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圈以南》是一款動人心絃的敘事遊戲,探索兩位被捲入冷戰時期政治衝突的劍橋學者披得與克拉拉之間的情感關係。在故事中體驗人生選擇的沉重:職業生涯、真愛以及遵守承諾的抉擇。
感謝小黑盒官方提供的這次關於《South of the Circle 極圈以南》及《南緯82度,西經19度》
評測的機會。
"漫天奇光異彩,猶如聖靈逞威,只有千隻太陽,始能與它爭輝"
"If the radiance of a thousand suns were to burst at once into the sky, that would be like the splendor of the mighty one。
——蘇格拉沒有底(奧本海默)
提及《What Remains of Edith Finch 艾迪芬奇的記憶》大家腦海中是否就會有你熟知地畫面,17年出品至今也是大受好評,這段故事是以插敘得形式,我們站在上帝的視角,跟隨主人公Edith Finch,遍尋一個又一個房間的窺探孔,藉助她的眼睛,帶領大家聽她發生在他們家族每一代人身上不幸、殘酷的命運,每一段敘述相互獨立但相互聯繫,在各種不同形式的小遊戲中,重新見證發生在他們存在著世間最後的牽掛,死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世間將你遺忘。
藉助這本筆記,由此感受伊迪芬奇家族的死亡詛咒的不幸循環。與其說這是一款是敘事遊戲,我個人更願意稱其為一場“天馬行空”的敘事類電影體驗,雖然影片通篇都在談論詛咒、死亡,充斥著不可言喻地壓抑,但是不讓人覺得沉重,故事的末尾還有些許解脫和釋然。
對於這一類作品,作者認為評判他的是否值得遊玩的價值,歸根結底是探究其故事到底講的好還是不好,能否讓玩家感受“身臨其境”。而
《South of the Circle 極圈以南》個人認為是一款紀實類敘事遊戲,相較於架空世界觀的設定來說,這部遊戲中出現的地點,名稱,事件,人物和時代背景都是有跡可循的,這也讓我們回顧思考這款作品時,不會有明顯的割裂感,不至於跳脫出你心中所熟知的一切,能讓我們在遊玩的過程中可以用一種辯證唯物的思想看待問題,這也是作者在下文所要表達的主要觀點,文中出現地女性話題即所謂的“女性權利”、男女關係的思考、冷戰對峙、人性的抉擇、家庭矛盾等等等,這些觀點都需要我們冷靜思考、結合當時的大時代的背景思考,所以希望大家理性看待這些問題,也歡迎大家在評論區分享你的觀點與大家討論。
《極圈以南》沒有任何光怪陸離的故事發生,也沒有華麗壯觀的畫面,有的只是一幅白雪皚皚,被白雪所覆蓋地荒蕪大陸,在暴風雪的摧殘中以及最致命的威脅來臨前夕,主人公彼得在南極和同伴彼此救援並且在這一過程完成對自己的救贖,這個故事在如今看來會顯得略微老套,沒有大家想象中地驚心動魄、跌宕起伏,就好像一本尚未拆封地書籍,平淡的封面,簡單的標題,當你靜下心來徐徐翻看每一個章節,或許你也會和作者一樣,又不一樣的感悟。(謹慎購買)
前情提要
《極圈以南》由遊戲總監盧克·惠特克(Luke Whittaker)創作的電子書《南緯82度,西經19度》是《極圈以南》的靈感來源。這本短篇小說在遊戲劇本尚未構思完畢之前便已創作完成,之後該製作團隊以小說為基礎藍本創造出了後續的遊戲劇情、角色以及背景設定。這篇小說目前以dlc的形式包含在遊戲中,《南緯82度,西經19度》提供.epub與.pdf兩種格式以方便閱讀。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只有英文原版。
今天要講地故事發生在:1964年 地點:南極。主角彼得和駕駛員弗洛伊德在飛往南極的途中,遭遇暴風雪的極端天氣,飛機意外失事在白雪茫茫的南極之中,由於駕駛員腿部受傷,所以需要彼得外出尋找駐紮在南極的英國科考隊的幫助的故事。故事以多層次的電影化敘事體驗來講述這一段動人心絃的故事。在暴風凌冽,白雪統治這裡的一切。不同膚色的人類,懷著不同地目的登陸,並且迅速地在這裡站穩了腳跟,那些旗幟便是宣誓**一般,深深插在冰冷的土地上,炫耀著沒有被主人認同的地位。
第七大陸,作為地球上最後一個被發現的大陸,唯一沒有人員定居的大陸。萬物俱靜,唯有空中的烈風發出陣陣呼嘯的聲音,再大地聲音也會被埋沒其中,彼得在沒有任何極地探索經驗和後勤補給的條件下,臨危受命,孤身一人出發尋找最後活下去的機會。
