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被預告片中的一個段落吸引來的——
戰火紛飛,青年投筆從戎。
新軍隊伍中,王勁松飾演的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發表了一段演講——第一句,語氣充滿情感,語調深沉,“是你們感動了我,你們是中國的希望啊。”
第二句,語調上揚,令人忍不住隨之心潮澎湃——“請記住——”
最後7個字,語調又忽然降了下來,一個字比一個字緩,一個字,比一個字更加深情,最後一個字,已經說到近乎哭腔——
“我們的西南聯大。”
深情,有力,意味深長。
劇集主題,呼之欲出——戰火青春,西南聯大。
戰火中,一群先生們的名字家喻戶曉——聞一多、馮友蘭、梅貽琦……
近百年前的雄心壯志,青年熱血,看得人感慨萬千——
歷史劇,久違了。
今晚,江蘇衛視就要播出這部歷史大劇了,《戰火中的青春》,曾用名《我們的西南聯大》。優酷、愛奇藝網播。
今年的國劇,熱潮一浪高過一浪。
古偶大劇《長月燼明》令青年觀眾趨之若鶩,口碑爭議但熱度爆棚。
《無間》收視屢次破1,大結局陸風犧牲再度引發熱議,觀眾一邊吐槽一邊用收視身體力行地完成對諜戰劇的投票,王志文的演技,爐火純青。
陳曉陳建斌主演的懸疑劇《塵封十三載》,越到後面越是漸入佳境,終於為懸疑劇爭了口氣。
再加上之前有過高光時刻的刑偵劇、科幻劇,似乎國產劇各個類型,都在迎來自己的高光時刻,但其他類型越熱鬧,歷史劇越寂寞。
曾幾何時,歷史劇絕對是國產劇的榮光。
《大明王朝1566》、《雍正王朝》等等,時至今日,依然令許多觀眾對此津津樂道。
但如今能看的歷史劇,越來越少了。
好容易有一部《覺醒年代》引發全網追劇熱潮,卻空有口碑,盈利艱難,並未掀起新一輪歷史劇浪潮。
難道就沒有一部歷史劇,能重拾起中國幾千年文化沉澱下來的厚重了?
今晚,隨著戰火中的青春,一起回到我們的——西南聯大。
1、故事:終於有一部國產劇,拍出西南聯大的故事了
先說故事,該劇以西南聯大為背景,講述了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一群鐵骨錚錚的熱血青年,在抗戰爆發後,輾轉大半中國,在炮火硝煙中追尋救國之道的故事。
具體的歷史年份,就發生在1937年至1946年之間。
這當然會讓人聯想起歷史年代相近的《覺醒年代》,實際上,本劇的歷史年代略晚於《覺醒年代》,但如果追劇的話,還真有可能有瞬間穿越的感覺,因為多位《覺醒年代》中的好演員,都組團來“西南聯大”了。
透過本劇,觀眾也能完整了解西南聯大創辦的歷史。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後,北平形勢愈發嚴峻。同月,南開大學遭日機轟炸,大部分建築被毀。
抗日戰爭迅速爆發,清華、北大還有南開這三所學府,決定臨時合併為西南聯大,同時組織師生,全員南渡,這就是中國學術史上最波瀾壯闊的一次大遷徙——南渡北歸。
從老師到學生,西南聯大的每一位成員都做到了不畏艱險、不懼生死,在日寇的炮火下,一邊與之周旋,一邊傳承中華文化的血脈。
對於這段著名的歷史,後世評價,在中國數千年的歷史上,有兩個時代一直被人們稱頌與嗟嘆。一個是百家爭鳴的春秋戰國,一個就是大師輩出的民國時代。
紛亂的戰火並沒有摧毀這個古國的文明,因為我們有這樣一群錚錚鐵骨的學者、知識分子、大師。
雖然西南聯大前後只存在了8年零11個月,真正的畢業生只有3882名,但從中走出了楊振寧、李政道兩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還有4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8位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171位兩院院士。
