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的週年慶已經開啟,現在進入點數商城領取貼紙、背景和頭像
20週年官方也是總結了很多,以下是官方內容
Valve 於 2003 年 9 月 12 日推出了 Steam,對過去 20 年來所取得的成就,我們十分自豪,也十分感激。 Steam 的成功離不開世界各地使用它的玩家和開發者。
我們覺得回顧一下 Steam 上每年發佈的熱門遊戲(其中許多為慶祝 Steam 20 週年正在特賣中哦!包括 Valve 的所有遊戲!)也不失為一件趣事,同時還添上了些關於 Steam 和流行文化的趣聞(或用圖片或用文字,也可能兼而有之)。 但是,就像對待年邁的祖父母那樣,請給我們一些迴旋的餘地:下面的日期和事實至少在我們逐漸老化的記憶中是正確的。
老天,我們真的有夠老的。
無論如何,如果您在空閒時不想讀小說,可以提隨時使用“年份”菜單轉跳到您感興趣的年份。 至少也要翻到最後,說不定會有帶您領取一些免費好物的東西哦。
這是 2003 年。 MySpace 推出,施瓦辛格成為加州州長,而“In Da Club”是排名第一的歌曲。 還有誰也在這年登場了? Steam,於 2003 年 9 月 12 日正式亮相。
我們在前一年的 2002 遊戲開發者大會上首次宣佈推出 Steam,而在其問世之初,我們主要是使用它來更輕鬆地發佈 Valve 遊戲更新。 不過,最終的目標是為所有遊戲開發者提供一個吸引玩家並建立受眾的直接渠道。
2004 年 3 月,我們首次在 Steam 上推出遊戲,也就是《反恐精英:零點行動》;而《半衰期 2》也於 11 月 16 日隆重問世。
在這兩款遊戲推出之間,Codename: Gordon 於 5 月作為首款第三方遊戲在 Steam 上推出(嚴格來說是這樣!)。 (很遺憾,這款遊戲最終從平臺上移除,但仍然是 Steam 歷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2004 年的其他趣聞:Facebook 和摩托羅拉 Razr 問世(當然不是一起推出的);Google 上市;Numa Numa 小子成為全網熱梗。
Valve 於 9 月 26 日推出 Day of Defeat: Source。 僅在幾周之後,Steam 上的首款第三方遊戲 Rag Doll Kung Fu 發佈。
現在,您可能暗自思索,慢著,這些笨蛋之前還跟我說這一頭銜屬於 2004 年的 Codename: Gordon 來著。 您說的沒錯,我們的確是笨蛋。 不過話說回來,由於 Codename: Gordon 發佈不久後便黯然退場,我們在內部也經歷了一場辯論。 但本文作者屬於老好人,所以她決定對兩款遊戲一視同仁,讓讀者自己做決定。 (我只能說聲“不客氣”了,對吧?)
2005 年我們見證了流行文化的幾個重大時刻:YouTube 誕生;湯姆·克魯斯在奧普拉秀上宣示了對凱蒂·霍爾姆斯的愛意,激動地跳上她的沙發;布拉德·皮特和詹妮弗·安妮斯頓的恩恩怨怨鬧得滿城風雨,正如當年最火熱的梗中說的一樣:“Boom goes the dynamite”(“砰”的一聲,猛然炸裂)。
《半衰期 2:第一章》在 6 月 1 日開啟了 17 號城之外的新旅程。
其他值得注意的事件:Nintendo 發佈了 Wii;Twitter 用少於 140 個字符向世界介紹了自己。這個時機剛剛好:西聯匯款在幾周前正式終止所有電報服務。
這年還有什麼也終止了? 冥王星不再屬於行星行列。 8 月 24 日,冥王星降級為矮行星。 哭哭。
老天哪,這一年 Valve 可是一頭紮在 Steam 上:我們推出了《傳送門》《軍團要塞 2》和 《半衰期 2:第二章》,而這些又組成了 The Orange Box的一部分。
我們還首次舉辦了重大的 Steam 特賣——全站 5-9 折——來慶祝 12 月的節日。
