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勝時刻:戰區》Bren數據分析:為什麼被冠以“版本之子”的名號


3樓貓 發佈時間:2021-12-22 11:02:48 作者:花少言 Language

許久未更,並不是鴿了。而是數據實在太多,而且沒隔兩天就暗著改或者明著削,所以麻煩。

先聲明一下,我並不反對帶節奏,不帶節奏恐怕還很難發掘什麼槍厲害嘛。只是我畢竟是做數據分析的,天然地就對主觀因素比較重的東西有抗拒心理。不管是強還是弱,得有客觀數據做支撐才夠有說服力。如果吹了半天而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或者依據不靠譜,甚至吹的點完全錯了,那就沒啥意義了。

也是有朋友提醒我最近Bren熱度逐漸上升,所以這期給大家分析一下槍械數據,看看Bren為什麼強,強在哪。

各種縮寫:

ADS:Aim Down Sight Speed,開鏡速度/時間;

RPM:Rounds Per Minute,每分鐘射速,等同於SPM——Shots Per Minute;

RPS:Rounds Per Second,每秒鐘射速,等同於SPS——Shots Per Second;

還有另一種說法是RoF:Rate of Fire,開火頻率,泛指射速,具體要看怎麼指定;

DPS:Damage Per Second,每秒鐘輸出的傷害量;

STK:Shots To Kill,擊殺所需命中數;

TTK:Time To Kill,擊殺所需時間。(默認為戰區滿甲250血量,即100血+150甲)

倒不是顯擺英語,只是三個英文字母確實念起來方便,而且大家也都這麼用。


基礎輸出數據

說是基礎數據也挺麻煩的,三種彈藥。

注:這次忘了測試扳機延遲的時間,一般應該是50ms左右,需要的話加到ttk時間裡面就可以了。(回頭要是看到我寫了“含扳機延遲”但卻沒算,那就當沒看見吧)

傷害及射速等:

《決勝時刻:戰區》Bren數據分析:為什麼被冠以“版本之子”的名號-第0張

射速測出來和18本體差不多,就用18本體數據了,更精確點。

另外圖中射程非精確數據,僅供參考。

不同彈種後坐力:

《決勝時刻:戰區》Bren數據分析:為什麼被冠以“版本之子”的名號-第1張

如圖,從左到右依次為:無彈匣配件、.50彈藥、5.6mm彈藥,每種配裝都對應兩條曲線,都是40發子彈對應的彈痕圖。

說起來.50的後坐力很隨緣,一般是左側那種整體後坐力小一點但是隨機跳動很厲害,有小概率會出現右側那種整體後坐力大很多但是隨機跳動稍好些的情況。

和本體的思路不同,戰區的大口徑彈藥反而輸出會變差,考慮到後坐力也因此變大了許多、機動性也更差了,所以基本廢了。

說起來BAR的.30子彈打身體傷害51,Bren的.50子彈反而只有42傷害,很迷。

小口徑彈藥在第一段射程的傷害不減反增,第二段射程也只是略微減少,這一點在我測試的時候也驚到我了。

同時由於射速增加,導致ttk更加優秀,第一段射程DPS高達410,滿甲僅需550ms即可擊殺。要知道現在ttk能在500-600ms區間內的武器實在難得,能有這個輸出,只要不是特別難用,肯定至少是T1了。

雖然第二段射程輸出變差了,但是這一點完全可以忽略,具體原因下面再說。

另外還能加快開鏡速度和移速等等,只損失一點本來就很高的彈速,也是非常划算的買賣。

最大的缺陷,就是隻有40發的續航,畢竟你一把機槍只有40發,顯然並不是很夠用。

所以回頭看一下,其實小口徑的輸出和基礎子彈相差不大,後坐力呢也還好,因此對持續作戰能力有要求的,完全可以換成.303的100發彈鼓。


配件主要加成

1.槍管

傷害及射速等:

