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看到《千爵史詩》這款遊戲的時候,我就不由自主地關注了它——小時候跟著我爸看各種租來的錄像帶,光周潤發的《賭神》和周星馳的《賭俠》反反覆覆看了得有好幾十遍。作為伴隨我長大的港臺片之一,“出千”這個事兒在我心裡面倒是有種極為特殊的地位。
我就是想借機放張邱淑貞,嘿嘿
雖然我平時不大喜歡打牌這種勾心鬥角的桌上游戲,但看人出老千卻著實是種享受:花裡胡哨的手法,科技十足的輔助器械,再來上點爾虞我詐的心理戰,各種化險為夷,各種極限操作,讓人看著又緊張又刺激。
要說負責這部作品的發行商Devolover Digital,他們的眼光我向來都是十分信任的——又怪又有味,質量還挺高。感謝他們的邀請,我急不可耐地提前體驗到了這部主打“出老千”的《千爵史詩》。
總的來說——
它就像是那個經典的meme:這裡是“1+1=2”,學會了嗎?那麼好,下面請解出這道題吧:“ dy/dx=(xy²-cosxsinx)/[y(1-x²)],,y(0)=2 求y”
《千爵史詩》不是什麼“鬥地主模擬器”,而是一場盛大的出千表演,所以從遊戲體驗的層面來看,它玩起來會很別緻。十幾個小時的遊戲時間下來,它讓我真正明白了一件事:想成為千王之王,這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事情。
《千爵史詩》充滿了看似簡單的遊戲機制,但是當這些機制互相組合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你面對的不是一場普普通通的牌局,而是隨時隨地會吃了你的野獸。
它玩起來很難,但卻很上頭。在不斷地與對方博弈,一次次遊走在生死邊緣的過程中,你會鍛煉出強大的內心,也會在牌桌上通過QTE來學習到出千的各種手段,以技術夾雜著戰術的配合,達成各種有趣或是出人意料的目標。
但從我個人的遊戲體驗來看,玩家在遊戲初期學習出千所要付出腦力成本不低,想要熟練掌握其中的門道也需要一定的時間。雖然它一開始會給你足夠的新鮮感,但實在是有些透不過氣的辛苦。而等到遊戲的中後期,《千爵史詩》也難免陷入到了“出千技巧”的排列組合中,玩起來略感平淡。
但歸根結底,我仍然覺得《千爵史詩》足夠獨特,也足夠有創意。作為一款體量並不大的獨立遊戲,它在“出老千”這個題材領域開闢出了一個新天地。如果你對本作的畫風並不反感的話,那我還是強烈建議下個Demo試上一試。
畢竟再怎麼說它還有個“戒賭”的教育意義呢。
落得恰到好處美術和音樂
首先需要誇讚的是,《千爵史詩》的美術風格實在是太好了——它的故事發生在十八世紀的法國,而它的美術風格則是以一種被稱之為“獨幅版畫”的藝術表現形式呈現。
“獨幅版畫”在17世紀由意大利畫家喬凡尼·貝內戴託·卡斯蒂廖內發明。比起別的版畫種類,它的製作過程簡單且不受拘束,同時還能兼具版畫藝術效果,在18世紀的歐洲成為了一種重要的美術表現形式。
所以《千爵史詩》的美術風格非常特別,它就像是一幅幅掛在牆壁上的經典名畫,你可以用肉眼觀察到僅屬於印刷工藝的獨有紋理,也能夠從人物線條上的不穩定感受到手工製版所帶來的粗糙。從整體上來看,它絲毫不會讓你覺得會有從遊戲世界觀中跳脫出來突兀感,同時又能夠從畫面上傳達出了一種僅屬於美術的獨特浪漫。
再加上各數十首交響樂的搭配,讓遊戲的整體氣質顯得如此優雅又如此別緻。時而悠揚時而神秘的小提琴旋律,亦或是時而典雅時而厚重的古鋼琴銀色,讓你在遊戲的開始,甚至會產生出有種漫步在盧浮宮,感受著美術薰陶的錯覺。
作為一款標準的獨立遊戲,《千爵史詩》在美術方面可以說是不算精琢細刻,但絕對別具一格——不用在乎什麼主流審美,就整點特有味道的古典藝術,還挺好的。
古典的人物造型
故事與玩法相得益彰
既然故事發生在十八世紀的法國,那麼《千爵史詩》的故事也免不了上層名流與下層貧民的階級碰撞。雖然這設定著實老生常談了點,但卻永遠百看不厭。
在這個危機四伏的故事中,玩家將扮演一個在酒館做服務生的小啞巴。世道的不公讓你只能把抗議寫在臉上,在某一天,你遇到了一位不知哪裡來的伯爵,他要求你配合他在一場牌局中幫助他出千。結果好巧不巧,就在你偷看對方牌型並且試圖發送暗號給伯爵的時候,對方發現了你們的小計倆。
一片混亂之中,對方開的亂槍打中了酒館的女老闆。作為沒錢沒勢力的你只能等待著警察的拘捕,而這時候伯爵卻提議要帶你離開此地,於是你們二人周遊各地,運用出千的技巧來掙上一筆大錢,勢要翻身做人上人。
既然想要成為千王之王,學習出千的套路就成為了玩家的第一個必修課。雖說這遊戲玩的是出千體驗,但伯爵和他的朋友們確實會認認真真地教你其中的奧妙。從最基本的偷看別人的牌然後發暗號開始,你要學習的不只是手法,到後面還要學習做標記,跟隊友互相串牌等一系列陰謀陽謀。
對出千來說,手法肯定是基礎中的基礎
