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據/雜談】黃昏症候群與新怪談——1999的角色設計考 Ⅰ~Ⅲ


3樓貓 發佈時間:2023-09-11 12:32:35 作者:南大鳥 Language

這是之前參加主題活動的文章,分為三輯,在此一併放出。雖然我對1999的玩法和數值“保留意見
”,但是也對1999的角色設計和故事設定充滿興趣。
顯然,1999在故事在體裁上選取了近年來火熱的“新怪談”("新しい怪談"(あたらしいかいだん,Atarashii Kaidan)),它構建了一個蘊含現實底蘊的神秘學冒險故事。
具體的,開發者著重以經典的影視作品、文化符號、神話傳說、神秘事件作為主題融入角色設計,顯然,1999也希望能把這些鮮明的符號化形象作為遊戲最閃耀的特點,甚至遊戲內還有詳細的文化背景介紹設計理念。
藉此,我將針對1999的遊戲美術風格、遊戲角色設計等,對遊戲內容進行有限的考據。
本文將以插圖編號順序展開,由於單圖內容過多,因此圖片分辨率較高,圖片請放大湊合看。本文由南大鳥原創,轉載請註明作者和原鏈。素材來自網絡,侵刪。

黃昏症候群與新怪談——1999的角色設計考 Ⅰ

圖壹:Model TR82——無線電小姐/Ms. Radio
無論是基金會,管理局還是黑塔空間站,新怪談主題中總有一種異常物品概念,即常見的物品被賦予了超越本職外的特殊功能,顯然,這是一臺嗓音撩人,成熟知性的“Radio”。
經過一上午的全球衝浪,我終於(大概率)確認無線電小姐的形象來自英國BUSH生產的BUSH VINTAGE STYLE RADIO - Model TR82收音機【1】,可以看出,圓潤的輪廓和糖果色烤漆的外殼表明它1950s至1970s的復古設計特點,正面標誌性的頻段旋鈕方便用戶搜索波段,在寂靜午夜聆聽未知電臺的莫名電波。值得一提的是,BUSH給這個配色取名為藍色冰淇淋(Blue Cream)
說完形象,再聊設計。
我認為“無線電小姐”擁有一個雜糅的設計理念,包括但不僅限於:1950s無線電技術嬉皮士文化發展黃金年代衍生的電臺文化、無線電技術先驅者艾比 莫里森 裡克(Abby P.Morrison)小姐、海蒂·拉瑪(Hedy Lamarr)小姐甚至越南戰爭中的電臺播音員河內漢娜(HanoiHannah)。
有趣的是,無線電小姐有一句臺詞:
--Please promise me NOT to open my battery cover, and honor your own word. I hope you will not be another Psyche, and I won't be the crane flying over the mountains.
“請絕不要打開我的電池蓋,這許諾重如千金。希望您不會是普緒克,我也不至成為飛越群山的仙鶴。”
這Neta自希臘神話人物Psyche。她是代表了人類靈魂的化身。
故事中,普賽克前去冥界,把她因照顧丘比特而失去的一天的美麗取回來,普賽克在拿到盒子後,再一次因為好奇而打開了盒子。但是盒子裡裝的不是什麼美麗,而是來自地獄的睡神。普賽克受惑沉沉地睡去。
比較地獄(有趣)的是,Model TR82收音機確實有一個可以直接掀起來的後蓋,藍冰淇淋色的機體後部,打開後蓋內裡是黑色的工程塑料,下部則是一個抽屜式的電池倉,這正好映襯了無線電小姐的那句臺詞:
Now, I am going to clean the dust under the battery cover. Please guard the door for me and don't let anyone get close.
