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公元5世紀西羅馬帝國覆滅後,步入中世紀的西歐地區不僅失去了曾經龐大帝國的燦爛文明,也在軍事鬥爭和武器裝備上出現了巨大的停滯和倒退。然而,在隨後近千年的戰火紛爭之中,重新屹立而其的王國和它的戰士們再一次披掛上了屬於勇者的盔甲與長劍,並隨著文明的復興而不斷進化發展,最終淬鍊出了騎士們最驕傲的榮光——那些優美華麗又所向披靡的鋼鐵甲冑。
沒有人可以拒絕一套華麗優雅的全身板甲
歐洲中世紀,特別是中世紀中期至文藝復興時期的盔甲發展大體可以總結為從鎖甲到全身板甲的逐步進化歷史。得益於相對豐富的歷史實物、歷史畫作留存和較為系統的考古學發展,從1066年諾曼征服開始到17世紀末的數百年盔甲發展歷史在近數十年得到了較為完善的復原和重現。同時,有一大批歐洲歷史盔甲和戰爭文化的愛好者所組織的歷史重演(Reenactment)和史實武術復原(Historical European Martial Arts, HEMA)活動又進一步推動了歐洲歷史盔甲研究的進展。
如今的HEMA、兵擊和歷史重演活動愈發成熟和專業
在21世紀的當代,我們可以看到華麗考究的全身板甲活躍在重現的維斯比戰役現場,也能夠在全甲格鬥的舞臺上一覽各式實用板甲衣的戰鬥風采,而無數的影視與遊戲作品也在不同程度上將引人注目的騎士盔甲形象傳遞到全球的愛好者眼中。因此,這些歷經了數百年風沙和戰火的盔甲武備的發展和演變過程,則變得愈發令人著迷。本系列文章將按照時間順序,對11世紀到17世紀西歐地區的流行盔甲進行介紹,為大家簡單梳理從樸實的鎖甲長衫到華麗的全身板甲的發展與進化之路。
從鎖甲長衫到全身板甲走過了數個世紀的漫長時光
本文有部分資料來源為著名歷史盔甲學者Ian Laspina的相關科普視頻、美國大都會博物館Dirk H. Breiding所著歷史盔甲相關內容、英國華萊士收藏館長Tobias Capwell博士的相關科普內容、英國歷史學家Charles Oman所著《中世紀戰爭藝術史》一書、以及@DirtyRoy、@CervellierInn、@白藥君、@檸檬紅茶雪糕official、@Ydywuw等B站歐洲歷史武備文化相關up主的視頻科普內容,在此鄭重感謝上述著名學者和大佬在相關領域的文獻和視頻翻譯科普工作,如有問題請私信聯繫作者。
15世紀(1):全身板甲的崛起
在著名的阿金庫爾戰役之後,英法百年戰爭走向了終局,而被趕回本土的英格蘭人隨即陷入了被稱作玫瑰戰爭的、長達30多年的血腥內戰。在歐洲大陸的另一個方向,屹立了近千年的東羅馬帝國也在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後歸於歷史的塵埃,發生在意大利、法國和德意志地區的大規模戰爭也接踵而至。在15世紀,生產力和軍事鬥爭實力逐漸恢復的歐洲結束了漫長的中世紀時期,在此期間的騎士和戰士們也將迎來古典盔甲最後的輝煌階段。
15世紀是全身板甲正式成熟的時代,自1420至1485的65年被後世稱為“無罩袍時期”。以意大利地區的米蘭式板甲和德意志地區的哥特式板甲為代表,通過貼合人體結構的設計,將成熟的板甲組件應用到全身,僅在少量關節縫隙處保留鎖甲防護的全身板甲成為了中世紀末期騎士們最為典型的甲冑。此時的板甲內襯則以單純武裝衣為主(或在武裝衣的關節處縫製鎖甲補丁),相較於14世紀顯著減輕了額外鎖甲帶來的重量負擔。
