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排提醒,涉及第一章故事劇透,可以玩完再看。
在過完第一章時候,起源刻畫的張角和黃巾軍就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早在開局CG中,就暗示了主角和張角的結局了。這裡,黃巾軍部隊和一個孩童從無名身邊經過,孩童開心舉著黃巾軍的大旗(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這個時候,在張角帶領下,他們重新看到希望。
分道揚鑣時,遊戲CG的構圖,黃巾軍從光亮處逐漸走向暗處,關羽則另一頭走向光處,而無名則在光和暗之間選擇另一條道路,對應了遊戲內他們的結局。
真三系列在此前刻畫張角有一個問題,就是把張角刻畫成了一個“跳大神”的角色,奇怪的頭髮,戰場使用妖術,有種神棍的既視感。
雖說歷史上的張角確實是創建了太平道,用宗教的方式來吸引受眾。
但實際上能有那麼多的黃巾軍,本質上東漢王朝不做人,百姓實在活不下去了了。
不過也是因為三國歷史上,無論是劉關張還是曹操等人,他們的發家或多或少帶有“剿滅”黃巾的舉動。為了方便敘事,所以前幾代黃巾軍在形象刻畫上就有點反派樣子。
而起源中,黃巾軍雖然依舊是前期的敵人。但在開局時候,無名和關羽看到官府撥的糧食還被官吏和姦商進行私吞的時候,官吏無視飯都吃不起的百姓,選擇進行對拼。
這時候,張角會站出來,和無名一起奮戰,對抗那些貪贓枉法的官兵。這一代張角形象也進行改變,看起來正氣很多。
後面雖然為確保打擊黃巾的正當性,還是給黃巾軍加了後期初心變化,開始掠奪百姓的設定,戰場邪術使用等。
不過起源給張角態度是極其認可的,是一個帶有理想主義悲情的角色。比如在關羽和無名聊天:張角是為了改變亂世,給予弱者進行幫助。
當在廣宗之戰戰場中,看到昔日並肩作戰的戰友成為敵人時候,張角在感嘆命運弄人。而黃巾之戰大決戰時,當張角瀕臨失敗時候,眾多黃巾軍在瀕臨崩盤時候依舊衝出來支持張角。
最後張角失敗後CG這段話,更是給張角拔高了高度:
本座乃大賢良師張角,向天下蒼生展現了何為太平夢想。
夢想能夠驅使人民,人民將推動時代;
縱使本座命盡於此,時代亦不會停滯;
終有一日,一定…
總體而言,這一代的張角無論是人物形象還是角色動機都刻畫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