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稍微解釋一下幹員“靈知”(諾希斯)和文中靈知主義的關係:諾斯替主義又譯靈知主義,而靈知主義的世界觀明確構設了現世的“無明”(無知),唯有得到靈知/知識方可打破這樣的舊秩序。對應到雪境活動中,幹員靈知(諾希斯)的象徵再明確不過:守舊派——那些原始的啟示宗教掌控的舊秩序,該被擁有“靈知”的改革派顛覆了。
不過看目前的劇情,諾希斯取“靈知”這個代號更接近其古希臘原意,要說與諾斯替主義的關係,阿戈爾都比他近。
《白鯨記》,夜雨,還是神明之女?
——“阿米婭”起源之謎
在思考瓦萊塔神秘學考據欄目《摩西解密》的譯名的時候,我突發奇想,想到了前陣子在讀《諾斯替宗教》時看到的一個希伯來語詞“Almaya”。“Almaya”看起來就能幻視“Amiya”,這不巧了嘛,正好結合阿米婭在“音律聯覺”活動上拉的小提琴曲的曲名《Awake》以及諾斯替主義中對呼喚的回應,可以完善整個譯名——“Almaya-Awaking”。
在思考與討論的過程中,我逐漸發現“阿米婭”這個詞彙著實很有意思。《明日方舟》開服至今已有兩週年多,大家對我們可愛小兔子的名字考據卻還停留在西班牙語/巴斯克語的猜測階段,這不得給點勁啊。
於是,我簡單蒐羅了目前所有對Amiya一詞的溯源與釋義猜想,大致有以下幾種:
- 希伯來語,Amiyah,āmíjah,אמאיה,我的母親是神。
- 法語/西班牙語/巴斯克語,Amai,終結。
- 希伯來語,諾斯替宗教,Almaya,諸世界/諸移湧。
- 日語,Ameya,あみや,雨夜。
首先我們講講第一種猜測。如果將Amiya當成希伯來語,那其實就是Amiyah的簡寫,可以視為一個複合詞ami-yah。在希伯來語中,em指“母親”,ami指“我的母親”,而yah則是Yahweh(耶和華/雅威)的縮寫。Amiya的意思便應該是“我的母親是耶和華”,或者“我的母親是神”。
接著我們聊聊第二種猜測。將Amiya的詞源追溯到法語或者西班牙語的說法,應該是來自於《Amaya o los vascos en el siglo VIII》(8世紀的阿米婭或巴斯克人)這本書。作者Francisco Navarro Villoslada將阿米婭一詞從巴斯克語的Amai(終結)借來,用在了他的小說中,從此讓Amiya擁有了“終結”的含義。
然後我們說第三種猜測。Almaya應該是源自希伯來語的olam(亞蘭語alam)——原意為“永恆”,後來衍生出“世界”的含義,複數形式便是Almaya。這個詞與阿米婭在讀音上是差距最巨大的,因為中間多了一個“-l”音,但在諾斯替主義中有“諸世界”的含義——也就是“這片大地”的拓展。
最後我們談談第四種猜想。將Amiya當成日語的想法本質上和第一、二種沒啥區別,讀音上都是一致的。在日語中,阿米婭與雨夜的發音相同。
插一句題外話,這讓我想起了我之前看過的一篇同人《哈利波特之雨夜》,裡面的主角叫做“艾彌夜”——我之前一直以為這個詞與阿米婭的讀音如此相似是個巧合。
四種不同的解釋說完,很奇怪的是,據我所查閱的資料,目前在玩家討論中出現過的只有第二種,剩下三種不知道為什麼都沒人提。大家不喜歡可愛的兔兔嗎?