15世紀英國雕塑的演變中可以看到甲冑結構的變化,鎖甲部分越來越少,板甲組件越來越完善
除頭盔和手套等功能性組件外,15世紀的全身板甲均包含胸背甲、裙甲、獨立的肩甲、大小臂甲與肘甲、大小腿甲和膝甲,以及覆蓋鞋子正面的鞋甲。其中肩甲在騎兵和步戰板甲中存在較大的差異,騎兵的右側肩甲往往在腋窩處較左側收窄以留出騎槍的空間,而步戰板甲就可以安裝對稱的中大型肩甲以加強防護。此外,肘甲和膝甲等關節處的組件往往會採用鉚接小型可移動甲片的形式進行連接,在保證活動性的同時維持嚴密防護。
胸背甲的結構在15世紀期間出現了較大的變化,和早期的一體式胸甲不同的是,成熟的米蘭和哥特式板甲都存在上下分體的胸甲結構,即包裹胸部到肋骨的上部,以及包裹肋骨到腰腹的下部(Plackart),即所謂的腹甲,兩組結構在肋部重疊,下部結構往往會連接裙甲。而在胸甲上部還會安裝有輔助支撐騎槍的騎槍架結構。一般上部和胸椎共同活動,下部固定和保護腰椎部分,裙甲則配合髖關節的活動。
在上部胸甲和下部腹甲的連接上,米蘭式多用皮帶固定,而哥特式則以鉚釘為主。部分板胸甲還會在裙甲的下緣用皮帶固定多組額外的補充護甲,以遮蓋裙甲下端到大腿甲上部的空隙。對於其他的板甲組件空隙,哥特式往往會使用少量鎖甲進行填補,而米蘭式則會保留內部完整鎖甲襯衫,或在板甲組件外套鎖甲袖的方式增強防護。
大部分完整的胸背甲結構均為前後對合,兩肩和兩肋下用皮帶固定的形式,而還有一部分在14世紀末期和15世紀初期的早期版本採用了“背開式”的結構,即背甲從中間分開為兩半,分別通過鉸鏈同胸甲部分連接,屬於典型的過渡時期設計。總體而言,15世紀的板胸甲的正面穹殼曲線還比較貼身,和16世紀有顯著前凸以對抗槍彈的設計區別明顯。
除騎士或精銳軍士裝備的優質板胸甲外,較低級別的軍士或著甲士兵則還是以板甲衣作為主要的軀幹防護選擇。和14世紀所不同的是,15世紀的板甲衣不再採用大型甚至接近一體式板胸甲的甲片,轉而選擇了和中式布面鐵甲類似的中型甲片,在犧牲了一定結構剛性的同時大幅改善了軀幹的活動性和甲片可維護性。而板甲衣的結構也從側開式變成了適合士兵自己穿著的正面對開式,通過數條皮帶在胸前牢牢固定。
而四肢的防護也同樣實現了全板甲化,其中上臂甲多以半包圍的形式保護外側區域,並通過鉚釘連接活動甲片的形式和肘甲連接,前臂甲則多以全包圍的形式組合,但在肘部內側留有活動空間。在下肢防護上,大腿和小腿甲的全包圍和半包圍形式均有,一般步戰為主的設計更強調全面防護,而騎兵的腿甲則以正面防護為主。而除沙漏式手甲外,還出現了防護力進一步提升的連指板甲手套(plate mittens)
搭配15世紀全身板甲的頭盔形態也出現了顯著的改變。在14世紀之前,包括諾曼盔、巨盔和中盔在內的絕大多數頭盔都是直接套到頭部的“非貼合式設計”,因為常人頭圍最大處為額頭部分,如果需要直接套入,頭盔在頸部的開口就不能小於頭圍,這將導致臉部和頸部存在巨大的空隙。之前的處理方式是採用厚內襯搭配鎖甲頓項(aventail)的手段進行填補。
中盔的頸部防護並不貼合,往往採用鎖甲頓項包裹
