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像2》:談談我對“漣漪人”的一些猜想


3樓貓 發佈時間:2021-12-28 19:31:31 作者:星遊鑑賞社 Language

本文作者:#星遊社# 茗零

#神來之作第九期#

友情提示,內容包含劇透

《擬像2》:談談我對“漣漪人”的一些猜想-第0張



寫在前面

無論是小品之作《薩拉失蹤了》,還是《擬像》系列,甚至到了《神秘博士:孤獨的暗殺者》這一作,Kaigan Games都為我們呈現了一種完全不同於以往的遊戲體驗。

《擬像2》:談談我對“漣漪人”的一些猜想-第1張

自從《生命線》系列開了一個頭,一些其他廠商後續發佈的類似的互動遊戲或多或少都在從遊戲界面上模仿著“手機”的感覺。國內廠商發行的《聲之寄託》、《異次元通訊》(目前已停服)、《BEEK:使魔與毛茸茸》以及《Fateline(命運線)》,都在遊戲的UI界面和遊戲劇情方面代入了玩家“使用手機與主角交談”來推進劇情的設定。

《擬像2》:談談我對“漣漪人”的一些猜想-第2張

這樣玩法的文字互動遊戲在體驗上或多或少有一種“跑團”的感覺,因為玩家做出的每一個選擇都可能會影響到遊戲的結局(當然,有的遊戲則是看似開放,實際上游戲劇情卻是線性的,即便選擇不同的選項,也只有遊戲結束和繼續兩個不同)。

而比之更加有代入感的,就不得不提到開發商Kaigan Games的這幾部作品了。在這些遊戲中,你需要通過“被害人”的手機來參與事件或進行案件的調查,而遊戲內容需要你從機主的通訊錄、短信、郵箱、相冊、網頁甚至是社交帳號來尋找線索組成謎題的鑰匙。在尋找解密線索的道路上,互動性也變得更強,再加上點睛之筆的真人演出,讓玩家有了“第一人稱”參與案件的遊戲體驗。

真實案件的代入感

在寫下這篇文字時,我剛剛通關了《擬像》系列的第二部作品,原本是在B站吃的安利,卻被遊戲機制所折服。它讓玩家真正參與到了推理中去,讓玩家在遊玩中產生這是真實案件的代入感。而作為一個科幻迷與恐怖片愛好者,遊戲劇情推進到中期,讓我意識到遊戲內容可能不是簡單的刑偵而是科幻題材的時候,著實讓作為玩家的我興奮了一把。

遊戲《擬像2》中,我們會看到案件被害人瑪雅手拿鮮花的手機壁紙,隨著我們在手機界面的各個APP進進出出尋找著線索,這張半身照也會隨之貫穿整部遊戲。在一些實況視頻裡,隨著劇情的推進,瑪雅臉上的表情會逐漸變得陰森,甚至手機會強行重啟並讓我們看到瑪雅的“鬧鬼”畫面,一度讓這款遊戲變成了實打實的恐怖遊戲。

《擬像2》:談談我對“漣漪人”的一些猜想-第3張

一週目的時候,我在無攻略的情況下打出了好結局,但遊戲直到大結局,手機屏幕上的瑪雅也沒有出現任何可怕的變化,可能這個所謂的好結局,真的是瑪雅所希望的。

《擬像2》:談談我對“漣漪人”的一些猜想-第4張

而接下來,就是關於整個遊戲最神秘的部分,“漣漪人”的推測。我將逐條分析遊戲中的“漣漪人”是否真實存在。

對“漣漪人”的一些猜想

有的玩家認為,遊戲中的“漣漪人”是某個犯罪組織假借都市傳說之名,利用殺手以及黑客等組成部分構成整條產業鏈來實施犯罪,並以此逍遙法外。但在我看來,漣漪人是一種超自然或者說是高維度的意識集合體生物,可以看作是一個**國家,只不過真正**國家裡有著獨裁者和民眾這些實際存在的個體,漣漪人卻是一個沒有任何實際意義上身體的存在。

其中一個證據,就是關於遊戲中“手機屏幕”的出現與消失。

在這個系列中,手機屏幕是將我們代入劇情與解密過程的重要推進器,而它的出現與消失,在一定程度上也分割出了遊戲中“現實”與“手機屏幕”的界限。

在遊戲中,偶爾會出現含有“幻覺”部分的劇情,而在此時,“手機”的邊框(屏幕)會消失(手機屏幕在手遊版裡並沒有被移除)。玩家在通過固定選項和漣漪人對話的時候,以及達成某人死亡的壞結局的時候,手機的邊框(手機屏幕)也是不存在的,而是遊戲畫面佔據了整個電腦屏幕,意思是當這一部分的時候,玩家是在用“自己”的眼睛,而不是透過死者的手機看著這一切的發生(證明這不是幕後黑手用某種軟件投射在死者手機上給玩家看的特效的證據之一就是遊戲開始時玩家與警長對話也是沒有手機邊框的,這說明那時是玩家的“親眼所見”),不過也可以解釋為手機中被植入了某種對使用者有催眠作用的木馬程序。

《擬像2》:談談我對“漣漪人”的一些猜想-第5張

支持這一說法的另一個類似的證據是,在玩家達成好結局的最後關頭,你需要在漣漪人的干擾下刪除遊戲中其他三個角色的社交賬號,相當於玩家來到了遊戲的boss關卡。如果在此時失敗,玩家會以第一人稱看到三人圍成一圈被漣漪人控制,沒有表示害怕的表情與動作,接著所有人的臉會像瑪雅一樣被撕裂,遊戲會在這個時重新回到boss關卡開始時的存檔(此處全員死亡沒有被算作一個結局,而是像機械迷城一樣在最後一個關卡失敗時反覆回溯讓玩家重來,可能是防止玩家走完遊戲的全部流程,卻因為最後一個限時關卡失敗而重頭再來降低遊戲體驗,而且筆者在通關時在此處至少失敗了三次)。