人在極端的環境中,尤其身心疲憊的狀態下是很容易產生各種莫名的幻覺,這也是我們所謂的“走馬燈”,這種回憶和現實的切換在遊戲中被大量的運用,但製作組在處理這些切換是卻顯的自然天成,就在那麼一瞬間讓你分不清這是幻覺還是身處在現實之中製作組也是通過這種來給為玩家講述彼得以往的身世以及他與克拉拉之間的關係,他們的出現並不會讓插敘的劇情和現實中產生割裂感,可見“導演”的功力之深,如果將其視為一部電影而言,這部影片給予每一位觀影者最大程度上地感官體驗。
還有就是不得不提到一些文中的關鍵背景信息:什麼是南極條約。還有就是美蘇之間的“冷戰”
南極條約及相關協定,總稱南極條約體系,旨在約束各國在南極洲這塊地球上唯一一塊沒有常住人口的大陸上的活動,確保各國對南極洲的尊重,於1959年12月1日簽署(1961年6月23日生效)。該條約中規定,南極洲是指南緯60°以南的所有地區,包括冰架,總面積約5,200萬平方公里。目前共有46個國家簽署該條約。條約的主要內容是:南極洲僅用於和平目的,促進在南極洲地區進行科學考察的自由,促進科學考察中的國際合作,禁止在南極地區進行一切具有軍事性質的活動及核爆炸和處理放射物,凍結目前領土所有權的主張,促進國際在科學方面的合作。1985年10月7日中國成為“南極條約”協商國。
冷戰主要表現為以美國與蘇聯為首的兩大軍事集團之間的對峙。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爭奪,是世界長期不得安寧的主要根源。兩大軍事集團實力相當,誰都不敢輕易動用武力來結束對方與其的世界霸權爭奪。兩國都儲存了大量核彈頭,彼此相互保證毀滅。冷戰結束後再加上經歷了之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磨難,世界各國人民都渴望和平、反對戰爭。
該條約的簽署日期在1961年,當時蘇聯也尚未解體(1991年12月蘇聯解體)並且在冷戰的大時代背景下,彼得的故事也是由此展開(涉及日常黑蘇的情節,下文便不過多展開,你懂的)。
主人公彼得在尋找救援地過程中不斷的閃回畫面和他努力的掙扎前行也能看的出,他在如此絕境中生存的慾望之多麼的強烈。此後的劇情便在這種不斷交替的閃回中,自然而然地帶領觀眾回溯到可以沐浴陽關,春暖花開的環境中,他還是那個英國劍橋還在忙於自己論文的普通學者,在一次旅途中邂逅另一位同校的學者克拉拉,自此也讓觀眾們瞭解到他們是如何從,相識,相知到相戀地經過...製作組也在這個看似淺短卻十分漫長地過程中,不斷拋出引人深思的質問:人生選擇的後果以及真愛與職業生涯之間的抉擇。換做是你會如何選擇?
《South of the Circle 極圈以南》通過大量的人物對話,描繪出這部作品的人物群像,由於篇幅的限制,克拉拉和彼得尤為突出。他們二人之間的所經歷的一切都是可以看做“巨大時代背景下個體的選擇與命運”,在那個特殊的時代背景中,他們也是作為大眾最普通的一員,也是最能反應那個時代的一員。克拉拉作為一名女性,卻對數學,工程,物理尤為熱愛,但當時的男性對女性的權利並沒有做到相對的平等,即使克拉拉在教學方面和學術領域有著不小的成就,即使想要她所教學的科目每次都是座無虛席,但是在其他學者眼中彷彿低人一等,她和出現次數不多的莫莉一般都不被他們所認可。但是她沒有就此自暴自棄,在她和彼得相識的過程中,他們而入便是選擇了相互救贖,這也慢慢地打開克拉拉塵封多年的心結,她的父親對她哥哥的期盼,以及她對哥哥和父親的嫉妒,甚至是一種更復雜的情緒,她選擇了原諒,和解,或許放下這一切時,對克拉拉來說,是最輕鬆的瞬間。
要說彼得和克拉拉會產生共鳴的地方,作者認為應該是他們都有一個相似的童年。彼得一直活著他父親的陰影之下,這也是我們很少看到關於他父親正臉,,在彼得的記憶中,他的父親一直以來態度和教育都是相當嚴格,從上帝視角我們不能瞭解,他的父親也是為了彌補他未能參軍的願望,而將這一切希望繼承到年少無知的彼得身上,他是愛彼得的,但是他不知道該如何表達只能將這一切只是通關嚴厲的外表來掩飾他內心那一份脆弱的尊嚴。這也導致彼得他只知道他的父親在他整個童年中都是多麼的嚴格。
彼得或許也會有參軍的念頭,可能也許由於種種原因,最終成為了一名普通的學者,他選擇了妥協。克拉拉的出現打破了這一切,自此,彼得也開始慢慢放下心中的芥蒂,開始對他的父親選擇了釋懷。
至於最後他們二人是否有情人終成眷屬,彼得為什麼要隻身前往南極冒險,他們最終能否逃出生天,這裡作者也賣一個小關子,畢竟好的故事還是需要你們親自體驗才能獲得最大的滿足!(當然,文章最後還是提醒大家謹慎購買,如果你是這一類作品的受眾大可放心一試,這部作品就一同好書,一部好的電影,在你閒暇之時,慢慢的感受,或許會有不同的感受!)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