而到了15世紀初,一種基於中盔的全新“貼合式設計“頭盔開始出現,即著名的武裝盔(armet)。這種頭盔把中盔原本一體化的兩頰護甲切開,做成了兩組獨立的頰甲,並通過鉸鏈和盔體相連。這種頰甲擁有貼合臉部的內收曲線,在兩側閉合時可以貼緊下頜和頸部,而在需要佩戴時可以向兩側打開以容納額頭出入。這種武裝盔一般還保留中盔在正面的、向前突出的角錐面甲,通過雙側的轉軸和盔體連接,可以上下翻起或關閉。
除武裝盔外,還有一種容易與之混淆的,出現時間在15-16世紀的另一種“貼合式設計“,搭配可翻起角錐面甲的封閉式頭盔(closed helmet)。其在外觀上和武裝盔十分類似,都擁有全面貼合頭部直到頸部的優美輪廓,擁有在眼部開有觀察孔的角錐型面甲。但是和武裝盔不同,封閉盔取消了兩側的頰甲設計,其使用了和麵甲一同用轉軸固定的,可以向上翻起的一體式下頜甲,翻起後就可以容納頭部出入。
除了這兩種貼合式設計的頭盔外,中盔在發展中還誕生了另一種著名的“半貼合式設計“的夏雷爾(Sallet)頭盔,其最早在1410年的記載中出現。早期的夏雷爾盔在中盔的基礎上增加了向後延伸的盔尾,縮短了頰甲長度,部分安裝有簡潔的弧形面甲,而隨著時間推移,其逐漸大幅增加了流線型盔尾的長度,減少了包圍深度,主要保護臉頰以上的頭部區域。而部分夏雷爾盔還搭配有單獨佩戴的大型頸甲,和上半部的盔體形成了”半貼合式“的結構。
而來自14世紀的巨盔則逐漸在15世紀的騎士競賽中成為主流。這種明顯防護過剩的頭盔非常適合非致命規則的競賽對抗,它們進一步優化了盔體的線條並形成了角錐狀的正面結構以偏斜騎槍的衝擊;並將盔體底部和胸甲鏈接以增強穩定性,最終形成了造型奇特的蛙嘴巨盔。
15世紀(2):板甲的風格演變
如前文所提及的,15世紀的全身板甲存在風格化設計,包括以意大利北部產品為代表的米蘭式板甲,以及在德意志南部地區生產的哥特式板甲兩種主流形式。米蘭式板甲擁有平整圓潤的外表,搭配有更多的鎖甲內襯組件,且採用了典型的非對稱式設計。由於使用騎槍或在步戰中使用長杆/雙手武器時主要以左側對敵接受衝擊,因而米蘭式板甲的左側肩甲十分巨大,而右側肩甲相對輕便。同時搭配的頭盔也是在右側開出更多的呼吸和觀察孔洞。
左側為哥特式,右側為米蘭式
目前現存最典型以及史實的一套米蘭板甲即為著名的Avant板甲,其作為極少數從15世紀中葉流傳至今的盔甲原品向我們充分展示了這一時期意大利制甲技術和風格的特點。目前存世的Avant板甲有部分組件是缺失後在20世紀重新補齊的,但受限於當時的技術條件和考古發現,補齊的結構並不十分理想。對此,著名的歷史盔甲學者Tobias Capwell博士和Ian Laspina博主共同對其進行了更為完整的復原(見@DirtyRoy大佬的視頻)。
現存的Avant板甲套裝
該板甲胸甲上的銘文“Avant”意為“前進”,其胸甲為經典的米蘭式皮帶連接結構;而其裙甲下可能缺失了一對遮擋腹股溝空隙的護片。它的肩甲和肘甲體現出左強右弱的典型非對稱設計;但其雙手甲的原品缺失,應在現有組件的基礎上縮小右手甲,並安裝非對稱設計的左手甲。最後,其原配的頭盔應當為武裝盔而非後來補上的巴布塔盔。
重新復原的結構,中間為意大利風格,右側為競賽搭配重型封閉式頭盔的風格
