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便於講解,這裡還是分不同版塊來向大家介紹,同時聊聊試玩時印象最深的地方吧。
一個災後重建的世界
《鳴潮》的背景設置在被名為悲鳴的災難席捲後的世界,畫風也與此相合——視野明明開闊壯麗,卻無處不瀰漫著略帶灰暗的色調,換一種說法是有點“壓抑”。








環境交互是這次測試裡玩家們讚譽頗多的一個點,以至於讓我想單獨拎出來聊聊,《鳴潮》中將其稱為“探索異能”。
掃描、控物自不必說,鉤索、縱跑、滑翔讓逛地圖玩起來變成了跑酷:
跳躍可以二連跳,如果點擊鉤索,空中會出現一個支點再次幫助跳躍,打開滑翔從高處落地......幾個動作銜接十分絲滑,操作起來頗為舒服。

“縱跑”則是那個在演示PV中出現的類蹬牆跳的動作,遇到牆壁時直接跑上去,還跑得賊快,免去了撞牆後慢慢上爬的停滯感,總之發現這個功能後我就再也沒點過攀爬鍵。


自成一套的角色戰鬥
能和本源殘響共鳴的戰鬥角色被稱為“共鳴者”,一開始,玩家可以初始在兩個共鳴者中二選一,當然,我們選了女孩子。

那麼角色好不好看?用幾張圖展示一下吧:





是的,黑髮角色們長得有點臉盲......和美術設計不同的是,每位角色有不同的一套打法,具體來說,區分度非常高,不同玩家都能找到自己中意的套路,頗有可琢磨之處;彈刀、閃避停滯等細節很有操作性,著實是個正兒八經的動作遊戲。
比如奶媽維裡奈需要積攢能量層數為隊友回覆血量;召喚靈獸施展攻擊的白蓮;抗傷的重劍角色桃祈,小技能和大招都以防禦力為核心。
當然目前也有一些問題,略誇張的屏幕抖動和不甚清晰的受擊反饋都讓戰鬥十分考驗眼力。角色的學習成本都不低,複雜的技能說明讀起來像小作文,習慣砍砍砍的玩家可能會有點不習慣。


它顯示在角色血條下方,多顯示為音波的形態。每個人的異能力都長得不一樣,觸發方式也完全不同,像桃祈是根據顆數來判斷治療效果或是否反擊;散華的甚至是QTE,指針到判定區時可以製造傷害......


成熟的培養機制
最終來到了這個手遊中不得不說的地方,這裡也不必細說,總之本作有一套成熟的養成機制:
角色升級、突破;武器升級、進階;戰技升級;有些被打敗的小怪會成為玩家的助力“仿聲異能”,也可以升級、鑲嵌;“凝音裝置”套裝6份一套,而且需要刷詞條;共鳴鏈升級......是的,你的肝和錢包在幻痛!

總的來說,如果忽略技術性測試中的bug,《鳴潮》這次表現出的玩法雖然並非十分豐富,仍有待更多能吸引玩家的劇情、玩法填充,但BOSS設計、角色技能和地圖交互也不乏亮點。整體框架已經完成,接下來就是打磨細節,期待開發團隊下次帶來更精彩的鳴潮世界。
最後的最後,玩過首測的玩家以及沒有機會的玩家,或許對《鳴潮》有各自不同的疑問。歡迎前往TapTap X 鳴潮 策劃面對面,聊聊你的問題,我們會邀請開發組以文字形式回答哦~
文 | 爆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