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VI》:人文奇觀大賞(中世紀、文藝復興篇)


3樓貓 發佈時間:2021-12-07 01:38:31 作者:冷暖自知的季節 Language

陛下,奇觀誤國啊!見識過自然奇觀的壯麗,終於輪到我們人類的出牌階段了。從數千年前的遠古時期到今天的原子能時代,一座座不可思議的建築學奇蹟踴躍在世界的各個角落。人類憑藉著智慧與雙手,欲與天公試比高!

《文明VI》:人文奇觀大賞(中世紀、文藝復興篇)-第1張

中世紀-吳哥窟

吳哥窟又稱吳哥寺,位於柬埔寨西北部,建於柬埔寨歷史上最輝煌的時代“吳哥王朝”(9-14世紀),該王朝也是中南半島歷史上最強大最強盛的帝國,曾一度佔據了中南半島近九成的陸地。

公元12世紀時,葉蘇利耶跋摩二世弒叔奪位。因王位並非合法渠道所得,新王決定遷都到自己的老巢吳哥,並決定新建比以往所有國王都大的廟宇來樹立自己的威望。婆羅門主祭司地婆訶羅為新王設計了這座太廟(注意是太廟,也就是供皇室自家祭神享用,他人百姓絕無機會來朝拜的),供奉毗溼奴,名之為“毗溼奴神殿”。建造時間歷時30年。

由於吳哥窟的名聲十分響亮,已成為東南亞地標奇觀的一張名片。柬埔寨甚至將其圖案印在國旗上。

《文明VI》:人文奇觀大賞(中世紀、文藝復興篇)-第2張

《文明VI》中的詞條:建造完成時,當前所有城市+1 人口。所有城市+1 住房。必須靠近水渠修建。

+2 信仰值,搖滾音樂會提供的旅遊業績+1000 。(工業時代移除)

這座寺廟四周環繞著護城河,須藉助唯一的橋樑進出,門口有兩隻威風凜凜的巨型石虎鎮守,似乎要把恐懼植入來訪者的心中。——蒂歐格·都·科託
《文明VI》:人文奇觀大賞(中世紀、文藝復興篇)-第3張

奇琴伊察

奇琴伊察是古瑪雅文明城市的遺址,在瑪雅語中的大意為“在伊察的水井口”。位於今天墨西哥東南部的尤卡坦半島,建於公元前五世紀,曾是瑪雅古國最繁華的城邦之一。

城中央有座高達23米的“庫若爾甘金字塔”(就是圖上的建築了),是祭祀瑪雅文明司掌生命、豐收和天空的羽蛇神。據傳在春季和秋季的晝夜平分點,日出日落時,建築的拐角在金字塔北面的階梯上投下羽蛇狀的陰影,並隨著太陽的位置在北面滑行下降。

城中還有一座著名的“人祭球場”,用於舉行一項古老的祭祀運動(類似於現代足球,不過勝利的人要作為祭品,用生命向神明昭顯自己的虔誠。當然古人的思維並非我們能理解的)。

《文明VI》:人文奇觀大賞(中世紀、文藝復興篇)-第4張

《文明VI》中的詞條:該城市所有雨林單元格+2 文化值。該城市所有雨林單元格+1 生產力。必須建在雨林。

搖滾音樂會提供的旅遊業績+1000 。(工業時代移除)

大競技場也讓人印象深刻。我很想看他們在這裡進行比賽,雖然結局聽起來很暴力。我認為作為觀眾還是會安全些。——伊斯拉德布
《文明VI》:人文奇觀大賞(中世紀、文藝復興篇)-第5張

聖米歇爾山

聖米歇爾山,又稱聖彌額爾山,是除梵蒂岡和耶路撒冷外的天主教第三大聖地。

位於法國芒什省一小島上,距海岸兩公里。小島呈圓錐形,周長900米,由聳立的花崗石構成,海拔88米。傳說中,阿弗郎什小鎮的主教奧貝夢見大天使聖彌額爾在自己的腦門上點了一下。醒來後以為是通靈的奧貝趕往聖米歇爾山,修建了一座教堂。

