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果然是最無情的小偷。
上午才傳來消息,《歲月神偷》的導演羅啟銳去世,到了晚上,一條新聞彈窗差點讓我落下淚來:倪匡去世了。據說去世的時間是3日下午1點,於家中安詳離世。
倪匡與金庸、黃霑和蔡瀾並稱為“香港四大才子”。
成龍發文悼念倪匡說:“今天是怎麼了...剛剛知道倪匡前輩也離開了,我們心中的香港才子,代表著一個時代的風華,懷念你”,幾個小時前,成龍剛剛發文悼念羅啟銳導演。
曾經在電影《衛斯理藍血人》當中扮演衛斯理的劉德華稱,倪匡是博學多才的長輩,是智慧老人,曾多次向老師討教,獲益良多,認識他是難得的緣分,祝願倪匡先生一路好走。
媒體致電倪匡的兒媳婦周慧敏,她的經紀人對此表示其正處於悲痛之中,希望媒體不要打擾。
倪匡寫作快如策馬飛奔是真的。
他寫作最快紀錄是1小時2500字。有幾年的時間,他一天要寫兩萬字,上午寫一萬字,下午再寫一萬字,因為他同時為12家報紙寫長篇連載。倪匡曾調侃,自己是“自有人類以來,漢字寫得最多的人”。
正是在他為金庸短暫代筆的時期,為《天龍八部》討厭阿紫的讀者出了口惡氣,把阿紫寫瞎了。搞到金庸回來,不得不費勁力氣把故事兜回來。
也是倪匡,生出一個兒子叫倪震,娶了個絕代美人叫周慧敏。
1992年,倪匡搬去三藩市,除了買菜買報,大門都不出。從此,這位香港風流才子,漸漸變成了媒體筆下的周慧敏公公。哪怕是今日倪匡去世,許多媒體都要在他名字前面加上一行字,“周慧敏公公”。
新一代年輕人,不再讀《衛斯理》,也不知道他是黃霑至交,古龍密友,更不知道他平生最得意對聯:屢替張徹編劇本,曾代金庸寫小說。
和在倪匡名字前加上“周慧敏公公”幾個字的媒體作者一樣,新一代早已不知道當年名震香江的風流才子,有什麼了不起。
倪匡生前給自己寫的墓誌銘:“多想我生前好處,莫說我死後壞處。”
既然許多人已經不知道,不記得,那我就將一代風流才子生前的好處,說上一說。
而此刻歲月的白馬疾行已遠,那個華麗的港娛盛世,與一代風流才子的風範,這代人恐怕再也學不來。
1、 寫最賺錢的文
那些遠行的傳奇,其實是時光中的錨。
人間如行船,歲月如河流,船行水上,唯有這些錨,才能幫我們抓住那些曾經的風華絕代。
香港傳奇不少,但論寫文,傳奇莫過於倪匡。
當年他曾為邵氏編了261部武俠片,一手寫出一個邵氏武俠電影黃金年代。 曾寫了145部衛斯理,超八千萬字科幻小說,引領三十年科幻風潮。
但所有的故事,卻是從缺錢開始。
多年後有人調侃:倪匡的寫作能力和缺錢成正比,越缺錢就寫得越快。
1957年,22歲的倪匡來香港,先坐火車到廣州,再用船運到澳門,最後再從澳門到港。
後來上《今夜不設防》,蔡瀾問他“到香港後的第一件事是什麼?”答曰:“吃了一碗叉燒飯。”
倪匡還邊回憶邊讚美,天底下竟然有這麼好吃的叉燒飯!
