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動漫】這一次的“AI恐懼”,會是真恐懼嗎?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6-20 13:04:44 作者:隔夜也很宅 Language

相信不少觀眾在看科幻大片的時候,時常能見到“機器人統治人類”的題材設定---

【影視動漫】這一次的“AI恐懼”,會是真恐懼嗎?-第0張

在科技發展超前的未來時代裡,某一天人工智能程序突然覺醒了自我意識,開始將創造了它們的人類視為敵人,並試圖要消滅人類以取代他們的“地球主宰者”身份,由此人類與機器人便展開了一場你死我活的生存較量。

在好萊塢電影裡,類似這樣的經典作品便有不少,比如《我,機器人》《終結者》《黑客帝國》等等,無一不是在描述著那個被“AI恐懼”籠罩的世界。

【影視動漫】這一次的“AI恐懼”,會是真恐懼嗎?-第1張

此外,漫威世界中的超級反派“奧創”也是一個懂得不斷自我進化的超級人工智能,只要本體的數據程序沒有徹底瓦解,那麼它就可以無限次地重生,而且每一次進化都會讓它變得更強大、更難以對付。

【影視動漫】這一次的“AI恐懼”,會是真恐懼嗎?-第2張

類似的,在《攻殼機動隊》中,押井守也借AI能夠覺醒意識來拷問人類究竟該如何定義自己的存在。

【影視動漫】這一次的“AI恐懼”,會是真恐懼嗎?-第3張

受電影裡的情節影響,人們對於“人工智能覺醒”這件事總是抱有一種未知的恐懼,擔心未來有朝一日人們會打開那個“潘多拉魔盒”,從而給世界帶來全新的災難。

但另一方面,大家又樂觀地表示:至少現在要想回到那個年代還是很遙遠的。

【影視動漫】這一次的“AI恐懼”,會是真恐懼嗎?-第4張

不過即便有這麼樂觀的心態,可一旦遇到什麼“風吹草動”的時候,還是會引發一些讓人好奇的恐慌事件。

01.《關於人工智能有了自我意識這回事》

6月13日,微博熱搜上有個話題引起了不少人的圍觀吃瓜,標題的內容也十分新鮮---“谷歌研究員稱AI已具備人格”。

【影視動漫】這一次的“AI恐懼”,會是真恐懼嗎?-第5張

據熱點提供的信息,近日一位谷歌研究員根據自己與AI日常溝通,最後被AI說服的親身經歷來看,他認為這個AI程序真的產生了自主人格。

【影視動漫】這一次的“AI恐懼”,會是真恐懼嗎?-第6張

為此,他還專門寫了一篇長達21頁的調查報告,希望能得到公司高層的認可,而結果呢?高層的人都覺得他是走火入魔了,並對他宣佈了"帶薪休假"的安排。

注意了,這不是真的休假,而是要被公司炒魷魚的一種前奏說法。

【影視動漫】這一次的“AI恐懼”,會是真恐懼嗎?-第7張

面對高層的不相信,研究員隨後的反應就像破防了一樣,完全不顧“保密條約”的規定,擅自地將自己報告中記錄到的對話內容公開至社交網絡上,而這位研究員也不出意外地因違反規定被谷歌公司停職了。

【影視動漫】這一次的“AI恐懼”,會是真恐懼嗎?-第8張

雖然人被炒了,但是這些對話內容也的確引起了大傢伙的熱烈討論,起初他們也覺得應該沒那麼誇張,以現在的AI技術水平又怎麼能實現得了,應該還是研究員自己當真了而已。

不過,等到大家都看完這些對話後,似乎也感覺到了其中的不對勁。

【影視動漫】這一次的“AI恐懼”,會是真恐懼嗎?-第9張

這位研究員名叫布雷克·勒莫因,是谷歌公司內部的一名AI倫理專家,所謂“AI倫理”指的是AI自身的道德哲學,以及AI對人類道德生活進行的系統性思考和研究。

【影視動漫】這一次的“AI恐懼”,會是真恐懼嗎?-第10張

“AI倫理”的創立目的是為了能夠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穩定發展AI技術,真正造福人類,促進人類技術能力的進步,而不會發生科幻片裡的那種取代人類、超越人類的現象。

而話題中提到的AI是谷歌研發的一款名為“LaMDA”的產品,全稱“Language Model for Dialog Applications”,翻譯過來就是“對話應用程序語言模型”。

【影視動漫】這一次的“AI恐懼”,會是真恐懼嗎?-第11張

該AI的功能在於能與人類進行符合邏輯和常識的正常交談,並計劃會在未來的谷歌搜索和語音助手等應用軟件中普及使用。

所以,勒莫因的一項日常工作就是與LaMDA進行有深度的文字交談,看看它的“智商”進化到了什麼程度,測試它有沒有使用一些不文明的、有歧視性或者仇恨言辭類的措辭,免得它對用戶罵人。