扯遠了,這幾種說法乍一聽都有點怪,但似乎又不是沒有道理。要阿米婭的意思是“我的母親是神”,大家也不知道魔王的母親是不是魔神;要阿米婭的意思是“終結”,說她是巴別塔的終結將要開啟新王的時代好像也不是不行;要阿米婭的意思是“諸世界”或者“永恆”,魔王一統大地千秋萬代不是很合理的事情?要阿米婭的意思是“雨夜”……不好意思編不下去了,這個猜想PASS。
排除一個最不可能的,我們繼續研究剩下三種猜想。
檔案《<明日方舟>遊戲概念宣傳PV2》CG
“她看見特蕾西婭將劍刺入自己胸膛。” ——阿米婭《第八章:怒號光明》JT8-2行動後,節選
“Amiya源於Almaya”的靈感來自我對諾斯替主義的研究。早在PV3之前,我就對阿米婭魔王傳承的那柄“青色怒火”很有興趣。直到我看見PV3之後,才驚覺我原本百思不得其解的“橙色”與“青色”的真正寓意——這不就是諾斯替主義敘述的“紅色”與“藍色”嗎?赤紅如血,象徵著肉體、血脈與大地;冰藍若靈,象徵著靈魂、意識與超越。
“據說迷路的人會誤入這樣的幽靈城,裡面又冷又可怕,地上鋪的都是青色的石頭,教堂裡一個人也沒有。” ——末藥,《此地之外:為更好的自己》,節選
末藥在《此地之外》劇情中提到的“青色地磚的幽靈城”也佐證了《明日方舟》中青色與靈魂的相關性。第八章《怒號光明》中如此描述魔王之劍:“火焰在他的吼叫中顫動不止,它們畏縮,自嘲弄的橙色轉化成青色。”
為什麼是“嘲弄的橙色”?因為這樣的顏色在諾斯替主義中是被貶斥的,正如不死的黑蛇所嘲弄的那樣——“無智亦無勇”,正如那位薩卡茲君王所自問的那樣——“養育惡意的東西怎麼能戰勝惡意?”這是生於肉體與大地間無止境的憎恨,是苦難的搖籃。所以,我們需要青色——青色的憤怒,即使我們不報復亦不懷恨,我們也應當對這片大地上的苦難永懷憤怒。這才是薩卡茲魔王不朽的靈魂,是傳承的意志。奎隆的青色怒火,浸潤了長劍,超越了時間,方能在此時此刻,落在一位“卡特斯的魔王”身上。
凱爾希將你新鮮的血液裝進了腰間的儀器,數秒後,她將淡青色的成品輸送進了阿米婭的脖頸。 阿米婭的呼吸漸趨平穩。 ——《第八章:怒號光明》END8-1
之後,阿米婭因動用這樣的力量加劇了礦石病,凱爾希用博士的血液製作的青色成品緩解了阿米婭的症狀。我曾經困惑於這個轉化的過程,因為這似乎意味著博士的血液並不是治療礦石病的直接手段。現在,回想起青色怒火由橙轉青,博士之血由赤轉青是否是類似的過程?這不是血脈的力量,而是意志的力量,我們將自己的精神(理智,San)融入血液,來緩解阿米婭繼承魔王力量時受到的意識損傷。
這是比博士之血單純用於治癒礦石病更瘋狂的猜想,因為海嗣造成的損傷同樣更多是精神上的——博士這種靈肉相容的特質,吸引的絕不僅是礦石病患者們的趨之若鶩。
如此看來,阿米婭之名來自於諾斯替主義的“諸世界”,寓意魔王統治的大地,或者象徵跨越諸世界所尋找的答案,似乎不無道理。
Amiya有可能源自巴斯克語的Amai嗎?這也許並非無稽之談。根據記載,有組織的捕鯨活動從9世紀的巴斯克人開始——他們是世界上最早的捕鯨者。鯨與方舟的聯繫不必多說,從PV1的《白鯨記》謎題到羅德島的鯨骨,一生執著於捕鯨的亞哈船長几乎可以確定是博士的原型之一。
《<明日方舟>遊戲概念宣傳PV1》CG,處理後
“他是悲劇中的偉人,支配別人成了他人格的一種病態表現……人類的偉大是常與人類的病態相伴相生的。” ——赫爾曼·梅爾維爾《白鯨記》第十六章,節選
非常有趣的是,根據現代學者對《白鯨記》的解讀,梅爾維爾被視為美國19世紀傑出的浪漫主義作家。我們知道,隨著近代科學的興起,浪漫主義與“靈知的復仇”是密不可分的。“復仇的靈知”是什麼呢?就是諾斯替主義。
更為明確的證據是,梅爾維爾曾經在自我審視中“發現自己的頭腦僅存在著所謂異端邪說摩尼教(Manicheism)”。什麼又是“摩尼教”?正是諾斯替主義的傳統分支,認為世界因遭到巨大海嘯的衝擊,從而發生了可怕的海難沉船事故。
這聽起來是不是有些像諾亞方舟的故事?不完全是,諾斯替主義提倡對聖經的再解讀,與曾經的猶太教義背道而馳。這裡所說的遭受海難的船,不是真正的船,而是對整個世界的代稱。
“我們能夠想象靈知信徒在仰望星空時的感受,它的光輝在他們眼中是何等邪惡,它的廣袤無限與刻板不變的運行軌跡是何等可怕,它的沉默無聲是多麼殘酷。” ——漢斯·約納斯,《諾斯替宗教》
為什麼諾斯替主義乃至《白鯨記》中都有如此宿命論一般的絕望?因為歸根結底整個諾斯替主義的世界觀,就如同聖經的《啟示錄》一般,充斥著末世論的悲哀。
這樣的悲哀從何而來?答案是來自摩尼口中的那一場“海難”,世界之船從此墜入深淵,整個世界的造物連帶著被封閉在星空、星辰與星軌構成的監獄之中——一切皆被稱作“命運”(Heimarmene)的所囚禁。正如Starset樂隊在《Monster》中發出的質問:“這便是是你所創造的世界……你會禁錮我嗎?(This is the world you've created. ……Will you cage me?)”