Steam 之外也發生了許多里程碑式的事件:蘋果推出了第一款 iPhone;Netflix 開始提供流媒體服務;而
鍵盤貓(Keyboard Cat)是風靡一時的網絡熱梗。這一年的 11 月,《求生之路 》 發行。
也是在 2008 年,我們推出了 Steamworks這套工具,幫助開發者和發行商推出遊戲生成版本,並最大程度地利用 Steam 的分銷功能。 Steam 雲也是在這一年問世,讓開發者能夠遠程保存遊戲文件,並讓玩家能夠從任何電腦上訪問他們在 Steam 服務器上的存檔。
其他在 2008 年問世的有趣事物:Android 手機(9 月 23 日); AirBnB(作為 airbedandbreakfast.com 在 8 月 11 日上線); 《暮光之城》系列第一部電影(11 月 21 日)。
《求生之路 2》於這一年 11 月問世,死活算是趕上了節日。 (哈。 不好笑嗎? 好吧。 這又進一步證明了某人可能需要做好心理準備,萬一有同事注意到前面那個冷笑話,說不定會跑來建議稱“所以我們才讓你別硬要搞笑”。)
繼續:12 月,電影《阿凡達》首映,併成為有史以來票房最高的電影(同時也引入了創新的電影製作技術)。
Steam 增加了對 macOS 的支持。我們還推出了 Steam Play 以支持 Linux 用戶。Steam 錢包及 TF2遊戲內商店也均是在 2010 年推出的。
同樣是在 2010 年:蘋果推出了 iPad,Instagram 上線,Lady Gaga 穿著一條用肉做成的裙子參加了 9 月舉行的 MTV 音樂錄影帶大獎。 (是真肉。 還是生肉。)
《傳送門 2》在 4 月推出。
在 Steam 上,我們添加了截圖及 Steam 令牌功能,玩家可通過它給自己的帳戶添加一層額外保護。
通過 Steam 創意工坊,我們提供了一個集中存放玩家自制內容的環境,以及將這些內容下載到遊戲中的工具。
2011 年的其他趣事: 《我的世界》、《權力的遊戲》和 Snapchat 均在這年首次亮相。 哈利波特統治了全球票房(《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 英國威廉王子與凱特王妃在皇家婚禮中喜結連理。 奧普拉·溫弗瑞的脫口秀在播放了 25 季後迎來了最後一集,標誌著流行文化一個時代的終結。
《反恐精英:全球攻勢》,《反恐精英》系列的第四作,在這一年發售。
我們在 2012 年推出了 Steam 青睞之光,為遊戲上線 Steam 的流程簡化做出了嘗試。然而我們最後發現了更好的做法,於 2017 年用 team Direct 取而代之。
Steam 社區及 Steam 社區市場均於 2012 年進入了公測階段,而 Steam 的大屏幕模式則讓玩家通過電視和手柄暢玩 PC 上的遊戲。
同樣在 2012 年:Oculus VR、Slack 和特斯拉相繼推出。 噢還有,那一年不爽貓成了網絡紅貓。
Dota 2正式上線。
Steam 添加了集換式卡牌、家庭共享和玩家評測等功能,並開始讓開發者能夠通過“搶先體驗”推出遊戲。
同樣是在 2013 年:《冰雪奇緣》上映,併成為該年全球第一的電影。 也就是說,這一年,Let it Go 在所有人的腦子裡循環播放。 (糟糕,又開始循環了! 我就不該提這茬。)
Steam 推出了探索更新,對眾多功能進行了徹底翻新,以期玩家與遊戲(或是遊戲與玩家)可以更輕鬆地建立聯繫。
今年也是 Steam 具備了家中流式傳輸和直播功能的一年,我們還發布了適用於 Oculus Rift 的 SteamVR(並在隨後的幾年中將其擴展至了其他頭戴式顯示器)。
2014 年的其他趣聞還有:亞馬遜的 Alexa 誕生(除非想要召喚她,否則別大聲念這個名字);“冰桶挑戰”掀起全球風潮,旨在提高大眾對 ALS 疾病的認識並籌集資金。
Steam 新增了硬件部門,為 Steam 控制器、Steam 流式盒及 Steam 主機提供支持。 嘿,這讓我想起2015 年正是 Steam 主機推出的時候!
