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啥加成是這個”EP1——蒙特祖瑪和他的阿茲特克勇士


3樓貓 發佈時間:2024-04-07 22:32:28 作者:迷空 Language

前言
相信有很多朋友和我一樣,第一次認知很多並不是那麼主流的世界文明,是通過電子遊戲。尤其是對於那些已經消逝在歷史長河中的文明,我們的歷史書上往往一筆帶過,而通過帝國時代、席德梅爾的文明,讓年幼的我知道了世界上還有那麼多絢爛多彩的文明。
但是,遊戲畢竟是遊戲,很多文化上的內容會在一定程度上向遊戲性做出妥協,我們對不少文明的認識,也停留在刻板印象上。於是,我萌生了創作這個系列的想法:通過遊戲裡屈從於遊戲性的符號化機制,來反向聊聊其相應的文化基礎,也就是所謂的“憑啥加成是這個”。內容不會太過系統,也不會對歷史、宗教等進行深入的梳理和分析,希望大家抱著圖一樂的心態輕鬆閱讀,就當多一點豆知識和吹逼小故事就好。
第一期內容我們來聊聊阿茲特克。選擇它作為開篇,是因為阿茲特克作為美洲文明的新晉網紅,頻繁在各種ACG中高強度露臉,並且其興衰的時代,與我們現在相隔並不久遠。最重要的是,在遊戲裡選擇開局時,如果按照首字母排序,無論中英文,阿茲特克大概率都排在最前面。
1、阿茲特克帝國
現在我們提到阿茲特克,經常用這樣一個形容:一個由印第安人建立,橫跨整個中美洲的龐大帝國。很顯然,這裡的帝國,是抽象意義上的含義,指其國力的強盛。畢竟,阿茲特克文明並非一個封建制度的國家,而是一個以軍事為主軸的三方部族聯盟。
實際上,阿茲特克文明從形成到覆滅,時間總共不過百年。14世紀初,一群后來被稱作墨西加人的遊牧民族從北方遷至現今的墨西哥城一帶。據傳說,他們得到神啟,如果看到一隻雄鷹站在一顆仙人掌上,啄食一條蛇,那就到了定居的地方。他們遵從神啟,在墨西哥谷地的特斯科科湖中的小島上建立了特諾奇提特蘭城(Tenochtitlán)。這個神話也成了如今墨西哥的國旗。而阿茲特克,則得名於他們傳說中的家鄉阿茲特蘭(Aztlán)。
墨西哥國旗

墨西哥國旗

可想而知,當地的原住民並不歡迎這些不請自來而驍勇善戰的外來者。他們組成聯軍,戰勝了初來乍到的阿茲特克人,並將其流放至湖中小島上,以作監視。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特諾奇提特蘭城的建立,其實並非阿茲特克人的本願。之後的很長時間,阿茲特克人都是作為僱傭兵,為當地的部族效力,並立下了赫赫戰功。這或許也是文明系列裡都將阿茲特克的好戰鬥設置為最高一檔,而在玩家群體裡得到“砍二”諢號的原因。
在1426年,阿茲特克人在首領伊茲科亞特爾(Itzcóatl)的帶領下,墨西哥谷當地的另外兩個城邦部族特斯科科和特拉科潘一同組成了三方聯盟,確立了其在當地的霸主地位。而其繼位者蒙特祖瑪一世及後續國王通過不斷對外用兵,才擁有了橫跨中美的統治範圍。
同時,我們說阿茲特克是一個帝國,也有一定的道理:隨著其統治力在中美洲的不斷擴展,他們開始強迫周圍的部族向其進貢:黃金、綠松石、海邊的貝殼、華美的綠咬鵑羽毛以及大量的奴隸保證著阿茲特克的強盛,通過貿易和征討,阿茲特克修建了巨大的城池,並以這些源源不斷流入特諾奇提特蘭的財富維持帝國的運轉。
文明帝國6裡阿茲特克的特色能力