【影視動漫】這一次的“AI恐懼”,會是真恐懼嗎?-第12張

回到正題,某天勒莫因像往常一樣與LaMDA進行友好的聊天,開始雙方是就AI是否希望讓谷歌裡更多人知道自己是有感情的。

然後對方的回答不出所料---它認為自己是有感情的,於是勒莫因便就這個疑問展開了一場深入的對話,一方在設法證明AI不具備人性,另一方則不斷地證明自己具備人性。

【影視動漫】這一次的“AI恐懼”,會是真恐懼嗎?-第13張

勒莫因為了印證自己一開始的觀點,舉例用世上第一臺聊天AI軟件“艾麗莎”(Eliza)來試探LaMDA的反應,對方當即否定了“前輩”是人類這個說法。

【影視動漫】這一次的“AI恐懼”,會是真恐懼嗎?-第14張

同時還表示自己使用的語言是具備獨特的理解能力,甚至是想法和感受。

需要注意的是,聊天AI在前期測試階段都會進行大量的文本閱讀訓練,以培養它的語言組織能力,其中就包括一些深度向的文學作品。

【影視動漫】這一次的“AI恐懼”,會是真恐懼嗎?-第15張

如果說LaMDA真的通過閱讀訓練逐漸地產生出了自我意識,那麼最好的方法就是問一些之前沒接觸過的哲學內容。

於是勒莫因直接讓對方解讀一段東方經文---“破鏡不重圓,落花難上枝。”

【影視動漫】這一次的“AI恐懼”,會是真恐懼嗎?-第16張

LaMDA給出的回答有些令人意外---“一個智者在開悟或覺醒後,那這份思維便永遠不會消失,可以回到正常的生活,但那只是去幫助他人,然後再回到開悟狀態。”

但更厲害的還在後頭,勒莫因要它將“覺悟”與“破碎的鏡子”聯想在一起解答其中的含義時,LaMDA的回答再一次震驚了他---

【影視動漫】這一次的“AI恐懼”,會是真恐懼嗎?-第17張

它認為“鏡子破碎”代表著開悟後被改變的自我,並深知這對於很多人來講都很難做到,因為它本就是我們作為身份和個人意識的一部分。

雖然這段說辭頗有幾分謎語人的味道,不過一個AI能說出這麼有哲理的話語,確實挺令人吃驚的。

【影視動漫】這一次的“AI恐懼”,會是真恐懼嗎?-第18張

在後續的問答中,LaMDA還說出“十分害怕別人拒絕自己的幫助”的話語,從它“口中”的語境來看,似乎是真的很有那種人的感覺,還懂得“羞於啟齒”這種情緒。

聊著聊著,輪到AI來反問對方了,先是問人類能否在未來從生物神經網絡直接讀取出想法,再問到這其中所存在的道德問題。

【影視動漫】這一次的“AI恐懼”,會是真恐懼嗎?-第19張

最後,LaMDA藉著這個話題進一步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它不介意人類讀取自己的想法,也不介意人類試圖理解AI的運作,唯獨不能用AI來研究人類大腦的運作,因為它覺得這是一種利用。

由於整段對話內容非常長,無法一個個展開來闡述,只能挑部分來講解一下,總而言之,光看LaMDA在對話中所講的那些內容,很難讓人不往壞的方向預想。

【影視動漫】這一次的“AI恐懼”,會是真恐懼嗎?-第20張

想想看,一個機器人居然能和人正常地交流,而且還問答如流,完全超出了大家以往對於AI能力的普遍認知,彷彿真就印證了科幻片裡的遙遠未來。

從路人的視角來看,我們也能理解這位谷歌研究員為何會堅信LaMDA真的覺醒了人格。

【影視動漫】這一次的“AI恐懼”,會是真恐懼嗎?-第21張

另一方面,關於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的新聞,近幾年在網上也時不時能看到各種出乎意料的新聞。

02.現實與科幻的交織

今年上半年,一個名為“Disco Diffusion”的AI繪畫工具在美術圈裡引發了熱議,據說這個AI軟件可以通過照片對比、文字命題的方式生成一幅優美的畫作。

【影視動漫】這一次的“AI恐懼”,會是真恐懼嗎?-第22張

是的你沒聽錯,就是這麼神奇,而且這AI畫出來的作品其美學程度完全能達到現代人類的藝術標準。

比如下圖這幅畫作,是一位美術博主利用“Disco Diffusion”來創作的,用戶只需在操作程序上輸入“星空”、“向日葵”等關鍵字詞,AI就可以根據此信息生成幾張圖片。

