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地系列】戰地1武器皮膚介紹(7)


3樓貓 發佈時間:2023-01-24 16:28:39 作者:BeforeDawn Language

Hello大家好,新年快樂啊,放假了最近遊戲也打膩了想著重新來安排一些科普文,也順便複習複習外語哈哈哈

其實啊又過了一年來看,個人認為做的最好最付出了心血的還得是咱們戰地1,甚至我想說可能百年後人們早已忘卻這場世紀大戰但卻可能因為這部遊戲還會記得它曾經的故事,想必這就是這個遊戲的偉大之處了吧,下面我就拋磚引玉來講一講武器的皮膚背後的一些故事吧。


1  G95步槍皮膚——復活節之戰(Osterschlacht)

【戰地系列】戰地1武器皮膚介紹(7)-第0張

Oster呢德語裡面是復活節的意思,那麼schlacht就是戰鬥了,其實翻閱百度甚至外網維基我都沒有搜到這場戰役相關的信息,直到打出德文我才勉強找到這場阿拉斯戰役(沒錯就是戰地5那個阿拉斯)。因為復活節是4.9日,也正是這場戰役的開始,想必這就是名字的由來吧(dice你可真是用心,不知道請了些啥大牛做的這些東西一般人真不知道是啥只顧著好看了)

阿拉斯戰役(德方簡稱“阿拉斯之春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西線的一場戰役,持續時間為1917年4月9日至5月16日。英國和加拿大軍隊成功地從德國軍隊手中奪取了維米附近的戰略山脊,但沒有取得任何決定性的成功。戰鬥的後半部分作為 維米嶺戰役而載入加拿大歷史。

【戰地系列】戰地1武器皮膚介紹(7)-第1張

英國在阿拉斯的炮兵陣地(1917 年 4 月)


英國在戰鬥中損失了 150,000 人,德國人略低。就其持續時間而言,這場戰鬥是英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傷亡最慘重的戰鬥之一。儘管獲得了相當大的領土並佔領了一個重要的山脊,但這場戰鬥還是以失敗告終,這也是因為法國同時在埃納河上慘敗,無法取得決定性的突破。

2  12G自動散彈槍皮膚——杜魯門(Truman)

【戰地系列】戰地1武器皮膚介紹(7)-第2張

沒錯這個杜魯門就是那個中學歷史上杜魯門主義的杜魯門,美國的第三十三任總統,沒想到吧這小子還參加過一戰嘿嘿嘿,這老小子。給你們看看年輕時候的帥(醜)照

【戰地系列】戰地1武器皮膚介紹(7)-第3張

穿著制服的杜魯門,1918年

當美國於1917年4 月 6 日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杜魯門重新加入 B 連隊,為不斷擴大的部隊成功招募新士兵,為此他被選為他們的第一中尉。在部署到法國之前,杜魯門被派往俄克拉荷馬州勞頓附近的錫爾堡多尼芬營地接受訓練,當時他的團被聯邦化為第129 野戰炮兵。訓練期間的團長是羅伯特·M·丹福德 ( Robert M. Danford ),他後來擔任陸軍野戰炮兵司令。杜魯門回憶說,他在六週內從丹福德那裡學到的實用信息比從六個月的正式陸軍訓練中學到的要多,而且當杜魯門擔任炮兵教官時,他有意識地效仿丹福德的做法。

杜魯門還與他在堪薩斯城認識的服裝店店員愛德華雅各布森一起經營營地食堂。與大多數由單位成員資助的食堂通常虧損不同,杜魯門和雅各布森經營的食堂扭虧為盈,在六個月內返還每位士兵最初的 2 美元投資和 10,000 美元的紅利。在西爾堡,杜魯門遇到了詹姆斯·彭德加斯特中尉,他是堪薩斯城政治領袖湯姆·彭德加斯特的侄子,這種聯繫對杜魯門的晚年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918 年年中,約有 100 萬美國遠征軍(AEF) 士兵駐紮在法國。杜魯門於4 月 23 日晉升為上尉, 並於 7 月成為第 35 師第 129 野戰炮兵連 D 連的指揮官。杜魯門最初不受歡迎,因為他努力恢復秩序。儘管這些人試圖恐嚇他辭職,杜魯門還是成功地讓他的下士和軍士們對紀律負責。他承諾,如果他們表現出色,他就會支持他們,如果他們表現不佳,他就會將他們降為二等兵。他的士兵在德國人在孚日山脈的突然夜間襲擊中開始逃跑;杜魯門成功地命令他的部下留下來戰鬥,使用他在鐵路時代的髒話。這些人聽到杜魯門使用這樣的語言感到非常驚訝,他們立即服從了。

