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從喜出望外的地鐵遭遇,街上倒在路旁的嗑藥人,到世界上最震撼的天際線和繁榮無比的城市街道;從蜘蛛俠中蛛絲擺盪的小巷,到GTA IV中那座陰鬱的都會......
現實裡有的,這裡應有;流行文化中有的,這裡盡有。
紐約是一座浸染在文化、娛樂和藝術中的城市,它的每一塊布料和每一塊旗幟都似乎吸收著那份來自五湖四海的憧憬和致敬。紐約有許多名字:大蘋果、自由城、不夜城、哥譚,似乎形形色色的名字將紐約變得魔幻,但也許這座城本就是真正的魔幻都市。
![下城天際線,攝於曼哈頓大橋](https://image.gcores.com/ac030eaa443e4f5abf8b73be3b6eb846-3848-3024.jpg)
下城天際線,攝於曼哈頓大橋
紐約是一座最大限度允許一切發生的城市,就好像中央公園中松鼠與老鼠齊跑,螢火蟲與毒蚊子齊飛一樣,久仰大名的Liberty City同時帶給了初次到訪美國的我,一種香苦交融的味道,有些像早上在街角貝果店點的那杯冰咖啡,一會兒被它的香氣所浸染,一會兒又被它的濃苦所迷惑,但卻沉醉其中。
![光鮮嚴肅的鮮亮的天際線下,是如其地鐵般繁榮陳舊瘋狂等一切的結合體](https://image.gcores.com/5c86b5c375264f287a835785df00ea97-10542-3554.jpg)
光鮮嚴肅的鮮亮的天際線下,是如其地鐵般繁榮陳舊瘋狂等一切的結合體
在這裡,我遇到過發自內心的幸福和美好,但我也感到過真正的不安與恐懼。在一些時候,紐約會讓我覺得這果然是名不虛傳的“世界首都”和“第一都市”,卻有的時候又讓我覺得“這樣的事怎麼會就這麼發生著”。
還是要提到那句非常Cliché的話:
如果你愛他,就把他送到紐約,因為那裡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紐約,因為那裡是地獄
——《北京人在紐約》
![夜色下的中城,攝於SUMMIT One Vanderbilt](https://image.gcores.com/bb003bef16cb2b64cb9b296a535dfca6-4032-3024.jpeg)
夜色下的中城,攝於SUMMIT One Vanderbilt
繁華與失落、時尚與歷史,光鮮與骯髒、自由與瘋狂都在此同步上演著。
紐約對我而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座聖地巡禮之地之一,NYC在遊戲和影視等文化藝術作品中出場的頻率和積澱著實驚人 我太喜歡任何富有文化藝術作品底蘊的城市了,無論是流行文化、亞文化還是建築、美術和博物館,這也是為什麼一直嚮往著能親自去NYC走一走。並且每次在計劃旅行前和回家後往往都會找幾個對應的遊戲/影視來一場聖地巡禮的預習/反向聖地巡禮,太愛這種虛實交疊的體驗了。
旅行和遊戲,對我而言是我人生的意義所在,因為這其實是探索遊走在現實與幻想的交融之中,則就像靈魂和肉體的合二為一,把物質和精神徹底地連在一起。
![從洛克菲勒中心看向下城,與《漫威蜘蛛俠》](https://image.gcores.com/e09454b312be774ad0b92587c254c12e-3888-1522.jpeg)
從洛克菲勒中心看向下城,與《漫威蜘蛛俠》
也希望本文,以及其中附錄的一系列VLOG視頻(我也計劃之後結合本文做一個真正的攻略視頻),能夠淺淺給大家介紹一下紐約城,如果同時能給一些想去或者已經在計劃去紐約旅行的朋友一些幫助和攻略的話,當然就更好了,讓我們親眼看看“太古屋”和《雙峰鎮》中那座偶爾出現在夜幕下的神秘都市吧。
![從金融區街巷看新世貿中心](https://image.gcores.com/e268b1545e37f975aafe513fa24676a9-4242-5656.jpg)
從金融區街巷看新世貿中心
![Apple Maps指南](https://image.gcores.com/422147779ed7de879a6dedb35679a338-2388-1668.png)
Apple Maps指南
第一天:探索之日
過境與準備
從溫哥華出發的我,有幾個獨特的便利之處,包括過簽證貌似更容易,大概8年前,在國內第一次試圖籤美籤的時候還被未知原因拒了,按理說當時就已經辦好了來加拿大讀書的所有手續,所以很是奇怪,但是幾年前在溫哥華辦的這次則很順利。
有了簽證,並且登記好了EVUS後,另一個便利就是YVR(溫哥華國際機場)中有設立美國邊檢,這也是我第一次遇到在出發國境內過到達國安檢的情況。在加拿大見到大大的美國海關徽標,以及“歡迎來到美國”的標識令人吃驚,但預先過關實在是太令人省心。
![溫哥華機場的美國邊檢區](https://image.gcores.com/5a2a44264b192a36e2b266c03b25e88c-2419-2419.jpeg)
溫哥華機場的美國邊檢區
雖然購買的是加航機票,可實際上卻是美聯航的航班,雖然這聯合運營也不算少見,但綜合前面的事情,從這一刻起便充分感受到了美加兩國的那種融合。
![美聯航的波音737-9 MAX班機](https://image.gcores.com/f9d3f2608d14705ab6201207e4bd3909-4032-2638.JPG)
美聯航的波音737-9 MAX班機
在北美機場就是無比懷念日本機場隨處可見的溫咖啡自動販賣機,開瓶即喝還能再次密封,而在北美就只能買滾燙又不能隨手放包裡的咖啡店咖啡了(還好是夏天可以買冰咖啡,但我更喜歡熱咖啡),在這裡因為太餓還買了個Tim Hortons的Craveable三明治吃,考慮到熱量要了少醬版,雖然能吃但是乾巴巴的,不過我沒想到這時候其實是到紐約前吃到最後一次正餐的機會,而我並沒有抓住。