滿滿一大碗飯,上面鋪著幾塊叉燒,肥得油都溢了出來,倪匡說,那種感覺真是想忘都忘不了。
當年倪匡的父母雖在香港,但倪匡不想增加父母的負擔,就和一大票年輕人在荃灣地盤的工地上,等工頭來叫去開工。
日薪三塊七,工頭抽八毛,剩下兩塊九。
當時工友們很團結,開工的拿了錢,回來和沒開工的一起去吃飯。錢不夠吃飯,就拿去喝咖啡,因為糖免費,隨便拿。
有一次大家在工地上等開工,閒時看看報紙,當時最受歡迎的是副刊上的武俠小說,倪匡邊看邊說:“這種東西,我也會寫。”
大家不信,倪匡就花了一個下午寫給他們看。
寫完後像模像樣,大家都鼓勵倪匡投稿。
倪匡就寫了一篇投出去,幾天後,編輯就找倪匡來談,不但採用,而且給了倪匡九十塊稿費。
90塊什麼概念,當年倪匡做工人一天掙兩塊九。
此後,他以每天一篇頻率,投稿十餘篇,全部採用。
最後,他乾脆在《工商日報》上寫起專欄,專欄名為生飯集,意為每天寫寫字,飯就生出來。
後來他又幫中國臺灣名家司馬翎代筆連載數週,讀者好評如潮。
司馬翎得知後,本來大怒,看完對倪匡說“續得很不錯”。倪匡笑說:豈止很不錯,簡直是寫得比你好。
隨著名氣日盛,倪匡同時要對付12家報紙的約稿。
他就在牆上釘上12枚釘子,小說稿件對應夾好,隨便抽出一張,抬筆就寫。
有一次,倪匡應邀寫科幻系列《女黑俠木蘭花》 專欄火爆異常。
女兒在考試前夜通宵讀完木蘭花故事,清晨5點敲他房門說,你的故事狗屁不通。
倪匡說:狗屁不通卻讀一整夜。
雖然專欄很賺,但真正助倪匡成為今日之倪匡的,還是他的老友金庸。
倪匡最早在《明報》寫的武俠小說, 1962年時,金庸鼓勵他寫自己的小說,當時報紙上連載兩篇倪匡的武俠小說了。但金庸找倪匡再開一篇新派的,倪匡聽後說,“與其寫新派,不如寫一點與舊的完全不同的東西。”
當紅作者不寫當年最紅的武俠小說,別的主編大概率不會同意,但金庸不是普通人。
金庸同意了,倪匡從此就由武俠轉向了科幻,開宗立派的時代,就快到了。
有一日倪匡乘公交車,路過香港衛斯理村,便取衛斯理作主角人名。開創了《衛斯理》系列。
系列巔峰時,出版界傳言,倪匡出本無字天書,也會迅速售罄。
後來王晶、TVB都拍過這個系列,周潤發、許冠傑、羅嘉良、吳奇隆、劉德華、余文樂,都曾扮演過衛斯理這個角色。
金庸評價倪匡稱:無窮的宇宙,無盡的時空,無限的可能,與無常的人生之間的永恆矛盾,從這顆腦袋中編織出來。
隨著這個腦袋編織出來的,還有不盡的稿酬。
巔峰期時,倪匡一天有十二篇連載小說,四五個專欄。稿費加上出書的版權費,不是小數目。
難怪黃霑都感慨,在香港幾乎沒有人可以靠寫字發財的,連金庸在內。“只有倪匡,我的大哥,一個。”
但光寫書還不夠。
時值香港武俠電影興起,導演張徹知道他一肚子想法,擅於化套路為神奇,親自找上門。
結果倪匡三兩下寫了個《獨臂刀》。張徹找來王羽一拍,開創了香港新派武俠電影風潮,票房過百萬,從此自成一派。
後來的《新獨臂刀》,狄龍姜大衛合作的《保鏢》《刺馬》等,還有後來為紀念張徹入行40週年拍攝的《義膽群英》,劇本都出自倪匡。
除了和張徹合作,楚原、劉家良他都合作過。當年的武俠電影,只要掛倪匡的名就大賣。
也因此,倪匡的劇本費,從來是劇本界的天花板,
一開始是五千,寫到最後一個時,已達五萬。
不少同行編劇紛紛感慨:“是倪匡提高了編劇的薪酬,不然,劇本在電影製作費中,是不成比例的。”
1972年,倪匡還給一個剛回香港發展的動作明星寫了個劇本。當時他在報上翻新聞,翻出霍元甲有個大弟子,就寫了部《精武門》。
這個明星,就叫李小龍。
《精武門》上映,李小龍拉倪匡去戲院觀看。李小龍緊張得手心出汗,倪匡卻很淡定。
電影票房大賣好評如潮,有學者開始專研陳真生平。倪匡聽聞,哈哈一笑說:陳真的故事,都是我編的。
2、 交最牛的朋友
雖然一生成就不凡,但從倪匡撰寫的對聯就能看出他心中對名利友情的排位——“屢替張徹編劇本,曾代金庸寫小說”。
由此也可見,金庸在倪匡心中分量。
1960年,倪匡在《明報》連載《南明潛龍傳》,同時還在別的版面和金庸筆戰。
隔年,《明報》創刊兩週年,酒會上,查太大聲問:倪匡來了沒有?他這樣罵我們,還敢來嗎?
