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TE 相關】烏魯克封神榜之番外:神話譜系盤點及冶金


3樓貓 發佈時間:2024-09-15 13:32:32 作者:謝頓與心理史學 Language

【本賬號下內容為小組成員共同創作的產物,原作者署名請參見文末】
這期的內容是平時積攢的幾篇小品的一個集合,但都和 Fate 系列有著那麼一些關係,算是背景設定相關或者延展閱讀吧。
我個人一直覺得,Fate系列有意思的點就在於其「大雜燴拼盤」的呈現,二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大雜燴」,才讓我這樣的人有事兒沒事兒可以從當中找到一些值得深入的點嘮叨上幾句。

蘇美爾/阿卡德神話譜系盤點

先提問,有多少人和我一樣,最初是通過《第十二個天體》瞭解到蘇美爾神話的?
(自黑完畢)
先上圖,這是國外學者整理完畢的蘇美爾/阿卡德神話譜系圖。
蘇美爾/阿卡德神話譜系
相信玩Fate/Grand Order的小夥伴能從這個譜系中看到許多熟悉的名字,比如我們熟悉的閃閃就在右上方,而伊士塔爾/伊南娜則在整個譜系的最下方,她的右側則是我們的艾蕾醬,下方 最右側則是「天之公牛」。
這張圖的排列其實相當有意思,Fate/Grand Order第七章裡所有的「味方」基本都在整個圖的右側。而左側上部,則是「敵方」,包含了提媽(提亞馬特)和金固。
但如果仔細看了這張圖的同學們不難發現,蘇美爾/阿卡德神話的譜系其實是「亂的」
如果以在整個蘇美爾/阿卡德神話中出鏡率最高的恩基(Enki,楔形文字 𒀭𒂗𒆠)來看,其所處的位置是整個譜系的第二代,譜系的第一代只有阿努(Annu)和納姆(Nammu)。
恩基 Enki 𒀭𒂗𒆠
注:Annu也就是《第十二個天體》裡一直cue到的阿努納奇的由來。
蘇美爾或者說阿卡德或者說巴比倫神話體系有一個重要的特徵,就是早期為多神教,即每個城邦都有自己崇拜的神祗。
上圖中的這個譜系是在公元前 2600 年前通過彼時的神學家梳理完成的。
例如在尼普爾,主神是恩利爾;埃利都的主神是恩基,和古典時期的希臘一樣。
在多神教的基礎上伴隨城邦的爭鬥、吞併,在宗教上的表現就是神祗權能和地位的調整以及吸收,最終走向一神教,其餘神祗作為某一部分司職而穩定下來。
在部分研究者的觀點中,有所謂「四大主神」的說法,即第一代神阿努(Anu),尼普爾的主神恩里爾(Enlil),埃利都的恩基(Enki)以及烏魯克的伊士塔爾(Inanna/Ishtar)。
(所以知道為啥閃閃和弓凜一直不對付了吧…)
這一現象其實從一定的側面上反映了城邦實力的強弱,Anu作為名義上的至高神,在整個兩河流域都有他的神廟。
另外還有五大神和三大神的說法,分別是在上述四大神的基礎上增加了馬爾杜克(Marduk)和去掉了Inanna(弓凜無辜被害)。
注:五大神的說法是巴比倫時代之後的事了,馬爾杜克的主神地位是由漢謨拉比(Hammurabi)頒佈並確認的。
沒錯,就是《漢謨拉比法典》的那位漢謨拉比。
但蘇美爾神話中的「創世」部分,並不是由一代神完成的,而是由二代神中的提亞馬特(Tiamat)和阿普蘇(Abzu)完成。
一代神阿努和納姆的定位可以參考希臘神話中的卡俄斯(Chaos),大抵就是彼時天地未分,一片混沌的樣子。
而提亞馬特和阿普蘇一者代表「鹹水」,一者代表「淡水」,也對應了兩河流域的「海洋」和「河流」概念。
這兩者的結合,正是蘇美爾神話中的創世部分。
魔性之女
提媽在蘇美爾神話裡是類似盤古這樣的存在, 我們現在所處的世界就是由提媽的血肉構成的。
有沒有在希臘神話/羅馬神話裡看到了蘇美爾神話的影子?
其實這並不出奇,在神話學研究中,我們會發現許多神祇其實是「同源」的。
例如前面提到的恩基(Enki),就有觀點認為北歐神話中的洛基(Loki)其實與之是一位。
TVA 警告⚠️
這部分的研究,如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閱詹姆斯·喬治·弗雷澤(James George Frazer)老爺子的人類學著作《金枝》。
大部頭警告⚠️
而如果您已經閱讀過《金枝》,並依然對這個課題方向有更深入瞭解興趣的話,建議關注如下三個領域的研究:
語言學 ↓ 印歐超語系
人類學 ↓ 分子人類學
比較神話學/比較文化學 ↓ 原始印歐神話
注:原始印歐神話(Proto-Indo-European mythology)有時也被歸類至印歐語系研究下。