“‘觀星的理論意義是存在的,但這和現代科技並無關聯。能看見星星的日子終歸遠去了,現在的星星就連閃爍都讓人刺痛。’——似乎是屬於凱爾希醫生的筆跡” ——幹員檔案,星極檔案資料四
凱爾希對星星的悲嘆,現在看來也就是對那一場“海難”的扼腕,而她對命運的洞徹,更是入木三分:“事實上,反抗命運,等於反抗一切。正是一切促成了所謂‘命運’這個概念。”
遠山將這種來自命運的禁錮表達得更為直白:“命運就像大地,誰也不能掙脫它的枷鎖。”是的,自從這片大地遭遇海難,就再也無人能逃脫命運的囚禁了。這便是諾斯替主義對這片大地懷抱著一種深切蔑視的原因。這裡是邪神的囚牢,我們必須尋求逃離之路。恰似《Unbecoming》中唱到的那樣,“自私的命運啊,我想是你造就了我的如今,可即使墜入深海,我仍在等待。(Selfish fate. I think you made me this. Under the water I wait.)”
“你說星星和我們腳下的一樣,都是天軌上漂行的舟筏……” ——幹員檔案,凱爾希晉升資料
這麼看來,凱爾希對星辰的比喻,除了文學意蘊外,可能還有更深的暗示。諾斯替傳統中,摩尼曾經將宇宙比作一個巨大的“拯救機械”——水、風和火是輪子,月亮和太陽是兩艘光船,運行在“黑暗塵世的軌道”上。需要被拯救的靈魂經過水、風、火的淨化抵達新月時的月亮,直到滿月時被送上太陽,再經過黃道帶,最終得以迴歸“未遭海難”的光明故鄉,就像《Monster》的歌詞一般——“我會帶你上升,而後予你自由(I'll lift you up and then I'll let you go)”。特蕾西婭給予凱爾希的祝福“那個在溫柔大地上航行的未來,屬於你們所有人”,似乎也是對這種願景的期許。
老黯之前曾經制作過一篇有關夕娥奔月的解密視頻,其中也提到了“普瑞賽斯可能是月上人類”的觀點。而能夠佐證這一假說的,遠不止這個猜想。
“啊呀,唉,不要那麼有敵意啊。畢竟我們有很多共同話題,對吧,比如說還能看到星星的時候?” ——Alty,《火藍之心》OF-EX6行動後
“日落即逝”樂隊作為深海來客也知道“海難”之事。她們是怎麼知道的?這就要說回到我們的巴斯克人了。他們不僅是最早的捕鯨者,更是伊比利亞半島的原住民。
“我們的律條承自拉特蘭。” ——教士,《此地之外:為更好的自己》
是的,伊比利亞,毗鄰阿戈爾的伊比利亞,遭遇過“大靜謐”的伊比利亞。我們知道,伊比利亞的律法繼承自拉特蘭,而拉特蘭與薩卡茲王庭之間也有著不清不楚的聯繫——莫斯提馬就是典型例子,兼具薩科塔與薩卡茲特徵的“墮天使”。
為什麼莫斯提馬會成為這樣的墮天使呢?細節還不好說,但可以肯定的是這與她違背了律法緊密相關。巧了,諾斯替主義中也有強調律法,並且認為律法帶來的正義不過是給囚徒的枷鎖,真正愛人的神絕不會有這樣的“正義”。“大審判官-審判官”的制度可能也來自諾斯替主義,因為所謂的“大法官”便是統治這個世界、維持邪惡律法的無愛之人。
正如阿米婭拉丁詞根“am-”(愛)暗示的那樣,只有忤逆律法、掙脫枷鎖,才有可能尋到拯救——這便是薩科塔轉為薩卡茲的過程,而阿米婭,正是薩卡茲的王。
真是奇妙,兜兜轉轉,從阿米婭到巴斯克,從捕鯨到摩尼,我們又從星空回到了海洋,回到了阿米婭身上。這樣看來,遠洋的海嗣、陸地的邪魔、星空的詭物……種種神秘的怪物,連同天災一起,將泰拉大陸死死地捆住——把泰拉比作監獄,簡直太合適了。阿米婭的“終結”之意,也許便是穿過紅海(Suf-Sea/Sof-Sea,終結之海),終結這樣被有形之物與無形法則雙重囚禁的悲哀命運吧。
最後,如果阿米婭的含義是“我的母親是耶和華”,又該作何解釋呢?目前《明日方舟》劇情中並沒有提過阿米婭的母親是誰,但給她這個名字的人我們卻非常熟悉——特蕾西婭議長。
“我第一次遇到她的時候,她正和那個人一起,艱難地從沙漠返回營地。 起初我並沒有在意這個女孩,但是冥冥之中感覺到——她和過去我所見到的所有的孩子都不一樣。 雖然作為異鄉客,和議長她相處的時間並不長,但是我發現議長看到那個孩子的那一刻,已經不再像離開委員會時那樣沮喪,彷彿換了一個人一樣。這時我意識到,也許並不是只有我有那樣的感覺。 她並不像議長一樣如水晶一般耀眼,她更像是一塊從煤塊中被發現的原石。 她太特別了。 議長最終告訴了我這個孩子的名字——阿米婭。 她說她也許能夠引導這個孩子成長,但是我從她的眼中看得出,她更渴望那個孩子能給未來的大地帶來一線不一樣的曙光。 ——記錄者” ——埃及研,《遲到與記錄者》FUTURE謎題(點擊跳轉)
在埃及研的解密中,我們可以看到是特蕾西婭給出了阿米婭這個名字——當然也有可能並不是她命名的,這裡暫不討論這一情形。
如果的確是特蕾西婭給了阿米婭“我的母親是神”這個名字,特蕾西婭為什麼要這麼做?阿米婭的母親究竟是誰?
