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和《泰拉瑞亞》,一些零星瑣碎的記憶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7-04 02:21:05 作者:JackieMishka Language

大家好,我是米沙,一隻紅色的熊。
打開Taptap,看到了《泰拉瑞亞》的版本更新提示,一時有些恍惚。又更新了嗎?仔細一看,哦,原來是手遊更新到了和《饑荒》聯動的版本。更新完畢,創建一個新角色,輸入theconstant,生成聯動內容的新世界。之後開始等待,等待程序“給世界平衡液體”“鑿刻大理石”或是“添加更多草方格”。思緒由此飄飛開去。
記憶中上次大更新也正是“拉飢聯動”上線PC端。當時我創建了新地圖、用一個滿裝備的角色消滅了鹿首怪、摸了新物品看了有什麼效果,之後就又把它放在了一邊。從那以後又是很久沒有打開過這個遊戲了——《泰拉瑞亞》於我,就是如此:我可能很久不會啟動它,但它永遠在我的電腦裡。
再之前就是“旅程的終點”更新之後的那段時間了。2020年的夏天,我約了大J從頭玩一個新檔,想要完整體驗一下這個最終版本。可是因為假期的短暫、組隊《彩六》的邀約、家中網絡的波動等一系列原因,這個檔最終也沒有玩到底。
所以說我其實直到現在也沒有完全體驗到這款遊戲的全部內容。但我仍然關注著它的新動態;我仍然在每次Steam大獎評選期間把“愛的付出”投給《泰拉瑞亞》;我仍然想著,也許會有一段閒暇時間,讓我能夠再完完整整地重新玩上一遍。
正如許多年前,我剛剛遊玩的時候那樣。
那應該是八或者九年以前,忘了是在初三還是高一的時候,第一次接觸到了這款遊戲。那時候我還不知道steam,既沒有意願也沒有經濟能力去購買正版遊戲。那個時候的互聯網也更加魚龍混雜,盜版遊戲的資源比起今天來也更加易於獲取。
我在一個盜版遊戲軟件上看到了這個名叫《泰拉瑞亞》的、像素風格的、畫風相當可疑的遊戲。是的,《泰拉瑞亞》的賣相其實不算好:即使是從當時的角度看,《泰拉瑞亞》美術在眾多精緻的2D遊戲中也不算突出,更別說和其他寫實風格遊戲相比了:要知道,與它同年發售的遊戲,有《上古卷軸5》、《刺客教條:兄弟會》(還有《啟示錄》)、《蝙蝠俠:阿卡姆之城》、《巫師2》和《黑暗靈魂》。
但令人驚訝的是,這樣一款其貌不揚的遊戲,評論區裡卻幾乎是清一色的好評。而在當時,它區區百餘兆的輕便體積也讓是我選擇它的一個重要原因。畢竟,那時我們家網絡的下載速度只有一二百KB每秒,要是想下載數GB的內容動輒需要一整晚。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我點擊了下載。
於是從此陷入其中。
前面說過,單從外表上看,《泰拉瑞亞》並不出彩。那麼,是什麼讓它成為一款好遊戲的呢?
答案很簡單:它足夠好玩。
“Terra”是源自拉丁語的對大地的稱呼——玩《明日方舟》的朋友們應該也很熟悉“泰拉”這個詞。至於“Terraria”是怎麼來的,網上有不同的看法。可知的是這個詞本身是“terrarium”一詞的複數形式之一,而後者的意思可以解為玻璃缸、生態箱。《泰拉瑞亞》的遊戲體驗與之是完全貼合的,它,正是一個又一個微型生態缸的集合。
作為一個2D橫版遊戲,它天然地失去了一個維度,於是它將另外兩個發揮到了極致。《泰拉瑞亞》的一張地圖,縱向上可以分為太空、地面、地底、地獄幾個層次;橫向上則有海洋、沙灘、沙漠、綠洲、森林、雪原、叢林、蘑菇地、洞穴等不同的生態;金字塔、地牢、神廟、地下城市、世界樹點綴其間;除此之外,還有受到來自異世界的邪惡力量感染的,腐化之地或猩紅之地;而每當你覺得地圖已經探索得差不多、遊戲接近尾聲時,這個遊戲又會以新的生態類型、新的礦藏資源或是新的入侵事件帶給你新的驚喜。
每一個這樣的生態都有自己的生物群落,包括怪物、小動物、植物以及Boss。在世界中你會遇到無數令人驚奇的怪物,而幾乎每種怪物都有不同的掉落物,藉以能夠提供各種不同的材料。
無數的材料帶來了無數的合成公式、海量的裝備、讓人眼花繚亂的建築、效果各異的鍊金配方。相應地,你也可以選擇截然不同的遊戲方式:你可以成為戰士、射手、召喚師、魔法師或是悠悠球手,你也可以做個建築設計師、電路鋪設工、時裝收藏家、派對動物、放風箏的人或是高爾夫運動員。
分拆來看,《泰拉瑞亞》無非是彈幕射擊、平臺跳躍、沙盒建造、刷裝備刷詞條的結合。但這些要素真正組合起來的結果,是無限的可能。
我還記得第一次進入新世界,看到角色裝備欄裡初始自帶了一把銅短劍、一柄銅斧和一個銅鎬時,心中的訝異之情。作為一名接觸過《我的世界》的玩家,這樣的“新手福利”簡直是無法可想的。而當我發現這裡的工具也好武器也好都沒有耐久度時,我的喜悅又更甚。儘管後來我知道了這組銅裝備是遊戲中最爛的一套東西、裝備儘管不掉耐久但需要的材料更多而且需要時時更新換代,但憑著它充實的遊戲內容,我仍覺得這款遊戲比《我的世界》值得更多的關注和掌聲。
時至今日,每當我點開一個《我的世界》建築視頻,就算我知道兩者類型完全不同也沒什麼並列比較的必要,心中的某個角落還是會小聲嘀咕:“是的,《我的世界》的確不錯……但《泰拉瑞亞》是不是也挺好的嘛?怎麼就看不到《泰拉瑞亞》的視頻呢?”