平心而論,這遊戲玩上一遍後,你確實可以弄明白那些匪夷所思的老千套路是怎麼來的,但你要想把這套理論真正的用在跟好基友們的牌桌上那真是難於上青天——因為《千爵史詩》的設計非常巧妙,它把你的大腦從真正的牌局上解脫開來,把整個遊戲的核心全部聚焦在了“出千”這件事上。
大部分的出千過程在遊戲中是以一些花樣百出的QTE和鼠標滑動來展現的。例如最經典的撲克玩法“三牌賭一張”,你的出千過程就是在有節奏地按屏幕上的提示完成對應的QTE,它模擬了你在洗牌,翻牌過程中的節奏。你無需記住真正的Q牌在哪裡,只要按照要求完成出千的指令,對方自然只能乖乖地被你玩弄於股掌之間。
無需研究手裡的牌型構築,也不用擔心自己摸到的牌是強是弱,系統乾脆直接連多餘出牌階段直接一股腦兒全跳過,只需要玩家記住那幾個能讓你贏下這一局的關鍵牌,僅此而已。
但問題是,你的對手是人類,他們會在不斷輸錢的過程中逐漸變得不耐煩,同時也會起疑。這一點展現在遊戲中就是所謂的“警戒條”。假如你在發牌或是洗牌的過程中猶豫了一下,那種不自覺的表現會加快警戒條的增長。由於你並沒有辦法去減少警戒槽的增長,所以遊戲就要求玩家從觀察牌局到完成出千一氣呵成。
如果你的技巧還不夠熟練,讓警戒槽爆炸了,那麼就意味著你的出千被人識破。但這不意味著遊戲直接結束——大部分的時候只是把你錢罰光後蹲大牢就完事。而玩家只需要在鄉間小道上擺上個牌局,通過點簡單騙術就能再次掙回啟動資金,繼續你的出千大業。
三牌賭一張可以說是源自民間的經典玩法了
仔細一想,賭博可不就是這樣麼?隨便找點仨瓜倆棗就能開上一盤,什麼三教九流都能過來搏上一搏。從草根而來,最後還得回到草根去。
可畢竟人與人不一樣,古話說的好:“出千者恆被千” —— 有些有錢的人還會跟你規規矩矩地爭個輸贏,有些同樣會出老千的人會跟你在“第二個戰場”中暗暗較勁……但這些都還好,最可怕的是有些沒錢的人賭起來可是真的在玩命。面對著他們身上不長眼的刀劍槍械,跟這些人玩牌也要時時刻刻記得有松有放,故意輸上幾局哄他們開開心心,亦或是故意把好牌或是作弊牌發給另外幾家轉移火力。
請人切牌也是一種心理戰術
要怎麼做都取決於玩家自己,但無論如何,行走江湖,保命才是重中之重。如果真的是背運到了極致一不小心丟了命,在《千爵史詩》中卻也不意味著結束——想要復活就給死神交點好處費,但如果你身無分文,那麼死神就會要求跟你賭上兩局。想不到吧?就連死神也是個賭徒。
於是這一身出千的本事就算是下了地獄也能派的上用場,實屬諷刺。
《千爵史詩》的故事設計與玩法設計緊密地結合在了一起。它並沒有像《賭神》、《賭俠》、《賭聖》這些香港電影那種誇張的表演,即便是故事方面有些無厘頭,但從視覺表現力來看它卻反而顯得很溫和。
可越溫和的外表下,遊戲所散發出的那種遊走於刀劍之上的緊張感就越發地強烈。所謂反差感,莫過於此。
回顧故事
在跟人於牌桌上對決了十數個來回之後,我才明白《千爵史詩》不只是會讓你瞭解到出千的門道,還能夠讓你明白賭徒們的心理。當你不斷地通過出千來見證這些人生百態的時候,不妨回首一下這一路走來的驚險之旅,是否會發現,自己其實早已經深陷在這個亦正亦邪,說不清道不明的灰色地帶中無法自拔了呢?
還是想抱怨兩句
如果拆開來看,《千爵史詩》其實就像是小遊戲的合集——這些小遊戲被包裝成了一個個的出千技巧,安排在了不同的地圖、不同的角色身上。
當玩家剛開始學習千術的時候,《千爵史詩》在遊戲節奏上似乎顯得頗為“用力”:基本每到一個地點,伯爵就會傳授給你幾個新的千術技巧,這些技巧單獨拆分開來並不複雜,但在牌桌上,它們之間卻形成了一個完整地“出千技術鏈”。只要有任意一環做的不到位,那這一場對局就付之流水。
所以對於新玩家而言,它會顯得有些挫敗感,又會顯得有些透不過氣——畢竟有28種出千技巧要學,實在是忒多了。
不過好在遊戲提供了難度選擇,玩家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是否開啟提示,雖然不能一鍵自動作弊,但多少能減輕點記憶方面的負擔。
當你完全解鎖了這28種出千技巧(有一些還是衍生技巧)的時候,就會突然覺得這個遊戲已經“到頭了”。到中後期其實就是千術技巧的排列組合,不會再有更新鮮的玩意兒,多少讓我覺得遊戲的後勁有些不足,略感遺憾。
另外我在遊戲中還體驗到了“無法呼出菜單”之類的小BUG,雖然無傷大雅,但也不容忽視,希望開發團隊能儘快修正吧。
結語
作為遊戲而言,《千爵史詩》還是給了我十足的遊戲樂趣與新鮮感,它有著絕佳的題材,出色的美術以及具有參與感的操作體驗;稍顯誇張的故事中所蘊含著的幽默,也能與緊張的牌局形成一張一弛的遊戲節奏。總的來說,它是一種非常別緻的遊戲體驗,可以說是天下獨一份,嚐嚐也不虧。
但說一千道一萬,賭博本身是不對的。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在現實世界中出老千被識破的下場只能說一個比一個慘。玩玩遊戲可以,至於出千什麼的,還是讓它停留在這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