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僅僅只是一套房子,就讓我們窮盡一生的積蓄,或者要提前透支未來大半生的奮鬥來償還呢?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明白,我們短暫的一生對幹整個社會來說,直正有價值的不是錢,也不是房子,而是我們的勞動力。
設想一下,如果我們工作十年存下來的錢就夠買一套房子,那會發生什麼樣的情況呢?大部分人在滿足了基本的物質需求之後,就會減少自己的勞動時間,花更多的時間來休息和娛樂。而休息和娛樂,雖然創造了消費,但是不生產產品,也就沒有辦法創造出財富。
那有人說了,現在發達國家一年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休假,不工作,人家依然比我們富有。
你要明白,發達國家的人之所以能夠攬銀億,是因為他們擁有科技,通過技術掠奪發展中國家的勞動成果,而我們起步比較晚,就必須用大量的廉價勞動力來填補科技方面的劣勢。
那在早期,大家都一窮二白,去工廠上班的收入遠高於種地,所以勞動力不成問題。當大家擺脫了貧困,邁進小康之後,就不願意再犧牲自己的時間去從事辛苦的勞作了。這樣一來,我們的勞動力優勢就沒有了,人力成本增加之後,我們的商品就在價格上失去了競爭優勢。而發展科技又需要時間,那中間的這段時間我們該怎麼度過呢?所以就必須要找到一樣東西,讓大家為了得到它,心甘情願的繼續去勞動。
這個東西要同時具備幾個特質:
一,必須是剛需,大家不得不買;
二,製造這個東西的原料呀,不能自由交易,不能走私,價值足夠大,一下子能夠消耗掉你一生的積蓄,或者提前透支你後半生努力才能換取。
所以同時能滿足這些要求的商品房就出現了。房子被選為標的之後,也就暫時脫離了價值規律,成為了吸引勞動力的工具。
為什麼我們大部分人要奮鬥一生才能買得起一套房子?因為房價就是根據我們奮鬥一生的勞動力價格制定的。你有多努力,房價就要漲得有多快。而當你真正的擁有房子之後,你會發現,那只不過是一個簡單的住所而已,卻殘忍的要用我們一輩子的辛苦來交換。
所以大家記住我下面的這句話:
房子從來都不是讓拿著社會平均工資的人就能買得起的,它的價格一定是我們平均工資的三到五倍,只有這樣才能驅使我們,為了得到它而心甘情願的繼續去辛苦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