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臨意#
剛剛過完期末,寫了10000字的東西,終於閒了下來。在用了一天時間通完了關和過完了劇情後,想起了在去年大放異彩的“問霜客”的女兒鄭遙夜和她的行裕物流,突發奇想寫了這個玩玩
1.關於鏢局
如同大多數影視和小說,還有本期劇情裡描述的那樣,鏢局可以理解為“民間運送貨物的武裝公司”。
在劇情中,雖然鄭遙夜把自己的公司叫做“物流公司”,但實際上現代物流業是基於飛機、汽車等強大的交通工具提供的超強的運輸力運作的,鄭遙夜的物流公司(就目前來看)不算太滿足。
同時,現代物流業並不存在“武力保護”這一說,所以綜合來看鄭小姐的物流公司其實更像我們今天看到的“金融押運公司”,也就是我們能在銀行看到的運鈔車所屬的公司。
威豹金融押運,我國第一家金融押運公司
從組織結構上來看,鏢局的組織結構可以分為三層
第一層:掌櫃
負責管理鏢局的人物,比如鄭遙夜
第二層:鏢頭
鏢頭是鏢局裡各個鏢隊的隊長,也是帶領手下鏢師的人物,有點像部門經理。在劇情中並未提及負責這次走鏢的隊長,不過合理推測正常走鏢可能還是由有武功的鄭小姐擔任。
第三層:鏢師,還有其他人員
鏢師也是鏢隊的中堅力量,可以看作是金融押運服務中拿著霰彈槍的警衛們。既然是中堅力量,那麼就一定要有武功。今天的押運人員可以用霰彈槍,而鏢師只能通過練就一身武功來保護好自己,清末著名的“大刀王五”便是北京源順鏢局的一位鏢師。
同時在走鏢中也會有其他專業的人員負責後勤。當然鏢師也可以兼任這些人。
在劇情中鏢師則是由大小齊擔任的
年輕的鏢客
關於鏢局的業務可分為六種:信鏢、票鏢、銀鏢、糧鏢、物鏢和人身鏢。
2.鏢局的歷史
在鏢局之前其實已經存在和鏢局功能相近的組織,那就是驛站。
驛站最早可以追溯到隋唐時期,其功能便是為朝廷押送信件貨物。驛站不但能夠提供負責押運的士兵,還能為負責押送的人員提供住所、吃食和馬匹。
雖然已經存在驛站這種有武裝運送功能的組織,但驛站畢竟只負責押運官方的信件,民間的物品驛站是不負責的。這也催生了為民間提供相同服務的組織,而這便是鏢局。
鏢局的文字記錄可以追溯到明代,比如《金瓶梅》中第五十五回中記載,西門慶家開了兩個綢緞鋪,現在又要開個標行,這裡的“標行”便是“鏢局”的最早稱呼。
“鏢局”的“鏢”的由來有兩個說法,一是因為鏢師們在護送時會在貨物上插上金鏢,代表了此次走鏢的鏢師和所屬鏢局,二是將“鏢”字拆開,金字旁代表了武器和武藝,“票”則代表了押運的銀票
關於鏢局的起源有兩個說法,一個是由當代武術泰斗萬籟聲寫的《武術匯宗》。其中記載了山西的神拳張黑五在北京創立的興隆鏢局,這也是第一個得到朝廷官方認可的鏢局。另一個則是在近代學者衛聚賢的著作《山西票號史》中記載的,是顧炎武、戴廷軾為反清復明而創立的。
3.鏢局的準則
關於鏢局有三個必不可少的東西
首先是自身得夠硬。畢竟走鏢還是一個需要武力的活,是要冒著生命危險的,如果自身不夠硬是會喪命的。所以大多數鏢師都有自己的本領,尤而且擔任鏢師的時間也能從側面體現鏢師的本領。
其次得在政府有硬靠山。在官府中有靠山也能為自身行動提供便利,包括借用官府的設施和官兵護航等。前文說到的神拳張黑五,他的興隆鏢局背後就是有乾隆皇帝撐腰。
最後得是在綠林有硬關係。秉持著“和氣生財”的原則,鏢師在走鏢的過程中並不會把動手作為首要的選擇。在鏢局中有一句話:“吃朋友的飯,穿朋友的衣”,這句話中的“朋友”說的便是攔路的匪人。當然,總會有遇到不認理只認錢的亡命徒,那這個時候就需要考驗鏢師第一條夠不夠硬了。
據說在鏢師間還有一句話叫做“三分保平安”,這裡的“三分”則是“帶三分笑,讓三分理,飲三分酒”,這也體現了鏢師們對於走鏢的一個認識:平安是福。
4.關於走鏢
走鏢,可以理解為押運貨物,也就是鏢師們走業務。
在走鏢中,獨輪鏢車是主要使用的一種交通工具,獨輪鏢車的一大好處在於對地形的適應性強,走山路更方便
而在鏢車上還會插一面小旗,這面旗也被稱為“鏢旗”,上面繡著鏢頭的姓,不僅能告訴觀者這趟鏢是哪家鏢局的哪位鏢頭負責,也能起到震懾作用,匪徒看見了鏢頭的名聲也就不敢下手了。
大部分劫匪的攔截方式主要還是用攔截物攔下鏢車,通常是一段纏上荊棘的木頭。如果被劫了,就需要鏢師喊鏢,通報自己所屬的鏢局,希望對面給個面子賞口飯吃。如果喊鏢沒用可能就需要動手了。
作為伴隨著長途旅行的行業,鏢師在具備一身武藝的同時也需要四項技能:“會理頭,會修鞋,會燒飯,不洗臉”,前三項都是常年在外露營必備的技能,而後一項則是因為臉髒可以保護皮膚。
如果看過《智取威虎山》的各位可能還記得楊子榮假扮胡彪時與土匪們的一段對話,其中就包括了最著名的那句“天王蓋地虎,寶塔鎮河妖”。這一句其實是土匪們的黑話,前一句的意思是“大膽!敢騙你老子!”而後一句則是“如果我不敬於你,讓我從山上摔死!”而在走鏢中也存在“鏢語”這種和黑話一樣的存在。黑話的誕生意義就在於不讓旁人明白對話的意思,鏢語自然也一樣。鏢語中會將鏢旗稱為“眼”,把自己稱作“唱戲的”,除此之外還有各種詞彙來隱藏自己的原意。
5.寫在最後
很小的時候聽過我外婆講故事,裡面就講到過關於鏢局的,這是我對鏢局的最初印象,只活在外婆的故事中,只記得這兩個字,卻從未了解其背後的故事
後來小學開始看武俠相關的作品,看到大刀王五為了保護鏢局中的一百多號人獨自站出,被斬首後霍元甲取回被用於示眾的王五的頭,便感嘆道鏢師們的勇與義
後來瞭解更多了,才發現鏢師不過是一幫平常人,堅持著以和為貴,能不動手絕不動手,只是為了混口飯吃,便感嘆他們的不易
清末,隨著鐵路的興起,運輸貨物的速度相較於傳統的交通有了質的飛躍,而鏢局也隨著鐵路步入了歷史
《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裡面有一句臺詞:“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這句話也是我認為對江湖最好的詮釋。我認為的江湖就是建立於人的真性情上存在的,快意恩仇是江湖,飲酒結義是江湖,那麼鏢局這種遊走於綠林好漢間的何嘗也不是江湖呢?
而隨著火車、輪船的駛入,這最後的江湖也在汽笛聲中逐漸隱入歷史中,只留下了一段段佳話。
#明日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