與之相對應的哥特式板甲則主要採用對稱式設計,擁有中等大小的雙側肩甲和勻稱貼身的板甲結構。最典型的特徵是在甲片表面存在大量流線型的凹槽線條,其一方面造就了哥特式板甲華麗典雅的裝飾風格,另一方面也強化了甲片的結構剛性和防護水平。有歷史學家認為這種線條的設計是模仿當時貴族身著禮服服裝的自然褶皺,也凸顯了哥特式風格追求華麗視覺效果的特點。
而在米蘭式和哥特式之外,其他地區的自產板甲也都有著各自的風格選擇。其中,法國和英國的板甲主要基於哥特式進行設計,例如英國的步戰板甲往往使用對稱的結構,但擁有一個較哥特式更為寬大的肩部護甲,以及胸甲-腹甲-裙甲三合一的結構,保證防護的同時維持優秀的軀幹靈活性。而隨著文藝復興時期貿易活動的改善,許多意大利的工坊也會為不少富裕的客戶提供法國或德國式的哥特板甲產品。
Capwell博士的英格蘭步戰板甲,不過其依舊在右側肩甲下方留出了給騎槍的孔洞
除為一線戰士和騎士們大量製作的成熟盔甲外,活躍在15世紀中後期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利安一世(Emperor Maximilian I's, 1459–1519)作為一名狂熱的盔甲愛好者和收藏家,在西歐各地定製生產了數百件華麗精美的私人甲冑,大部分均為有流線型線條和凹槽裝飾的哥特板甲。其最終促成了晚期哥特風格、即馬克西米利安式板甲的流行,除擁有大型帶獨立護頸擋片的肩甲外,鋸齒狀的武裝盔也是這類甲冑的特色之一。
在15世紀中後期的文藝復興階段,意大利的盔甲工匠們開始復刻古希臘的甲冑風格,例如有著肌肉輪廓的板胸甲,以及模仿柯林斯式頭盔的、以中盔為基礎發展的巴布塔型頭盔。此外,在1485年之後的騎士們又開始在自己的胸甲外面套上了華麗的短罩袍,引領了一波持續到16世紀中葉的時尚風潮。與此同時,平民階層的日常服飾也開始吸納盔甲的設計風格,以迎合當時人們對甲冑騎士的地位的推崇,形成了現代西裝的雛形。
15實際末期的騎士們又開始披上了華麗的小罩袍
對於大部分從影視作品和遊戲中接觸到歐洲中世紀騎士和甲冑戰士的人們來說,除11-12世紀鎖甲罩袍搭配巨盔的形象之外,身著全身板甲的“高級騎士“則主要出現在中世紀結束和文藝復興剛剛開始的15世紀。這些披掛鐵甲手持長劍斧戟的重甲武士們即將迎來冷兵器時期最後的幾場戰役,並在火炮和槍彈開始大規模應用於戰場的下一個百年裡,繼續依賴全新的板甲設計和非凡勇氣活躍於戰場之上。
迎來中世紀謝幕的板甲騎士們
16世紀:華麗戎裝
16世紀的戰爭形態相較於憑藉全防護板甲進行血腥貼身廝殺的15世紀又出現了顯著的變化,一方面歐洲國家的近代化發展促使了職業化軍隊和大量專業僱傭兵的出現,以往的貴族徵召軍隊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另一方面,普遍提升的士兵著甲率、長槍方陣、火器的大量使用和披掛板甲的騎兵們讓戰爭的形式變得愈發複雜,擁有優良指揮和協同交戰能力的步-騎綜合軍隊佔據了戰場的主導。
在這一時期,用於戰爭的盔甲不再盲目追求全方位的防護和修身的造型,在版型上轉而分別以功能化和裝飾化的兩條路線並肩前進。一方面,騎士貴族和高級軍官們依舊擁有足夠的財力定製華麗威武的私人甲冑,跟隨著文藝復興的浪潮重建起對豐滿健壯人體的認可,在短短十數年內把15世紀修身的設計轉為寬大華麗的、凸顯男性氣概的板甲形式。