《決勝時刻:戰區》Bren數據分析:為什麼被冠以“版本之子”的名號-第2張

第四個槍管的傷害和射程不變,也就是和無配件的輸出數據一樣,參考第一行即可。

第一個槍管傷害加成沒本體那麼高,後坐力也實在是太大了,除了鎖子哥應該沒人能控的住;

第二個槍管是綜合性能最好的,精準度更高彈速更快,以及無限的射程(就是傷害永遠不衰減),中遠距離非常強力;

第三個槍管,還真的有100點傷害,使用.50彈藥後說不定能兩槍頭帶走滿甲,倒是可以搭配和振奮以及其他增加“初始精準度”的配件,當射手步槍瞄頭打。可惜砍了一半射速很難受,而且沒有可以增加上肢傷害的,終究只能娛樂。

第四個槍管是最穩的,但是沒有射程和子彈速度的加成,同時機動性損失的更多,不是很推薦。

不同槍管後坐力:

只測了第二個槍管和第四個槍管,上面說過另外倆不好用。

《決勝時刻:戰區》Bren數據分析:為什麼被冠以“版本之子”的名號-第3張

如圖,從左到右依次為:無槍管配件、第二個槍管(705mm皇家)、第四個槍管,每種配裝都對應兩條曲線。

又到了經典看圖分析時間。

第二個槍管對總後坐力甚至有負方向的加成,但能大幅度降低槍械連續開火時隨機跳動的幅度(這個在開火的時候更明顯,看彈痕圖不是很明顯),顯著提高子彈的“密集程度”,同時降低gunkick。

第四個槍管能夠大幅度降低後坐力(幾乎減了一半)、提高準確度,同時降低gunkick。

《決勝時刻:戰區》Bren數據分析:為什麼被冠以“版本之子”的名號-第4張

其實仔細看描述的話,先鋒武器的描述還是用詞很嚴謹的。

  1. “瞄準鏡晃動幅度和槍械晃動幅度較低”,其實就是降低gunkick——槍模抖動等。
  2. “射擊準確度和控制性能優異”,並不是簡單的降低後坐力或者增加準確度,更偏向於是一種開火時的主觀感受。

相比之下,第四個槍管也有“瞄準鏡晃動幅度和槍械晃動幅度較低”的詞條,而沒有“射擊準確度和控制性能優異”的詞條。

但是多出來的詞條,一個是“後坐力控制能力和準確度”的詞條,而這個詞條就是包括了後坐力控制和準確度的;還有一個是“被擊中時的晃動抵抗力”,也就是被擊中時,準星偏離屏幕中央的幅度減小。

大錘嚴謹是挺嚴謹的,這一點也確實做得很完善。只不過這樣就玩成文字遊戲了,使遊戲內容更豐富的同時也增加了學習成本。

2.槍托

不同槍托後坐力:

《決勝時刻:戰區》Bren數據分析:為什麼被冠以“版本之子”的名號-第5張

從左到右依次為:無槍托配件、Queen's 11型 BH、Hockenson SP2B、Oak&Shield 襯墊、Oak&Shield 12B,也就分別是第一、二、四、五個槍托。每種配裝都對應兩條曲線。

第三個是無託,就沒去測了。

毫無疑問第一個槍托Queen's 11型 BH的提升是最顯著的,而且還會提升開鏡穩定性等等,加成非常足。當然它也是最沉的。

SP2B在後期連續開火時後坐力控制還不錯,但是前期子彈分佈很鬆散,不是很推薦。

襯墊可以理解為第一個槍托的削弱版,有加成但加成不高。

12B加快開鏡、增加水平後坐力控制,也的確看得出來水平方向範圍窄了許多,子彈更加緊密了,只是前幾槍仍然不穩定,而垂直方向後坐力甚至還變大了。。。有點得不償失,看個人選擇吧。