“現在,我要清理電池蓋後的灰塵了,請您幫我守住這扇門,不要讓任何人靠近。”
圖貳:”Time to Talk“——TTT/T.T.T
TTT是由多臺不同時代的顯示器畫面組成的,是一個螢幕後顯得有點話癆,有點聒噪的少女,1999中描述TTT活躍於20世紀90年代,結合她的語音信息,很容易發覺她的設計靈感源自90年代逐漸興起的萬維網。
TTT在文本消息或互聯網聊天中通常表示"Time to Talk",意味著現在是交談的時候。
這樣看TTT可能沒啥亮點,但是直到我看到她的文化Tag”地球村“:
上帝打亂人的言語,又煞費苦心地將他們囿於巴別城邦,誰能想到如今會被張摸不到的“網”壞了好事?在1994年以前,沒人相信地球村這種蠢話。
這裡,她著重指出1994年 ,似乎這是一個關鍵的時間節點。確實,針對互聯網發展歷史來看,1994年確實是一個重要的Key point。
1994年,包括但不僅限於發生了:
1994 年,有許多重要的互聯網公司和網站成立,包括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創立亞馬遜(Amazon),傑裡·楊(Jerry Yang)和大衛·菲洛(David Filo)創立雅虎(Yahoo),微軟創立MSN(Microsoft Network)。
1994 年,Mosaic 瀏覽器成為第一個流行的圖形用戶界面的互聯網瀏覽器,它極大地促進了互聯網的普及和發展。
1994 年,大量的靜態網頁開始出現,這些網頁是由 HTML 構建的,內容主要是文本和圖片。這使得互聯網成為信息獲取和共享的重要平臺。
1994 年,萬維網聯盟(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W3C)成立,由蒂姆·伯納斯-李(Tim Berners-Lee)領導,該組織的目標是制定並推廣互聯網標準,以確保網絡的互操作性和長期穩定發展。
1994年,中國開通64K國際專線,與國際互聯網接軌,從此中國被國際上正式承認為真正擁有全功能Internet的國家。5月21日,中國國家頂級域名(CN)服務器進駐中國,改變了中國的頂級域名服務器一直放在國外的歷史。
雖然互聯網早在 1960 年代就已經存在,但直到 1994 年,隨著網站、技術、資源的不斷發展和豐富,互聯網的普及程度才開始迅速增加,使更多人能夠接觸到互聯網。
設定裡,TTT好似【攻殼機動隊95】草稚素子將GHOST上傳到網絡,面對著海量的數碼化信息,她可以在信息海洋隨意遨遊,或者深潛至深邃海底窺伺上網者最隱匿的私密。
“一個數碼化的幽靈,徘徊在時代的門口,踽踽不前。”
圖叄:仲夏夜之夢——尼克·波頓Nick Bottom
尼克·波頓是一個驢頭人,這實在是太怪了,幸好人物文本直接就給出答案:莎士比亞戲劇【仲夏夜之夢】(A Midsummer Night's Dream)中的角色,具體來說,是這出戏劇中作為逗樂觀眾的丑角和推進劇情演繹的喜劇角色。
不同於前面兩個角色的設計還需要分析細節要素,追溯靈感源頭,波頓幾乎就是原汁原味的莎翁戲劇角色。
1999遊戲中,關於伯頓的藝術品設定是:“展出於16世紀90年代,參展時長20年。誕生自4月30日春”這正好契合真實歷史上,【仲夏夜之夢】首演於1595~1596年的事實【2】。
在角色設計上,波頓幾乎對戲劇原作進行原汁原味的保留。比如在各個歷史時期的波頓繪圖和劇照上,都保留了花環,驢頭,下里巴人(非貶義)等特點。
原著故事中,森林仙王奧布朗(Oberon)與仙后蒂塔妮亞(Titania)正在鬧矛盾,前者派精靈羅賓·古德費洛(Puck)使用魔藥“愛懶花”(love-in-idleness)汁液戲弄仙后。同時,森林劇團正在彩排一出向公爵表演的戲劇,波頓是一個織工也是戲團的一員,這時Puck發現了他們的排練,決定玩弄一下他們。
它對尼克 波頓施法變形魔法,將他的頭變成了驢頭。當尼克 波頓回到舞臺時,毫不知情自己的變化,大家驚恐逃散,尼克·波頓以為他們在戲弄他,宣稱:
“他們想拿我取樂,嚇唬我而已。”
於是他一個人留在森林裡,大聲唱歌,向他們展示自己毫不害怕。
仙后蒂塔妮亞被尼克·波頓的歌聲喚醒。她被藥水所迷惑,會在醒來後愛上第一個看到的活物,奧布朗把它滴在泰坦尼亞的眼睛上。在他對她施魔法的時候,他說:
“若有鄙陋之物臨近,便醒來。”
於是,她醒來時看到的第一個人就是變成驢頭的尼克·波頓,她立刻愛上了驢頭人。她命令仙子們侍奉他,等候他,甚至親吻尼克·波頓,尼克·波頓樂在其中,很高興自己被當作貴族侍奉。蒂塔妮亞如此愛他,還給他戴上花環。
奧布朗覺得蒂塔妮亞愛上了一個荒謬的凡人很有趣,但是後來,奧布朗還是解除了蒂塔妮亞的魔法。當她回想與變身後的尼克·波頓之間的浪漫時光,她對波頓的形象感到十分厭惡。
當戀人們(故事中的4位主角)離開後,波頓旋即也醒來了。他回想起自己在排練過程中睡著了,還錯過了自己的臺詞,不過他很快又回憶起“另外一場非常奇特的幻夢”。
Hail! Wonderful summer night!
