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丨對中文梗博物館與數字展陳的一點思考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6-30 17:41:57 作者:只恨今生已殆盡 Language

寫在前面

“中文梗博物館”是VR Chat上由四跡
等幾個VR主播集合幾十位喜歡做模型的小夥伴聯合制作的公益項目,把中國近20年來互聯網上的各種梗集合在一起,用虛擬博物館的形式給大家呈現。
我知道這個VR Chat的虛擬博物館,是因為對四跡這個主播的關注,他的視頻裡經常出現一些被中國網友“教壞”的外國網友,嘴裡唸叨著中國的流行梗,但是老外們其實並不是特別瞭解這些梗的含義。有些外國網友很奇怪為什麼他們說這些梗就會把中國網友給逗笑,於是詢問他這些梗都是什麼意思,或許這就是他籌建這個博物館的初衷。

數字博物館

數字博物館其實並不是一個新鮮概念,在2016年左右,國家文物局博物館司就下發了發展數字文博的發展意見。
作為一名相關行業的從業者,我個人有幸參與了一些相關項目當中,對於數字博物館的發展還是有比較深入的瞭解。中文梗博物館的出現,正好印證了我的一些想法,也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
數字博物館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數字化展示階段
數字博物館的興起始於2010年上海世博會,為了體現中國的現代化成就,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當中就採用了大量的數字技術,而這一展示效果令全世界矚目,讓大量的外國遊客瞭解到中國文化,也瞭解到中國技術。
從2010年開始,國內的展示陳列設計公司就重視起數字技術在展覽展示當中的應用了,首先是最有錢的車展,然後是各種商業展覽,最後這股風潮吹到了博物館。
經過調研之後,博物館發現數字技術對於展品有著更好的展示效果,尤其是對於那些相當脆弱的文物展品。為了保護需求,許多珍貴展品必須存放在恆溫恆溼的環境下,甚至有更極端的,如一些壁畫、織物等,都只能存放在庫房內。
但是,博物館的展覽需求,又要求將這些珍貴文物擺放出來供觀眾參觀,因為越是珍貴的文物,越是能吸引觀眾前來,而博物館當時的主要收入就是依靠門票。
與之相比,科技館、城市規劃館對於數字化展示的需求更加強烈,因為這兩類博物館主要是以圖片和文字作為展覽方式,並不直觀且枯燥,因此當數字化展示出現以後,讓科技館、城市規劃館有了全新的展示方式,煥發出新的活力。
這也使得大量的展陳公司紛紛進軍數字化展示領域,吸收數字技術人才,開展相關業務。
第二階段:博物館數字化階段
2018年左右,數字雲博物館開始成為主流,這一階段因為雲計算、大數據等概念的普及。國家也出臺了一系列的發展戰略規劃,其中對於博物館的要求就是對博物館文物進行數字化,而數字化之後,就是放到線上來進行展示。
其中最成功的要數敦煌數字化項目。該項目其實啟動時間很早,2006年4月,在攝影錄像部和保護研究所圖像室的基礎上成立數字中心,2014年更名為文物數字化研究所,主要承擔不可移動文物和可移動文物的數據採集、加工、存儲、傳輸、交換和展示等方面數字化工作及關鍵技術的研究。
2016年5月1日,“數字敦煌”資源庫正式上線,敦煌研究院首次通過“互聯網+”的形式向全球免費共享敦煌石窟 30個精品洞窟的高清數字化圖像及全景漫遊。
正因為敦煌數字化的成功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在之後的兩年時間裡,有不少國家級博物館都紛紛推出了自己的線上博物館項目,當時看來博物館數字化發展是一片繁榮景象。
第三階段:元宇宙探索與數字藏品探索
2021年,臉書創始人扎克伯格提出要建立新的“社交元宇宙”這使得元宇宙概念席捲全球,中國的資本圈自然也不能免俗。
不過當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資本市場與互聯網大廠們的動作的時候,博物館行業卻迅速跟進,開始探討元宇宙對於數字博物館的未來發展的可能性。
但是經過討論後,得出的結論卻並不樂觀。雖然元宇宙的概念看起來十分美好,可並非什麼靈丹妙藥,數字博物館最核心的問題就是投入與產出完全不成正比。
在傳統博物館當中,展品是屬於國家資產,成本對於博物館來說幾乎等於零,當然這些展品也不歸博物館所有,博物館只擁有展覽、保護、修復的權利,因此博物館的主要成本是運營時的人工成本和維護成本。
與私立博物館不同,中國的公立博物館沒有收購藏品的開支。
而建立數字博物館就不同了,每一件藏品的數字化都面對要花費成本來進行掃描或者製作,一件兩件還好說,但是要構建一個博物館,至少需要上百件藏品,那麼其結果就是巨大的開銷。可博物館的建立數字博物館的初衷是為了宣傳線下博物館,而博物館本身是非盈利機構,這就導致這個邏輯鏈條不成立了。
要想建立數字博物館,就要有大量的資金來製作,而製作之後卻沒有收益,沒有收益數字博物館就建不起來,對於大部分博物館來時,數字博物館反而變成了賠本賺吆喝的事情。
於是在NFT被人炒作為可以用於數字藝術品交易之後,許多手中擁有博物館數字化信息數據的技術公司就想到了快速變現的手段,那就是把這些藏品數據變成數字藏品,包裝成數字理財產品進行售賣。
這種行為讓最早玩這套的金融平臺賺得盆滿缽滿,但是很快就被國家文物局給戳穿了。2022年 4月,國家文物局相關部門召開數字藏品有關情況座談會,提出“文博單位不應直接將文物原始數據作為限量商品發售”、“消費者要遠離因盲目炒作產生的風險”等。
雖然從技術層面上,NFT是一種值得深入探索的加密技術,但數字藏品炒作成金融產品,人為製造稀缺性這一方向顯然並不是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中文梗博物館帶來的啟示