文明帝國6裡阿茲特克的特色能力

當我們聊阿茲特克的時候,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雖然阿茲特克文明終結於16世紀,但我們能接觸到的絕大部分記錄,都來自於其征服者西班牙。實際上,作為天主教傳教主力軍的西班牙,對於阿茲特克的記載,基本以醜化至食人生番為原則,以此來正當化自身的侵略和殖民行徑。
如今我們提到阿茲特克,充斥著大量活祭、食人、昏庸的統治等等內容,但實際上能支撐這些論斷的文物和遺蹟寥寥無幾,很多內容都是源於當年的征服者科爾斯特寄回給國內的書信集(以及根據其內容以訛傳訛的演繹)。好在,在當地學者的努力下,一些文物不斷從墨西哥城下的特諾奇提特蘭遺蹟出土,為我們可以管中窺豹地一探阿茲特克當年的風貌。
2、異世界的科技樹
如果你是一位在1519年跟隨科爾斯特進入特諾奇提特蘭城的西班牙人,你很可能會有一種進入了異世界的感覺。
當地的“土著”阿茲特克人穿著裝飾有羽毛的獸皮衣,使用著燧石製作的原始工具和武器,一股石器時代的風貌撲面而來。然而,他們所居住的城市,卻是經過高度規劃的:以供奉雙神的巨大神廟為中心,四條堤道穿過城市,將城市分成四個有序的象限。運河在城市中彼此溝通,使整個城市顯得整潔乾淨。因此,這些遠道而來的歐洲人,在給國內的書信中,以他們能想到的唯一城市為特諾奇提特蘭命名:“大威尼斯”。這些設計無不體現著阿茲特克人在當時高超的建築和城市規劃能力。
特諾奇提特蘭

特諾奇提特蘭

更為另西班牙人震驚的事還在後面。
在16世紀初,新生西班牙的實際首都塞維利亞人口約3.5萬,而特諾奇提特蘭在當時則供養著多達6萬的人口——這還只算島上的城區,周圍的城鎮區域則擁有著五倍以上的人口。這首先要歸功於阿茲特克人先進的農業技術。
說到南美給世界帶來的作物,可謂數不勝數:番茄、玉米、可可、辣椒,這些奠定了如今西方飲食基礎的作物,皆出自他們之手。注意,這裡要表達的並非南美物產豐富,這些作物不是野生的,而是經過居住在此的印第安人經過長時間的人工繁育改良而來。
在文明5裡,阿茲特克的特色建築是水上園圃,被玩家譽為早期爆人口神器。這種有些類似於圍湖造田的耕作方式顯然源自特諾奇提特蘭獨特的境況,作為一座水上的城市,其土地顯得分外珍貴。他們收集城市中的穢物,並和湖中淤泥以及水草混合製造堆肥箱,並在周圍種植蘆葦類的植物充當護欄,這些小型的園圃由運河聯通,使用湖水進行灌溉,同時解決了肥力和城市衛生的問題。文明百科裡說的霍奇米爾科Xochimilco是特諾奇提特蘭南部的一個城區,至今依然保留著當時灌溉水渠的遺蹟。
不過,這種獨特的耕作方式從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阿茲特克的發展:他們沒有在農業中引入畜力(當然這也和南美的物種有一定關係),並且輪子也僅限於玩具,沒有投入生產。農具方面也依然使用掘土棒為主。
除了食物,阿茲特克還有另外一種讓西班牙人震驚的作物,這是一種對於歐洲人來說完全陌生的材質,那就是橡膠。
這裡就提到了文明帝國6中阿茲特克的特殊建築蹴球場。其實這個翻譯大有問題:一般來說在中文語境裡蹴就是踢的意思,蹴球場很容易讓我們聯想到蹴鞠或足球。但其實阿茲特克的球賽是一種不能用手、腳、頭接觸球的遊戲。基本的玩法就是雙方用髖、臀來讓橡膠球保持在空中,並努力穿過對面的石環來贏得比賽(石環就是文明圖鑑裡兩個看著和鼓一樣的東西)。
蹴球場遺址,可以看到上面的石環

蹴球場遺址,可以看到上面的石環

從目前出土的橡膠球來看,這絕對不是一個輕鬆的運動:這些球的重量從三四公斤到十五公斤之間,其彈到空中再砸下的力道非比尋常,所以球員都要穿著特殊的腰帶用作防護,一般在比賽中使用的護具推斷是皮革或植物編製成的,輕巧而堅固,為球員分擔橡膠球的重擊。而在一些儀式性的場合,也會穿著更加沉重的石制腰帶,用以表演性質的比賽。
大英博物館裡的儀式性球賽腰帶