而另一方面,那些踏上戰場的騎兵和步兵陣列裡也批量裝備了曾經難以企及的板胸甲、板甲手臂和護腿以及夏雷爾頭盔等板甲組件,曾經在一線士兵和軍士中流行的板甲衣逐漸離開戰場,在長槍兵中換位於更為實用的胸甲+頭盔組合,而胸甲騎兵們則可以批量裝備覆蓋全身大部的3/4板甲和簧輪手槍以衝向戰場。
一套華麗的16世紀胸甲騎兵3/4板甲
在16世紀前中期,德國哥特風格的板甲逐漸過渡到更為寬大和華麗的、全身覆蓋大量凹槽裝飾的馬克西米利安式板甲,其相較於15世紀的哥特板甲擁有更巨大的手臂和肩甲、寬闊的胸部,但是保留了細腰和優美的腿部輪廓以凸顯男性身材。而在鞋甲方面,傳統的尖頭皮鞋和甲片在一夜之間換成了寬闊的平頭模式以更利於活動和行走。
而在同一時期的意大利米蘭,著名的盔甲工坊Filippo Negroli開始為貴族和皇家定製極為華麗的遊行盔甲(Parade armor)。整套甲冑表面擁有大量精美的浮雕、人物和花卉裝飾,並在覆蓋大量甲片的凹槽裝飾上進一步增加了蝕刻、鍍金甚至是鑲嵌金銀珠寶。其中一款盔甲甚至採用了令人驚歎的曲面甲片設計,將整個胸甲和臂甲打造成了德意志國土傭僕華麗切口服的造型,很難想象在當時的技術水平下打造這樣一款甲冑所需的巨大資源。
除貴族們紛繁的鎧甲裝飾外,16世紀的板甲本身也開始出現更多的功能性組件。例如胸甲的結構出現顯著變化,從貼合胸腹部的簡潔弧線變成了向前突起,擁有直線稜線和錐形腹部的鴆型避彈結構,其和後世坦克上的傾斜裝甲類似。其增加了板甲外殼與軀幹的間隙以提供更多的緩衝餘量,而兩側傾斜的甲片也有助於偏斜早期火器槍彈的打擊衝擊。此外,這種形式的胸甲擁有更飽滿的外形以顯示男性的健壯,可能也是流行的主要因素之一。
而胸甲的下襬區域則出現了結構更為誇張的穹殼狀髖部護甲,這種形式的來源很可能與同時期男性上半身的服飾風格相關,在15-16世紀,男性的上衣較短,偶爾會露出髖部,此時會用褲子上端的褶邊進行覆蓋,而這種褶邊隨後被放大和填充,形成了胸甲下襬類似的造型。此外,16世紀20年代出現了獨立的板甲護檔,其早期的形狀還比較收斂,到後期則幾乎就是為了體現男性生殖器的造型而變得愈發誇張,直到16世紀末期。
16世紀的頭盔則開始出現輕量化的趨勢,一種最早出現於勃艮第地區的輕盔開始在士兵和騎兵中流行。這種輕盔可以看作是在取消了轉軸面甲的武裝盔基礎上,將兩側的頰甲縮小,增加了護眉和頂部盔脊的版本。部分騎兵版本配備了肋條狀的開放式面甲或傳統的閉合式面甲,但這些面甲都直接用皮帶與頭盔的主體連接,而非早期武裝盔上通過轉軸連接,能夠根據情況隨時安裝或取下。它在17世紀逐漸演變成了後世胸甲騎兵軍盔的經典造型。
另一種輕量化的頭盔則有著標誌性的船帽形象,這種以中間圓形盔頂+船型盔簷的莫里昂型輕盔在南歐的意大利和西班牙十分流行。佩戴莫里昂盔和鴆型胸甲正是西班牙長槍兵和瑞典教皇衛隊的經典形象這一。有相當一部分的莫里昂頭盔還保留有獨立安裝在兩側的、同樣可以開合的頰甲結構,有助於提供貼合的固定和保護。莫里昂頭盔很可能是近代騎兵和步兵佩戴的三角帽的前身之一。
17世紀:戰火中的謝幕
