下令:在十月革命紀念日(即11月7日)之前,發射第二顆衛星,並且要能載人。
很顯然,就一個多月的時間,根本來不及製造出滿足上頭要求的飛船。正因如此,科學家們退而求其次,選擇了狗,作為此次飛行的“乘客”。而這個幸運兒,就是過五關斬六將的萊卡。
由於時間有限,因此萊卡只接受了基本的訓練。除此之外,它的座艙,也佈置的不太舒服。最關鍵的一點是:在設計的時候,沒有預留回收裝置,也就是說,從一開始,萊卡的命運就註定了。
1957年11月3日,搭載了萊卡的斯普特尼克2號人造衛星,發射升空。儘管蘇聯當時宣稱一切照計劃進行,但實際上,升空5-7小時後,萊卡就因體溫過高和驚懼離世,享年3歲半左右。
儘管早已身隕,但萊卡依然為後續的載人航天計劃,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寶貴數據。事實上,當時蘇聯一共訓練了36只太空犬,並且有相當一部分,都活著回到了地球。
其中有一條叫做Strelka的小狗,後來生了六隻幼犬。其子嗣中,某個被喚作Pushinka的,還被送給肯尼迪總統的孩子們,當做禮物。
至於前文提到的斯普特尼克及其釋義,因為一本書——村上春樹的
萊卡的故事,到這就結束了。不過,按我的性格來說,肯定還要再小小的拓展一番。不幸的是,接下來的這個故事,更加讓人扼腕嘆息。
眾所周知,歷史上第一位進入太空的人類,是蘇聯宇航員尤里·加加林。當時,有一位名為瓦倫丁·邦達連科的年輕戰士,和他同批次入選。
1961年3月23日,邦達連科在參與升空前的封閉訓練時,因為一時疏忽,將清潔身體用的酒精棉球,丟在了電熱爐上。由於他身處高氧環境,因此助長的火勢迅速將制服和他本人一起點燃。
當外部人員發現情況不對後,立刻嘗試打開房間。可是,由於室內外壓力不平衡,因此原本簡單的操作,花了足足30分鐘。
邦達連科在經歷了這地獄般的半小時後,被緊急送往醫院進行治療。全身90%的皮膚都被燒傷的他,痛苦不堪,卻又無可奈何。過了大約半天,邦達連科不幸逝世,生命定格在了24歲。
這一慘劇的發生,帶來了多方面的影響。例如,後續多國都取消了高氧訓練。並且,蘇聯航空局,後來還根據其他案例,制定了一條規矩:宇航員不得攜帶酒精升空。
在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中,還有一句與上述背景相對應的臺詞。不過,老毛子嗎,有的是辦法喝到酒。畢竟,伏特加就是他們的“生命之泉”。
自古以來,人類對宇宙和太空就一直充滿了好奇。先驅者們前赴後繼的向著心中的夢想邁進,可囿於時代,大多數人,至死都沒能親眼看看外面的世界。
雖然他們持有的設備頗為簡陋,但是其不懈的求知精神,卻一如既往地讓我欽佩。例如燕壘生的科幻小說《天與火》,就用別出心裁的形式,娓娓講述講述了一個“人盡皆知”的故事。
當年遙不可及的目標,如今已然近在咫尺。阿姆斯特朗的“那一小步”,是全人類的偉大起點。從這一刻起,星辰大海不再是痴人說夢。
從此之後,相關文娛作品如雨後春筍般誕生。它們或許描繪了星系時代繁榮昌盛的文明,也可能著力塑造一些蕩氣迴腸的傳奇故事。
其中,也不乏一些兼具表現力和想象力的作品。在這我就以ESA(歐洲航天局),於2014年為羅塞塔計劃拍攝的真人短片《雄心壯志(Ambition)》為例。
羅塞塔計劃的主要目的,是利用無人機進行一次成功的彗星登陸任務。羅塞塔這個名字本身,就意味著對上古時代訊息的解讀、考證。歐航局認為,它將是一個全新時代的起點。
這部短片僅有四分鐘,卻和它的名字一樣,塑造了一個野心勃勃的未來:羅塞塔計劃大獲成功,人類明確探知了宇宙的開端,鑽研透了生命起源的秘密。以此為契機,人類文明開始突飛猛進。
彼時的他們,只需要動動手指就可以移山填海。在小指頭艾丹·吉倫精湛的演技,與電影級的特效加持下,一個運籌帷幄、無所不能的強大形象,躍然紙上。