在有了公立博物館的數字化發展作為參照之後,我才能說明“中文梗博物館”對於我而言所帶來的驚喜,也是我個人認為數字博物館未來可能的發展新階段——個人數字博物館階段。
第四階段:個人數字博物館階段
在“中文梗博物館”當中,參與博物館設計與建造的完全是網友們的自發行為。雖然這個項目只是公益性質的,但這不乏作為數字博物館的一種新的思路,那就是以交易、售賣虛擬展品的方式構建屬於個人的數字博物館。
在當下網絡時代,幾乎幹什麼都離不開網絡,從生產到生活,有很多能夠代表當下網絡時代人們情感的事物值得被珍藏。
但是這些數字的東西很容易就會被丟失,比如百度貼吧,曾經網絡流行文化的集散地,但因為經營成本問題最終刪除了大量帖子,讓許多人的青春回憶就此消失。這個時候我們才發現那些在互聯網中的存放的信息是那麼的脆弱,甚至都不如曾經的家書。一旦公司倒閉,服務器停擺,那麼這些回憶都會消失。
視頻都看了嗎?

視頻都看了嗎?

個人數字博物館就可以是這種回憶的安放地,就像是中文梗博物館的形式,以互聯網的梗為核心創建一座數字博物館,由人牽頭多人參與,共同構建,如果能夠更進一步的話就是開放編輯共同構建,類似於百科詞條一般能夠讓更多的網友參與進來,進一步完善與擴充裡面的數字展品。
既然要進行經營,那麼就要考慮運營問題。作為數字博物館,這個時候就可以利用NFT的技術來售賣與數字藏品有關的周邊產品了,可以根據用戶需要,設計和出售實體周邊產品,比如中文梗博物館內帶有梗圖的服帽、辦公用品等周邊產品,也可以售賣如壁紙、頭像、表情包等等數字周邊產品,甚至可以出售藏品本身。

方案舉例:在線核聚變項目——賽博核聚變

這只是個人不成熟的想法,歡迎大家開放探討。
以機核為例,機核的核聚變屬於線下遊園會性質的集會,不過由於地點、人力、場地問題,每年也就只能舉行一兩次,而且每次也只能持續兩天。畢竟辦這麼一次大型集會不是一件那麼容易的事情。
再加上疫情的影響,核聚變變得遙遙無期了,那麼是否可以在線上舉行數字核聚變呢?讓用戶在虛擬空間裡無限暢玩,就和美國鄉村遊園會類似,進來是不收門票的,但是想要遊玩項目就要支付一定的費用,通過這種付費模式來維持線上核聚變的運營。
同時,將BOOOM活動也加入進來,分為試玩體驗和常駐遊玩兩種模式,讓那些優秀的獨立遊戲成為線上核聚變遊玩項目的一部分。
遊戲設計師們可以在線上核聚變當中申請欄位將自己的遊戲放上去供玩家在線遊玩,通過遊玩體驗來改進遊戲,甚至開放眾籌完成遊戲。也可以採用接機方式,每次遊戲當中死亡可以通過購買代幣繼續遊戲。
機核網也可以在線上定期舉行活動,邀請嘉賓在線上見面,並通過虛擬形象與嘉賓進行互動。同時通過線上核聚變,除了可以玩遊戲之外,設計師們也能夠售賣自己創作的數字作品,可以是虛擬形象,可以是皮膚,可以是海報貼紙等等數字周邊產品。
讓線上核聚變能夠成為一個玩家們共同參與,共贏共建用不停歇的在線聚會。而通過在線遊玩、售賣數字周邊產品的收益,也能成為機核發展的助力,形成良性循環。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