![Tim Hortons的Craveable](https://image.gcores.com/528a3369e10f0133636042ba303cd3ed-5712-4284.jpeg)
Tim Hortons的Craveable
抵達紐約
因為近些年大多時候坐飛機都是跨太平洋的長途飛行,所以沒意識到溫哥華到紐約的夜間六小時飛行並沒有餐食,甚至連零食都要額外購買,再加上我在飛機上一向休息不好,等到了紐約整個人已經筋疲力竭。
![曼哈頓下城天際線,攝於新澤西高速](https://image.gcores.com/88947817114f97831c17c3a1a40751e4-3090-910.jpg)
曼哈頓下城天際線,攝於新澤西高速
因為太平洋時間晚上快十點起飛,東部時間早上快七點到達(也就是太平洋時間凌晨四點),對我這種平日裡2點睡,9點起的人來說簡直是地獄級體驗。即使前一天特意睡到下午三點,睡了整整13小時,也依然無法真正彌補這樣的時差。
所以在新澤西的紐瓦克機場著陸後,由於太累也不想再做公交,就索性打車前往住處先打個盹再開始行程。如果你打算坐公交的話,紐瓦克機場三個航站樓都有直達往返於時代廣場和此處的巴士可以乘坐。
而從新澤西到曼哈頓的林肯隧道,真的就如同《GTA IV》中一樣窄,並且容易堵車。
![《GTA IV》中的Booth隧道,原型為林肯隧道](https://image.gcores.com/b4dd4fe39dfbd6c780d45a954c2c946a-3440-1440.jpeg)
《GTA IV》中的Booth隧道,原型為林肯隧道
![紐約公共交通網絡裝備的OMNY系統很方便](https://image.gcores.com/072576b8c06c48084dc1f341941d1c29-2560-1440.png)
紐約公共交通網絡裝備的OMNY系統很方便
順便說一下公交和地鐵吧,來紐約你不需要準備購買什麼旅遊通票,也不需要辦交通卡,這裡的“OMNY”裝置很棒。使用諸如Apple Pay這樣的NFC支付非常方便,而且還會自動限額,只要你用的是同一臺設備,直接刷,每次2.9美元和普通充值地鐵卡一樣,但7天內最多支付34美元,就相當於一張少用不虧,多用不超的通票了。
我來紐約有一大幸事,就是免了這五日四夜行程中的酒店費用,因為紐約大學允許學生在宿舍讓朋友過夜最多4晚,所以我就可以正好借宿,酒店方面就沒法給大家提供任何建議了,曼哈頓的酒店大多確實也都不便宜。
![紐約大學(NYU)的旗幟](https://image.gcores.com/9b18db425f8f5b45e45b86e97603765e-3024-4032.jpeg)
紐約大學(NYU)的旗幟
從林肯隧道的曼哈頓一側出來,第一個看到的便是一個NYPD警局,一看,警車和側身的文字都和《GTA IV》中的非常接近,藍色塗裝,三行字,紅色開頭。
![NYPD警車與LCPD警車](https://image.gcores.com/e9f8ff32f16cc76e187cb8bc9e7f9eee-4036-1522.jpeg)
NYPD警車與LCPD警車
街頭美食
到了NYU宿舍後,由於實在太餓,還是覺得應該先吃點東西再睡覺。門前的路邊就有些在《GTA IV》中隨處可見的街邊小餐車,不過賣的不只是經典的熱狗,而還有是近年來風靡紐約的清真食物,例如Chiken Over Rice(中東風味雞肉蓋飯)和Lamb Gyro(一種希臘酸奶佐羊肉的捲餅)。
這些餐車可謂隨處可見,而且幾乎無一例外地全都會賣這幾種菜式,《GTA IV》中那種單純賣熱狗或堅果的可愛小車我反而只見過個位數的次數。
![售賣各色美式快餐和清真食物的街頭餐車](https://image.gcores.com/b900fa5ab8cc3a2601ab30af5ea5813e-2096-1179.jpeg)
售賣各色美式快餐和清真食物的街頭餐車
街頭餐車的食物售價
本著來旅行就是來體驗的精神,我也入鄉隨俗地點了一份Lamb Gyro,但也不能忘了最經典的紐約街頭食物——熱狗,“在紐約吃熱狗”這件事,是這次旅行我最堅持要達成的目標之一,而且必須是街頭小餐車的熱狗。
![當年熱狗是按美分計算,如今價格被遮掉,先變成2美元,而後又漲到了3美元](https://image.gcores.com/3784ade11ac921bc2a6c5c7654d55a22-2096-1179.jpeg)
當年熱狗是按美分計算,如今價格被遮掉,先變成2美元,而後又漲到了3美元
其實熱狗本身也沒什麼特別的,而且從小到大吃了無數次,所以與其說是為了食物和味道本身,不如說是為了完成那一份心願和儀式感,是小時候操縱著Niko在自由城街頭吃了那麼多次熱狗,想著如今終於能親自圓夢的一種“聖地巡禮”。
![普通而又不普通的紐約街頭熱狗](https://image.gcores.com/0ffd3740c12e09c9245394ad50171781-2096-1179.jpeg)
普通而又不普通的紐約街頭熱狗
![餡料豐富到很容易掉出,非常多汁的Lamb Gyro](https://image.gcores.com/8b906eaee2a59bcf37f24c43683cd52c-5712-4284.jpeg)
餡料豐富到很容易掉出,非常多汁的Lamb Gyro
Lamb Gyro無論是肉量、味道口感還是飽腹感都不錯,但這東西如果真的在街上吃,吃相應該會很狼狽,不僅在掉汁水,料也非常容易掉的到處都是。
中央車站
吃飽後舒服地睡了兩個小時(每次坐完飛機,都真是想念床啊)後,便真正踏上了探索紐約的旅途,第一站,便是中央車站。
![人來人往的中央車站](https://image.gcores.com/b2b62f4fa8cb4dbe8917757c2dcf8cea-3511-2633.jpeg)
