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陸家賢推出了像素放置掛機遊戲《冒險與挖礦》手遊版。
這在那個手遊還在玩換皮的時代,顯得非常特別,也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很快便流水過億。
但是隨後的7年裡,木七七這家公司卻逐漸衰落,直到2022年初陸家賢停掉所有業務解散團隊,他們倒下的原因是什麼?
"你知道嗎,我們最早的辦公室租金一個月10萬,當時覺得挺貴的。"
陸家賢指著一棟樓,那是2014年他們在上海一個大學生創業基地的辦公場地。"水電全包,整層樓都是我們的。"
每晚三四點,寫字樓裡只剩下他一個人的身影。凌晨騎車回家時,路上連出租車都很少見。第二天上午11點,他又會出現在辦公室裡。
那時候的他還不知道,8年後,這個讓他全情投入的團隊會走向解散。
從傳統行業到遊戲
2000年,陸家賢從中專畢業,在傳統行業待了五年。
在工作期間他開始接觸計算機,為遊戲公司做一些市場周邊工作,幫他們寫軟文和宣傳材料。
一位前輩看中他寫文案的能力,把他帶進了遊戲行業。
2014-2015年,手遊市場充斥著卡牌等固定品類。
"那個時候大家都在努力做賺錢的遊戲,遊戲都是卡牌都是固定的那幾個品類。其他在PC上面成功的,還是在主機上面成功的玩法,都沒有人在嘗試。"陸家賢卻看到了機會。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找到了頁遊《冒險與挖礦》的團隊商談合作。
對方因為技術等原因覺得不擅長手遊開發,陸家賢便提出要授權來做。
陸家賢說道,"冒險與挖礦最早的研發人員加在一起的話,就從五個變成七個,變成十個規模,一直是屬於比較小的。"
產品的像素風格在當時並不被看好。
"那個時候大家在意的渠道發行,他們在意的都是賣相,美術的成本是這樣的。那冒險與挖礦是一款像素的產品,所以它在賣相上面就不佔優勢。"團隊只能在貼吧、微博等各處自己發帖,聚集早期用戶。
意外的成功
2015年7月產品公測前,陸家賢召集運營負責人和技術團隊開會預估收入。
他們列出了5種情況,最樂觀的預期是月收入20萬。"那時候大家工資比較低,如果能有20萬月收入,我就可以去開一個新項目。"當時賬上只剩種子投資人給的50萬了。
意外發生了。
安卓測試第一天月流水就超10萬。
上線後獲得蘋果推薦,帶來幾十萬下載量。
第一個月流水達到200萬,扣除30%蘋果稅後到手120多萬。這還是在沒有買量、沒有市場營銷成本的情況下。
通過與英雄互娛合作,遊戲一天最高達到100萬註冊用戶。
秦琪,木七七現負責人
這對10人的小團隊是巨大考驗。"沒有經驗的團隊做出來產品總會有各種各樣的bug。那時候團隊裡面大部分人都是16個小時撲在公司裡面的。"
但秦琪認為與英雄互娛的合作對產品並不適合。"IOS上線一個月就要在安卓全面鋪開,但我們前期體驗還沒改好,內容也沒補齊,沒有以最好的狀態迎接市場用戶。"
服務器頻繁崩潰成為常態。
有次晚上10點服務器宕機,陸家賢陪著技術寫維護公告修復bug到12點。他騎車回家路上又接到通知說服務器再次崩潰,當場在路邊停車痛哭。
產品運營中還面臨著渠道數據不通的問題。"當你的一個產品在一個平臺上面賺不到錢的時候,我們沒有辦法要求渠道商虧錢幫助我們推廣。按照合同我們就可以把產品拿回來,但用戶的資料和數據是屬於平臺的資產。"
團隊也在運營中不斷摸索與用戶互動的方式。
秦琪回憶:"小光在遊戲內設了一個反饋的入口。你在不停地跟玩家及時回覆時,他們會覺得特別好玩,甚至覺得跟我們聊天比玩遊戲還好玩。因為這樣的原因,他們會邀請身邊的朋友一起來玩。"
膨脹與迷失
成功讓陸家賢開始膨脹。
"因為人生從沒高光過,當媒體來找你時,完全不知道怎麼拒絕。"他開始遠離業務,覺得成功源於自己的眼光,想著融資、擴張生產線。
就連老夥伴提意見,他也不愛聽了。有次他甚至拍著桌子說:"冒險與挖礦有今天的成就都是老子做出來的,你有什麼資格跟我指手畫腳。"
2018-2019年,在獲得港股上市公司收購和騰訊投資後達到最膨脹時期。團隊擴張到70多人,同時運作8個項目。
項目立項變得隨意,"可能只有主策主程到位了就敢開項目,甚至有些項目連主策都沒有主美到位就敢開。"
其中《卡片怪獸》成為轉折點。
正如Darks(木七七原技術合夥人)所說:"在卡片怪獸整個demo出來,整個遊戲已經定型,但是還沒到上線標準的那個階段,是比較痛苦的。因為卡片怪獸最大的問題就是這個階段太長了。"
研發週期普遍比預期延長一倍以上,原本預期一年上線的項目拖到兩年半甚至三年。成本也相應成倍上升。
陸家賢沒有建立科學的管理流程,而是選擇推卸責任。
衰落之後
2019年開始,版號政策收緊,整個遊戲行業開始收縮。
木七七沒有新項目在線上盈利,每月三五百萬的成本成為沉重負擔。但陸家賢一直在自欺欺人:"那個項目再熬一熬就上線了,那個項目再熬一熬別人就代理了。"
2022年,面對冰冷的收支報表,他終於意識到不能再拿團隊的錢去搏了。
他把業務交給了原合夥人秦琪,繼續運營《冒險與挖礦》和《卡片怪獸》這些老產品。
秦琪接手後的計劃很明確:"首先把木七七手上原來的遊戲能夠儘量重新回到玩家視野裡面,然後再去考慮其他產品,在這之後選擇一條我們認為可以去開創的新方向。"
2022年,陸家賢陪女兒去澳洲讀書。
在那裡,他重新思考了木七七的十年曆程。"最早是想給行業帶來一些獨特產品,但公司越做越大後,成本壓力下產品也變得越來越同質化。"
現在他正和原CTO一起嘗試做一些新的demo。
"不是要快速把規模做大,而是想看看三五個老炮能不能做出讓用戶讚賞的產品,花兩三年時間去雕琢,跟用戶共同成長。"
Darks,木七七原技術合夥人
有一天,陸家賢在TapTap上看到木七七廠商賬號下的留言:"見證了貴司的一生。早安,午安,晚安,再見。"這讓他想起了那七年的回憶。
"躺平六個月後回到行業,你會發現行業變了,但老夥伴依然對遊戲充滿熱情。那些渾渾噩噩的七年就當南柯一夢,你還是2014年那個年輕的陸家賢。"
導演BK
專注遊戲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