倪匡笑說,早來了,就在你身後。兩人都大笑。
酒會上,金庸力邀倪匡到《明報》上班,這個現實情節,相當武俠。
倪匡說,平生最快意之事,就是在金庸家中醉酒,大喊小二拿酒來,查太立馬遞上威士忌。
金庸愛才,兩人打牌,倪匡輸急眼了就拍桌子走人,金庸還要打電話哄回來。
有一次,倪匡耍賴說輸的錢本來要買相機,金庸聽完立刻送上名牌相機。
金庸對倪匡信任到何種程度,他一生撰寫武俠小說,只找過一個人代筆,就是倪匡。
當年金庸跑去歐洲,《天龍八部》連載不能斷,想來想去交給倪匡。出國前,金庸對倪匡再三交代,不能將任何角色“寫死”,還請另一位知名作家董千里幫忙監督。
不能把角色寫死,但倪匡不喜歡阿紫,就把她眼睛寫瞎。金庸回來一看,只好給阿紫和莊聚賢續寫一段情把眼睛治回來。
倪匡在《明報》連載《衛斯理》時,寫到《地心洪爐》時寫到了這樣一個情節:衛斯理到了南極後從飛機上跳下,為了飽腹取暖,於是殺了一隻北極熊。
一位較真的讀者反覆給倪匡寫信:地球上的南極哪裡有北極熊?
後來倪匡索性就在《明報》上單獨用一期大字體回應:南極是沒有北極熊,可世界上也沒有衛斯理。
最後還是金庸出來圓場說:南極之所以沒有北極熊,就是因為被衛斯理吃掉了。
倪匡和金庸因才華相交,和古龍則是意氣相投。
倪匡朋友多,但至交好友中,最鐵的少不了古龍。
當年古龍小說在中國臺灣受排擠,倪匡讀到後,替《明報》向其約稿《絕代雙驕》,從此成為摯友。
那些年,他常飛臺灣,與古龍不醉不歸。 有一次他去臺北未通知古龍。古龍得知後,立刻找遍臺北酒店找到倪匡。
古龍重情重義,倪匡也是。
後來古龍誤輸肝炎血液,不久離世。當年的狐朋狗友瞬間消散,只有倪匡立刻趕到中國臺灣,為他籌辦葬禮。
倪匡寫下300字訃告,說這是一輩子寫過的最好的文章。
葬禮上,他守在古龍頭七夜,期待夢到故人。但此後他夢到許多人,偏沒有古龍。
對倪匡的情誼,古龍看得很重,曾言:“若有人要拿刀來殺倪匡,全天下能為他擋刀的,只有我一人。”
古龍一生沒機會幫倪匡擋刀,但這個朋友,古龍交得值了。
至於蔡瀾,最早是倪匡介紹他到《明報》,為金庸撰稿的。
當年倪匡遊戲紅塵,蔡瀾給他刻過一章:餘有四好:酒色財氣。
晚年倪匡和蔡瀾說,算了,你幫我改成“四大皆空”吧。
結果蔡瀾真的送來一印,只有四個空欄。
正所謂本來空空如也,又何須字填。
難怪倪匡曾贊蔡瀾“雖魏晉名士,猶有不及”。
3、 拍最美的女人
蔡瀾刻章中評價倪匡一生“酒色財氣“,一點不假。但若非如此,港娛可能會少了一檔豆瓣9.5分的傳奇綜藝。
1989年,倪匡看上一位位風韻猶存的夜總會女經理,三人常去夜總會給那些女孩兒講笑話。
結果女經理沒追到,錢還打了水漂。倪匡很傷心,黃霑就說,與其為她們花錢,不如我們自己做節目講笑話賺錢。
說完就去電視臺找人,TVB不會做這種節目,亞視卻甘之如飴,投錢投資源,請來三大才子,做出了大名鼎鼎的《今夜不設防》。
節目裡,三人可謂如魚得水,在節目中嬉笑怒罵毫不設防。上節目的男星多半是張國榮、周潤發、成龍這樣的頂級巨星,要不就是吳宇森、黃百鳴這樣的大導演。
能上節目的女明星,都是林青霞、王祖賢、張曼玉、關之琳、鐘楚紅這樣最紅最美的女明星,缺一不可。
當年女神張曼玉曾被倪匡問道:為什麼出道時會去參加選美,是否因貪慕虛榮?