人來人往的中央車站
這座擁有世界上最大公共建築空間的火車站,其用布雜風格帶來的誇張的屋頂裝飾和巨大大廳構成的宏偉與秩序,統治著這個人頭攢動的空間。親臨於此,比起《漫威蜘蛛俠》和《狂野飆車9》中更能感受到其大廳的高度。
![《漫威蜘蛛俠》中的中央車站](https://image.gcores.com/1d664ca6eb67240766ce3ea29579ac59-3440-1440.jpeg)
《漫威蜘蛛俠》中的中央車站
在中央車站的地下有一個美食廣場和牡蠣餐廳,如果餓了的話也不妨試一試。
![通往美食廣場的走廊](https://image.gcores.com/f96879272ef3fa4b86264f02b4cef254-3706-4944.jpg)
通往美食廣場的走廊
位於中央車站中的蘋果零售店也是我第一次親眼看到精美的Vision Pro,在不鏽鋼架子上一放那真叫個藝術品,蘋果也是真夠財大氣粗,竟然能在這樣的地點做一個自己的店。
![蘋果中央車站店](https://image.gcores.com/67c7ef8f1eb2409fe220b1660dc838d1-4032-3024.jpeg)
蘋果中央車站店
中央車站店是一個完全開放式的店鋪,沒有門和蘋果標誌性的玻璃牆,就靜靜旳設置在樓梯上的二樓,每個進入中央車站的遊客,想必下意識都是上二樓看看繁忙的大廳全景,誰知就走進了蘋果零售店,這算盤打得很響。
本來想在這裡試試Vision Pro,無奈預約時間有點不合適,就選擇後面坐完直升機去The Oculus下面的蘋果零售店體驗了。
![蘋果中央車站店中展示的Vision Pro,蜘蛛俠中的二樓也是一個電子產品商店哦](https://image.gcores.com/cb1a4d711f84c85a22be690286308c61-3024-4032.jpeg)
蘋果中央車站店中展示的Vision Pro,蜘蛛俠中的二樓也是一個電子產品商店哦
漫遊街巷
從古典的中央車站出來,映入眼簾的則是晴朗天空下的鮮亮紐約街道,在去克萊斯勒大廈的路上,我特意繞了幾個彎,想多看看這座大都會的街巷百態。
中央車站和曾經在它背後,現如今被大都會保險公司大樓擋住的漢姆斯里大廈,是紐約少有的,不在標準街道網格中的建築,作為地標一樣擁有在出現在層層疊疊的街巷盡頭,宛若懸日般的地位,從中央車站向外看,也是一樣。
在曼哈頓的不少地方,因為整齊的路網,可以一眼望到河或者海。
![曼哈頓整齊的街區,攝於哈德遜河之上](https://image.gcores.com/3aec1683974042b55a6a45f7f97a7b9f-1920-1080.jpeg)
曼哈頓整齊的街區,攝於哈德遜河之上
![大都會保險大廈](https://image.gcores.com/5533a973f28df971121942616fce203c-3024-4032.jpeg)
大都會保險大廈
![平常的都市色調中,幾抹鮮亮的黃色讓人感到快活](https://image.gcores.com/b506ade881e849d8a32612ffcba9d144-3024-4032.jpeg)
平常的都市色調中,幾抹鮮亮的黃色讓人感到快活
我總喜歡特意在旅行中“留白”,也就是儘量多留一些沒有任何目的地的時間,抑或是給去目的地的旅途留三到四倍的時間,用來在城市或景色中散步,自己去探索一座城市的基調和氛圍。
![中央車站外的街頭藝人](https://image.gcores.com/dc346d8d2a40ad3254887c655b21ad5b-3840-2160.JPG)
中央車站外的街頭藝人
![塗成兩色的鮮豔外牆](https://image.gcores.com/1d15fe7bde960d67bdff8f6eab41c125-1920-1080.JPG)
塗成兩色的鮮豔外牆
一般來說,我理想情況下的標準七日旅行,也就是一整週的情況下,會是:
3天去想去的地方
1天自由探索漫遊
1天度假放鬆
2天去想去的地方
像之前的東京之行差不多就是這樣。不過紐約這次由於只有5天,就沒有那樣理想的編排了。
![紐約的街景最令人震撼的便是這些極具年代感的摩天大樓](https://image.gcores.com/63c592ba9f5c528dd58aab94674622b8-3627-4836.jpg)
紐約的街景最令人震撼的便是這些極具年代感的摩天大樓
紐約可以說是摩天大樓發展史的代名詞,是一座巨大的,描繪著人類建築如何觸摸天際的開放式博物館。
走在曼哈頓街頭,左看右瞧,在抬頭看看,漫無邊際的高聳建築鱗次櫛比地遮蓋著天空,每一幢都有著風霜的歷史和想表達的風格,雜糅著向你襲來,哦不,樓當然不會動,這只是你抬頭仰望時那一瞬間的眩暈感。
有一百次,我覺得紐約是場災難,而其中的五十次我在想:真是個美妙的災難。
——勒·柯布西耶
![布雜風格的漢姆斯利大廈,曾經名為紐約中央大廈](https://image.gcores.com/92f9cb9e434bff09a9f9cd6b703e37d8-3024-4032.jpeg)
布雜風格的漢姆斯利大廈,曾經名為紐約中央大廈
![鱗次櫛比的摩天大樓](https://image.gcores.com/2f79deaf195e0b7a35286dae451d7e3e-4836-3627.jpg)
鱗次櫛比的摩天大樓
說來可能有些見笑,但旅行的目的也是拓展閱歷。漫步在紐約,我心中的感受其實是:“原來摩天大樓可以不只是現代風格。“
我們當然都知道帝國大廈、克萊斯勒大廈這些非現代風格的舊時代大廈,但當提到摩天大樓組成的市區,腦海中出現的往往是鮮亮剔透的玻璃目前和簡約外觀的天際線,但曼哈頓的玻璃幕牆大廈往往緊貼著某一幢古舊卻美麗雕琢的大廈,布雜、裝飾藝術、國際風格、粗野主義......