隨著17世紀火器時代的真正到來,板甲的設計也從15世紀的“全面防護“演變為了捨棄面積堆疊厚度的”重點防護“,這一過程會在20世紀海軍戰列艦的防護設計上重演一次。此時的板甲發展幾乎徹底走向了批量生產、簡化結構的戰場化思路,僅有少部分制甲師還在為部分皇室或貴族提供精美的全身甲冑。而大部分的一線長槍兵都能夠擁有一套胸背甲或是單獨的胸甲作為戰場上的防護措施。
17世紀戰場上的西班牙大方陣
為了儘量保證對槍彈和破片的抵抗,士兵和騎兵的胸甲開始在鴆型結構的基礎上不斷加厚,而其帶來的重量壓力則以簡化四肢防護為代價,形成了胸甲騎兵的3/4甲,其放棄了腿甲轉而使用較長的正面裙甲和簡化的肩臂盔甲,在重量和防護上追求平衡。而更多的輕裝騎兵則僅僅保留了輕盔、胸甲和覆蓋至前臂的長板甲手套,內著水牛皮的厚實大衣作為內襯以應對冷兵器的打擊。
可以看到此時的步兵和騎兵都選擇了厚實武裝衣搭配頭盔-板胸甲的實用組合
而對於步兵以及更晚時代的胸甲騎兵們,一件厚實的板胸甲搭配輕盔成為了甲冑時代下面對槍彈挑戰的最後屏障,此時士兵的機動性和戰場靈活性隨著軍事鬥爭形式的進化而變得越發重要,運動戰和前衛戰的勝負將極大程度上影響整個戰場的天平走向。而當時間進入18世紀後,厚重的盔甲不再成為戰場上士兵的首選,僅有拿破崙時代內的歐陸騎兵們短暫地重新披掛上了華麗的胸甲,並在決定命運的戰場上衝向早已註定的結局。
在短短兩百年內,軍事鬥爭的形式和社會生產力的變革極大程度地改變了歐洲歷史盔甲的演變進程。從10-11世紀起花費近500年才從鎖甲長衫升級為全身板甲的歐洲騎士們,幾乎在一夜之間就得到了堪稱工程學奇蹟的華麗遊行甲冑,又在槍炮和接踵而至的全面戰爭中迅速發展為了厚重的避彈胸甲,並最終隨著軍隊戰術的進步而走下了歷史舞臺。
然而,當我們今天回看17世紀最後的胸甲騎兵而感到技術變化產生的巨大差別時,也需要認識到那些踏上十字軍東征的先祖對於胸甲騎兵而言也是400年前的往事。從鎖甲巨盔進化到華麗板甲,和從華麗板甲進化到信息化外骨骼的時間可能一樣久遠。而那些在今天靜靜矗立在博物館內的鋼鐵甲冑們,正為我們勾勒出那延綿千年的厚重歷史。
小結
從諾曼征服的鎖甲長衫,到十字軍征服的血色罩袍,勇士們追隨著領主為了土地和信仰拼死戰鬥;從歐陸王朝的板甲鐵衣,到文藝復興的華麗戎裝,騎士們駕馭著戰馬在原野和城牆下驕傲衝鋒;從梵蒂岡城下的高頂輕盔;到維也納郊外的閃亮胸甲,戰士們手持著槍矛排成戰列,在炮火與鐵蹄面前屹立不倒。歐洲歷史盔甲的發展見證了那些在一千年裡、在血與沙的戰場上衝鋒、奮戰、勝利或死亡的戰鬥史詩。它不僅僅是軍事科技與戰爭藝術的結晶,更是身居其中的那些勇敢生命的最好歸宿。這些或樸實堅韌,或華麗雄偉的歷史盔甲將作為人類文明曾經最為殘暴又熱血時代的留存,在鋼鐵與靈魂的碰撞中長久迴響。
數百年的武備發展最終在工業革命走向近代的號角中轉向新的方向,而舊時代的鐵甲榮光則完成了最後的驕傲謝幕
相關閱讀
身心皆鋼:從諾曼征服到文藝復興的歐洲歷史盔甲(上)
鐵甲戎裝:中國歷史甲冑簡介(上)
鐵甲戎裝:中國歷史甲冑簡介(中)
鐵甲戎裝:中國歷史甲冑簡介(下)
兵擊的歷史溯源:歷史武備發展影響下的東西方兵器武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