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不想買《NBA 2K22》,但是我別無選擇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5-17 11:43:35 作者:杉果娘 Language

文/haKuRyu
最近《NBA 2K22》在杉果開啟了新史低 31 元折扣。按北京的物價算,31 元也就是一頓豪華版午飯而已。但我還是不想買《2K22》,非常非常不想,因為我就是不想給這個遊戲花錢……這是對我錢包的情感傷害。
我最早接觸這個系列是 PSP 上的《2K10》,那會我還是個青澀的初中生,英文水平也不好,只能硬啃生肉。當時我喜歡菲尼克斯太陽隊,而《2K10》居然能把太陽隊的靈動飄逸還原個七七八八,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後來我不看 NBA 了,心頭好也從 PSP 變成了 PSV,但《2K10》我一直沒有刪掉,偶爾還會掏出機器用太陽打兩把快速。再看看今天的《2K22》……真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啊。
所以,《NBA 2K》系列究竟怎麼了?為什麼它能從中國籃球粉絲的單機遊戲啟蒙作,變成現在這副人人喊打的樣子?帶著這個問題,我探尋了《NBA 2K》系列的歷史,並將其整理成專欄供各位閱讀。

誕生:PS2 時代的世嘉雄心

與各位想象的不同,《NBA 2K》系列並不是 2K 這家公司創建的,它的開發商名叫 Visual Concepts(視覺概念)。視覺概念很喜歡拿著授權開發遊戲,做過《麥登橄欖球》和《美國棒球職業聯盟》等一系列體育遊戲。
不過在 90 年代中期,EA Sports 的《NBA Live》系列藉著喬丹時代的東風,靠強大的畫面水平和真實度坐穩了體育模擬遊戲的頭把交椅。與 EA 這樣的怪物相比,視覺概念只能算是小打小鬧。
不過視覺概念仍然打算挑戰 EA:1997 年,PS1 平臺的《NBA 快攻 98》發售。
這款遊戲充分利用了 PS1 的機能,可惜玩法太過粗糙,完全打不過強大的《NBA Live 98》。就在視覺概念準備放棄挑戰 EA 的時候,《NBA 快攻 98》的發行商之一世嘉嗅到了商機。
當時世嘉正在籌劃新主機 Dreamcast(DC),為此世嘉已經傾注了數百億日元。好馬配好鞍,世嘉大手一揮收購了視覺概念,為 DC 開發先進的獨佔遊戲。
1998 年底,初代《NBA 2K》正式發售。這款遊戲擁有逼真的物理引擎、準確的運動軌跡和豐富的自定義選項,畫面全方位吊打《NBA Live 99》。初代《2K》以一己之力拔高了整個行業對體育遊戲的標準,是一款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遊戲。
不過,真正打響名聲的還是 2000 年的《NBA 2K1》:《2K1》加入了街頭籃球模式,還利用 DC 的撥號上網功能開發了在線對戰。同年對手《NBA Live 2000》徹底開擺,PS2 版畫質甚至和 PS1 版差不多,這就顯得 DC 獨佔的《2K1》更加優秀了。
可惜好景不長,DC 平臺最終在主機大戰中徹底失敗,而《2K》系列也只能放棄獨佔,開始登陸其他平臺。
後來世嘉為《2K》爭取到了美國 ESPN 電視臺的授權,遊戲也更名為《ESPN NBA》,還加入了讓自定義角色參與聯賽的 24/7 模式。然而穩步前進的《2K》依然幹不過連年擺爛的《NBA Live》,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嘛。
世嘉本來就因為 DC 主機的失敗而虧到爆炸,還要額外為 ESPN 的授權掏錢……多重壓力之下,世嘉最終還是決定把《2K》系列和視覺概念工作室賣掉,給自己的北美分部來一個體面的“死刑”。
最終接手這個 IP 的,正是我們熟悉的老朋友 Take-Two Interactive。

發展:中國玩家們的單機啟蒙

T2 是一家善於市場營銷的公司。他們將《ESPN NBA》系列的名字又改回了《NBA 2K》,還將收購來的世嘉發行部門改名 2K Sports,儼然一副要打造體育王朝的專業模樣。
更重要的是,T2 比世嘉更熟悉美國市場,知道能在美國市場賣爆的遊戲必須擁有出色的畫質……而視覺概念最擅長的就是畫質。
2006 年第七代家用主機 Xbox 360 和 PS3 先後問世,而《NBA 2K7》成為了最早登陸次世代主機的遊戲之一。遊戲的畫面全面進化,動作更逼真,模型更精緻,甚至可以用晃手柄的方式罰球,贏得了市場的一致好評。
不過嚴格意義上說,《2K7》的玩法其實沒什麼進步,優秀的畫質掩蓋了遊戲的 AI 和平衡性問題。續作《2K8》並沒有改進這些缺點,所以也只落了個反響平平的結局。
後來的《2K9》其實也沒有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無非是一些小修小補,以及所謂的“更逼真的汗水”。但《2K9》選擇了登陸 PC,騰訊也取得了《2KOL》的獨家代理權,巧合的是對手《NBA Live 09》剛好在這一年開始放棄 PC 平臺……由此,國內玩家們第一次接觸到了籃球模擬遊戲,而《2K9》也成為了許多人的單機遊戲啟蒙作品。
翌年的《2K10》加入了新的 MyPlayer 模式,允許玩家用自定義球員體驗整個職業生涯,甚至連訓練都需要玩家手動完成。這個玩法受到了玩家們的普遍好評,也成為了《2K》系列的常駐模式。
就在《2K》系列穩步發展的同時,隔壁的《NBA Live》系列卻把自己給活生生地玩死了。
當時的 EA Sports 打算給自己來一次“品牌升級”,不僅要把遊戲更名為《NBA Elite 11》,還打算用上全新的技術手段,還要確保在手機端同步發售。然而這步子邁得太大,年貨遊戲工期又實在太緊,導致遊戲臨近發佈時出現了著名的“拜納姆耶穌”BUG,《NBA Elite 11》最終只能取消,連著未來兩年一起都寄了。
這下 2K Sports 樂開了花,趕緊“趁熱打鐵”開始搶佔友商市場。
這一時期,《2K》系列陸續加入了很多被玩家們稱讚的內容。《2K11》加入了歷史球隊,將巔峰時期的公牛、湖人和凱爾特人整個搬到了遊戲裡,封面更是請出了傳奇球星喬丹;《2K12》加入了帶劇情的 MyCareer 模式,讓遊戲多了幾分角色扮演的味道;《2K13》則加入了 MyTeam 模式,還請到了著名歌手 Jay-Z 譜曲,可謂是熱度滿滿。
總得來說,這一時期的《2K》系列正在穩步前進,而對手《NBA Live》的翻車更是讓《2K》成為了市面上唯一的體育模擬遊戲,可謂是時也運也。