這一次次強烈的風格和時代碰撞造就了紐約獨一無二的天際線。
![聯合國總部南邊到中央車站前的這條路被稱為聯合國道,背景中新舊交輝](https://image.gcores.com/ca8c9c3ee87e638088a3dd349cc39c54-4284-5712.jpeg)
聯合國總部南邊到中央車站前的這條路被稱為聯合國道,背景中新舊交輝
克萊斯勒大廈
裝飾藝術ArtDeco的美妙一直都令我無比沉醉,而世界上兩幢最壯觀最吸引人,並且極其稀有的裝飾藝術風摩天大樓就當屬帝國大廈和克萊斯勒大廈了。
克萊斯勒大廈是在摩天大樓潮的高效率和競爭下誕生的寶珠,是後世無論是建築還是流行文化中的寵兒。
七層同心弧形斜面組成的十字型弧稜拱頂,配以放射狀展開的線條電鍍金屬板和三角形的窗戶,這傑作般的圓滑尖頂不僅僅有美的美麗,還藏著一個有趣的故事。
![克萊斯勒大廈](https://image.gcores.com/9410305e1563e34490429c2e3cd42534-3024-4032.jpeg)
克萊斯勒大廈
克萊斯勒大廈的尖頂高度是後來追加的,目的是為了和同期建造的特朗普大廈爭奪第一高樓的桂冠。在特朗普大廈增高宣佈自己是世界第一高樓後,正在施工的克萊斯勒大廈便取得了一個38米高的尖頂執照,然後在大樓內部偷偷施工後,在90分鐘內便“突襲”塔頂,突然的“偷襲”搞得誰都措手不及,也暫時贏得了這高樓爭霸賽。
不過從這個事情中我們就可以一睹那個“咆哮的二十年代”,美國在各界的繁榮昌盛,高效的建設,偉大的建築,絕妙的藝術審美和蓬勃的競爭,“咆哮”,真是名副其實啊!
![俯瞰克萊斯勒大廈,攝於帝國大廈](https://image.gcores.com/10db4f7eb24f2c4120cf347b509578a2-3024-4032.jpeg)
俯瞰克萊斯勒大廈,攝於帝國大廈
![克萊斯勒大廈威嚴的入口,與《漫威蜘蛛俠》對比](https://image.gcores.com/ac85e3663faa14439ec5573b365492f1-2885-1805.jpeg)
克萊斯勒大廈威嚴的入口,與《漫威蜘蛛俠》對比
不過,如果你沒有公務或者具體可以前往的地方,是不能登上克萊斯勒大廈的,大廈並沒有向公眾開放的觀景臺,並且雖然你可以進這扇看上去就非常不“Inviting”,不歡迎人的門,並且在大廳看上兩眼,但大廳裡也不能朝電梯入口之類的地方拍照,著實可惜,不過,之後我們會在帝國大廈見到更多的裝飾藝術內飾。
![夜晚的克萊斯勒大廈,攝於SUMMIT One Vanderbilt](https://image.gcores.com/ed0bf1b1ac9f22317e74798e2ac02678-3024-4032.JPG)
夜晚的克萊斯勒大廈,攝於SUMMIT One Vanderbilt
紐約的地鐵文化
之前分享了關於OMNY和乘車相關的事情,但是在這裡要再來講講紐約地鐵,這個擁有近500個車站,歷史長達一百二十年的巨大地鐵網絡,在今日已經顯得古舊而體驗不佳。
我去過的每一座車站都沒有空調,在夏日三十多度的天氣下,待在悶熱的地鐵裡,那堪比蒸桑拿,講究一個汗浸全身,好在大部分列車都有空調,不致於夏天坐地鐵真的成了煉獄。
相比之下,夏日公交車的體驗反而更好,雖然炎熱,但少了悶重的地下空氣,並且,紐約公交車又不少都自帶充電口,雖然是UAB-A。
![紐約地鐵站](https://image.gcores.com/a5cc333f10c5d94eb1e22b32b176a18f-4555-3647.jpg)
紐約地鐵站
在來到紐約前,就久仰其地鐵大名,沒想到現實還真沒讓我失望,短短几天乘地鐵出行的時間裡,就遇到了在車廂裡現場演奏的爵士樂隊和表演鋼管舞的老兄,給通勤的人們帶來一抹微笑。
紐約這座城和紐約客們的活力以及表達欲,即使是地下鐵也無法遮蓋。
就像之前說的,這裡允許任何事情發生,無論好壞。
當然也有幾次,車廂門打開進來的不是一個身懷絕技的表演者,而是一個凶神惡煞大聲喊叫著的人,每到這種時候,便會不由自主開始擔心,然後快速換一個車廂;又或許,等車時你能見到在鐵軌上奔跑的紐約大老鼠。
![車廂內的藝人,到下一站就換車繼續表演](https://image.gcores.com/4dcaa0b343decd6c8cb3b948dafd478c-3840-2160.jpg)
車廂內的藝人,到下一站就換車繼續表演
(通勤時)人與人之間感受到的是對抗、競爭、互相的漠視
——王小偉,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副教授
紐約避免不了這一點,沒有任何城市的通勤能避開這一點。但紐約地鐵上那些或自願,或吃這碗飯的人們,通過MTA和MUNY(紐約地鐵音樂協會,沒錯,地鐵裡還有音樂協會)的合作與支持,帶給每日成千上萬困於通勤困局中的紐約客們,那一段從這對抗、競爭和蔑視的氣氛中喘息的時間。
人們共享著音樂和表演,公共空間的特點被最大化利用,觀點和品味碰撞著,就如同咖啡因一般激發著你昏昏欲睡的精神和或許低落的心情。
![不遠處的藝人在表演鋼管舞](https://image.gcores.com/bc14d72881b7353ec3484b7ee6fe3064-2560-1440.JPG)
不遠處的藝人在表演鋼管舞
地下文化同樣折射出我們的地上生活
——《Underground Harmonies》
這裡也許有你討厭的東西,但這裡一定有令你欣喜若狂的東西。
![地鐵列車](https://image.gcores.com/91b42df98832cffe9b8f631b3bd3b973-3024-4032.jpeg)
地鐵列車
地鐵,就是紐約整個城市的倒影,它允許各種光怪陸離的事情發生,無論好的,壞的,在這裡都有一席之地。