“祝福這美好的夏夜!”
圖肆:IBM 5100——約翰·提託/John Titor
約翰·提託,這依舊是一個擁有複合特徵的角色,命名上,約翰提託是歷史上著名的”時間穿越者“,外表上,她懷抱著一臺IBM 5100,這是【命運石之門】中時間機器重要的部件。
這個角色考據需要拆分為兩部分:IBM 5100以及約翰·提託,以此方便簡述(因為信息實在太多)
其中,IBM 5100移動式計算機(對,這玩意兒裝在手提箱裡,主打便攜)是美國IBM公司於1975年9月推出的第一款桌面計算機【3】,值得一提的是,現實中,IBM 5100銷售非常的失敗!在75年售價高達一萬多美元!重量達到了25公斤(主打移動辦公)!64KB的頂配內存!
然而時過境遷,筆電業務都打包賣掉的IBM早已不在乎這個經典的瑕疵品,但是這臺設備卻在神秘的”約翰提託“身上爆發新的閃光~
約翰·提託在2000年和2001年期間在網上留言版張貼有關時空旅行的故事,作了很多模糊但難以證偽的預言(問就是平行世界),也對他自己所處的年代給出了一個細緻的描述。
具體的,他表明自己被委派任務,於是乘時光機回到1975年,拿回一部IBM5100電腦,用以在2036年“除錯”一些“舊式”的電腦程式(甚至遊戲也採用了和事件中的一模一樣的“軍功章”),沒錯,這也是【命運石之門】所借鑑的故事原型,就和故事設定一樣,據傳IBM5100擁有先於APL及BASIC語言發展前的古老原始程式碼的能力。
提託最後乘坐時間機器走掉了(他自稱),雖然網友發覺這其實是一輛雪佛蘭Suburban 4x4皮卡車(遊戲中,約翰提託聲稱自己最喜歡1966款雪佛蘭黑色克爾維特)
回到遊戲,約翰提託形象上似乎是這個時空旅行者的衍生和性轉。但是開發者還在其中加入了一些小心思。
首先,約翰提託不說人話,而是重複一大堆數字和字母,顯然這是十六進制編碼,只要將其轉換為英文就可以理解了。我推測,她不用二進制(最常見的計算機數據形式)是因為編碼會非常的長,同時十六進制是UNIX系統的時間數據形式,也是2038年新2KB出現的癥結。結果,由於英文和數字雜亂無章,十分饒口,提託對話語速極快。
最後舉個例子,在文化01的文本中,面對著IBM總裁,人類第一臺電腦發明者Frank Lee,提託開始施法:
4675636B206F666621596F75207069656365206F66207368697421
轉換為二進制後:
010001110110101101100110001001100110110001101100110001000010101100110111001101110001000110110100110010100110010000010110110110001100100001
利用ASCII碼錶轉換為英文(似乎存在轉換錯誤,但是大差不差)
F**k off ! You piece of s**t !
提託的所有對話都能用這個方法轉換。通過簡單的翻譯就能知道她的回答是很有"邏輯"的。顯然沒人類能腦內二進制轉十六進制。
作為一個”時間旅行者“,她記錄了未來關鍵時間點的重要事件,雖然這些事件看著不可置信,但是“核戰爭”三個字多少還是會讓憧憬未來的人心頭染上一絲陰霾。

恐怖、CULT和血漿——1999的角色設計考Ⅱ

在【重返1999】的新遊戲活動中,對1970s至1990s初期著名的恐怖向、CULT向電影進行了一大波致敬。本文將基於遊戲中的角色設計思路,簡單的闡述其中包含的恐怖電影文化細節。
圖伍:沉湎於黑暗——恐怖電影不需要黎明
為了更方便的闡述設計思想,首先我需要簡述一下恐怖電影這個品類的發展和演化。
實際上,在整個“綠湖噩夢”(1999的版本活動)中,故事僅致敬了有限的(針對1970s~1990s的恐怖電影復興時期)經典的美式恐怖電影,顯而易見,開發者在故意束縛自己的靈感來源。
因為恐怖電影雖然比較小眾,但是也衍生出日式恐怖(e.g. The Ring、Ju-On)、泰國民俗恐怖(e.g.Shutter、Pee Mak)、港式恐怖(e.g.Mr.Vampire、Rouge)、意大利鉛黃(e.g.Deep Red、Blood and Black Lace)、美國南方恐怖(e.g.The Texas Chainsaw Massacre、The Witch)等多個種類。實際上,任意一個地區性恐怖電影品類又可以根據主題、年代甚至導演風格劃分更多更細碎的品類。