不過轉念一想,我作為一名遊戲內容作者,也至今沒有為《泰拉瑞亞》創作過一篇文章,反而去要求別人,似乎是有些管得太寬了。
但我確乎是為它創作過的。我曾經在貼吧發過一些簡陋的畫作。當我為了給本文尋找配圖而再去翻找那些來自過去的痕跡時,我又找到了它們。當時的配文如今看來似乎有些尷尬和幼稚了——但或許可能還會有人喜歡也未必呢?
那時我還沒有米沙這個名字。我還以傑克來署名。傑克,也是我最喜歡的海盜船長的名字。那個時候德普也還沒有和安柏離婚,也還仍然是傑克船長飾演者唯一的可能人選。曾幾何時,如今兩人的世紀官司已經落幕、《加勒比海盜6》前途如何仍未可知、那隻叫米沙的熊倒是當上了星際海盜,而這畢竟與此時此刻坐在電腦前、在腦海中構思著幻想中的旅程的傑克無關。
中學時代是個一切都很簡單的年代。只要成績說得過去,老師和家長就會對一些小小的逾矩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比如偷偷喜歡一個女孩,比如趁著父母不在家偷偷玩電腦遊戲。上了高中之後,我有了每個週末光明正大玩上幾個小時電腦的權利。那個時候,大家流行玩的是《LOL》、《鬥陣特攻》、《爐石戰記》或是手機上,還處在早期的《王者榮耀》。那時家中的電腦連《刺客教條2》都只能降分辨率才能流暢運行,再加上前面說過的網速問題,當時的大火遊戲都無從玩起。而《泰拉瑞亞》,啟動足夠快,運行足夠流暢,不會耽誤本就短暫的電腦使用時間,在短短一兩個小時內能體驗到最多的樂趣、還能借著查資料的理由在後臺運行、趁父母不注意時切屏。於是,它成了整個中學時期,陪伴我時間最長的遊戲。
我在2016年註冊了steam,但開始購買正版遊戲還是在上了大學之後。2017年的夏促還是秋促的時候,《泰拉瑞亞》成為了我在steam上購買的第一款遊戲。
我試圖向我的室友們介紹它、帶著他們一起聯機。但像素風格勸退了小魚,老王又很快成功地用全物品存檔抹滅了對遊戲的熱情。我只好與室友們探索其他聯機遊戲的可能性。2017年下半年正是《PUBG》最為狂熱的那個夏天,那時我卻因為種種理由倔強地不想玩這個遊戲。我們嘗試了《求生之路》、《FF14》、雪地圖時代的《無限法則》,還有許多忘記了是什麼的遊戲,最終在風城行動期間,我們結識了《彩虹六號:圍攻》。而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自從我開始在steam上購買遊戲,就一發不可收拾,到現在一點一點囤了三百多款,真正玩過的不多,完整體驗的更是寥寥。而《泰拉瑞亞》,就被放在了一邊。只是在假期,斷斷續續地和身在不同學校的大J聯機。這樣的聯機,也隨著《彩六》車的日益頻繁而被逐漸壓縮至消亡。
也因此,我的《泰拉瑞亞》雖然也算是玩了不短的時間,但終究不夠深入,至今本體都沒有完整地體驗到,更不要提,它還有那麼多的,更新比官方還勤快的Mod,我連一個都沒有嘗試過。我總是想著,先把本體玩完,我就去玩災厄(一個mod)。可最終,這樣的想法也就不了了之了。
之後,就是《最後的旅程》的更新了。再之後,我從大學畢業,開起了自己的小店。也因此,後來的聯動內容上線後也沒怎麼深入地玩。今年上半年,瀋陽疫情反覆,店鋪只能歇業。如今,我處在這樣一個十字路口,迷茫於前路該如何選擇。
但在此時,地圖加載完畢了。
我進入了我起名為“BeginAgain”的新世界——這是個挺清新的音樂電影的名字。說到這我才想起來,這部電影2014年上映,也是部屬於過去的片子。還是熟悉的一把銅短劍、一柄銅斧、一個銅鎬,帶著稍顯陌生的濾鏡。那是屬於《饑荒》的昏黃色。把未來的事交給未來吧,現在,首先要讓我的角色不被餓死。
也許終於會有一天,我能有機會把《泰拉瑞亞》從頭到尾完整地玩上一遍吧。
但曾經過去的那些年歲,就如同無疾而終的《泰拉瑞亞2》一樣,永遠地隨風而去了。
感謝閱讀,下次再見!
關注我,或關注我們



© 2022 3樓貓 站點地圖 購買域名: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