自由不一定代表美好,世界上更沒有絕對的自由,但當我在穿梭於紐約的旅行間歇,坐在地鐵車廂的座位上,看著鋼管舞大哥舉著帽子在大夥頭上舞蹈,而車廂裡的人們放下手機,綻放出笑容的那刻,自由城這個名字,由紐約來代表,可以說是名副其實。
![我也很喜歡紐約的地鐵標識,黑底白字配上鮮豔色彩的圓形(大多數時候)圖標](https://image.gcores.com/3a70f95e1a22648b8dec6924925007ac-2160-3840.jpg)
我也很喜歡紐約的地鐵標識,黑底白字配上鮮豔色彩的圓形(大多數時候)圖標
![《Alan Wake II》中的地鐵站與標牌](https://image.gcores.com/2dccc532edf49de9ed144e6b7235861a-3440-1440.png)
《Alan Wake II》中的地鐵站與標牌
紐約的線路標牌設計簡潔,粗大的字體,黑白色調和醒目的圖標也成了一大特色,也被印到了各色紐約紀念品上去。
其採用每條線一個字母的形式以應對大量的分叉運行線路,例如當你看到123線時,便意味著在某個地方這條線路將分成1、2與3,開往不同終點。
![GTA IV的地鐵站入口,我還真的在一些站臺看到過拿著步槍的警察站崗,藝術來源於生活啊](https://image.gcores.com/414e2b63ce12b9eb481bf49562fd5eea-2580-1080.jpeg)
GTA IV的地鐵站入口,我還真的在一些站臺看到過拿著步槍的警察站崗,藝術來源於生活啊
格林尼治村與紐約披薩
在剛才所說的中央車站區域逛了逛後,也快到了午餐時間,就決定去曼哈頓西側的格林尼治村,嚐嚐一家紐約披薩名店。
![格林尼治村街景](https://image.gcores.com/edb4e52d2134a855f775228924a53393-3024-4032.jpg)
格林尼治村街景
這個曾經根植著波希米亞主義和“垮掉的一代”的地區,如今雖然已變為紐約市容相對較好,街道繁榮的區域,但依然秉持著對於自由和理想的嚮往,街上隨處可見的美麗塗鴉和藝術作品,漂亮的建築,四散的咖啡館和披薩店前,人們坐著乘涼分享美食,彩虹旗飄在天上,畫在斑馬線裡。
![飄揚的彩虹旗](https://image.gcores.com/7cab86c3b53a1a2a1cec628d3d024f47-1920-1080.jpeg)
飄揚的彩虹旗
引起多次次民權和政治運動的華盛頓廣場、朝氣蓬勃懷揣理想的紐約大學校園都在附近,一走上這片地區的街道就能感受到那股濃郁的自由和理想主義氣息。
![消防栓上也充滿了貼紙](https://image.gcores.com/1c6435822300f5ba7f715b8caaf766f3-3024-4032.jpeg)
消防栓上也充滿了貼紙
![從格林尼治村的老街看向下城的現代大廈](https://image.gcores.com/1182fc8739c1bb21edb13a3caabc1233-2908-2908.jpeg)
從格林尼治村的老街看向下城的現代大廈
我想去試試的這家披薩店叫做“Bleeker Street Pizza”,畢竟紐約披薩還是很有名,來了肯定要嚐嚐。
![Bleeker Street Pizza內部](https://image.gcores.com/544007ebe07df74564514fbd4dd92d9d-4032-3024.jpeg)
Bleeker Street Pizza內部
紐約披薩就像是芝加哥披薩的宿敵和對立,它主打的就是一個薄而脆,還要能對摺。紐約披薩就和其他紐約美食一樣,為快節奏和便宜而生,薄脆,料少,速度快。
![出售的各式披薩](https://image.gcores.com/7a22b341506017b04d05c352c6f433f8-4032-3024.jpeg)
出售的各式披薩
Bleeker Street的招牌是Nonna Maria披薩,吃起來是一種意大利風味的紐約披薩,由於早上吃的太飽,來這裡只是很可惜地嚐了這一片就離開了,但其實個人而言不是很喜歡紐約這種薄而脆的披薩,而是更喜歡厚底有嚼勁的麵餅。
![其實這一片不小,外加一瓶零度可樂,7.36美元](https://image.gcores.com/3f8cdb36ae7bae3fcaa2be1259337b5c-4836-3627.jpg)
其實這一片不小,外加一瓶零度可樂,7.36美元
吃完披薩之後,在附近轉了轉,接下來就要去一個神秘的地方了......
![世貿中心一號樓](https://image.gcores.com/06e7948fb1d1749cdc112e5144fffb9f-3840-2160.jpeg)
世貿中心一號樓
![五顏六色的老樓](https://image.gcores.com/8deee6e66d7e95c211cc5359107a48e6-4836-3627.jpg)
五顏六色的老樓
歡迎來到太古屋
來自《控制》中的太古屋,也就是聯邦控制局總部,其原型就是紐約的托馬斯街33號,又名“長線大廈”。
![《控制》中的太古屋與托馬斯街33號](https://image.gcores.com/33de449fe88f1dbb3f32869c09c29be8-5667-3703.jpeg)
《控制》中的太古屋與托馬斯街33號
![你甚至可以在《控制》中找到這個地址](https://image.gcores.com/e9e24a6a8b4e83e21afb89a7719920c9-819-860.jpeg)
你甚至可以在《控制》中找到這個地址
與太古屋的隱藏屬性不同,現實中的托馬斯街33號是一座會讓行走在紐約鋼筋水泥森林中的你一旦瞥見就絕對會注意到並驚歎的建築。
這是粗野主義的傑作之一,通體無窗的設計和其與美國國安局的聯繫,塑造了無數陰謀論和話題,想必《控制》也是因此選用這座堂而皇之挺立在紐約天際線中的奇怪樓宇作為靈感吧!