正是這場浩瀚的遷徙,記載了一代知識人的風骨。
這段故事,實在太值得大書特書,但這部劇告訴我們,請了解他們,作為一個更真實的人。
可以肯定,雖然是獻禮劇,但故事中的歷史絕不枯燥,首先,老戲骨們刻畫的知識分子群像戲無疑是好看的。
第二,追劇的過程,就好像重溫了一遍那段歷史,熱血、浩然正氣,讓人心神激盪。
2、老戲骨的盛宴:六位國家一級演員,《覺醒年代》實力派“團建”,這演技絕了
本劇的導演高翊浚代表作史《大漢天子》、《武媚娘傳奇》,雖然爆款不少,但主要作品都是古裝劇。
但劇方還請來了一位重量級人物——黃建新。從《智取威虎山》、《1921》到最近亮相北影節的陳凱歌新作《志願軍》,這些革命歷史力作背後,都有他的身影。
有劇透說,黃建新還親自剪輯了前三集。品質,有保證了。
但在這部《戰火中的青春》中,第一重驚喜絕對來自於演員。
來,慢慢盤:
第一位,王勁松,飾演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
這位國家一級演員,憑藉《破冰行動》中老辣狠毒的東叔一炮而紅。
但早在歷史劇《大明王朝1566》中,那個裝瘋賣傻的楊金水,就已經將他演技展現的淋漓盡致。
這些年王勁松的經典角色太多了:楊金水、言侯爺、王蒲臣、林耀東、荀彧、蔣介石。
在王勁松身上,似乎有一種演技魔力,就是他在出演任何角色時,都能巧妙地用細微的變化,詮釋出角色之間的差異,你看到哪個角色,就是那個角色,完全不會讓人看著出戏。
這次他飾演的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一出場就將學者的謙遜、胸懷、風骨,薈聚一身。
就算只是看他的戲,這部劇也值了。但國家一級演員的演技盛宴,才剛剛開始。
第二位,馬少驊,飾演清華大學文學院院長馮友蘭。
又一位國家一級演員,也是觀眾的老熟人了。
這些年馬少驊經常在各種大劇中,演技從未讓觀眾失望,是戲骨中的戲骨。
《漢武大帝》中的竇嬰。《走向共和》中的孫中山。《覺醒年代》中的蔡元培。
個個分量十足。
在眾多角色中,他扮演的蔡元培,讓人印象極為深刻,那場風雪求賢的戲,他和於和偉的演技簡直封神,就像是從歷史課本中走出來的一樣。
這次他飾演著名學者馮友蘭一角,這是一個萬分之一出錯的概率都不存在的選角,馬少驊一出場,鬍子一留,眼睛一戴,老先生的風骨已然在前。
馬少驊的表演,也不需要多解釋什麼。
一個個眼神裡,你看得出,他那顆為教育,為青年殷切的心。
唯一的問題,是有種老校長來清華考察教學情況的既視感。
第三位,畢彥君,飾演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
是的,這位國家一級演員,也是《覺醒年代》的老面孔了。
畢彥君在《大宅門》、《奮鬥》、《傻春》等高分劇裡都貢獻過高光演技,這早些年參演的《三國演義》也是深入人心。
但許多年輕觀眾最熟悉的角色,還是《覺醒年代》中的辜鴻銘。
這次的角色,妥了。
第四位,王志飛,飾演北大校長蔣夢麟。
這位國家一級演員近年憑藉《掃黑風暴》中手段殘忍、精明算計的高明遠聲名大振。
但歷史劇觀眾都知道,早在《大秦帝國之裂變》中,智慧過人命運悲壯的商鞅,才是他真正的演技封神之作。
演出這位知識分子的風骨與貴氣,信手拈來而已。
第五位,劉佩琦,飾演徐特立。
是的,第五位國家一級演員了,憑藉《大宅門》《大法官》等多部劇集,劉佩琦早已斬獲華表獎、白玉蘭獎、金雞獎等一系列大獎。
近年也出演了《雪中悍刀行》等劇。
這次他飾演毛主席的老師徐特立先生,一身軍裝中氣十足,每個字都說得充滿力量。
這無疑也是一個滿分選角。
第六位,也是最後一位國家一級演員,程煜。
一個演技被低估的一流演技派。
《懸崖》中他扮演特務頭子"高彬"。憑藉一幅永遠似笑非笑的表情和意味深長的眼神,將高彬多疑、陰狠的形象演的令人不寒而慄。