壯大:屠龍少年終成惡龍

2013 年,沉寂了許久的 EA Sports 終於發力,為我們帶來了斷更許久的《NBA Live 14》。然而,EA 的對手已經今非昔比了。
這一年,索尼和微軟共同發佈了第八代家用主機 PS4 與 Xbox One,而《2K》自然還是第一批吃到次世代紅利的人之一。《2K14》擁有大幅進步的次世代畫面和逼真的物理引擎,在熱火奪冠的詹姆斯更是成為封面球星,在遊戲裡單打、突破、中投、三分無所不能。
我在電玩店裡的慘痛回憶,就是玩《2K14》的時候根本防不了同學的詹姆斯,只能眼睜睜看著他一個擋拆+加速過了我的中鋒,然後直接起跳隔扣我的內線隊員……
《2K14》還大幅簡化了遊戲的操作,讓新人上手更方便,也強化了遊戲的對抗性。雖說老玩家必須重新適應遊戲,但在畫質和引擎的大幅進步後,市面上自然也不會有太多批評的聲音。
《2K15》到《2K18》其實沒有太多能介紹的,無非是在《2K14》的基礎上帶來更多的玩法和模式,例如讓玩家體驗宏觀俱樂部運營的 MyLeague 模式,以及能讓許多玩家一起社交的廣場玩法。這些玩法確實吸引了不少粉絲,也推動著系列的穩步前進。
這個時期的《NBA Live》系列則已經徹底失敗,不僅畫質還停留在 PS3 末期的水平,曾經引以為傲的玩法也輸給了《2K》,甚至在安卓和 iOS 市場上也完全跟不上對手的步伐,屬於是全線崩盤。
《NBA Live》系列的最後一作停在了《NBA Live 19》,此後 EA Sports 不再有續作開發計劃,《2K》在這場跨越 20 年的戰爭中勝出了。
然而,屠龍少年或許註定成為惡龍。
《2K18》的媒體口碑不錯,但用戶口碑全線崩盤,就是因為引入了用虛擬貨幣 VC 開包抽卡的氪金機制。可能 2K 還嫌被罵得不夠狠,索性在《2K19》裡直接把“打錢”兩個字寫在了臉上,將微交易系統推到了遊戲的主要地位。
說實話,玩家們並不介意給自己喜歡的遊戲充錢,更不介意購買一些屬性離譜的高人氣球員。但是 2K 為了掙更多的錢,直接在《2K19》將屬性不好的球員做成沒法用的垃圾,還將強力球員放在卡包裡讓你抽……這樣的行為,只會收穫玩家的憤怒,還有可能會影響到公司高層對遊戲未來方向的誤判。
果不其然,《2K20》一經發售就徹底翻車。宣傳期間吹上天的女籃其實只能在快速模式裡玩,首發以後遊戲裡遍地都是 BUG 和優化問題,Switch 版更是直接開擺。遊戲的 M 站用戶均分只有 1.6 分,創下了歷史最低記錄。
事實證明,一個市場還是需要有競爭的,不然吃虧的註定是消費者。

現代:連媒體都不給面子了

所有人都盼望著《2K》能夠端正態度,但《2K》就是能屢屢刷新你的認知。
2020 年末,第九代家用機 PS5 與 Xbox Series 陸續發售,而《2K21》也再次搭上了次世代的東風……個屁。這次連一向“高情商”的媒體都不想給好評了,M 站的 Xbox One 版直接只有 67 分,一躍成為《2K》歷史上媒體評分最低的遊戲。
為了紀念 2020 年意外去世的科比,《2K21》將當年的高級版捆綁包定名為《曼巴永恆版》。在國區售價高達 489 元的情況下,這個捆綁包裡卻只是多了一堆虛擬貨幣和一套毫無誠意的科比紀念品而已,連一張科比的球員卡都不捨得給。
說實話,和《2K21 曼巴永恆版》相比,NBA 貼吧流行的直升機地獄笑話都是小兒科。
時間來到 2022 年中旬,《2K22》似乎也沒有太多令人欣喜的變化。過去十幾年間積累的口碑已經被消耗殆盡,玩家們的熱情則一次又一次地被消耗。很難想象 2K 是如何將一手好牌打成這樣的,具體事例我就不一一列舉了,歡迎各位在評論區發表自己的意見。
作為一名玩家,其實我也不指望 2K 能回到 10 年前的樣子,畢竟那個年代還是有一些濾鏡的,這個行業總是要向前看。我只希望未來 2K 和視覺概念能多尊重一些玩家的意見,最起碼要認認真真做一個畫質夠好的次世代版,維持住自己的一流畫面和技術力。但願如此吧,但願。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