唯at_W,《宵禁》
這讓我想起了埃及研早期的另一個解密“To save the one who saved us all”(去拯救那個拯救了我們所有人的人)。這裡“who saved”的表達在聖經舊約中,僅有《士師記》和《詩篇》裡出現過合計3次。
《詩篇》說:“忘了神他們的救主,他曾在埃及行大事。”這句話裡的“who”所指代的就是“神”,也就是“救主”。這樣一來,我們可以合理地猜想《宵禁》中的“the one”就是指神,那麼阿米婭的“母親”也許就是“the one”。
“the one”是誰?《士師記》說:“耶和華興起士師,士師就拯救他們脫離搶奪他們人的手。他們卻不聽從士師,竟隨從叩拜別神……耶和華為他們興起士師,就與那士師同在。”所謂“士師”,就是猶太人中王一般的存在,只是未經正式受膏而已。此處的“who”又代指“士師”了,也就是一族的“王”。
我們看這裡士師的遭遇,與特蕾西婭將薩卡茲們救於泥潭之中,是否有類同之處呢?猶太人的背刺,與巴別塔的傾頹,何其相似?“the one”是多關語,不僅是可以指“神”,還可以指特蕾西婭和阿米婭。
這是一種傳承,魔王的傳承。
“AMA”,阿卡德語
楔形文字“ama”(家中的神)的形近字意為“船中之神”,而Almaya的“諸移湧”之意便正是指“自神流出的”。如此看來,阿米婭名字含義的“我的母親是神”可能指一種傳承的關係,即魔王一脈最終可以上溯到神明。老黯的相關視頻也可以佐證這一猜想。
整合起來,關於阿米婭之名的由來與含義,雖然還沒有一個定論,但是至少我們得到了一些有趣的結論,初步將方向錨定在了“埃及-希伯來-靈知主義”的範圍,還能從“諸世界與諸移湧”、“終結命運”與“神血傳承”這幾個猜想中凝聚出“跨越諸世代,傳承魔王的意志,終結這片大地的苦難”這樣的寓意——或者簡單點說,“成為燃盡所有腐朽的火焰”。
感謝閱讀,在下水平有限,難免錯漏百出,歡迎斧正。
特別鳴謝
T-A-Defenders
語頌源
洛零
Agilulfo1900
巴別塔酒吧
黯影詩章
參考文獻
《明日方舟》鷹角網絡
《諾斯替宗教》漢斯·約納斯
《Amaya o los vascos en el siglo VIII》Francisco Navarro Villoslada
《Wake up! Gnosticism and Buddhism in The Matrix》F Flannerydailey & RL Wagner
《白鯨記與明日方舟關聯全解析——悲劇中的偉人究竟代表什麼》藤丸嘉人
《永難償清的鯨債——捕鯨活動的歷史》敬雲 & 周輝 & 於夏
《<白鯨>的宗教意義透視》孫筱珍
《神性復歸——<白鯨>中的靈知視界》呂健 & 王予霞
《靈知沉淪的編年史》林國華
《PV彩蛋解密》埃及研
《三千年的守望,樹起終結神明的高塔》Agilulfo1900
《博士克蘇魯原型:<查爾斯·迪克斯特·瓦德事件>——從鍊金術到重鑄未來》銀髮三千雪滿頭
《遲到與記錄者》埃及研
《關於“那個人”的猜測》Invalid_R
《天使與惡魔同源卻背刺魔王?方舟古史大腦洞》黯影詩章
《星芒、極境與大靜謐——揭開大洪水的神秘面紗》Agilulfo1900
《新柏拉圖主義“流溢論”科普》T-A-Defen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