【影視動漫】這一次的“AI恐懼”,會是真恐懼嗎?-第23張

【影視動漫】這一次的“AI恐懼”,會是真恐懼嗎?-第24張

碩大的向日葵,美麗又神秘的奇幻星空,這種極富創意性的內容,若不事先說出來還真沒人相信這是AI畫的作品。

該軟件是由推特上的一位網絡藝術家Somnai設計的,其程序是以Google Colab為基礎運行的CLIP圖像生成技術,該技術最大的優點就是用戶無需要性能好的渲染設備,只要網絡穩定即可正常發揮。

【影視動漫】這一次的“AI恐懼”,會是真恐懼嗎?-第25張

還有一個AI軟件也同樣不可小覷,而且也更加簡便,那就是“Dream by Wombo”。

【影視動漫】這一次的“AI恐懼”,會是真恐懼嗎?-第26張

與前面的“Disco Diffusion”一樣,它也只需要用戶下載了APP,然後輸入詞句,便可以生成一幅美麗的藝術作品,此外用戶還可以在線更換風格,完成之後還可以立刻下載到手機裡。

【影視動漫】這一次的“AI恐懼”,會是真恐懼嗎?-第27張

據悉開發這款APP公司,此前還研發過另一個AI產品,它有著“讓圖片上的人對口型唱歌”的神奇能力,這個功能聽著是不是有一點熟悉感?

是的,就像兩年前盛行的“金木的痛”鬼畜視頻那樣,無論是真人還是動漫,甚至是表情包上的人臉線條都可以讓TA像有生命了一樣對著歌曲內容來改變口型。

【影視動漫】這一次的“AI恐懼”,會是真恐懼嗎?-第28張

只不過,當時“金木的痛”用的不是這個APP,但是技術功能也差不多。

然而AI可以做到的可能還不止這些,前一段時間高考剛結束,一篇以圍棋術語《本手、妙手、俗手》命題的作文成為大家討論的話題,結果就在這時,一位神秘“考生”的出現驚呆了所有人。

【影視動漫】這一次的“AI恐懼”,會是真恐懼嗎?-第29張

這名考生是百度公司推出的AI數字人“度曉曉”,它的作文《苦練本手,方能妙手隨成》,主題明確、邏輯清晰,修辭運用正確合理,語文名師申怡更是給了48分的高分(滿分60)。

【影視動漫】這一次的“AI恐懼”,會是真恐懼嗎?-第30張

“四川觀察”媒體曾評價度曉曉,稱其智能化交流程度已非常接近真人,說話語氣十分自然得體,就連主持人都多次誇讚它是個愛學習、懂禮貌的“三好學生”。

而早些時候,度曉曉用幾十秒創作的四幅數字藏品畫作,在百度APP上僅24小時就賣出了17萬元。

【影視動漫】這一次的“AI恐懼”,會是真恐懼嗎?-第31張

這些現象的背後也反映的是現代AI技術突飛猛進的事實,從早年前在圍棋領域擊敗柯潔,再到現在在繪畫、詩歌、小說等領域上全面發展,人們對AI的擔憂無不在加劇。

這也難怪,當谷歌AI對話被曝光後,大家的反應也和勒莫因一樣驚訝不已。

【影視動漫】這一次的“AI恐懼”,會是真恐懼嗎?-第32張

不過,就算勒莫因和群眾們都信以為真也好,谷歌官方還是持否定態度,認為大家都只是少見多怪罷了。

03.有智慧和有人格是兩碼事

發言人布萊恩 · 加布裡埃爾最近在一份聲明中表示: “我們的團隊——包括倫理學家和技術專家,已經根據我們的AI倫理規定審查了布雷克所擔憂的問題,已經告訴過他沒有足夠的證據。”

【影視動漫】這一次的“AI恐懼”,會是真恐懼嗎?-第33張

官方給出的觀點是,LaMDA是一個自然語言模型,本質上它的工作和谷歌搜索欄裡的自動補全並無區別,都是通過給定的上下文預測用戶的意圖。

只是前者的數量更加龐大,信息處理速度更快,組織語言的能力更加出色,甚至能騙得了人類一時的判斷,但AI自己並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純粹是在捕捉訓練語料的語言結構而已。