3.特長

對後坐力有影響的就只有“振奮”和“勝券在握”,一個降低剛開火也就是前幾槍的後坐力,一個降低連續開火的後坐力。

不同特長後坐力:

《決勝時刻:戰區》Bren數據分析:為什麼被冠以“版本之子”的名號-第6張

從左到右依次為:無特長、振奮、勝券在握

振奮能增加前幾發的後坐力控制,圖中也能看出前面四五發都打在一坨上。

但是反而還增大了總體後坐力,這一點是我沒想通的。

而且,戰區依然是16的遊戲機制,即便你單點,除非等準星完全歸位,否則無法完全做到使後坐力變回第一發的後坐力程度,而不是18本體每次開火就按照第一發的後坐力來計算。

“完全歸位”指的是準星回到初始開火時的準星位置,這個過程一般是比較長的,短則兩三百毫秒,長則半秒甚至一秒。雖然不太恰當,但為了方便理解,可以從栓狙每次開火後準星回正需要很長時間來類比。

另外其實18本體也並不是真的連續點射時,每次都能做到開火的時候按第一發後坐力計算,總體還是會有一個後坐力增幅和衰減互相疊加的過程,但一般點的不是特別快的情況下可以看作理想情況,再怎麼說也比16和戰區要明顯很多。

勝券在握的性價比顯然更高,大約減少了整體1/4~1/3的垂直後坐力,水平方向變化不大,但子彈也相對變得密集一些了。


結論

把上面聊的都疊加在一起,配裝如下:

《決勝時刻:戰區》Bren數據分析:為什麼被冠以“版本之子”的名號-第7張

槍管槍托和勝券在握特長基本是必帶了,彈匣在小口徑40發和中口徑100發選其一即可。

瞄準鏡推薦夜視鏡,當然帶2.5、3.5、複合式等等都可以。

下掛和側握把對整體後坐力的影響並不是很大,具體加成和適用範圍我之前有介紹過,根據實際情況自行選擇即可。

水星和馬克沁的區別也不大,一個加準確度一個加後坐力控制,一個損失射程一個損失開鏡速度,也是看自己選擇。

大圖加長彈,小圖金屬被甲彈、燃燒彈、空尖彈啥的都可以。

滿配時的後坐力對比:

《決勝時刻:戰區》Bren數據分析:為什麼被冠以“版本之子”的名號-第8張

左側無配件,右側滿配,各對應三條曲線,射擊距離10m,截圖距離5m。

不需要多說了,無配件簡直可以稱為“散是滿天星”,而滿配情況下看著舒服多了。

晚上打復生島試了下,中遠的輸出能力和控制能力甚至已經高到溢出了;

而正常大逃殺、先鋒大逃殺和奪金中,在夜視鏡優秀的索敵視野下,極限7發秒殺的ttk,完完全全可以制霸中遠距離了。

只不過,要注意你的身邊和背後,畢竟bren可不適合防身。

說起夜視鏡,強烈推薦使用。

沒帶冷血的直接白色高亮顯示,帶了冷血也能看到灰色的人物輪廓。

開鏡速度並不比2倍3倍慢很多,甚至比複合式瞄準鏡開鏡還快點。

根據外網JGOD的測試,目前夜視鏡的後坐力補償效果也是僅次於複合式瞄準鏡、第二好的。

最後就是夜視鏡還能按shift屏息增加穩定度(雖然增加的微乎其微罷了)

《決勝時刻:戰區》Bren數據分析:為什麼被冠以“版本之子”的名號-第9張

優勢

差不多可以出結論了,也就是在小口徑彈藥傷害不減反增+705mm皇家槍管的搭配下,可以做到全距離550ms擊殺的恐怖數據。

儘管這是不考慮子彈飛行速度時得出的結論,但是即便小口徑子彈會減子彈速度,然而在705mm槍管加成下依然有八九百的彈速,使用加長彈後子彈速度約1200m/s,這個彈速打中遠足夠了,並不會拖ttk的後腿。