結果曼神居然大方地對著鏡頭說:是的,絕對是貪慕虛榮。
林青霞大方說出和秦漢的情史,關之琳自認插足“沒那麼多顧慮”,王祖賢說主動向齊秦索吻。
難怪周潤發上節目時對三人說:“聽說你們這不叫清談,應該叫扯淡。” 雖然如此,觀眾們都看得很開心,屢屢創下收視紀錄。
有一次蔡瀾拍電影,讓倪匡去客串,演個作家,說來了可以喝路易十三。
倪匡演得不錯,蔡瀾又找他演嫖客。結果還沒開拍,倪匡就喝得酩酊大醉。洪金寶只好扛著他上場。
電影上映,有人找到倪匡老婆李果珍,說一個大作家演嫖客,實在不雅。
倪太太來了一句:“作家、嫖客,都是本色出演。”
倪匡喜歡拈花惹草,但一直家庭和諧,將妻子放在“第一位”。
最實際的,則是寫文換來的錢先交一半給老婆,不過也好在如此,才沒把家底喝光。
雖然人到中年倪匡日益收斂,但他筆下的作品改編的影視劇卻堪稱集合了港片絕色,光是一部《原振俠》就集齊了李嘉欣、朱茵、洪欣、王菲等名噪一時的美人。
倪匡善於拍美人,他兒子倪震,才華未及父親,娶美人的本事卻相當過硬。
他年輕時追過李嘉欣,先後跟陳法蓉等人傳緋聞,最後娶到周慧敏,依然緋聞不斷,結果周慧敏留下了娛樂圈最好的回應文。
2020年,周慧敏還曾曬出合照為公公倪匡慶生。合照中,周慧敏靠在公公的肩頭,二人都面露微笑,周慧敏在圖片旁邊配文:"我愛你爸爸,生日快樂。"
周慧敏曾稱公公倪匡是個特別的老人,有赤子之心。而作為兒媳的她也不用刻意維護和公公的關係,可以很舒服很輕鬆地相處。又誇倪匡對事情永遠保持著讚美的態度,所以活得很快樂。
後來蔡瀾來倪匡的房間參觀,忽然被一本掛曆所吸引。因為掛曆的封面是香港的一位女星。
蔡瀾故意發問:“哇!這個是誰啊,我不認識,哈哈…”結果這位女明星就是周慧敏,
倪匡滿臉幸福“哈哈哈”的陪笑。
倪匡一生愛美人,但只是風流絕不下流。
某種意義上,倪匡也生在好時代,因為正趕上港娛的黃金時代,他曾合作過的王祖賢、林青霞、鐘楚紅、李嘉欣龍等人正在美人巔峰,在倪匡的作品中,也留下了最絕世的容顏。
那段港娛最燦爛的日子,不再有了。
4、 香港四大才子只剩蔡瀾,這屆才子,今後也不再有了
蔡瀾曾評價倪匡說“倪匡不是人,是外星人,他的腦筋很靈活,他想的東西都很稀奇和古怪,所以跟他講話非常愉快,我們常常哈哈大笑。”
但如今的蔡瀾,大概又寂寞了些。
“香港四大才子”,只剩他一人在人間。
香江三大才子黃霑、倪匡、蔡瀾最後一次同框,是在《蔡瀾人生真好玩》的節目中。
1992年,倪匡去美國生活,留下一紙聲明:“我已決心淡出,自此天涯海角,閒雲野鶴;醉裡乾坤,壺中日月;竹裡坐享,花間補讀;世事無我,紛擾由他;新舊相知,若居然偶有念及,可當作早登極樂。”
到美國後,他做木工、養花鳥、玩貝殼,燒得一手好菜,專心享樂人生。
為了見到老友,蔡瀾下定決心:“既然和尚不到廟裡來,我們就把廟搬到和尚處!”