1918 年 9 月 26 日,在默茲-阿貢攻勢開始時,杜魯門的部隊加入了預先安排好的大規模攻擊彈幕。他們在坑坑窪窪的地形上艱難前進以跟隨步兵,並在Cheppy以西建立了一個觀察哨。9 月 27 日,杜魯門通過他的雙筒望遠鏡看到一個敵軍炮臺部署在河對岸的位置,可以讓他們向鄰近的第 28 師開火。杜魯門的命令將他限制在面對第 35 師的目標上,但他無視這一點並耐心等待,直到德國人將他們的馬匹從他們的槍口移開,以確保他們無法移出杜魯門炮臺的射程。然後他命令他的部下開火,他們的攻擊摧毀了敵人的炮臺。他的行動因挽救第 28 師士兵的生命而受到讚譽,否則他們將受到德國人的攻擊。杜魯門被他的團長卡爾·D·克萊姆上校訓斥了一頓,他威脅要召開軍事法庭,但克萊姆從未跟進,杜魯門也沒有受到懲罰。

在默茲-阿貢攻勢期間的其他行動中,杜魯門的炮臺為喬治·巴頓的坦克旅提供了支援並在 1918 年 11 月 11 日發射了戰爭的最後幾槍。D 連沒有損失任何人在杜魯門在法國的指揮下。為了表達對他領導才能的讚賞,他的部下在戰後返回美國時送給他一個大愛心杯。

這場戰爭是一次變革性的經歷,杜魯門在其中展現了他的領導才能。他於 1917 年以家庭農場主的身份入伍,曾從事不需要激勵和指導他人能力的文職工作,但在戰爭期間,他獲得了領導經驗和成功記錄,極大地提升和支持了他的職位-密蘇里州的戰爭政治生涯。

【戰地系列】戰地1武器皮膚介紹(7)-第4張

好吧這傢伙也算是有點帥


3  Model10散彈槍皮膚——馬恩河磐石(Rock of the Marne)

【戰地系列】戰地1武器皮膚介紹(7)-第5張

本來還以為是個啥有名的故事,結果一搜是美帝旗下的第三師(貌似挺有名,不過也就是手下敗將啦),本著科普的態度我還是很嚴謹的看完了部隊的歷史,不得不說是支歷史悠久的部隊

第3 步兵師 (3ID)(綽號馬恩河之石)是美國陸軍的一個聯合兵種師,總部設在佐治亞州斯圖爾特堡。它是第十八空降軍和美國陸軍司令部的直屬單位。其現有編制包括1個師部和司令部營、2個裝甲旅戰鬥隊、1個國民警衛隊步兵旅戰鬥隊、1個特遣隊營、1個航空旅、1個師級炮兵連 ,一個保障旅和一個戰鬥保障支援營以及一個機動增強旅。該師歷史悠久,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朝鮮戰爭和全球反恐戰爭中服役。榮譽勳章已授予第 3 步兵師的 61 名成員,使該師成為陸軍中獲得榮譽最多的師。

【戰地系列】戰地1武器皮膚介紹(7)-第6張

第 3 師於 1917 年 11 月 21 日在美國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戰七個月後在北卡羅來納州的格林營成立。八個月後,它在西線的法國首次參戰。