此外再搭配11BH槍托、勝券在握以及其他增加精準度的配件(下掛、握把等),可以做到大幅度降低後坐力,總體效果非常好。

雖然離“無後座激光槍”還差很遠,但在這個爆發的情況下能做到如此可控的後坐力,已經很不錯了。

劣勢

當然,一把槍不可能面面俱到。相比於步槍,機槍天生機動性差,而bren在上述全堆穩定性配裝的情況下機動性更是差中差,中遠輸出好的同時也意味著放棄了中近距離對敵的能力——無論是開鏡速度,還是腰射準度,亦或是跑射速度,都已經掉到了一個非常差的水平。

因此必須要一把能夠應付30m內戰鬥的槍——衝鋒槍或者滿改機動性的步槍。

還有就是續航的問題,前面提過了,就不贅述了。

策略

考慮到彈藥可能不夠用的問題,還是更推薦搭配衝鋒槍,比如MP40、M1912、波波沙(都記得堆射速)。

其中波波沙儘管遭到過一次削弱,依然有不錯的輸出表現:

  1. 可以考慮全堆射速——後坐力強化器+第二個槍管(加腰射和射速)+次音速彈(避免小地圖冒紅點),強化極致的近距離爆發能力
  2. 也可以最後一個槍管+倒數第二個槍托+勝券在握,保障中近距離開鏡持續射擊時的精確性,等等。

如果使用步槍,卡賓的9mm彈匣和純射速槍管都遭到了小幅度的削弱,目前滿改射速下的輸出並不是特別的優秀。可以考慮使用AS44或者人民步槍(叫Vo什麼玩意的,記不住),其中AS44的極限輸出甚至高過卡賓:

  1. 可以考慮後坐力強化器+加腰射或者加射速的槍管+熱鬥,強化極致的近距離爆發能力
  2. 也可以最後一個槍管+倒數第二個槍托+勝券在握,保障中近距離開鏡持續射擊時的精確性,等等。

人民步槍也有熱鬥,思路類似。

說起熱鬥,這個在本體對激進的玩家很友好,可以跳過跑射時間直接對槍,避免卡跑射白給;

但是在戰區,更像是一個賭注。介於目前cod衝刺只能向前,而FPS的準星方向和正面移動方向是捆綁的,那麼當你衝向敵人的時候也就意味著敵人看你的視角是你毫無走位的往他槍口上撞。如果是熱鬥打先手還好說,同時開槍就不好說誰能拿下了,而如果對方早已有防備,比如守樓的時候預瞄架著門口/樓梯口等等,那熱鬥衝上去基本等於送死。

當然也可以結合跳躍和滑鏟,或者各種道具,或者隊友配合等等。只不過這種已經屬於比較深的策略範疇了,不在本篇範圍,我也不甚精通,就不獻醜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有好的思路和團隊配合的情況下,熱鬥已經不重要了。





步槍光是卡賓就佔了我excel表格的二十多行(包括各種補丁前後和各種配件的數據),費德洛夫、BAR、STG44的數據也都測試了,卡賓雖然削了,但堆射速的情況下ttk還行,STG44也還有一些地位,費德洛夫和BAR是很不好使了。

《決勝時刻:戰區》Bren數據分析:為什麼被冠以“版本之子”的名號-第10張

隨便截一點,卡賓和STG44太多了,懶得截,回頭再一起發

其他步槍的數據測試完之後會一併發出,不過在步槍之前會先發一期霰彈槍和狙擊槍的內容,沒關注的趕緊關注一波哦,或者可以先去看看@淺子漠雨 的視頻哦 決勝時刻戰區:烏鴉暗改龍息彈?你絕對想不到T0霰彈槍居然有她!泥頭噴跌落神壇!

目前只能奪金無數次跳傘來測試(或者技術好的可以嘗試大逃殺測(x)),總之數據不易,希望各位不要吝惜電池,感謝支持!

#神來之作第九期#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