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第二期,上一期在这 第一期
鸟的种类有很多,不仅有天上飞的、地上跑的,还有可以潜水的。按照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可将鸟分为鸣禽、走禽、涉禽、猛禽和攀禽。
8.和平鸟

和平鸟属中型鸟类,种群数量稀少,生性胆怯,一般单独或结成对活动,有时也集成小群。主要以昆虫和植物果实与种子为食。繁殖期为4~6月,每窝通常产卵2~3枚,卵呈淡灰色、皮黄色,长卵圆形,雌鸟负责孵卵。
形态特征:和平鸟的眼睛为红色,嘴为黑色,雄鸟的头顶、后颈、背部、肩部、腰部以及翅上小覆羽、中覆羽和尾上、尾下覆羽均为辉蓝色,内侧数枚大覆羽有蓝紫色的端斑,其余上体和下体为乌黑色,脚为黑色。雌鸟全身蓝绿色,腰及臀色彩鲜亮。
主要分布:孟加拉国、不丹、文莱、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等地。

9.蓝八色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蓝八色鸫善于在地面奔跑、活动和觅食,很少飞行。告警时会发出粗喘声,有短期迁移的现象。主要以甲虫等昆虫为食物。在缅甸的繁殖期为5~7月,每窝通常产卵4~5枚,卵呈淡红色、暗紫色或白色。
形态特征:蓝八色鸫体长约24厘米,嘴为亮黑色,头部较艳丽,前额的嘴基至后枕部的中央冠纹为黑色,头顶后部至颈部为金红色,宽阔的眼后黑纹可达颈侧;喉部为白色,上体均为亮蓝色,胸部渗淡黄色,两胁和腹部为渗淡紫色,脚趾为黄褐色。
主要分布:不丹、印度、缅甸、越南、老挝、泰国、中国等地。

10.蓝翅八色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蓝翅八色鸫的体型圆而胖,身体有红、绿、蓝、黑、黄、栗等色,色彩艳丽,很有观赏价值。一般在树冠下结群休息,或在树枝上活动。食物以甲虫、白蚁、蚯蚓等为主。每窝通常产卵5~7枚,卵呈乳白色,雄鸟和雌鸟共同筑巢和孵卵。
形态特征:蓝翅八色鸫的嘴长而侧扁,褐色或黑色,头部、枕部为深栗褐色,眉纹为茶黄色,冠纹黑色,下体为淡茶黄色,腹部中央至尾羽均为猩红色,背部为亮油绿色,翅膀、腰部和尾羽为亮粉蓝色。
主要分布:中国、东南亚、马来半岛、苏门答腊等地。

11.仙八色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仙八色鸫属于中等体型的鸟类,堪称鸟中“美女”,它的色彩艳丽,叫声清晰,一般单独在灌木草丛中活动。主要以蚯蚓、蜈蚣及鳞翅目幼虫为食物。繁殖期为5~7月,每窝通常产卵4~6枚,在密林的树枝上做窝,雌雄亲鸟轮流孵卵。
形态特征:仙八色鸫的嘴为黑色,前额到枕部为深栗色,眉纹为淡黄色,中央冠纹为黑色,颏部为黑褐色,喉部白色。背部、肩部及内侧羽毛均为绿色,下体色浅,多为灰色,翼部有天蓝色的斑块,腹部中央和尾下覆羽均为朱红色,脚为淡褐色。
主要分布:缅甸、泰国、印度尼西亚、日本、朝鲜,中国等地。

12.栗头八色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栗头八色鸫的体型中等,一般独自或结成对在林下阴湿处活动,善于奔跑和跳跃。主要以昆虫为食物,也吃种子和果实等。喜欢在竹林或灌丛中筑巢,雌雄亲鸟共同筑巢、孵化和喂雏,每窝通常产卵4~5枚,卵呈淡红色、暗紫色或白色。
形态特征:栗头八色鸫的上嘴为黑色,下嘴为黄褐色,头顶至后颈均为亮金栗色,前额、喉部至上胸部渲染葡萄红色,背部、肩部、翅上覆羽均为铜绿色,有金属光泽。腰部沾蓝色,下体为茶黄色,脚为粉褐色。
主要分布:中南半岛,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和太平洋诸岛屿。

13.绿胸八色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绿胸八色鸫共一般独自活动,有时成2~3只的小群,经常用脚翻转地上的落叶,寻找食物,主要以蚂蚁、蚯蚓以及种子、果实等为食物。雌雄鸟共同筑巢、孵化和喂雏,繁殖期为5~7月,每窝通常产卵3~6枚,卵呈淡红色、暗紫色或白色。
形态特征:绿胸八色鸫体长为16~18厘米,嘴为黑色或黑褐色,喉部和颈项、后颈部均为黑色,头顶至后枕部呈深褐色,背部和肩羽为亮油绿色,胸部、腹部和两胁均为淡草绿色,腹部中央至尾羽为猩红色,尾部稍短,腿细长,为褐灰色。
主要分布:印度至中国西南部、东南亚、菲律宾、苏拉威西岛、新几内亚岛等地。

学到了电电加速更新下一期
本文由小黑盒作者:梓晔丶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