由此可見,1999的IP策劃對於恐怖電影的種類劃分比較充分的瞭解(大概率是位CULT影迷),這就意味著可能會有更多的不同品類的恐怖電影主題活動登場(殭屍道長主題、史蒂芬金主題等)
作為一個喜歡史蒂芬金(作家)、達里奧 阿基多(導演)和昆汀 瓦倫蒂諾(導演)的普通觀眾,我對1999化用恐怖電影元素的看法是:
早期,廉價的恐怖電影必須通過感官刺激吸引觀眾駐足;後來,各種特徵元素雜糅最終讓恐怖電影衍生了獨有的特徵(殭屍、幽靈、怪物等);最終,恐怖電影可以成為一個文化符號被後世膜拜、借鑑。
圖陸:變質的童話——牙仙/Tooth Fairy
顯然,為了映襯恐怖電影主題活動,遊戲的角色設計也帶有相當的cult元素。
牙仙,本是一個存在於兒童幻想的精靈形象。
傳說中,當孩子們掉一顆乳牙時,他們應該把牙齒放在枕頭下或床頭櫃上;而牙仙會在他們睡覺的時候前來,用一小筆報酬來取代掉落的牙齒。
遊戲中,角色介紹提到“原參展地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柴郡“。
顯然,這是在對應中世紀時期西歐和北歐關於”牙齒精靈“的傳說。但是,根據資料顯示,具體的Tooth Fairy概念來時19世紀初的美國,大人以牙仙故事輔以枕頭下的小禮物,以此鼓勵孩子克服掉牙恐懼,養成愛護牙齒的好習慣。
許多不情願的孩子會同意拔掉鬆動的牙齒,只要他知道關於牙仙的事。如果他在睡覺時把小牙齒放在枕頭下,牙仙會在夜晚來取走它,並在原處留下一些小禮物。這對於母親們來說是個好主意,她們可以去五分錢的櫃檯購買一些用於這種場合的物品。——Lillian Brown, Tooth Fairy, Chicago Daily Tribune ((27 September 1908)
到這裡,一切都還是充滿童趣的展開。
然而,隨著網絡傳播,信息不斷被抽象和泛化,很多存在於童年、回憶中的事物逐漸被解構和重塑,新的故事應運而生,”牙仙“小故事的”暗黑化“就是典型例子。
顯然。在1999中,角色牙仙是一個優雅中帶著一絲詭異的牙醫形象,雖然自稱牙仙,但是她醫治神秘學家的方式居然是將牙仙精靈製作成藥物,據說活吞生嚼味道也相當不錯(來自文化1,牙仙7歲的經歷...):
她毫不猶豫地伸出手去,捏住了那個小人的腹部。它不斷掙扎,鱗粉灑滿了她的手臂,但沒關係,這不重要,她無師自通地將它塞入口中。翅膀融化在舌面上,散發出一股梔子花混合薄荷油的香氣,而後是身體,口感酸澀,又回出覆盆莓略微腐敗後讓人打戰的甜滋味。
1999有個好處,他會毫不保留的把角色設計元素記錄在”文化“和”單品“兩欄裡,這極大方便我考據相關線索。
這裡,我發覺了編劇的文字錯誤,在單品1中,記述著牙仙佩戴的一副外置金屬”牙套“,實際上,資料顯示這種儀器的學名是頭套矯正器(Headgear),具體的,金屬牙套(Metal Braces)指的是牙仙口中,附著在牙齒表面上的金屬矯正器。她下顎攜帶的頭套矯正器則是用來牙齒的矯正,以及頜骨的調整。然而,立繪上也只是著重展示了Headgear的面弓(Facebow),它主要用來連接頭帶和牙套,允許施加在頜骨上的力在口腔內平衡分佈,Headgear的部件裡甚至還有一個類似跆拳道頭盔的巨大海綿頭套,相信即使為了外觀,美術組也死活不會讓這個玩意兒加進立繪里~
回到牙仙角色,和之前我解析”無線電小姐“一樣,這個角色似乎也是一堆意向的雜糅。首先,她溫柔、端莊、智慧和矜持,以及在知性外表下的少許詭異和城府,合力構成了一個醫生的刻板(典型)形象(又如StarRail的娜塔莎或者ArkNight的白咕咕)。
用另一種思路來闡述上文,外觀上,牙仙穿著一件復古的暗紅色長袖天鵝絨長裙(疑似維多利亞風格,留意她領口的蕾絲工藝白色領邊)。這符合她1990s的英國裔人設,也加深女醫生的職業形象;暗紅色繫帶來的沉穩感進一步明晰了角色輪廓。同時,她外穿一件女士單排扣深色羊絨大衣,後腰有細繫帶,英式修身版型的大衣在塑造人物外形的同時也給與了牙仙深沉和神秘的內在。
同時,在基礎性格上,還要塑造她的身世和特徵。單品2和文化1中,展示將”牙仙精靈“概念賦予給角色。
