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字伯約,天水郡冀縣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天水功曹姜冏之子。姜維出身天水姜氏。年少喪父,侍奉母親,崇拜儒家大師鄭玄。諸葛亮北伐中原時,姜維受到猜忌,不得已投降蜀漢,得到蜀相諸葛亮重用。在諸葛亮去世後,姜維開始嶄露頭角。

延熙元年(238年),姜維隨大將軍蔣琬駐軍漢中,蔣琬以姜維為營司馬,率領偏軍多次西入羌中作戰。
延熙三年(240年)姜維率軍攻打隴西,魏將郭淮進軍強中,姜維退軍。
延熙六年(243年),姜維遷升為鎮西大將軍,領涼州刺史。
延熙九年(246年),姜維率軍進攻隴西,擊敗魏將郭淮、夏侯霸等。
延熙十年(247年),姜維遷升為衛將軍,與大將軍費禕共錄尚書事。同年,汶山郡平康縣的夷族起事,姜維率兵討平。不久,雍州、涼州等地區的羌胡族人背魏降蜀。姜維率兵出隴右接應,與魏雍州刺史郭淮、討蜀護軍夏侯霸戰於洮西,胡族首領白虎文、治無戴等率部降蜀,姜維將其遷至蜀境。
延熙十二年(249年),蜀漢朝廷使姜維假節,姜維率軍出西平,不克而還。姜維自以為熟知西方風俗,文武雙全,所以想拉攏羌、胡為蜀漢所用,這樣就可以控制隴西,每當姜維想興兵前往,卻遭費禕制裁,使姜維率領的軍隊不超過萬人。

延熙十七年(254年),蜀漢朝廷加姜維督內外軍事。姜維率軍出隴西,狄道長李簡舉城降。姜維進圍襄武,殺敗魏將徐質,並將其斬首,魏軍敗退。姜維乘勝追擊,先後攻破河間、河關、臨洮等地,拔其縣民還蜀。
延熙十八年(255年)衛將軍姜維率領車騎將軍夏侯霸、徵西大將軍張翼等諸軍出狄道,於洮西大破魏國雍州刺史王經,王經死傷數萬,退保狄道城,姜維圍住狄道城攻打,魏國派徵西將軍陳泰前來解圍,姜維設伏不成,退軍駐紮鍾題。
延熙十九年(256年),拜大將軍,獨掌軍權,繼續北伐事業,大戰曹魏名將鄧艾、陳泰、郭淮等,互有勝負。為躲避黃皓的迫害,前往沓中屯田避禍。
蜀漢景耀七年(263年),魏國伐蜀,姜維擺脫鄧艾等人,退守劍閣,阻擋鍾會進軍。鄧艾陰平偷襲成都,後主劉禪投降。姜維志存光復,假意投降,與鍾會反叛,事敗被殺。

【基礎屬性】
武:92 智:95 統:93 政:72
備註:官職、裝備會影響四維屬性
【武將技】
戰法:破釜沉舟
破釜沉舟,背水一戰。對敵方部隊或建築發起猛烈攻勢,造成基礎攻擊114%的傷害。

對敵方部隊和建築造成基礎攻擊110%的傷害,若目標為部隊,有幾率使其燃燒,持續1旬。

對大範圍我方部隊施放,整頓和收編戰場上被打散的士兵,以補充戰力。可補充300兵力,並回復6點士氣值。

以計謀策反敵方城內士卒,產生騷亂或自相殘殺,以消減其兵力。可對敵方建築內士兵造成傷害,傷害隨等級提升且無視防禦。

如果錯誤,歡迎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