《北平無戰事》中,他飾演北平民食調配委員會副主任馬漢山,在一票演技派中出彩無比,角色下線,劇頓時就不熱鬧了。
近年他又在《罰罪》中大放光彩,讓年輕觀眾也見識到他的演技。
第七位,馬躍,飾演聞一多。
雖然不是國家一級演員,但馬躍塑造的《貞觀之治》中的唐太宗,幾乎被歷史劇迷公認為國劇中塑造最成功的李世民。
這個人物的霸氣、雄才,與人物的陰冷、狠厲,全都被他演得栩栩如生。
這一次,近年略顯沉寂的馬躍,終於又拿到了能夠充分發揮的角色,聞一多先生,我毫不懷疑,他會把這個活在學生課本里的人物,演得滌盪人心。
接下來,說說其他幾位年輕主演。
王鶴棣憑藉爆火的《蒼蘭訣》成為人氣演員。
周也則憑《少年的你》中腹黑的魏萊一角異軍突起,隨後又憑古裝扮相驚豔出圈。
再加葉祖新、夏夢等年輕演員,這些年輕演員雖然演技無法和前面的戲骨相提並論,但那種青澀,卻也正好符合人物角色當時的狀態。
再加俞灝明、高曙光、譚凱等實力演員助陣,劇集的整體陣容,絕對堪稱華麗,陣容厚度甚至超過了《無間》。
有了這些一流演技派,劇集塑造的就不是偉光正的書本里的大師,而是一個個立體的人。
3、歷史劇的風骨:我希望劇集的收視會好,因為歷史劇需要這場勝利
很多人會擔心這種題材的歷史劇會不好看,會沉悶,這個擔心大可不必,
我在預告片中梳理出了幾個看點,和大家分享。
其一、傳奇的西南聯大南遷之路。
我想很多觀眾,或多或少,都聽過西南聯大南遷那段傳奇的歷史,一個國家的學脈,幾十位學者、大師,在戰火紛飛中,整體南渡,最終聯合成立了西南聯大。
但這一切,都止於書上的寥寥數語,與觀眾心中的想象,卻很少有影視作品,完整拍攝那段蕩氣迴腸的傳奇。
而這正是本劇的重點。
其二、再現抗戰時期文人風格。
或者說,一代大師的風骨。
雖然劇集將鏡頭對準了一群年輕學子,但還是塑造出了梅貽琦、聞一多、馮友蘭等多位學界巨匠,大師之所以稱之為大師,不僅在於他們的學術業績,更在於他們有著出眾的人格魅力。
我們聽說過許多關於他們的故事。
儘管如此,他在我們心中的形象仍是片面的。
這部劇就在試圖還原一位位更豐富,更真實的民國大師。
比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你知道,可先生給學生上課的樣子你見過嗎?
比如,聽先生們朗誦“紅燭啊,是誰制的蠟,給你軀體,是誰點的火,點燃靈魂。”
先生風采,山高水長。民族危難中,細水長流。
流動的是民族的學脈,也是一代學人的風骨。
可以肯定,劇集沒有諜戰劇那樣的懸念重重,更無玄幻劇的奇幻場景,但自有歷史中的力量,滋潤心靈,排山倒海。
就在今晚,該劇將登陸江蘇衛視的黃金檔播出了,接下的,正好是《無間》留下的不錯的收視底盤。
但能守住多少,則是巨大的考驗。
為了體現歷史厚重感,劇組多次走訪清華、北大、雲南師範大學的校史館和多地紀念館、博物館。
為了真實性,劇組還一比一還原了西南聯大的校舍。
這份用心,終究完成了一次對歷史人物的獻禮。
“毀掉一個民族,首先要瓦解它的文化。”歷史,不該被遺忘!
這些令人心生敬佩的先生們,不該被遺忘。
但收視是殘酷的,近年主旋律影視作品雖然熱度走高,但真正取得收視成功的同題材的劇集,也只有一部《覺醒年代》。
但只有劇集成功了,才能帶動更多的看起來不是那麼炫目,但有著更深厚底蘊的歷史劇集立項、投拍、播出。
本劇記錄的,是一段戰火中的青春。
當時出現了很多大師,他們不是乏味的學究,而是有趣的個體。
當年的青年紛紛投身救國,為中華之崛起,拋頭顱,灑熱血。
這是刻進中國人骨子裡的精神。
而一個國家內在的精神文明,才是民族經久不衰的根源所在。
千萬人吾往矣。
歷史過去,留下回響。
記錄下這回響,這才是歷史正劇的正確打開方式。
正如官微所說 :“在硝煙中播種未來,仰止先生之風;在戰火中生髮希望,恰是風華正茂。”
一代大師的先生之風,一代學子的風華正茂,今晚,有幸得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