這種自帶童話屬性的小精靈本來沒啥恐怖屬性,但是後世也有潘神的迷宮(PAN'S LABYRINTH,2006)(我懷疑電影主角Ofelia(奧費利亞)是牙仙的原型)中The Pale Man吞食牙仙精靈(和”甜蜜的夢“立繪中牙仙吞食精靈構圖類似),地獄男爵(Hellboy,2004)中(長得很邪典的)邪惡小精靈等形象出現。
牙仙將精靈囚禁在老舊的棕色玻璃瓶中(典型的老式避光藥瓶,長藥匙挖取藥片,再用小紙包分裝分給病人),搜捕精靈,食用精靈,這似乎和藥物的開發和使用有某種暗箱契合,也更符合角色醫生的職業形象。
不僅如此,牙仙頸部有一個由各個地區各個物種乳牙組成的項鍊,這種牙齒項鍊源自原始的狩獵儀式,是一種對狩獵英勇的紀念,看來穩重的醫生姐姐似乎也有威風颯颯的獵殺時刻(😀)
最後補充一個小細節,牙仙小姐的臺詞:
Sleep, sleep in peace. This is a sweet sweet night ...
"睡吧,安心地睡吧,這是個甜蜜的夜晚……"
這句話(可能)來自《悲慘世界》(Les Misérables,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62創作的經典小說)的歌曲 "Epilogue"(後記)。這首歌曲位於全劇結尾部分,Fantine 去世後,Jean Valjean 在她的屍體旁哀悼時,演唱的一段歌詞。
顯然,這是悲慘世界的又一出悲劇。
圖柒:American Beauty——金蜜兒/Blonney
一如既往,金蜜兒又是一個多重意向雜糅的角色,我首先要做的是:拆分角色特徵。
前文提到,牙仙從童話中的小精靈演化為CULT小怪物,接下來的金蜜兒形象也是如此:
從校園片中青春洋溢的美國girls被逐漸解構和重組為了恐怖片裡花式送人頭的美國chicks。
不過1999不會把一個形象上有些”傻白甜“(無貶義)的角色丟進卡池,更多的,金蜜兒身上還有神秘學家後裔(如HP的赫敏)、反情節電影角色的特徵。
由內而外入手,顯然,金蜜兒作為在“綠湖噩夢”這個恐怖片主題樂園裡登場的角色,可以參考電影【林間小屋】(一部解構恐怖電影的反情節恐怖片,綠湖噩夢故事架構的借鑑對象)中對恐怖片主角團的人設模板(即影片中組織對“祭品”們的人格定位。)
處子Virgin。通常為人單純,為友忠誠,善於運動而身材姣好(最好再是麥子金黃的自來卷和大波浪),雅緻而充滿活力,對待異性的態度比較保守,這是我看來比較符合金蜜兒部分人設的模板。但是1999和林間小屋一樣,金蜜兒的形象粗暴的打破預設模板,還製造了不少的反差。此外還有學者Nerd、愚者Dope、運動員Jock和娼女Hooker等模板,篇幅限制,不再贅述。
是的,現在我們能在任何派對與遊樂場合找到她了,一位“標準”的金髮姑娘。
金蜜兒在表徵上,確實有很多刻板特徵:愛打扮、金髮女郎、亮色運動文胸、低腰牛仔短褲、健美的腰線、寬大的染色軍綠飛行夾克等等,這些要素共同構建了一個1980s~1990s美國校園辣妹的形象。
很顯然,這種刻板的角色印象也成為了恐怖電影的一種文化符號,誰不知道,面對著神秘可怖的邪惡,總有幾個大聰明或者大漂亮會自顧自的“分頭行動”、“置若罔聞”或者“隻身犯險”,為怪物獻上華麗的擊殺呢。
在基礎形象上,金蜜兒就繼承了這種Virgin無辜者形象,在她的精二立繪里,露營躺椅上的金蜜兒被各種經典怪物環伺,其中出現了包括活死人之夜(Night of the Living Dead,1968)、稻草人殺手 (Scarecrow ,2002)、十三號星期五(Friday the 13th,1980)、鬼娃回魂(Child's Play,1988)等。
但是可不要把金蜜兒當作下一個受害者,實際上她是一切的始作俑者,故事的導演和怪物的主人。在金蜜兒的技能名中,有著“電鋸驚魂”(Neta SAW,2004)和“粉漿電影”(Neta 血漿電影)以及“狂笑之兔”(Neta狂笑之蝙?也可能是魔兔之夜 Night of the Lepus,1972)
金蜜兒是名副其實的“怪物設計師”(有種神筆馬良或者墨水心 (Inkheart,2004)的既視感)
They come out of thin air, they are hideous and evil ... They ... are my friends.