![托馬斯街33號](https://image.gcores.com/8d467870757b7540b4eca792991ca981-3627-4836.jpg)
托馬斯街33號
![我在“太古屋”門前](https://image.gcores.com/2a1b7c468b7089115ea6943a816df40f-3024-4032.jpeg)
我在“太古屋”門前
當然了,我可不是傑西,可沒辦法想進就進,只好在外面看看了。
題外話,最近還收了一份《控制》鐵盒。
![《控制》鐵盒版遊戲](https://image.gcores.com/a6f31ad0e99b0e786d71273be20a4d1e-4577-3627.jpg)
《控制》鐵盒版遊戲
人生第一次坐直升機
世界上還有什麼地方的天際線比紐約更壯觀呢?所以,我在計劃旅程的時候就決心要咬牙圓夢一次,在這裡達成這個第一次,400美元的直升機真的很貴,但如果我這一生只有兩次坐直升機的機會,那麼我希望一次是在人類最壯觀的天際線上,另一次是在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觀之上。
在去直升機停機坪的路上找首歌聽吧,耳機入耳,一首曲子自然而然地播了起來。
穿過人山人海
整個城市流光溢彩
外套下萬花筒般的心跳聲
這裡的每個人都心懷追求
尋覓一個沒人聽過的聲音
它說
紐約歡迎你
為你它已恭候多時
歡迎來到紐約
——《Welcome to New York》
![紐約港邊散步的人們](https://image.gcores.com/68960c63a76522f2a6552a97d3b2d11d-4032-1197.jpeg)
紐約港邊散步的人們
![直升機停機坪和後方的布魯克林](https://image.gcores.com/03bd8e4d606a83239568d7620dd6c2b7-4032-1064.jpeg)
直升機停機坪和後方的布魯克林
這些旅行統一都是在Tripadvisor(貓途鷹)上瀏覽和預定的,我非常喜歡這個App,設計不錯,功能全面方便,有的時候行程本身也會在裡面來安排。
![真不是廣告,我認為最好的旅行規劃App](https://image.gcores.com/c4f48dea7d04da521e59160a11161b08-1179-2556.png)
真不是廣告,我認為最好的旅行規劃App
紐約灣的直升機停機坪,連帶著直升機遊覽項目都是紐約市的標誌之一,每天絡繹不絕在上空飛行和盤旋的直升機也是紐約客習以為常的風景線了,好似永不停歇,並且無論是《GTA IV》還是《漫威蜘蛛俠》都大致還原了此處的“┬”型停機坪。
![《漫威蜘蛛俠》中的停機坪](https://image.gcores.com/3d2aa47e1c70881aa0e5b9d683ae3bb7-3440-1440.jpeg)
《漫威蜘蛛俠》中的停機坪
![GTA IV中的直升機觀光](https://image.gcores.com/200f86d31ec379dce1170f2e0ccebc4d-2048-857.jpeg)
GTA IV中的直升機觀光
![現實中的HeliNY停機坪](https://image.gcores.com/4bfda790f6ce754db8864e1d3003f264-3840-2160.jpeg)
現實中的HeliNY停機坪
乘坐海面航線的直升機前需要穿好救生衣,並且每個人也都需要現場稱體重,座位也是按照現場乘客的體重來安排的,不能自己選,選到副駕駛座的那位實在是太羨慕了(酸了
![我乘坐的直升機](https://image.gcores.com/59ae595f440c62428dc7485034083179-1920-1080.jpeg)
我乘坐的直升機
切記千萬要聽地勤人員的指揮,例如不要雙手舉過頭頂,不要跳(不用說可能會發生什麼了吧),不要踩飛機的起落架,還記得剛才提到過的中央車站後面的大都會保險公司大廈嗎?那上面曾經有過從肯尼迪機場直達的直升機航線,但因為1977年一次降落時起落架斷裂導致數人死亡,從此以後航線就終止了,起落架看來也是需要保護注意的部件。
![降落中的直升機](https://image.gcores.com/8cf811c68908b75a671e0dcdad59e26c-1920-1080.jpeg)
降落中的直升機
第一次親身體會直升機這種轟鳴巨獸,臉上和身上被狂風吹起的海水形成的霧吹著,即使離了二十幾米遠都能感受到那個水汽。震耳欲聾的巨大噪音不帶耳機是完全不能忍受的,直升機上當然也提供了,還附帶路線講解。
![自由島](https://image.gcores.com/edb92969f5b538b7b2d1a52f64510fee-1920-1080.jpeg)
自由島
![曼哈頓](https://image.gcores.com/723b00af34b69163a13e6a74b7c2cca5-1920-1080.jpeg)
曼哈頓
![從哈德遜河上看曼哈頓下城](https://image.gcores.com/8ff3acac8a847be79694763c79af1c9f-4032-3024.jpeg)
從哈德遜河上看曼哈頓下城
![曼哈頓一瞥](https://image.gcores.com/168fc0c8bfc58bb286781db77585eaf8-3024-4032.jpeg)
曼哈頓一瞥
無人機的畫面我們肯定都看過無數次,但終究,那並非自己的身體和眼睛;客機,由於龐大且一般遠離市區,也給不了相同的震撼。
而直升機這種小巧靈活,能夠近距離觀賞天際線的俯瞰方式,好似把城市變成了《都市天際線》和《模擬城市》中的沙盤,就好似一個移動著,傾斜著的觀景臺。
![華盛頓大橋](https://image.gcores.com/0c5ad0e53ef0f074de89167177d29404-4032-3024.jpeg)
華盛頓大橋
![喬治華盛頓大橋](https://image.gcores.com/0b1c14ecf4796ad711f63dab5f603de6-4032-3024.jpeg)
喬治華盛頓大橋
![Hudson Yard](https://image.gcores.com/426f86e60e6540fc5b6ec39bb06368bd-6076-4557.jpg)
Hudson Yard
哈德遜河與曼哈頓
![布魯克林](https://image.gcores.com/2e77ad2c65dcdd823eba59cd2fe15c8b-4032-3024.jpg)