Steam 退款於這一年啟動,簡化了玩家申請遊戲內物品退款的流程。
2015 年還見證了 Source 2 引擎的推出, Dota 2 成為了第一款使用它的遊戲,整個遊戲於九月份完成了從 Source 1 至 Source 2 的移植。
說點兒不相關的,互聯網為“那條裙子”究竟是藍色還是金色爭論不休,而 Left Shark 在超級碗中場表演中的風頭蓋過了凱蒂·佩裡。 (請不要讓我們談論那年的比賽本身,我們的總部可是在西雅圖,而那場比賽……真是不堪回首。)
首屆年度Steam 大獎於 Steam 秋季特賣開放提名,後於冬季特賣期間進行投票,並最終在 12 月 31 日舉行。
2016 年對我們來說也是 VR 領域的重要年份:我們與 HTC 合作發佈了 HTC Vive 頭戴式顯示器,並於 4 月份推出了迷你遊戲《實驗室》,讓玩家可以在光圈科技房間規模的袖珍宇宙中進行實驗。
同樣發生在 2016 年: Nintendo 推出了 Pokemon GO;TikTok 問世。
在這一年,互聯網選擇了 Boaty McBoatface 作為一艘極地考察船的名稱,從而證明了自己不愧是我們所知的思慮深遠、創意無限的群體。 我們不是要怪誰,但應該指出的是,當初是英國的國家環境研究委員會(National Environment Research Council)向全網徵集最佳名稱,而網友們只不過是給出了一個誠實的答案。
雖然該委員會基本上婉拒稱“謝謝,還是不了,下面我們自己來",並將該船命名為“RRS Sir David Attenborough”,但 Boaty McBoatface 這名字太妙了,棄之不用著實可惜,於是他們把該名稱授予了
Attenborough 號上的一艘潛航器。我們用 Steam Direct 取代了 Steam 青睞之光,這樣開發者就可以更輕鬆地直接在 Steam 上發佈遊戲了。
這一年的科技界還有許多其他重大新聞,包括 Nintendo Switch 和 Fortnite 的問世。
引入了 Proton,將其作為在 Linux 上運行 Windows 遊戲的兼容層;推出了
其他新聞: Alexa,播放 Despacito。
2019 年,Steam 推出或更新了多項功能:遠程同樂讓玩家可以通過互聯網免費與朋友共享 Steam 庫中的本地多人遊戲;我們發佈了 Steam 聊天的手機應用程序,並更新了 Steam 庫;12 月,我們舉辦了第一場 Steam 新品節(最初名為 Steam 遊戲節,與 The Game Awards 的 Geoff Keighley 共同主辦)。
Steam 實驗室也於這年問世,讓我們在打造可能於 Steam 推出的新功能時,聽到大家的反饋。同樣在這一年,《刀塔霸業》推出了搶先體驗版;而在聯合推出 HTC Vive 三年後,我們發佈了自己的 VR 頭戴式設備:Valve Index。
2019 年其他值得記下來的註記(哈!): 近藤麻理惠邀請我們扔掉舊東西來“激發快樂”,而流媒體視頻掀起全球浪潮(Apple TV、Disney + 等)。 懂了嗎,老人家?
我們添加了新聞和活動中心,讓人們更容易注意到 Steam 上的最新遊戲和活動(但願如此!)。 更重大的消息是,我們(在虛擬現實中)正式迴歸半衰期宇宙,於三月發佈了《半衰期:愛莉克斯》。 (備註:我們都知道獵頭蟹本身就夠嚇人的了,但老天,那些東西在虛擬現實中真是讓人聞風喪膽。)
《愛莉克斯》 發佈時,正值世界因疫情而進入封鎖狀態,因此 2020 年也是“Zoom 轟炸”成為流行趨勢的一年(夥計們,在工作會議之前檢查一下自己的背景!),此外,《養虎為患》中 Joe Exotic 的種種事蹟也讓我們挪不開視線。
Steam 遊戲節更名為Steam 新品節,成為了現在這個一年舉辦三次的活動。 我們還與完美世界合作推出了
這一年其他引發熱議的事物:動畫劇集《Dota:龍之血》在 Netflix 上線;伯尼·桑德斯因一雙手套成了網絡熱梗;《魷魚遊戲》讓我們對童年遊戲的快樂回憶蒙上了一層異色。 (我打賭大家有好一陣子不願意玩“一二三,木頭人”。)
什麼東西不要提起? 布魯諾。
這一年,Steam 手機應用改頭換面;我們還正式推出了Steam Deck,一款功能強大的手持 PC 遊戲設備。
Deck 中自帶了《光圈科技打工記》,一款來自《傳送門》宇宙的衍生遊戲;它不但充當了技術演示的角色,還讓製造馬桶變得趣味十足。
這年年底,我們推出了首個 Steam 回顧,為每位玩家量身定做的年終 Steam 總結。
2022 年也是馬斯克收購 Twitter(現為 X)的一年。
今年還未結束,但截至目前,我們已經推出了一次 Steam 客戶端的重大更新,Counter-Strike 2 開始了測試(且即將推出),Steam Deck 上現在也有了超過 11,000 款“通過驗證”或“可玩”的遊戲。
至於流行文化方面,雖然今年仍有幾個月的時間,但泰勒·斯威夫特已然是獨佔鰲頭:這個夏天,她創造了四張專輯同時問鼎 Billboard 前十的傲人佳績(這使她成為近 60 年來第一個做到這一點的在世藝人), 更不用提她的 Eras 世界巡演了!
一路細數過來,真是不亦樂乎! 過去的這二十年裡精彩紛呈,我們想對大家說的只有感謝、感謝、再感謝! 讓我們再戰 20 年! 順便說一下,我們在點數商店中發佈了一些由 Claire Hummel 繪製的免費好禮。
原文網址>>>
20週年貼紙、頭像、背景傳送門
網 址: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points/shop/event/sale_steam20
以上便是官方的全部內容了
這份歷史回顧中包含了很多,有技術提升帶來的喜悅,有當年發生的一些事件和趣聞,也有官方對自己的調侃和一些冷笑話(雖然我有的看不懂,但還是看出他想讓我們一笑)
是我誤會他了,我原本以為cs2不更新了是因為V社虛了,沒想到是在搞週年慶
不過週年慶搞完了就該更新cs2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