"他們從天而降,他們駭人邪惡——他們……是我的朋友。"
還有一個有趣的細節,金蜜兒坐著的這把躺椅,是一把木製低靠摺疊露營椅(Campion chair),結構與導演椅(director chair)很類似,但是最大的不同就是高度——導演需要更高的視野把控片場全局(金蜜兒是導演系在讀)。

The truth is out there ——1999的角色設計考Ⅲ

標題來自美劇X檔案(The X-Files,1993),一部探討了超自然現象、未解之謎和陰謀論的單元劇,是值得重溫的經典懸疑驚悚科幻作品。
圖捌:思考的葦草和犬哲主義——1999角色設計積弊談
回看1999角色設計,其中包含的特徵元素非常多元:影視作品、地方民俗、神話傳說、文化符號、歷史紀念品、特殊造物都可以成為角色主題。
但是,這種狹義的取材廣泛會帶來一個問題:
即一個角色,在多種特徵物雜糅在形象導致了撕裂或不和諧。
皮克勒斯Pickles在設計上融合了
(外形上)聰明的邊牧犬、乖狗狗;
(內在的)樸素唯心主義、帕斯卡爾(Blaise Pascal)人性理論、犬儒主義等。
這就導致角色形象顯得扭曲。
狗狗形象(邊牧樸素)與精神內核(哲學晦澀)存在天然的不兼容性,會讓很多人難以接受它,以至於引發爭論。
我甚至設想,將其形象改為一個鍊金術傳說的玻璃瓶中“瓶中小人”(16世紀的鍊金術師帕拉塞爾蘇斯(Paracelsus)所說的homunculus,擁有無窮知識),鍊金術的瓶中人,帶有神秘遠古內涵和古老深邃造型,也許會更表裡如一。
當然這不是在否定1999的美術和策劃。相反,能大膽的把一些冷門領域融入遊戲,在提升遊戲質感同時,也給持續輸出新鮮感,是十分值得讚揚的。
對了,為了寫這個段落,我把狗狗作為反例,查資料期間“不小心”發現一個有趣的細節:
皮克勒斯靈感為:
“犬哲主義”(Canine/dog Philosophy)
這當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哲學思想,大多用以表達對狗的智慧和生活智慧的認可。
離譜的是,犬哲主義有自己的網頁介紹(現實存在的~):
It all begins with the question why? Why is it so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not only where our dogs are coming from; but also where YOU are coming from as an individual? The answer is simple, and it’s to be able to help guide you both in understanding each other’s language to create a relationship unlike any other.   
"一切始於一個問題:為什麼?為什麼理解我們的狗從何而來以及理解你作為個體從何而來如此重要?答案很簡單,那就是為了能夠幫助引導你們兩者理解對方的語言,從而建立一種與眾不同的關係。"
當然,這個犬哲主義會被很多人考據為neta“犬儒主義”(Cynicism),一種古希臘哲學流派,強調通過自律和簡樸的生活方式來追求幸福和自由。犬儒主義哲學最初由安提斯特尼斯(Antisthenes)創立,核心思想是“自足”,強調自由和獨立,反對社會和政治上的約束和束縛。說的沒錯,狗狗怎麼會有壞心思~
顯然,在1999角色設計時,是將二者都考慮進去的,前者可以在文化3的對話中得知,後者則可以在狗狗的戰鬥語音裡窺見。
最後,由於1999的角色設計總具有多特徵符號,它的角色分析往往會非常的長~(苦笑)
圖玖:膽怯的溺亡者幽靈——吵鬧鬼/Poltergeist
從直觀的外形上看,吵鬧鬼總讓我不自覺的回想起花生漫畫(Peanuts),萬聖節那天查理布朗(Charlie Brown)披上白床單,夜晚裡挨家挨戶的Trick or Treat,最終總是收穫一塊石頭~
設定上看,吵鬧鬼是來自1960s佛羅里達東海岸地區的15歲小姑娘的幽靈。通過背景設定來看,她應該是一次海邊游泳中溺亡。