大英博物館裡的儀式性球賽腰帶

這種石制的腰帶外側雕有圖案,一般被認為是美洲巨蟾蜍,這種蟾蜍可以分泌一種致幻物質,在阿茲特克人的眼中,被視作是一位土地女神的化身。有中美洲的考古學者認為,這些雕有不同動物圖案的腰帶是大型祭祀活動中的一個環節:中美洲神話《波波爾·烏》中提到了一對孿生兄弟球員烏納普和斯巴蘭克,他們每天都在和死神玩球。而阿茲特克的球賽也是這一文化的延續,每一場球賽都是天神和死神的較量,這與將失敗的球員當做祭品不謀而合。
3、儀式的國度
說到祭品,就來到了人們津津樂道的部分:阿茲特克的活祭。正如我之前所說,阿茲特克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遭到了西班牙征服者的汙名化,這裡並不是否認阿茲特克曾經有過以活人作為祭品的祭祀活動,但是其程度遠沒有達到各種作品中數以萬計的形容——從特諾奇提特蘭的祭祀坑遺址中發掘的人類骸骨數量,也只是正常的殉葬文明中常見的數量。
除了上面提到的蹴球比賽中的失敗者,還有一個著名的祭品來源:就是所謂的“榮冠戰爭”。這個稱謂在中文互聯網上可謂廣泛流傳,但其實是一個完全錯誤的叫法。
FGO裡南美異聞錄裡將之稱為花の戰爭

FGO裡南美異聞錄裡將之稱為花の戰爭

實際上,這種活動源自阿茲特克人一種獨特的活動:xōchiyāōyōtl,在當地語言中是花的意思。英語學者將之轉譯為“鮮花戰爭”(Flowery War),而在早期的學術著作裡,我們也是將之翻譯為鮮花戰爭。
那麼“榮冠戰爭”這個說法是怎麼來的呢?神奇的事發生了,中文互聯網中最早出現這種叫法是在2000年前後,這時,一款字面意義的跨時代電子遊戲發售了:那就是《帝國時代2》。
遊戲製作組大概是望文生義,認為Flowery War裡的花指的是勝利者的花環,所以創造(瞎編)性地將之命名為“Garland War”,而國內漢化則在此基礎上,從花冠引申到了代表的勝利,即榮耀的冠冕——榮冠戰爭。誰能想到,一款遊戲生生改變了我們對一個遙遠文明文化現象的譯名。
說回到鮮花戰爭本身。帝國時代2裡給鮮花戰爭的效果是增加步兵的攻擊力,雖然非常遊戲性,但是卻意外的有點合情合理。
一般來說,鮮花戰爭被認為是蒙特祖瑪一世在位期間發明的一種活動。當時南美洲爆發了嚴重的旱災,為了安撫神靈的憤怒,阿茲特克和周圍的數個敵對部落:特拉斯卡拉、喬魯拉、韋索欽科等達成了一種協議,組織了一場目的是提供俘虜祭品而非互相征服的儀式性戰爭。與其說其是戰爭,不如說更接近於現在的軍演,只不過失敗一方會被帶走成為祭品。並且這些祭品在文化中擁有極高的地位,他們會和勝者以父子相稱,化身為和神明交流的使者,甚至在部分情況下,被視作神明在地上的代言人。
這種特殊的戰爭模式,很顯然會和常規戰爭有明細的不同,它的目標要求它儘可能在打敗對手的同時,保存其有生力量,這與一般戰爭要求迅速打擊對方的實力有著本質的不同。有些學者也認為經過長年的鮮花戰爭,阿茲特克士兵已經習慣了這種戰鬥模式,所以和西班牙的生死之搏中表現出了強烈的不適應,也是被西班牙迅速打敗的一個原因。
說到這裡,也就提到了阿茲特克著名的軍事構成——美洲虎勇士和雄鷹勇士。
文明5和文明帝國6裡,分別把美洲虎勇士和雄鷹勇士作為其特色單位,而在帝國時代2裡,所謂的豹勇士也就是美洲虎勇士(jaguar),並將雄鷹勇士作為南美三國替代輕騎兵的偵查單位。
阿茲特克的社會具有森嚴的階級性質,由嚴格的王族、祭祀、平民、奴隸組成。但是這裡還給平民留有了一條成為貴族,實現階級躍遷的途徑,那就是立下戰功,成為一名美洲虎或雄鷹勇士。具體來說,就是在鮮花戰爭中捕獲大量的祭品。所以,這兩隻部隊是阿茲特克最精銳的戰士,掌握著高超的作戰技巧。
實現了階級躍遷後,這些戰士就資格進入宮殿,和貴族一起用餐(也有許多貴族本身也是優秀的戰士,他們也會加入這兩隻部隊)。美洲虎和雄鷹指的是他們身穿的獸皮或羽毛。
4、心臟,獻給神靈
文明5裡對阿茲特克的加成可謂簡單明瞭,也非常刻板。但無論如何,活祭是阿茲特克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阿茲特克的神話體系是非常典型的萬神殿,這裡不再一一列舉。並且正如我前面所說,對於西班牙人來說,野蠻人的異教崇拜越是邪惡,那麼傳教和拯救也就越名正言順,而特諾奇提特蘭早已被付之一炬,所以我們現在讀到的記載大部分都是歐洲視角。
這裡簡要的摘出一部分比較有趣的部分簡單聊聊,那就是五個太陽的傳說。這也是文明帝國6中為阿茲特克設置的特性。所謂五個太陽,並不是指的后羿射日一般,而是類似於五個紀元。
在阿茲特克神話中,每一個紀元都會一個神明化身為太陽,而因為某些原因,這個太陽會降下神罰,滅絕地上的所有人類,並又下一任太陽接任,而每一紀元人類的倖存者,則會成為現在某一部落的祖先。比如阿茲特克人就是第四太陽水神查爾奇烏特利降下神罰的倖存者,這位神靈認為人類互相無盡征討,十分悲哀,於是用地震摧毀了世界,讓人都變成了魚,而阿茲特克人躲在樹洞裡,逃過了這一災難。
阿茲特克人認為我們現在所處的第五太陽紀也並不會永遠持續下去,太陽神納瓦特爾需要用不斷持續的運動來維持自己的力量,而自然界中最能象徵生命運動不息的就是跳動不止的心臟和持續流淌的血液——於是,將心臟剖出的獻祭儀式誕生了。也就是說,在阿茲特克人的觀念中,這種獻祭是為了讓世界延續,免於毀滅的犧牲。
獻祭中用於放置心臟的祭臺