是的,短片所描繪的,正是兩位“未來人類”憑空擊碎隕石、創造星辰的過程。聽上去或許很不可思議,但是極佳的視覺效果顯著降低了本片的違和感。
專業的理論、專業的演員和專業的特效三者通力合作,共同構成了這部既科又幻、硬帶點軟的作品。由此可見,科幻小說的重點,還是在情節佈局與節奏把控上。
當然,與星空相關的優秀科幻作品,不勝枚舉。未來,我或許會專門開貼,與大家聊聊,眼下,就先聊到這啦。
2012年8月25日,82歲的尼爾·阿姆斯特朗,因心臟搭橋手術後的併發症逝世。
全美降下半旗為他致哀,美國航天局月球科學研究所,也呼籲大眾以"對月亮眨眨眼睛”的方式向他致敬。
現在,阿姆斯特朗可以暢通無阻的,到月亮上去了。
行文至此,就用一句話結束本段吧:你們裝飾了無人的星,而那些或驚險、或激昂、或曲折的故事,裝飾了我的夢。
四.代達羅斯雕塑
出處:《迷宮大偵探》,一款解密探索遊戲
致敬對象:希臘神話中的人物,代達羅斯
遊戲鏈接
《迷宮大偵探》,一款卡通風格冒險解謎遊戲,於2021年6月22日登陸Steam平臺。
嚴格來說,本作實際上類似“我們一起來找茬”。正因如此,遊戲性方面其實稍有些薄弱。不過,精緻的手繪畫面、寓教於樂的故事情節、樂趣十足的彩蛋,都使其大放異彩。
多說一句,《迷宮大偵探》是在同名視覺發現遊戲書籍的基礎上改編的。原著的國際地位極高,先後被翻譯成了28種語言,累計銷往了30多個國家。
另外,原繪本是由丸山千尋和神垣博文兩位日本作家撰寫的,而故事的發生地卻是歐洲。彼此交融的國際背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這部作品的風格。
而這個彩蛋,在我看起來其實有些戲劇性。《迷宮大偵探》的第一章開頭,玩家會見到一座巨大的雕像。旁邊,刻著他的“名字”——傳說中的能工巧匠,被稱為迷宮之父的代達羅斯。
代達羅斯,是古希臘的一位藝術家。他涉獵廣泛,在建築、雕塑等多個領域,都展現出了不俗的天賦。正因如此,在當時,代達羅斯享有很高的聲望。
某一天,他的外甥塔洛斯登門拜訪,提出要跟自己的舅舅學藝。代達羅斯欣然同意,在接下來的數年中,都知無不言、傾囊相授。
天資聰穎的塔洛斯,不僅在藝術造詣方面超過了自己的舅舅,更因為發明了不少實用工具,而被人們讚頌。漸漸地,他的聲望,已經能夠力壓代達羅斯一頭。
按理來說,做長輩的,應該為有這樣的後生,而感到自豪。但是,代達羅斯,卻展現出了心胸狹隘、心腸歹毒的一面。在嫉妒的驅使下,他尋得機會,將塔洛斯從雅典城牆上推了下去,親手謀害了他。
沒過多久,塔洛斯死亡的真相,就被其他人發覺。代達羅斯被判處死刑,但他不甘於此,想方設法逃了出來。在歷經千辛萬苦後,輾轉到達了克里特島。
彼時,克里特島上最臭名昭著的東西,就是國王的妻子和牛媾和產下的怪物——米諾陶諾斯。在希臘語中,這個詞的意思是“米諾斯(也就是國王)的牛”。
至於為何會有如此讓人瞠目結舌之事發生,其實也怪米諾斯自己。當年,他在趕走前任國王后,向波塞冬祈求賜予。波塞冬,就給了他一直巨大的白色公牛,讓米諾斯獻祭給自己。
但是,由於這隻公牛過於俊美——神話裡是這麼說的,所以米諾斯沒捨得,而是換了一頭別的牛。未能得償所願的波塞冬大怒,詛咒米諾斯的妻子,使其瘋狂愛上了非人的獸類。並在機緣巧合下,生出了半人半牛的米諾陶諾斯。
征戰回來的米諾斯,見到此情此景勃然大怒。為了遮醜,他請來流亡至此的代達羅斯,讓其為自己打造一座迷宮,從而困住米諾陶諾斯。
後來,代達羅斯就成了迷宮的代名詞。把他的塑像放在遊戲的起始階段,即是一種致敬,同時也可以視作驕傲的體現。大概,就相當於木匠門口立了個魯班像——沒點本事,誰敢這麼“囂張”。