布魯克林
![直升機內看曼哈頓](https://image.gcores.com/90521081d7ffdc20a8605464c7395664-2714-2714.jpeg)
直升機內看曼哈頓
20多分鐘的旅途,從一個從未體驗過的角度欣賞了人類最壯觀的天際線,雖然很貴,但是新視角也非常令人驚喜。
![在直升機上](https://image.gcores.com/46782e613d69bd846ed116973610c447-3024-4032.jpeg)
在直升機上
![來一張復古調色](https://image.gcores.com/5ffcd5c39e8c93bf62a528f626c58779-1920-1080.jpeg)
來一張復古調色
![直升機在紐約港前降落](https://image.gcores.com/fe56f1b0f9cad10c3e31d7ae0ba883c8-1920-1080.jpeg)
直升機在紐約港前降落
The Oculus與Vision Pro
Oculus是拉丁語中的眼睛,而第一次上手Vision Pro是在這裡,也算是一種巧合吧。
The Oculus是新世貿中心建築群裡的一個集交通樞紐和商場為一體的地下設施,並且其潔白無瑕的外觀和形似展翅的樣子好似一隻白鴿。
這座建築的設計有一個有趣的地方,那就是它的“骨片”朝向,可以讓中央天窗在每年9月11日,2001年9·11恐怖襲擊中第一架飛機撞樓到第二座塔倒塌的這102分鐘內,打開並且射出洗滌The Oculus地板的陽光。
![The Oculus外部](https://image.gcores.com/e21f519bcc01a781e1fc3fd4b89aa69d-5712-4284.jpeg)
The Oculus外部
![紀念碑般莊嚴的內部對稱](https://image.gcores.com/ca200e0373d7d1741a90e7cb28d52c86-3024-4032.jpeg)
紀念碑般莊嚴的內部對稱
Vision Pro體驗下來,雖然在透視上已經做到了現今VR頭顯前所未見的清晰度,但其實依然能感知到這是VR透視,而非期望中的虛實難分。並且不知為何,現場提供的沉浸式視頻體驗分辨率都很低,也不能在現場試試連接Mac的效果。
但是......
如果在未來有一天我買Vision系列的話,肯定是因為空間視頻,F***ing Revolutional!
我其實預期已經很高了,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能不讓人失望而是驚歎,足以見得。這是第一次一段多媒體記錄擁有了深度,擁有了Z軸,它就好似一個擁有一定角度的“全息投影”,又或者甚至能給人一種最最早期的超夢的感覺,又或許更準確來說是在世界裡開一盞窗戶,而你能透過窗戶看到一個場景,是一個場景,而不是一個平面視頻。
![之前也看過這些官方和內容創造者發的例子,但不親自戴上,我根本不可能知道到底是什麼感覺的,普通視頻中完全無法看出來](https://image.gcores.com/5b22f4fd758ae75d138116e84a4c29af-1178-666.png)
之前也看過這些官方和內容創造者發的例子,但不親自戴上,我根本不可能知道到底是什麼感覺的,普通視頻中完全無法看出來
空間視頻的“空間”會和你的深度感知交織在一起,這是第一次從任何媒介載體看到這麼“真”的回憶,甚至不是自己的回憶,但卻真實到能喚起情緒,那幾根蠟燭被吹滅,餘煙彷彿輕拂我的臉龐,那一剎那我奇怪地有些感動,那一家人幸福生活的片刻,就在面前,就在我的面前!這是一種無以言表的情緒和感受。
![嘗試Vision Pro](https://image.gcores.com/9b51ac43e29cd33ba7ff7f5481fbbbae-1215-1080.jpeg)
嘗試Vision Pro
從這次起,我拍的幾乎所有視頻都變成了空間視頻,期望著未來能親自擁有一臺來體驗自己的回憶。
現在?現在可買不起。
中央公園
作為紐約第一天的旅程終點,定在了中央公園又一個都市規劃奇觀裡。
我們決定從大都會博物館出發,豎向穿過半個中央公園到達第五大號後吃晚飯,好好體驗下在各個遊戲和影視作品裡來過無數次的中央公園之實景。
![從最近的地鐵站到大都會博物館門前,途徑保加利亞永久代表處,已是黃昏](https://image.gcores.com/4825e03610796f71b3e9c8a75e121f57-4032-3024.jpeg)
從最近的地鐵站到大都會博物館門前,途徑保加利亞永久代表處,已是黃昏
![大都會博物館旁邊的十字路口](https://image.gcores.com/2ad454b9fec3a03f706088c76125b25a-3486-2616.jpeg)
大都會博物館旁邊的十字路口
![我在大都會博物館門前](https://image.gcores.com/7365b756e87a7d5206931f615695c211-4284-5712.jpeg)
我在大都會博物館門前
夕陽西下的中央公園別有一番風味,斜陽將金色的光灑向地面,給公園裡的人事物都鍍上了一層金。
![小松鼠的尾巴也被鍍上了光澤](https://image.gcores.com/ee3a8804eb2a921a821ccdec67148bcb-4032-3024.jpeg)
小松鼠的尾巴也被鍍上了光澤
![不只有松鼠,還有老鼠。。。](https://image.gcores.com/f5bd811e579cd88e1202c813fd3cf24a-1920-1080.jpeg)
不只有松鼠,還有老鼠。。。
![在樹下乘涼的人](https://image.gcores.com/a6e6ff5c7351084c13282723871da767-3024-4032.jpeg)
在樹下乘涼的人
![站上石頭眺望城市](https://image.gcores.com/7f7947f2946ba4d2b1c54098aed7fdcd-3024-3024.jpeg)
站上石頭眺望城市
中央公園本身面積巨大,並且公園內的樹大而密,原本在低處和內部很多地方是很難看到城市建築的,會給人一種過個馬路就從鋼筋水泥森林到了世外桃源的感覺。
![夕陽下在“The Lake”上划船的人們,由於夏天蚊蟲實在太多我沒敢去坐船](https://image.gcores.com/17c3d2cb6d9b6105ab3b294fa8f40c99-3024-4032.jpeg)