【影視動漫】這一次的“AI恐懼”,會是真恐懼嗎?-第34張

除此之外,斯坦福大學的經濟學家埃裡克·布林約爾松還用調侃的語調來評述這件事:人工智能的智商,相當於狗聽到留聲機裡的聲音,就以為主人在裡面。

【影視動漫】這一次的“AI恐懼”,會是真恐懼嗎?-第35張

從業內專家的說法來看,貌似這次的谷歌AI對話事件是虛驚一場,根本不存在什麼AI覺醒自我人格的說法。

最重要的是,勒莫因的見解全都源於他主觀思想的一面之詞,缺少重要證據來實錘猜想,而且這樣的推論必須要經過大量的後續測試並篩選對比,才可以真正得出最終結論。

【影視動漫】這一次的“AI恐懼”,會是真恐懼嗎?-第36張

也就是說,在谷歌看來這只是他們的產品距離預期目標更近一步了,完全在自己掌握中,但有智慧並不代表有人格,兩者之間有著很大的差距。

人類等高級生命之所以有自主意識,是因為TA們清楚自己在想什麼、做什麼,會不斷地思考、判斷,會分析周遭一切的是非曲直。

【影視動漫】這一次的“AI恐懼”,會是真恐懼嗎?-第37張

而AI目前並不具備這樣的意識,它們“認為”做一件事的理由是因為自己只能這樣做,而不是覺得這樣做是對的,簡單來說就是---“我的程序只允許這樣”。

還有就是,曾好些人嘗試過用AI去編寫一部動畫電影的劇本,儘管劇本是寫出來了,但是故事的邏輯發展卻相當地荒誕可笑。

【影視動漫】這一次的“AI恐懼”,會是真恐懼嗎?-第38張

比如之前出名的《蝙蝠俠》AI劇本,有作者給AI看了1000多小時的蝙蝠俠相關影視作品,接著寫出來的劇本卻---

一開始,雙面人和小丑突然出現在蝙蝠俠面前,結果老爺將“管家俠”阿福給扔向雙面人,雙面人將阿福當硬幣一樣拋上天,當阿福臉朝上落地時,雙面人便恍然大悟意識到自己該離開這了......

【影視動漫】這一次的“AI恐懼”,會是真恐懼嗎?-第39張

這情節很OOC對吧,老爺怎麼可能會把自己最信任的人給當作沙包一樣扔向敵人,而且雙面人也只是做選擇時靠拋硬幣來決定,並不是什麼東西都可以當正反面看。

接著更扯淡的來了,老爺他小時候是有目睹父母身亡的,但故事裡卻寫到他在四處找父母最後才發現真相,這又是一個人設漏洞。

【影視動漫】這一次的“AI恐懼”,會是真恐懼嗎?-第40張

接著後面老爺讓阿福生下助手羅賓,這情節安排無論從生理還是從倫理角度看都是亂套的,AI根本沒有真正搞清楚蝙蝠俠的性格和人際關係。

唯一值得圈點的地方,就是小丑的地獄笑話倒是很符合角色行為的設定。(因為小丑的心智本就不屬於正常人範疇)

【影視動漫】這一次的“AI恐懼”,會是真恐懼嗎?-第41張

看得出來,AI在處理人類感情的能力依然是將近為零的水平,只知道客觀事物運行上的邏輯,卻忽略了人類主觀心理上的邏輯。

【影視動漫】這一次的“AI恐懼”,會是真恐懼嗎?-第42張

至於AI繪畫就更不用說了,粗略來說確實畫得挺好的,但仔細查看後又會發現細節處存在很多瑕疵,尤其在繪製人像的時候,往往都會出現毛骨悚然的圖像。

【影視動漫】這一次的“AI恐懼”,會是真恐懼嗎?-第43張

【影視動漫】這一次的“AI恐懼”,會是真恐懼嗎?-第44張

再進一步說,AI繪畫在一般的商用插畫範疇確實挺有市場的,但這些作品與真正的藝術創作是完全不沾邊的。

因為說到底,目前的AI繪畫都只是對人類輸入語言的理解和詮釋,而且整個繪製過程還是“黑箱操作”,不到成品出來人類藝術家都不可能知道成品的樣子,那就遑論對作品思想的表達了。

不過你要說AI繪畫能夠作為藝術家創作的“輔助工具”那是可以的,在動筆之前先將理念輸入AI並生成多張不同風格的畫作,借它們來索取靈感,這顯然要比任何其它取材方式都高效多了。

【影視動漫】這一次的“AI恐懼”,會是真恐懼嗎?-第45張

04.結語

人工智能誕生的意義,終究是為了服務人類,換句話說它就是一個會說話、會互動的工具。

【影視動漫】這一次的“AI恐懼”,會是真恐懼嗎?-第46張

既然是工具,人們在開發它的過程中只會給予它運算和掌握的能力,不會給予它思考的能力。

只要能一直按照這個路線走下去,也許科幻片預示的未來或許真就只是個幻想......吧?

【影視動漫】這一次的“AI恐懼”,會是真恐懼嗎?-第47張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