既然都說到這了,那就順帶提一下後續。迷宮建成後,國王米諾斯出於種種原因——一說是為了滅口——將代達羅斯和他的兒子伊卡洛斯,都關了進去。
萬般無奈之下,代達羅斯想到了逃脫之法:用鳥類的羽毛製作一雙翅膀,從空中逃離迷宮。計劃進行的很順利,如果沒有那場意外的話。
伊卡洛斯由於過於興奮,飛得很高,導致太陽烤化了用於粘合羽毛的蠟。他撲騰著雙手,無助的掉進了愛琴海里。在天上的代達羅斯,只能眼看著兒子死於非命。
悲痛欲絕的他,來到了西西里。雖說他在這也依然得到了禮遇和尊敬,但中年喪子,無疑擊垮了這個才華橫溢的男人。後來,他在抑鬱和消沉中離世。
《Dota2》中的裝備“代達羅斯之殤”,指的就是這個故事。不過,這件裝備在此處,可能存在某些隱喻。從鳳凰過去的名字——伊卡洛斯中,就能窺見一二。囿於各方因素,關於這個話題,就先言盡於此。
除此之外,包括《泰拉瑞亞》等遊戲中,也都有伊卡洛斯的身影。話說,似乎有個作者就叫伊卡還想要羽毛啥的。換個角度看,這算不算地獄笑話(認真)。
知名韓國動畫《奧林匹斯星傳》的第15集,就根據這個傳說改編而來。事實上,這部動畫也算是我的童年啟蒙。很多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它都進行了介紹。
另外,這部動畫的國語版,由上海電視臺譯製部負責。你能從中,發現很多熟悉的名字。比如張欣(請叫我塔利斯議員)、馮俊燁(蕾歐娜)等。
正文,到這裡就結束了。以下,是我個人夾帶的一點私貨。如果對LOL沒興趣,可以提前去評論區與其他盒友交流討論。
額外彩蛋
五.自由之翼
出處:《英雄聯盟》,一款多人在線遊戲
致敬對象:空中女王阿梅莉亞·埃爾哈特,第一位獨自駕機飛過大西洋的女性
在《英雄聯盟》中,也有著為數不少的彩蛋。今天,我就挑選其中一個,和大家分享。
在刀妹重做之後,它的大部分皮膚都進行了翻新,凌雲之翼也不例外。舊版原畫青春洋溢,但是遊戲內的效果卻不盡人意。
而新版原畫更加英姿颯爽,像極了它的原型—歷史上第一位獨自駕機飛過大西洋的女性、人稱空中女王的傳奇飛行員:阿梅莉亞·埃爾哈特。
除了驕人的履歷外,埃爾哈特談吐、行為等方面所展現的個人魅力,讓她的冠軍頭銜進一步升格成了偶像光環。在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她已然成為了一個時尚品牌。
埃爾哈特傳遞給大眾的,不單單是酷炫與格調,更是一種男女平等、有勇有謀的精神。提前籌劃時的一絲不苟、榮譽加身後的不驕不躁,埃爾哈特用實際行動證明了:男人能做的事,女人也可以做,並且完全不輸於前者。
在那個年代,有如此的勇氣和成績著實讓人欽佩。自此,埃爾哈特的身份多了一重—著名的女權運動者。相比今天某些臭名昭著的“假女權,真田園”,這樣一位德才兼備的當代優秀女性,的確擔當得起這樣的美名。
時代造就了埃爾哈特,可沒有誰能真正超越時代。即便是聞名遐邇的空中女王,也終究在與藍天的“對抗”中敗下陣來。
1937年7月2日,埃爾哈特駕駛著“伊萊克特拉”號雙引擎單翼飛機,嘗試繞著赤道並進行全球首次環球飛行。途經太平洋上空時,埃爾哈特的飛機與地面失去了聯繫。她與領航員佛萊德努蘭一道失蹤,從此下落不明。
岸上的人們焦急萬分,花了近兩年時間與400萬美元的代價尋找她們,卻始終一無所獲。萬般無奈之下,美國政府只好於1939年1月5日正式宣佈阿梅莉亞遇難。一代傳奇,就此香消玉殞。
總結
遊戲彩蛋,就像是製作組預留的一扇窗戶。每次解讀,我都感覺屏幕那頭,伸出了一隻小小的手,充滿友善的,和我擊了個掌。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感謝大家的閱讀,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