夕陽下在“The Lake”上划船的人們,由於夏天蚊蟲實在太多我沒敢去坐船
![夕陽下的公園建築](https://image.gcores.com/10bc4f18ab96fa6aece0952b4ca7da3e-4032-3024.jpeg)
夕陽下的公園建築
但是近年來紐約“億萬富翁街”上牙籤樓的興起,不僅僅讓我覺得破壞了紐約天際線原本鱗次櫛比但富有秩序和層次的美貌,還令中央公園離上述的感覺越來越遠,現在你看不到建築物的地方已經越來越少,因為牙籤樓實在是太高太出挑了。
這些樓中,拋開高度和不好看的比例,其實單論432 Park Avenue的設計而言,我還是挺喜歡的,一棟方方正正的塔樓,而每個小方格又似乎在訴說著家家戶戶的故事(想象一下富豪的生活)。
![432 Park Avenue](https://image.gcores.com/fc09db2b9b5a4a5acaed071517926727-3024-4032.jpeg)
432 Park Avenue
![可以看到我說的意思,在沒有這些牙籤樓之前,這些角度都可以完全沉浸在自然中,而如今紐約的最後“淨土”也被破壞](https://image.gcores.com/b8420da77cea6684cce41b4cab8d14ea-3024-4032.jpeg)
可以看到我說的意思,在沒有這些牙籤樓之前,這些角度都可以完全沉浸在自然中,而如今紐約的最後“淨土”也被破壞
![看向夕陽的我](https://image.gcores.com/30a95fdd9a8c78e669fc8768c5d9fe8a-3024-4032.jpeg)
看向夕陽的我
一路走到第五大道的出口,路上還遇到一個健壯赤裸著上身跑步的超肌肉老兄,我和朋友讚歎了一下這身材,結果老哥見狀繞著我們跑了兩圈,不知道是不是在進一步顯擺;還有一輛粉紫色的,極其妖嬈的三輪車前來搭話,大哥,我看著像是會想坐這種風格車的人嗎?
在臨近出口的時候,草叢裡開始閃爍起光茫......
![照片裡完全拍不出來,草叢左上角有兩隻](https://image.gcores.com/7e57a20cb00c60769a8545de956f1f76-1080-1920.jpeg)
照片裡完全拍不出來,草叢左上角有兩隻
這還是我第一次親眼見到螢火蟲,呆呆地杵在原地看了好久,星星點點。
(但是這中央公園有巨毒的蚊子或者其他飛蟲!直接在第二天發現兩個大膿包實在是太嚇人了。)
![和蜘蛛俠站在同一個地方,第五大道出口附近的巨石上,這棟樓和它的位置我真的不覺得有任何美感](https://image.gcores.com/1d9633f1cb489d6b848ce2d210e286f2-5561-5667.jpeg)
和蜘蛛俠站在同一個地方,第五大道出口附近的巨石上,這棟樓和它的位置我真的不覺得有任何美感
![登上巨石](https://image.gcores.com/f2a8ebcc47b75fd8109e330ff3b156d6-3024-4032.jpeg)
登上巨石
![在公園裡騎車的人們](https://image.gcores.com/b8eb37207bd6d7be45ea1372a09f539d-3627-4836.jpg)
在公園裡騎車的人們
![從中央公園的巨大自然景觀出來,就立刻回到繁華的都市街道](https://image.gcores.com/8b9c86ac452f596a10003c54c8005511-2160-3840.jpeg)
從中央公園的巨大自然景觀出來,就立刻回到繁華的都市街道
![中央公園也有騎馬體驗](https://image.gcores.com/e1db0defca21726cbc07d5a6090dc342-3840-2160.jpeg)
中央公園也有騎馬體驗
![利茲卡爾頓酒店的窗戶](https://image.gcores.com/892fb31770018f4084832ae2fe8d1e15-4032-3024.jpeg)
利茲卡爾頓酒店的窗戶
今晚打算去嚐嚐紐約的牛排館,中央公園附近有一家評價還不錯的Quality Meat,步行過去倒是也很近。
![一杯Mocktail](https://image.gcores.com/e284467360b09337c66a062318d048f3-4284-5712.jpeg)
一杯Mocktail
![很奇怪的形式,先坐在吧檯點飲品,過一會兒服務生帶我們去桌子](https://image.gcores.com/e8a431041153925cd0544ec5ba959f3b-3024-4032.jpeg)
很奇怪的形式,先坐在吧檯點飲品,過一會兒服務生帶我們去桌子
這家餐廳AA花了每人100多美元,實在是太貴了。並且起碼我個人覺得牛排真的很一般,不會給任何朋友推薦,點了一份熟成一份紐約客,兩個牛排都不算嫩,並且外皮烤的還有些焦,這種價格的牛排也沒有任何配菜,Medium Rare該有的多汁也沒感受到,非常不值。
我甚至覺得自己在加拿大吃過好幾次的連鎖The Keg牛排館都要比這家的品質好很多,價格可能還不到一半,還會有美味的芝士塞料烤土豆等配菜。
![熟成](https://image.gcores.com/e5c956c373ee0ddbddf9457c92737081-4032-3024.jpeg)
熟成
![紐約客](https://image.gcores.com/246871a5d3534e035eea230e579cc92a-4032-3024.jpeg)
紐約客
那麼這就是紐約第一天的旅程了,初來乍到,雖然在北美夜生活了很多年,但第一次來美國,以及對這個自己從小在玩的第一款遊戲《命令與征服:紅色警戒2》裡就在心裡打下印子的城市,依然充滿好奇和嚮往。
未完待續~
In New York,
Concrete jungle where dreams are made of,
編織夢想的混凝土世界
Theres nothing you can’t do,
在這裡你能心想事成
Now you’re in New York,
現在你就在紐約
these streets will make you feel brand new
這裡的街道能令你煥然一新,
big lights will inspire you,
巨大的霓虹燈能帶給你啟迪
lets here it for New York, New York, New York
——《Empire State of M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