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過敏來襲,不妨試試這些招


3樓貓 發佈時間:2024-09-06 03:05:43 作者:金玉石 Language

春季(3~5月)變應原主要以樹木產生的花粉為主。秋季(8~10月)變應原以雜草產生的花粉為主,花較小、花粉顆粒也很小,主要靠風傳播。

那麼,引起秋季花粉過敏的雜草有哪些呢?常見的有蒿屬、豚草、藜科、葎草等,公園、馬路邊、田間地頭都可見其身影。它們產生的蒿屬花粉、藜科花粉和葎草花粉,也成了最常見的氣傳花粉。加之秋天空氣溼度下降,花粉顆粒小而輕,所以更易飄浮在空中,花粉過敏者“中招”的概率更大了。

我國花粉過敏的地域性比較明顯,總的來看,北方多於南方。北方地區特別是內蒙古地區的花粉症發病率能達到18.5%。秋季的花粉過敏症狀一般出現在立秋後,9月下旬開始緩解,霜降節氣後症狀逐漸消失。

秋季過敏來襲,不妨試試這些招-第0張

致敏花粉可引起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過敏性皮炎和過敏性哮喘等過敏性疾病。其中,過敏性鼻炎表現為鼻癢、打噴嚏、流清鼻涕、鼻塞、呼吸不暢等;過敏性結膜炎表現為眼癢、發紅、流淚、結膜充血等;過敏性皮炎表現為皮膚的紅斑、丘疹伴瘙癢等;過敏性哮喘表現為陣發性咳嗽、喘息、呼吸困難等,嚴重時還會引起氣道痙攣窒息甚至危及生命。研究顯示,秋季花粉過敏患者中,37%的患者在5年內、46.7%的患者在9年內會發展為過敏性哮喘。

過敏性疾病是全身性疾病,其發展涉及多個器官和系統,症狀也是多種多樣,患者往往會在呼吸科、耳鼻喉科、眼科、皮膚科、兒科等不同科室“巡迴”就診。對患者來說,很希望在一個科室解決由過敏引起的各種問題,這正是變態(過敏)反應專科門診的重要工作。

預防過敏,首先要做好個人防護

預防過敏,首先要做好個人防護,避免花粉接觸。可關注花粉監測數據,進行地域性躲避和季節性防護,避免到花粉濃度較高的地區。

花粉過敏患者應明確自身對哪些物質過敏,儘量避免接觸或暴露於有過敏原的環境。醫院可進行過敏原檢測,常用的檢測方法包括皮膚點刺試驗(豚草、葎草、灰藜、大籽蒿、圓柏、楊樹、柳樹、槐樹、樺樹、梧桐、洋白蠟、榆樹、玉米、向日葵、銀杏、油菜花等)、血清特異性和總IgE檢測等。

秋季過敏來襲,不妨試試這些招-第1張

秋季花粉季裡,每天空氣中花粉含量最高的時段是上午十點和午後兩點,這兩個時段建議過敏人群減少外出。室內活動時可使用空氣淨化器等新風設備。開窗通風的時間建議選在晚上9點左右,通風時長也不宜超過20分鐘。如需外出,建議佩戴防護口罩、防護眼鏡、帽子,穿長衣衫或使用鼻腔用花粉阻隔劑。開車過程中緊閉車窗,以減少花粉接觸。外出歸來可使用生理鹽水沖洗鼻腔。

飲食方面,易過敏人群要注意均衡營養攝入,多吃水果、蔬菜以及抗過敏食物,如綠葉菜、西紅柿、大蒜、蜂蜜等;限制多脂、多糖飲食;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忌飲酒。需要提醒的是,有些人在花粉季進食某些食物時,會出現口唇部瘙癢、發麻、腫脹或皮疹、腹瀉,甚至胸悶、氣短、意識喪失等症狀,這是因為這些食物中可能含有與花粉成分類似的過敏原,過敏患者應避免進食這類過敏食物。

抗過敏藥物或脫敏治療都是選擇

在花粉季到來之前,過敏體質人群可在醫生指導下提前服用抗過敏藥物。

目前,臨床常用的口服藥物為抗組胺藥,白三烯受體拮抗劑等;鼻噴劑包括抗組胺藥、肥大細胞膜穩定劑、糖皮質激素;滴眼液包括肥大細胞膜穩定劑,免疫抑制劑類,抗組胺藥等;吸入藥物包括糖皮質激素,短效β受體激動劑,糖皮質激素聯合+長效β受體激動劑等。

抗組胺藥是治療過敏的常用藥物。如果患有過敏症,人體的免疫系統會把致敏原視作有害物質,身體在抵禦有害物質入侵時會釋放組織胺,而組織胺會引起炎症,特點是小血管擴張和有關部位周圍的皮膚或組織腫脹。抗組胺藥具有拮抗組織胺的作用,故能緩解敏感症狀。但抗組胺藥有個很典型的副作用就是嗜睡。因為組胺也存在於大腦中,它的主要作用是刺激大腦,提高注意力和理解力。但服用抗組胺藥後,大腦內的H1受體被拮抗,使組胺無法與之結合,導致大腦活動減緩,因此容易出現嗜睡等狀況。特別提醒,在進行需要集中注意力的工作前,最好不要服用抗組胺藥。

秋季過敏來襲,不妨試試這些招-第2張

脫敏治療也是過敏患者的選擇之一,現在有皮下注射脫敏治療和舌下含服脫敏治療兩種。皮下注射脫敏治療應用範圍廣泛,是免疫治療的常用方式,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增加劑量直至維持劑量,推薦療程3~5年。舌下含服脫敏治療是將過敏原提取物滴於舌下1~2分鐘後吞服,然後逐漸增加劑量,3~5周內達到維持劑量。目前,臨床應用的舌下含服藥物有粉塵蟎滴劑和黃花蒿花粉變應原滴劑兩種。

作為一種對因治療,脫敏治療是唯一能改變過敏性疾病自然進程的療法,不僅可以減輕患者症狀、減少對症用藥,而且停止脫敏治療後還具有長期療效,可預防過敏性鼻炎發展為哮喘或出現新的過敏原。

如果過敏患者出現胸悶、氣喘、咳嗽、鼻塞、流涕等症狀加重的情況,要及時到醫院就診,請專業醫生結合臨床症狀及實驗室檢查結果綜合施治。

(作者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變態反應科住院醫師劉敬怡、主任醫師馬婷婷)

責任編輯:李暘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