於是讓無線電視臺派出了外景隊,直接捎上“黃老邪“殺到三藩市倪匡的家。
黃霑問倪匡,你現在都在做什麼呢?
沒想到倪匡抱怨說,我現在好忙的。黃霑一臉詫異。
倪匡掰著手指解釋道,自己現在要買菜、煮飯、掃地、倒垃圾、種花、養魚、看書、聽音樂、看錄像帶,再加上睡覺和發呆……一天24個小時,根本不夠用。
黃霑哈哈大笑:“你現在比在香港時還忙啊。”
2006年,71歲倪匡回港定居,依然言行放任自我。
狗仔拍他,他從不迴避,反而主動上狗仔的車,讓他們幫忙搭乘到目的地。
可是晚年的倪匡,其實已經疾病纏身,他生前患有非常嚴重的皮膚癌,但他選擇不進行治療,表示自己年紀大了,什麼治療都不會做,電療跟化療更不用說,平時用點藥膏減少病痛就行了。
小說劇本,他早已不寫。
只因有一次他忽覺寫作配額用光,主動做結衛斯理,最後一本名為《只限老友》。寫衛斯理和白素坐上外星人的飛船,從此遨遊天空,下落不明。
2012年,第3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倪匡獲得終身成就獎。
那年77歲的倪匡,慢悠悠上臺拿出發言稿。眾人以為他要長篇大論一番。
結果他就一句話:“大家別擔心,我不會講很久。多謝大會,多謝大家,多謝。” 一旁的頒獎嘉賓徐克說:
這麼多年,我一直拍武俠,不拍科幻,就是在等,等技術成熟了,再來拍您的經典。
倪匡笑笑回答:這在於你,我無所謂。隨即離場。
倪匡上一次公開露面還是在金庸先生的喪禮上。如今他離開,卻剩不下多少老友來送他了。
其實人生就是如此,傳奇終成舊事,最後散在人間煙火中。
當年有一次蔡瀾到家,見倪匡看花看了4個多小時,只為等開花一瞬。
而花開花落,本數尋常。最後風流往事,難免凋零在時光縫隙裡。
其實何止是倪匡?
當年上《今夜不設防》和他對飲交談過的美人,王祖賢早已退出影壇,林青霞迴歸家庭,張曼玉去搞搖滾,關之琳獨守豪宅。
往事隔山隔水,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古龍去世那一次,倪匡和一群嗜酒如命的朋友準備給古龍在地裡埋下48瓶的洋酒,結果人群中有人說起“他一個人在下面喝一定很寂寞”。
倪匡一聽有道理,就和朋友們喝完了這幾十瓶洋酒。
2002年,張徹駕鶴西去。靈堂之上,王羽、吳宇森、楚原、許冠文、黃霑和蔡瀾扶靈。
靈堂上有一副對聯,“高山傳天籟,獨臂樹雄風”。高山指的是《高山青》,獨臂說的是電影《獨臂刀》。輓聯由黃霑所寫。寫完後,黃霑特意還給倪匡打了個電話,問寫得如何。
蔡瀾問:“他怎麼說?”
黃霑:“他大笑四聲,說對得妙,改天我死了,也由你來寫好了。”
沒想到,2年後,黃霑與世長辭。聽聞噩耗,倪匡三天吃不下飯。
歲月不知情深,那一群曾經閃耀香江的老友,都已被時光一個接一個帶走。前前後後,張徹走了、黃霑走了、張國榮走了、金庸先生走了,這兩年,王羽走了,倪匡如今也走了。
每多一個人離去,那個江湖就又少了一部分,但 時光滾滾向前,告別遲早都會到來的。
白雲聚散,人生別離,都是尋常事。戲裡和人間並無分別,光陰轉換總如一瞬之間。
大師謝幕,影院燈光亮起,散場之後,人生還要繼續。
只是不知“黃老邪”若在,會為倪匡寫下怎樣的輓聯。
或許他會這麼寫——上聯是,滄海一聲笑,下聯,滔滔兩岸潮,橫批——浮沉隨浪,只記今朝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