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7》危機政策是7代新增的全新機制,玩家需要從隨機出現的危機裡拯救帝國,那麼危機政策到底是一個什麼東西呢?下面為大家帶來《文明7》危機政策指南,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危機事件會在遠古時代和探索時代接近尾聲時出現,遊戲開始時你所面臨的危機往往是隨機的,但當這些危機發生時,你必須做好準備,如果你想減輕等待著你帝國的潛在損害、厄運和毀滅,還需考慮相應的政策。
在我們的遊戲過程中,目前看到有六種危機事件,這取決於當前所處時代。遠古時代和探索時代各有三種,現代時代則沒有危機事件。
在《文明7》中,以下危機事件有可能在古典時代發生:
叛亂:民眾的不滿情緒高漲到極點。很快,你的各個定居點就會爆發公開叛亂,所有人都想將你推翻。
入侵:這有點類似於前作中的“野蠻人大舉入侵”設定。基本上,數不清的獨立勢力會湧入你的領土。即便你消滅了他們的最後一支部隊,幾個回合後,他們的營地仍有可能重新出現。
瘟疫:遠古時代的瘟疫極難應對,因為在那個時期,醫學上幾乎沒有什麼突破。
在探索時代後期,你可能會遭遇以下危機事件之一:
宗教戰爭:隨著各國將自身宗教廣泛傳播,不同信仰教義的群體之間會發生衝突。此時你需抉擇,是要對自己的信仰表現出狂熱,還是認為秉持寬容態度才是可行之道。
革命:資產階級和中產階級的崛起,讓曾經擁有無上權力的貴族階層大為震驚,如今,民眾迫切要求變革,你甚至可能發現自己領導著一個革命政府。
瘟疫:儘管在探索時代有更多方法緩解瘟疫,但它比以往更加致命且傳染性更強,預計短短几個回合內,它就會在你的帝國迅速蔓延。你可以在我們的瘟疫應對指南中瞭解更多關於這場災難的信息。
在《文明7》中,每一個危機事件都有其獨特的一套危機政策。
關鍵在於:其中一些政策可能會產生積極效果,但負面影響往往更為顯著。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危機政策旨在遏制或減輕當前災難的危害,而非徹底消除它們。
基本上,在不斷填充可用政策槽位時,你必須權衡每個選項的利弊。
以下是一些例子:
入侵危機的納貢政策:對於你作為宗主國的每個城邦,該政策會扣除10枚金幣。然而,假設大多數獨立勢力實際上懷有敵意,且你並非任何城邦的宗主國,那麼這項政策對你就毫無影響。
革命危機的貧困貴族政策:此政策會使所有單位的維護費增加1枚金幣。但如果你正在與AI鄰居進行一場較為輕鬆休閒的遊戲,那麼你的軍隊中可能沒有大量單位,受此影響就較小。
瘟疫危機(探索時代)的體液學說政策:當醫師單位在設有醫院的地塊上治療感染者時,該政策會給予科學值獎勵。現在,如果你已經在定居點建造了醫院,那麼這是短期內提升科學值的好方法。
危機事件有一個平均發生時間,可能要過一段時間才會觸發首次危機事件,但一旦發生,你必須做好準備。
話雖如此,之後發生的情況並非總是一成不變,例如: 在我們的一次遊戲過程中,探索時代發生了瘟疫危機,瘟疫從鄰國首都開始傳播,然後蔓延到我們附近的兩座城市,甚至擴散到了其他大陸的定居點。
當我們重新加載存檔後,瘟疫危機依然發生了。然而,我們事先準備好了幾名醫師待命。我們在靠近鄰國首都的城市中治療病患。之後,疾病傳播到另外兩座定居點,我們也成功應對。當黑死病傳到其他大陸時,它隻影響了我們其中一個定居點的居民,其餘地方則倖免於難。
我們還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確實遭遇了瘟疫危機事件,最好的做法是將所有單位轉移到(a)你帝國之外的無主地塊,或者(b)沒有改良設施的水域地塊。
這是因為疾病會感染城市和鄉村區域(即任何有改良設施或建築的地方)。所以,如果你的單位在其他地塊上,大部分情況下應該是安全的。
在其他情況下,比如入侵危機,你可以轉變為更具防禦性的策略,因為預計會有大量敵軍進入你的領土。應對敵軍的一個好方法是訓練或購買投石手、弓箭手,以及像戰士或長槍兵這樣的近戰單位,並讓他們在你的定居點設防,逐步削弱敵軍,直到這個時代結束,你就能鬆一口氣了。
當然,在開始一場遊戲前,也可以在新建遊戲的高級選項處,關閉危機功能,此後遊戲中不會再出現任何相關機制與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