由於聖米歇爾山所在聖馬洛海灣是一片衝基層 ,只有退潮時才有一片灘塗與大陸相連,在此修建工程的難度極高。整座修道院從八世紀一直修到十六世紀才完工。

據傳英法百年戰爭時期,駐守在此的一百餘名法國騎士藉助潮水漲退的特徵,硬是堅守了24年,成為了該地區唯一未被英軍攻破的要塞。

《文明VI》:人文奇觀大賞(中世紀、文藝復興篇)-第6張

《文明VI》中的詞條:您創建的所有使徒除了擁有第二個您通常選擇的能力外,還獲得了殉教能力。必須建在泛濫平原上或沼澤上。

+2 信仰值,+2 遺物槽位,搖滾音樂會提供的旅遊業績+1000 。(工業時代移除)

教會和國家、靈魂和身體、神和人類,這些都是聖米歇爾山上的一個整體,主要任務是進行戰鬥,各行其事,或為彼此守衛。——享利·亞當斯
《文明VI》:人文奇觀大賞(中世紀、文藝復興篇)-第7張

高德院

高德院全民大異山高德院清淨泉寺,位於日本神奈川縣鎌倉市的長谷,是一間佛教淨土宗的寺院。供奉的本尊阿彌陀佛一般人稱為“鎌倉大佛”。

青銅製阿彌陀佛坐像是日本重要的國寶級文物,但是關於修寺人,和大佛的來源並沒有相關書籍記錄。加上日本佛教流派眾多,寺廟幾經易手,先後成為“真言宗”、“淨土宗”等的屬地。由於日本佛教是會打打殺殺的(有僧兵之類的僱傭軍。出家人動起手也是狠),遊戲中建成高德院後會送4名武僧給玩家。

高德院的歷史謎團很多,修建者和首任住持的身份至今都未能明究。其因很有可能是隨著鎌倉幕府的衰落,鎌倉地區逐漸人煙稀少。加上後來日本戰國百年無禮無德的戰亂,導致大量古籍被毀所致。

《文明VI》:人文奇觀大賞(中世紀、文藝復興篇)-第8張

《文明VI》中的詞條:此城+20% 信仰值。贈送4名武僧。必須建在擁有寺廟的聖地區域旁。獲得武僧的前提條件是玩家創立了宗教,或此玩家/城市擁有主流宗教。

搖滾音樂會提供的旅遊業績+1000 。(工業時代移除)

踏過蜿蜒羊腸小道,穿過地獄烈焰迎來審判,安詳面對異教徒之禱。致鎌倉大佛!——魯德亞德·吉卜林
《文明VI》:人文奇觀大賞(中世紀、文藝復興篇)-第9張

文藝復興時期-西印度交易所

西印度交易所建於歐洲大航海時期,是西班牙王室為了加強對殖民地管控和管理航海探險、貿易等一系列海務設立的機構建築。交易所首個所在地位於塞維利亞,但為了緩解瓜達爾基維爾河的交通問題,1717年遷至南端的港口城市加的斯。

在西班牙海軍橫行的年代西印度交易所曾給西班牙王室帶來了不可估量的財富,但隨著與英國的海戰連連失利,西班牙海上霸主的地位不保,皇室債臺高築。最終在1790年被迫關閉了西印度交易所。

《文明VI》:人文奇觀大賞(中世紀、文藝復興篇)-第10張

《文明VI》中的詞條:獲得3次 總督升級。所有與原始 首都不在同一大陸、且擁有 總督的城市 生產力+15%、 信仰值+15%、 金幣+15%。必須建造在市政廣場旁。

每回合+3 大商人點數,搖滾音樂會提供的旅遊業績+1000 。(現代移除)

西方國境外發現的所有領土均隸屬於卡斯蒂利亞國王、王后,及其子孫後代。——《托爾德西里亞斯條約》
《文明VI》:人文奇觀大賞(中世紀、文藝復興篇)-第11張

威尼斯軍械庫

你想要全世界最強的海軍嗎?只要修建一座威尼斯軍械庫,你就可以當海賊王,稱霸四海了。

身處地中海中心的威尼斯在世界觀方面一直與其他城市的人格格不入,對於他們來說商業大於一切,當然包括宗教和戰爭。

隨著海上貿易的興起,威尼斯自當受益匪淺,當然還有攔路收錢的海盜。為了維護自身利益,威尼斯於11世紀末期開始修建一座兵工廠。工廠日夜不休,一艘艘戰船和數以萬計的武器從這泉湧而出。

隨著生意越做越大,威尼斯的對手從小打小鬧的海盜變成了拜占庭和奧斯曼這些帝國。軍工廠也根據需要隨之擴大。鼎盛時期的軍工廠規模甚至達到了60英畝,足足可以媲美一座小型城市。