是文字先出現還是金屬製品先出現?

作為能從王之財寶裡裡直接掏出聖盃的猛人「閃閃同學」(𒄑𒂆𒈦),其生活的年代推定大約為公元前2700前左右,距今差不多接近 5000 年。
對應我國的歷史而言,大約可以對應的是「逐鹿之戰」那個年代。
既然閃閃的名字能夠流傳下來,那自然彼時文字(楔形文字)就已經出現並且普及。
但如果來再深入追問一下,究竟是文字先出現還是金屬製品先出現呢?
這可能是一個反直覺的答案。
事實上,人類是先點出「冶金」這個科技點,之後再點出「文字」這個科技點的。
金屬的使用實際上在新石器時代就逐漸開始了,故而說金屬製品或者說冶金的出現應該是早於文字。
如果以目前公認的最初的文字——楔形文字的來說,其出現基本是c. 3500 BC以後的事情(烏魯克時期)。
但同樣,兩河流域的新月沃地被也認為是目前最早的冶金術出現地。
目前考古發現的最早的鉛的使用記錄在伊拉克的Yarim Tepe,大約是在c. 6000-5000 BC,並且同一遺址也有發現銅的冶煉痕跡(判斷是鉛早於銅)。
銅+鉛= ???
另外,目前研究表明,人類最初冶金的源頭據很大可能真的就是「金」,「黃金」可能是人類最早接觸並且運用的「金屬」。
所以,「冶金」這個說法還真是名符其實…
根據推斷,最初的「冶金」很大可能是人類在野外生火時,無意間在燃盡的火堆旁發現了我們現在所說的「狗頭金」。
黃金良好的延展性以及閃耀 Blingbling 的屬性,在第一時間就俘獲了我們的先祖。
而後續對於銅的開採,以及青銅的冶煉和使用,正是對於貴金屬「金」和「銀」在外觀及色澤上的效仿或者說模擬。
銅鉛合金 鉛含量低於3% 呈現金黃色
銅錫合金 錫含量大約25% 呈現銀白色
總的來說,銅錫合金的產量更大,其原因也不難還原。
對於彼時的先民來說,25%即1/4的比例進行混合,是在沒有發明精細度量衡之前較容易達成的配比。
並且,原本純銅的熔點是1083℃,在加入1/4的錫後,熔點直接降低到了800℃左右。
寒光閃閃,真是刻入人類基因的一種意象。
而要求 3%配比的鉛銅合金,自然難度大上了不少。而較高的工藝要求自然也對應了較低的產量及稀缺性,再加之其「金」光閃閃的外觀,自然在誕生之初即被賦予了「禮器」的用途。

番外的番外

無意間發現歐洲目前已知最早的銅冶金髮現地,被稱為溫查文化(Vinča culture),其時間段大約為c. 5700-4500 BC。
銅斧
而溫查文化也有早期文字的雛形,記錄介質是泥板。
文字的源頭都是「象形文字」,至聖先師索緒爾所言甚是,「文字」是「符號」。

版權及署名信息

Seldon Plan © 2024 by Merlin is licensed under CC BY-NC-ND 4.0 原作者署名 Mu Jung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