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倫茨說:“有經驗的觀察者不會嘲笑動物身上的怪異之處,因為那是動物在無情地、諷刺地扮演我們;動物自身超出尋常的身體形狀,也是神聖的大自然所賜,人們應當對此產生敬畏之情。我並不是動物學家,但至少我認為我們不該嘲笑和蹂躪動物,它們和我們一樣生活在地球上,用它們的智慧生活著,不要認為人能有與它們超乎尋常的智慧而沾沾自喜。同樣是大自然所賜,理應敬畏,平等對待。
因此,今天這隻螞蟻幸運地擺脫了處以死刑的命運,在我書桌上自由地爬動。我也是第一次覺得螞蟻是這樣可愛,它是這樣的小,小到從銀河裡看地球也未必能看到它,它小心地四處探尋,冒著隨時都會被踩到或吹走的風險,在這“大人國”裡生活。一顫一顫的觸角、不停擺動的小腳和那可愛微小的身子,就在我眼前,我沒有拿放大鏡觀察,我只想看它的微小可愛。是啊,它是這麼小,小到不起眼,卻也還是在這危機四伏的天地裡代代繁衍、生生不息,值得令人敬佩。這是它們的智慧,蟻群的生活總是團結的,有著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再怎麼微小,聚集起來力量便變得驚人,它們勤勞、團結、大膽而秩序井然,這是我們可以學習和敬畏之處,不應嘲笑。
《覺醒年代》中總會給螞蟻來個鏡頭,一開始,我還不理解其中的含義,它就像今天這隻螞蟻一樣,在桌上爬、在葉間爬、在麥克風上爬、在紙上爬。小學學過《螞蟻上樹》,裡面的螞蟻去爬一棵通天的樹,相比起此刻在一旁懶惰的巨人,它憑著堅持不懈的精神爬著,希望有朝一日能爬到頂,只要能爬,何愁爬不到頂,只是要看你是否有勇氣和意志一直一直地爬下去。或許就是這樣的精神,才在《覺醒年代》裡給多次的特寫鏡頭吧。或許它也不知道它竟然被拍攝,被圍觀,卻不為所動,依舊在做著自己的事情,它小,它不起眼卻總能團結一致,心向同一目標,堅韌不拔,奮勇向前。這多像當時新文化運動裡的先鋒戰士,堅持不懈、大膽前行,為了最終的勝利一直一直地前行,用鮮血為自己鋪路,為他人鋪路,為中國鋪路,少不了有他們一樣如螞蟻般的精神。
螞蟻還在我的書桌上爬著,那是一個安靜的早晨,風從我窗前吹過,窗邊的風鈴“叮——”地響了起來,我用手小心地護著這個小生命,但這已生活在充滿危機的地球許多年的小生命絕不會如此脆弱,它們身經百戰,歷經艱險仍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