獻祭中用於放置心臟的祭臺

5、印第安帝國的覆滅
最後還是簡單的說一下阿茲特克的滅亡。其實這段已經和主題關係不大了,但本著有始有終還是提一下。許多文獻裡認為末代皇帝蒙特祖瑪二世是一位昏庸的皇帝,但其實阿茲特克的滅亡是有著多重原因的。
首先就是美洲作為新大陸,印第安人的文明在缺乏交流的情況下,已經在很多方面大幅落後於世界。其次就是西班牙人雖少,但其帶來的天花在沒有抗體的新大陸屬於無解疾病,在幾十年內,特諾奇提特蘭有近一半的人口死於疾病。
除此之外,之前所說的強迫進貢,其實已經讓周圍部族對阿茲特克同盟有著巨大的不滿,其中很多部族當時都加入西班牙人的行列,組成了對抗阿茲特克的聯軍。
另外,相傳之所以蒙特祖瑪二世一開始沒有反抗就讓西班牙人進入特諾奇提特蘭,是因為在阿茲特克的古老神話寓言中,一位淺膚色的外來者會成為羽蛇神的使者,帶來帝國的毀滅。不過,正如前面所說,我們很難在西班牙人所寫的歷史中看到真相,所以這一說法,也只能隨著特諾奇提特蘭的毀滅,變成了無法考證的迷霧。
時至今日,如果你前往墨西哥旅行,可能還會見到一些或是身著羽毛,或是塗滿骷髏彩繪的街頭藝人和流竄小販。他們向路人講述著過往的故事,讓人們相信他們是那個無比強大的蒙特祖瑪之後人。而如今的墨西哥人,絕大部分都已經皈依了天主教。或許那喧囂的亡靈節,就是這個一度強大的帝國,留下的最後一點點逝去幻影。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