其實還有很多證據可以證明漣漪人是一種超自然生物,比如還可以通過遊戲裡其他角色的反應進行假設反推得出。

如果假設“漣漪人超自然說”觀點並不成立,那麼前文提到的好結局死亡CG就意味著三人與幕後黑手都有聯繫,而遊戲前期他們的所有言行都能歸結為演戲。而這一點有很大的疑點。如果玩家接受了漣漪人的交易,我們也會成為漣漪人的一員,也就是成為這個超自然生物的一部分,和它融合在一起。從社交平臺的其他賬號中能看出來,很多接受了漣漪人交易的人都失蹤了,而不是像瑪雅一樣被發現屍體,其他失蹤的人很有可能是和漣漪人融合在了一起。瑪雅有可能死於人類,比如某個接受了漣漪人交易的人之手,而她之所以會死亡是因為瑪雅不只在“接受”以後又中途拒絕了交易,還想要除掉漣漪人(這裡認為玩家所操控的主角沒有接受過漣漪人的交易,所以可以在除掉漣漪人的計劃中起關鍵作用,畢竟失敗CG時其他角色死亡,玩家卻不會直接死亡,說明漣漪人的擊殺是有一定條件的,不然在一開始主角剛用這部手機說出計劃時就會死掉)。

《擬像2》:談談我對“漣漪人”的一些猜想-第6張

遊戲後期,我們會聽到漣漪人的配音,它的聲音聽起來像是許多人類的聲音雜糅在一起。

因為它相當於是一個“融合怪”,它吸收人的意識,並且壯大自己的力量,甚至包括記憶,知識,甚至是智力。而每一個原本有個性的一旦和漣漪人融合在了一起,都會逐漸失去“自我”,因為它是很多人意識的集合體,本質上卻不是由這群人類的意識主導,人類的意識更像是它的食物,即便是有道德約束的人類陷入了漣漪人的漩渦中也只會壯大這種邪惡生物的力量。它的行為方式就像傳統恐怖片裡的惡魔和惡靈一樣,誘惑人類與之做交易,然後它就能利用人類的信任而存活,然後吞噬那個人類增強自己的力量。(從《招魂》的原型人物艾德和羅琳夫婦的書中能瞭解到一點,很多惡魔沒有人類的“允許”是無法做出各種行為的,所以他們只能欺騙,引誘,在某些設定下這是死規則,有的惡魔再強大也無法打破,只能按“流程”來)

《擬像2》:談談我對“漣漪人”的一些猜想-第7張

玩家在遊戲中能發現,和漣漪人“合作”的博主都會在同一個賬號發佈一條類似於“入駐”的信息,而漣漪人不但有能力生成文案,會做設計,還可以給接受了交易的人做負面評價刪除(我認為極有可能是從現實層面上,畢竟,如果只是單純的刪評論和買粉洗白任何一個有錢的公關公司都可以做到,而和後來的人發了最後的信息,之後他們失蹤,只是因為他們放棄了他們的肉體,放棄了自己的自我,成為了漣漪人的一部分)和公關,就好像背後真的有一個公司和團隊那樣,但按照前文的理論,漣漪人只是一個“個體”,只不過裡面的意識和知識儲備量以及對網絡的控制強大到到就像一個完善的AI程序一樣,和它做過交易被它吞噬過的所有人的意識都是現在的漣漪人,就像《超感獵殺》一樣有多個能力不同的人都在為一具身體出謀劃策。

漣漪人所謂的“真相”

遊戲最後主角與漣漪人對話的情節,其實就是這個個體被召喚過來,與主角共享了意識。在全員存活結局中,所有角色都會在進行儀式時與它共享意識,這時如果和它達成交易可能會被直接融合。        

而共享意識時,主角也許無法控制自己的身體,只能通過意識來進行交談(這一點在遊戲裡體現為選項)。

《擬像2》:談談我對“漣漪人”的一些猜想-第8張

這就是漣漪人所謂的“真相”,一個藉助人的慾望而生存的都市傳說。好結局最後,漣漪人會說:只要人還有慾望,它就會一直存在。我們可以認為,漣漪人永遠不會被除掉,它總會藉助網絡復活。或者它這次暫時被除掉了,但只要人類還有慾望和惡意,就會有類似的生命體誕生,然後做出同樣的事情。如果這是真正的真相的話,這個結局的確耐人尋味。

《擬像2》:談談我對“漣漪人”的一些猜想-第9張

PS:我直到現在還有點後悔在冒充Arya和客服對話時為了得到闢謠信息這個證據而破壞可能在客服心中塑造出的Arya的好印象。雖然不知道她的真實為人,但是還是有種搞砸了什麼的感覺(如果冒充Arya身份的時候給客服留下了壞印象,結束通話時對方會表明自己覺得很失望並且厭惡Arya)。


星遊社是一個玩家自發的評測組織,每篇評測都是認真遊玩後才寫出來的,不存在充值的情況。歡迎大家進群一起討論遊戲。同時也招募各路筆友,一起玩遊戲,寫評測,有稿費獎勵哦。要求只有兩個:熱愛遊戲,熱愛寫作。不會寫也沒關係,我們有專人指導,一起成長。

《擬像2》:談談我對“漣漪人”的一些猜想-第10張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