瘴氣是山林惡濁之氣,發於春末,斂於秋末。各路的瘴氣都是清明節後發生,霜降節後收藏,獨有自越南南部以南以西的瘴氣卻不如此,可以說四時都有。四時不絕,尤其以冬天、春天為最厲害,與別處不同。

瘴氣有兩種,一種是有形的,一種是無形的。有形的瘴如雲霞,如濃霧。無形的瘴或腥風四射,或異香襲人,實則都是瘴氣。
還有一種,初起的時候,但見叢林灌林之內燦燦然作金光,忽而從半空墜下來,小如彈丸漸漸飄散,大如車輪忽然進裂,非虹非霞,五色遍野,香氣逼人。人受著這股氣味,立刻就病,叫作瘴母,是最可怕的。


戰國西漢時期的瘴病分佈北界可能在秦嶺淮河一線,而長江流域為重病區。隋唐五代時期中國瘴病廣泛分佈於大巴山及長江以南,邛崍山、大雪山和橫斷山脈以東的廣大地域。
清代以後,中國的瘴病分佈範圍繼續縮小,而且縮小速度很快。主要在雲南省境內流行,其它地區只有局部地方流行。現如今,隨著人口增加,山區尤其是瘴氣區開發速度加快,雲南生態及社會環境發生了根本變化,瘴氣逐漸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