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鏈接觀看視頻
若說我們炎黃子孫最喜歡的是什麼,那絕對是種田了!逐水草而居,聽起來是一副美好自然的場景,但是沒有人喜歡一直被迫遷徙,遠古時代因為生產力以及生產工具的限制人們不得不選擇採集漁獵,但是當水稻小麥被馴服後,古人們就朝著發展基建努力種田的方向狂奔不回了,這一點在大荒世界也體現得淋漓盡致。
俯瞰大荒,你會發現旅者們精心設計的屋舍整齊排列,高低農田分佈其間,甚至有旅者因為擔心有人偷菜而將屋舍農田建立在人跡罕至的山間乃至空中。山中還好,但是空中建立家園著實虧損了許多土地資源。

種植分為家園種植和基建種植,旅者在大荒中最早接觸的種植知識是關於家園種植的,只需要在家園範圍內的土地上種植作物,待一段時間後作物成熟即可收穫。
這是最簡單的種植類型,若著急收穫可以施以肥料加快作物生長,其餘雜事旅者一律無需費心,只要在保護時間結束前採集作物即可。


相同
1、家園種植和基建種植都需要條件,家園種植需要家園土地或在家園中擺放花盆,在土地和花盆中種植,基建種植需要農田,作物播種在農田裡;2、家園種植與基建種植作物的種植數量、範圍都有限制,範圍外無法種植;3、家園種植與基建種植都可以施肥縮短作物生長時間;4、家園種植和基建種植作物成熟後都有一段時間的保護期,過期作物會枯萎。

1、家園種植種植時間短,但收穫少,基建種植種植時間長,但收穫多;2、基建種植需要給農田施肥,家園種植不需要;3、家園種植未收穫作物枯萎後沒有返還物品,基建種植未收穫作物枯萎將變為農田肥料;4、家園種植無法種植百年樹等特殊作物,基建種植在滿足條件後可以種植此類特殊作物。

以通常眼光來看家園種植的收益遠低於基建種植,那麼旅者是否應該只選擇基建種植呢?
其實不然,種植方式的選擇需要看旅者的實際需求以及作物的種植條件,例如百年樹無法選擇,只能在基建種植,既然已經限定了種植方式,那麼旅者就無需選擇了,但百年樹的生長週期極長,完全成熟需要72小時,基建的土地範圍有限,種植百年樹後可能會沒有多餘土地種植其他作物了。



大荒中的這兩種種植方式都很有用,也許有旅者在開啟基建後就不再進行家園種植了,但是既然存在就有它的合理性,畢竟也有旅者把基建當戰旗用,隨時收回放置在新的地點,無法實現穩定的基建種植,只能依靠家園種植;亦或是建立懸浮家園、水上家園的旅者由於沒有可以進行家園種植的土地,只能利用基建種植。這兩種種植方式相輔相成,滿足了大部分旅者的需求,因此,旅者完全不用爭執孰優孰劣,只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