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遊戲中我們常常騎著鳥兒飛翔,那在現實中為什麼從來沒有人做到過呢?
太沉,坐騎帶不動
在目前存世的絕大部分普通鳥類中,其體重與翼展符合一個比例:2:1
![熱門人類為什麼沒有馴服飛行動物當坐騎?-第0張](https://imgheybox.max-c.com/bbs/2024/06/19/e584f5e0634cceb688839ef556d37a8c/thumb.jpeg)
簡潔的公式
即,體重2kg 的鳥至少得要有1米的翼展才可以自由飛翔。要是不足會影響飛行能力,只能從滑翔或上升氣流中彌補,而且會導致飛行不平穩,笨拙,距離短。
而一個人類平均體重為60千克,要想載動一個成年人飛行,則需要至少40米的翼展。想必有盒友想了解現存的鳥類真的有這個體格的?讓我們來看看吧。
現存的大型鳥類有:
1.安第斯神鷹
又稱安第斯神鷲,為隼形目美洲鷲科兀鷲屬鳥類。翼展達3米,體重達15千克。飛行藉助上升氣流。
![熱門人類為什麼沒有馴服飛行動物當坐騎?-第1張](https://imgheybox.max-c.com/bbs/2024/06/19/808de8eaf7f063906b4325748a351f95/thumb.jpeg)
安第斯神鷹與人類對比
![熱門人類為什麼沒有馴服飛行動物當坐騎?-第2張](https://imgheybox.max-c.com/bbs/2024/06/19/230074926fb82aea94752effdedb2915/thumb.jpeg)
安第斯神鷹展翼
2.漂泊信天翁
體重6-12千克,平均翼展3.1米,最高可達3.7米。
為鸌形目信天翁科信天翁屬遊禽,漂泊信天翁屬於大型海鳥。
漂泊信天翁展翼
3.疣鼻天鵝
疣鼻天鵝是雁形目鴨科天鵝屬鳥類,體重可達15kg,翼展2.4米,起飛需要助跑50米。在國內少量分佈,位列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疣鼻天鵝之還被人們稱為愛情之鳥,因為雌性和雄性疣鼻天鵝一旦求偶成功,便會形影相隨,終生不離不棄,一生嚴守“一夫一妻制”。
疣鼻天鵝展翼
一對疣鼻天鵝夫妻
史前巨型飛行動物
1.桑氏偽齒鳥
翼展6.1-7.4米,體重20-40千克。不過它生活時期人類尚未出現。
模擬海上桑氏偽齒鳥
2.阿根廷巨鷹
600萬年前的中新世時期,人類已存在,阿根廷巨鷹體重可達70千克,翼展7米,也無法載人。
3.風神翼龍
想必很多盒友對前兩位不太熟悉,對這位可太熟悉了。在《侏羅紀世界3》中它曾閃亮登場,也在童年回憶《鬥龍戰士》中扮演角色。
其翼展11-16米,體重卻高達250千克。與我們記憶中的不一樣,風神翼龍不能飛行。
由於這些史前飛行動物龐大的體型超過一些科學家所認為的飛行動物的理論上限,他們利用電腦模型研究了它們的飛行機制。模型表明,這些生物可能由於體型巨大,單靠扇動翅膀可能飛不起來,而是沿著斜坡奔跑後乘風而起,其原理類似於人類操縱滑翔機。
安全難以保證
【骨密度小】倘若真的有能帶動人類飛行的鳥類,它的骨壁會很薄,人類坐在它背上會有爆裂的風險。
【高空氣流】在天空中鳥類上會遇到各種氣流,人類容易被大風颳走。鳥類的不平穩飛行也會讓人類頭暈嘔吐。
【鳥類進食】鳥類直腸很短,這使得它隨時都能排除糞便。當鳥類感到飢餓時,無法保證會不會對背上的新鮮食材動手。
鳥類飛行可控性低
馴服鳥類並讓它明白人類的指令是個技術難題,而且沉沒成本過高...連萊特兄弟都不敢輕易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