《文明VI》:人文奇觀大賞(中世紀、文藝復興篇)-第12張

《文明VI》中的詞條:每訓練一個海軍單位,便會獲得第二個海軍單位。必須建在靠近工業區的海岸單元格上。

每回合+2 大工程師點數,搖滾音樂會提供的旅遊業績+1000 。(現代移除)

威尼斯聯邦的軍械庫上有這樣一段題詞:快樂是城市在和平時期想起戰爭的痛苦。——羅伯特·伯頓
《文明VI》:人文奇觀大賞(中世紀、文藝復興篇)-第13張

大津巴布韋

津巴布韋在馬紹納人的語言中意思是石頭建成的城市。而位於維多利亞堡東南部(距首都哈拉雷以南320公里處)的一大片石頭城廢墟,則被稱為“大津巴布韋”。

大津巴布韋曾是非洲班圖人摩諾摩塔巴王國中一座非常繁華的城市。城市興於公元11世紀,是南部非洲的交通樞紐之一。城市的主要組成材料是石頭,在生產力和生產工具如此落後的時代,你很難想象需要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才能用石頭來建造起一座如此巨大的城市。

《文明VI》:人文奇觀大賞(中世紀、文藝復興篇)-第14張

《文明VI》中的詞條:貿易路線容量+1。,城市領土中3個單元格以內的每個加成資源將為從此城市發源的 貿易路線+2 金幣。必須建在與商業中心區域(要求擁有市場)和 牛資源相鄰的單元格上。

+5 金幣,每回合+2 大商人點數,搖滾音樂會提供的旅遊業績+1000 。(現代移除)

示巴女王所要求的一切東西,所羅門王都滿足了她;另外還按照自己的意願給予她豐富的饋贈。所以她和僕人一起返回了自己的國家。——《列王紀》10章13節
《文明VI》:人文奇觀大賞(中世紀、文藝復興篇)-第15張

紫禁城

紫禁城又稱故宮,是華夏建築文化的天花板級存在。始建於明朝永樂四年,之後的歷代明清統治者都有所修繕和擴建。時至今日已成佔地面積約72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的超級建築群。

靖難之役後,朱棣雖在南京坐穩皇位,但北方邊境卻天天傳來遊牧民族襲擾的戰情。為不再重蹈宋朝的覆轍,朱棣決定遷都北京,一位衛境,二是北京作為朱棣的“龍興之地”,具有很高的政治意義。最終朱棣在永樂18年拍板遷都,新的皇城將以南京的紫禁城為藍本,用全國各地最好的石料和木料來建造。

這座橫跨兩朝五百年的皇城,見證了無數的權利鬥爭,最終從皇室禁城轉變為勞動人民的財產。

《文明VI》:人文奇觀大賞(中世紀、文藝復興篇)-第16張

《文明VI》中的詞條:+1 通配符政策槽位,必須建在靠近市中心的平原上。

+5 文化值,搖滾音樂會提供的旅遊業績+1000 。(現代移除)

整個宮殿是沿著一條中心軸建立的,這也是整個世界的軸心,以宮殿為代表,四個方向的所有東西都是從中心點懸吊下來的。——傑弗裡·裡格爾
《文明VI》:人文奇觀大賞(中世紀、文藝復興篇)-第17張

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位於今天的西藏拉薩瑪布日山上。唐朝時期,松贊干布為迎娶文成公主在此地興建了龐大的山體宮殿群。後來吐蕃王朝覆滅時布達拉宮毀於戰火中,大部分建築灰飛煙滅。

時間到了17世紀,五世達賴喇嘛為鞏固政教合一的甘丹頗章地方政權,由第司索朗繞登主持,重建布達拉“白宮”及宮牆城門角樓等,並把政權機構由哲蚌寺遷來。

從此布達拉宮成為了藏傳佛教歷代喇嘛的住所,同時也是藏地舊社會“政教合一”的政治中心。

《文明VI》:人文奇觀大賞(中世紀、文藝復興篇)-第18張

《文明VI》中的詞條:+1外交政策槽位。+1外交勝利點數。必須建在靠近山脈的丘陵上。

+2 文化值,+3 信仰值,搖滾音樂會提供的旅遊業績+1000 。(現代移除)