在這裡,就可以看出角色包含幾個文化要素:吵鬧鬼靈異現象(文化2描述)、白色床單幽靈形象(單品1)、60年代興起的沙灘文化(單品3的尼龍泳衣)。
首先,吵鬧鬼Poltergeist這個詞來源於德語詞語"poltern"("製造聲音"和"隆隆作響")和"Geist"("幽靈"和"靈魂"),它本身的含義是"嘈雜的幽靈"、或者"喧鬧的靈魂"。它們的出現多會引起各種物理干擾,如巨大的噪音和物體的移動或破壞。
以上對於吵鬧鬼現象的描述,很符合文化2:布勞沃德騷靈事件Poltergeist in Broward中出現的事件記錄。大概是吵鬧鬼化為幽靈返回家鄉布勞沃德縣,它的靈能引發一系列混亂。
當然,作為一個15歲的女孩子,其幽靈形象也是節制和可愛的。下體伸出的觸鬚意味著女孩的屍體沉入深海,被海底生物寄宿(單品2是一隻蒼白的章魚,淺色甚至透明,這是深海動物的特徵,章魚是小幽靈的“夥伴”)。
顯然,披著白色床單,挖兩個洞作為眼睛,這是經典的幽靈打扮。
這種刻板形象可以追溯自撒母耳記(Samuel):以色列國王掃羅王(Saul)拜訪了靈媒。他讓靈媒召回死去的先知撒母耳,之後,便出現了“一個身裹披風的老人”。由此便有了白色的、飄來飄去的幽靈形象。
而具體的幽靈Ghost形象(飄忽不定,白色半透明能量體)則要在19世紀才逐漸確立。此外,角色也可能參考White Lady等形象。
最後,別忘了這是位來自1960s的小幽靈,在自述中,她說自己長著雀斑,不漂亮,與人交談顯得自卑怯懦。以上設計思路來自六十年代的“海灘文化”,比基尼的流行、鮮明色彩泳衣的出現、海濱度假的風潮,其實都是生產力提升和女性思想解放的展現。迴歸人物上,吵鬧鬼反差的依舊是一身復古暗紅色波點連體泳衣,就像單品3的評價:保守、平庸但不會出錯。
雖然站在沙灘上大膽展示自己曼妙身材的時光即將到來,她卻先一步在深海湮滅。
Emm ... I'm just a ghost, dead, no future ahead.
"呃……我只是個幽靈。我死了,我沒有未來。"
圖拾:永不消逝的電波——柏林以東/Bkornblume
柏林以東是我三測期間唯二養成到了洞察2的角色。
外在的,她是一個冷戰期間東柏林的史塔西監聽員,史塔西(Stasi Organization,全稱是德意志*主*和*國*安全部 Ministerium für Staatssicherheit,簡稱"Stasi"),它在東德建立了一個龐大的間諜網絡,甚至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史塔西於1950s建立,在1990s逐漸式微。而在1980s加入史塔西的柏林以東正好目睹了這臺國家機器的崩塌。
與我分析“牙仙”角色類似,柏林以東的著裝有著明顯的時代、地區特色和性格詮釋。
柏林以東穿著一件深灰青色的東德雙排扣長軍大衣(截圖裡是形式類似的East German Greatcoat DDR NVA Infantry),這代表了她所在的地區和身份。但是值得注意,柏林以東的衣服更修身,與文職長裙搭配,使得角色腰線很好看(蘇式軍裝為了禦寒往往寬大且臃腫,僅有高級文職和儀仗人員會量體裁衣)
她帶著一副耳機,應該是 TA 56M或者ПД-4 ("PD-4")監聽耳機。在洞察1中,柏林以東應該是腰部左側掛著一臺移動電臺或者通訊器,在進行抵近偵聽。
柏林以東最喜歡的花:藍色矢車菊(kornblume,Centaurea cyanus),它的花語是“遇見幸福”,與間諜之都東柏林的肅殺氣氛截然不同,藍色的圍巾和藍色矢車菊都為角色添加了一抹亮色。
在洞察2中,柏林以東閱讀的是德國詩人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的詩集,布萊希特的詩歌作品深受政治和社會現實的影響,他的詩歌常常反映了對社會不公和壓迫的批判。他的作品以獨特的風格和語言著稱,對現代德國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這裡的詩歌似乎在暗喻柏林以東的內心世界——一個與灰濛濛且蕭條肅殺的城市街景完全不同的鮮豔世界
The times never stop. Maybe I can't change anything ... But at least I've once spoken out.
"時代的腳步永不停歇,也許我改變不了什麼……但我的聲音曾經存在過。"
遺憾的是,立繪中出現了一些設備錯誤。
如洞察1中,柏林以東右手手持的是一部較現代化的手持電臺或對講機,但是顯然,這種制式設備並不是蘇聯軍用電臺(圖中展示了蘇制手臺)的常見模樣。
同樣的,在洞察2中,柏林以東右腳邊放著一臺與美製AN/PRC-117G tactical radio類似的電臺,我也找了一部蘇制間諜電臺R-353 Proton作為橫向對比,由於蘇聯電路集成化能力較差,他們的產品體積都比較龐大,立繪那部電臺有些太現代化,太西方化了。
圖拾壹:繁榮的幻夢和孤獨的閃靈——麗莎&路易斯/Twins Sleep
1980s是一個充滿經濟波動和泡沫的時期,繁榮的金融市場為無數中產階級編織名為“美好未來”的泡影,但是泡沫構築的空中樓閣只需要一根稻草就可以輕易顛覆。
通過“Twins Sleep”的名稱和文化1“黑色星期一”(Black Monday)可知,麗莎&路易斯的父母在當時是富裕的中產階級,股市的高歌猛進讓大人們產生了這種美好的錯覺,認為日子會一直這樣悠哉下去,甚至完全忽視金融市場的運行規律。
直到1987年10月19日,一次始於香港股市的暴跌誘發了金融海嘯,接著擴散到歐洲和美國等地的股市。紐約證券交易所在當天經歷了史上最嚴重的單日跌幅,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一度下跌超過22%。其他國家的股市也普遍出現了暴跌,世界各地的投資者損失慘重。
黃粱一夢來到了盡頭,把希望寄託在股市裡的人,失去了他們所有的財產和希望,但是麗莎&路易斯在此時爆發出一種讓人陷入美夢的靈能,他們一家在夢裡永遠幸福的“在一起”。
但是很顯然,雙胞胎、鬼魅似的嗓音,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庫布里克的閃靈(The Shining,1978),開發者不出意料的融入了這部電影的靈感:
在閃靈中,雙胞胎幽靈的扮演小演員叫做Lisa和Louise Burns。她們在電影中扮演格拉迪恩酒店(Overlook Hotel)裡面被幽靈所附身的幻象。這正好與麗莎&路易斯的命名方式相對應。
接著,我又發現了一些角色服飾的細節:
著裝上,麗莎&路易斯穿著揹帶牛仔褲和紅色短袖橫紋上衣,這套服裝參考了閃靈中小男孩Danny Torrance的著裝,具體是電影中,丹尼騎著小車在走廊玩耍,第一次鬼使神差的靠近237號房間時的衣服搭配(電影色彩語言學中,紅色象徵危險)。
此外,根據語音和對話信息,再結合閃靈中Danny Torrance的幻想朋友Tony,我不由認為麗莎&路易斯其實只有一個本體,而另一個則是獨生子幻想的姊妹玩伴。
就像在閃靈中,Tony並不是一個實際存在的朋友,而是Danny Torrance心靈感應能力("閃靈")的一種象徵形式。
觀察麗莎&路易斯的立繪(姑且左邊是麗莎,右邊是路易斯),首先會發覺她倆是鏡像對稱的,這正好契合閃靈中Danny對著鏡子和Tony對話——鏡像的二人一模一樣,但是寄宿的靈魂卻不同。
不僅如此,路易斯手上拿著一隻魔精球Carbuncle Fluffball,這個球球類似千與千尋中的草葉靈(dust bunnies),也非常像遊戲王中的庫裡波(クリボー / Kuriboh),顯然,這個球和路易斯具有一致性,更巧合地,dust bunnies和Kuriboh的形象都源自日本神話中守護靈的形象,這正與閃靈成為Danny的玩伴,在危急關頭保護Danny,做到了形式上的對應。
當然真相如何只有開發者清楚了。
I don't want to be alone. Luckily I'm never alone.
"我不想獨自一個人。還好我從來都不是一個人。"
即使周圍一切人和事都是幻想,那這也是屬於Twins Sleep的永遠的夢~~
補充一下,在作圖的時候,發現一篇報道,說是閃靈的續集《閃靈魂》(Doctor Sleep),其名稱正好是Doctor sleep,正好對應Twins Sleep的語法,進一步論證角色是一種雙胞胎閃靈(😀)

總結

你要說【重返未來1999】遊戲怎麼樣,我的態度不可置否,但是,本作的角色設計確實讓人眼前一亮。
它既有新怪談的現代氣息,又兼具大衛芬奇、史蒂芬金筆下離奇故事的黑色和怪誕。這類遊戲的出現似乎是一個象徵,國產遊戲的題材和質量在競爭中不斷提升。
南大鳥
2023年9月10日 鄂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