我第一次踏上布達拉宮房頂時,像步入生命的巔峰一般,這種感覺是前所未有的:整個人進入到從未有過的意識範圍之中。——皮柯·耶爾
《文明VI》:人文奇觀大賞(中世紀、文藝復興篇)-第19張

泰姬陵

泰姬陵全稱泰姬瑪哈陵,是莫臥兒皇帝沙·賈汗為紀念他第二任妻子穆塔茲·馬哈爾修建的。

王妃去世後,沙·賈汗終日以淚洗面。於是發動數萬名勞工,並從歐洲聘請了數十名建築師來修建這座陵墓。陵墓建造跨度長達22年, 材料全部使用純白色大理石建造,用玻璃、瑪瑙鑲嵌來裝飾,可謂是極盡奢侈。被譽為“完美建築”。是印度穆斯林建築文化藝術的瑰寶。

據傳沙·賈汗想在河對岸修座一模一樣通體黑色的陵墓,可惜晚年遭到兒子囚禁(皇權面前還真沒親情),這事也就不了了之。


《文明VI》:人文奇觀大賞(中世紀、文藝復興篇)-第20張

《文明VI》中的詞條:此奇觀建成後,提供2點或以上時代得分的歷史時刻所提供的時代得分+1。必須建在河流旁。

搖滾音樂會提供的旅遊業績+1000 。(信息時代移除)

見過建造在空中的城堡嗎?此物只應天上有,下凡人間便為歲月奇觀。——貝亞德·泰勒
《文明VI》:人文奇觀大賞(中世紀、文藝復興篇)-第21張

聖瓦西里主教座堂

聖瓦西里主教座堂位於俄羅斯首府莫斯科市中心的紅場旁,其緊鄰著克里姆林宮,是世界人民對俄羅斯這個北方國度建築的第一印象。

教堂建於1561年,是伊凡四世為紀念戰勝喀山汗國而建的教堂。最初這裡為7個木質教堂,後來改建成9個形態各異,造型奇特且精緻的石制教堂。其中塔頂最高的一座教堂是為紀念伊凡大帝最為信任的一位道士的名字——瓦西里。

據傳教堂修完後,伊凡大帝為了世間不再出現相同的建築,殘酷的將建築者的眼睛全部刺瞎。伊凡大帝也因此獲得了“恐怖沙皇”的名號

《文明VI》:人文奇觀大賞(中世紀、文藝復興篇)-第22張

《文明VI》中的詞條:此城市產出的 宗教旅遊業績+100%。此城市所有凍土單元格產出的 食物+1、 生產力+1、 文化值+1。必須建在市中心旁。

+3 遺物槽位,搖滾音樂會提供的旅遊業績+1000 。(現代移除)

第一個擁有交叉設計,紅綠相間;第二個的所有刺角均為黃色和黑色;第三個覆有藍色和深紅色裝飾片塊;第四個的一些部分呈橢圓形。——凱瑟琳·布蘭奇·格思裡
《文明VI》:人文奇觀大賞(中世紀、文藝復興篇)-第23張

貝倫塔

貝倫塔又稱聖文森特塔。位於今天的葡萄牙里斯本,建於曼努埃爾一世時期(修建時間為1514-1520年),作為軍事要塞來拱衛貝倫區的港口,以及附近的聖哲羅姆派修道院。

這座擁有五百年曆史的塔樓不僅是今天里斯本的地標建築物,還見證了葡萄牙的興衰。經歷過從守衛海岸的軍事要塞,到儲藏室、監獄、海關、電報站、燈塔等一系列職能。最終在今天被改造成歷史博物館,靜靜的為遊客簡述這裡曾經發生的故事。

這裡也是歐洲大航海時代多數冒險家和航海家的起點,從歐洲大陸啟程遠洋的最後一處補給站。

《文明VI》:人文奇觀大賞(中世紀、文藝復興篇)-第24張

《文明VI》中的詞條:目的地城市每有1處奢侈品資源,從此城起源的國際 貿易路線便+2 金幣。貝倫塔建造完成後,不在首都所處大陸的城市將直接獲得當前所能建造、 生產力花費最低的建築。必須建造在與港口區域相鄰的海岸單元格上。

+5 金幣,每回合+1 海軍統帥點數,搖滾音樂會提供的旅遊業績+1000 。(現代移除)

“這些火炮會讓試圖通過的船隻遭到沉重打擊。”——阿布蘭特什公爵夫人勞拉·朱諾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