1918 年 7 月 14 日午夜,該師贏得了持久的榮譽。作為前往歐洲的美國遠征軍(AEF)的一員,該師參與了埃納-馬恩攻勢,並在馬恩河岸邊保護法國首都巴黎。第3 師的第 8 機槍營在撤退的法國軍隊中衝向蒂埃裡城堡並將德國人擋在馬恩河。在周圍部隊撤退的同時,第 3 師,包括第4、30和第 38 步兵團在第二次馬恩河戰役中始終如一,尤利西斯·麥克亞歷山大上校 頑強的防守為第 38 步兵團贏得了“馬恩河之石”的綽號。在大規模進攻中,第 3 步兵師的指揮官約瑟夫·T·迪克曼少將高喊著著名的“Nous Resterons La”(我們將留在這裡)。他們的藍白徽章也為他們贏得了“藍白惡魔”的綽號。” 該師的其餘部分被法國指揮吸收,直到在少將的指揮下重新聚集在一起約瑟夫·T·迪克曼 (Joseph T. Dickman ) 和 1918 年 7 月 15 日,他們首當其衝地發起了德國最後一次進攻。西線 AEF 總司令約翰 ·約瑟夫·“黑傑克”潘興將軍稱這個陣地為“軍事史上最輝煌的一頁”。在戰爭期間,該師的兩名成員被授予榮譽勳章。

戰爭期間的傷亡人數為 3,177人陣亡,12,940人受傷。

【戰地系列】戰地1武器皮膚介紹(7)-第7張

1918 年 7 月,第 38 步兵團擊退了德軍在法國梅濟附近馬恩河對岸的進攻。這次防禦阻止了德軍的進攻,並使盟軍的進攻成為可能,因此第 38 步兵團獲得了“馬恩河之石”的綽號。


4  MP18衝鋒槍皮膚——皇帝會戰(the German Spring Offensive,德語Kaiserschlacht)

【戰地系列】戰地1武器皮膚介紹(7)-第8張

說起來這槍也算是我入門的第一個槍,皮膚也是第一個抽到的這個,當時的想法是媽的這遊戲皮膚也太low了,這種迷彩感覺也就最低等成色居然是個金皮,沒想到dice重心根本沒在騰訊那些花裡胡哨上面而是歷史上下這麼多功夫,錯怪了哈哈哈

好,那麼言歸正傳。德國春季攻勢,或Kaiserschlacht(“皇帝之戰”),也稱為魯登道夫攻勢,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沿西線發動的一系列進攻。

【戰地系列】戰地1武器皮膚介紹(7)-第9張

1918年3.21日至7.18日

始於 1918 年 3 月 21 日。繼美國參戰之後1917 年 4 月,德國人決定,他們唯一剩下的勝利機會就是在美國派遣士兵橫渡大西洋並充分部署其資源之前擊敗盟軍。德國陸軍在數量上暫時獲得了近 50 個師的優勢

德國有四次進攻,代號為邁克爾、喬吉特、格奈森瑙和布呂歇爾-約克。邁克爾是主攻,旨在突破盟軍防線,包抄英軍(從索姆河到英吉利海峽的前線)並擊敗英軍。一旦實現,希望法國人尋求停戰條件。其他進攻是邁克爾的附屬旨在轉移盟軍對索姆河的主要進攻努力。在進攻開始之前沒有明確的目標,一旦行動開始,攻擊目標就會根據戰術情況不斷變化。

一旦他們開始前進,德國人就很難保持勢頭,部分原因是後勤問題。快速移動的衝鋒隊無法攜帶足夠的食物和彈藥來維持自己的長期生存,而軍隊也無法足夠快地運送補給品和增援部隊來協助他們。盟軍將他們的主力集中在重要地區(通往海峽港口的通道和亞眠的鐵路樞紐)。被多年衝突摧毀的戰略上毫無價值的土地被輕而易舉地防禦。幾周之內,德國突破的危險就過去了,儘管相關的戰鬥一直持續到 7 月。

德軍取得了自 1914 年以來雙方在西線取得的最大進展。他們重新奪回了 1916-17 年失去的大部分領土,並佔領了一些他們尚未控制的領土。儘管取得了這些明顯的成功,但他們為換取戰略價值很小且難以防禦的土地而傷亡慘重。進攻未能帶來可以挽救德國免於失敗的打擊,這導致一些歷史學家用得不償失的勝利來形容。1918 年 7 月,隨著美軍的到來,盟軍重新獲得了人數優勢。8月,他們利用這一改進戰術發起反攻。隨後的百日攻勢導致德國人失去了他們在春季攻勢中佔據的所有陣地、興登堡防線的崩潰以及德國在 11 月 的投降。

【戰地系列】戰地1武器皮膚介紹(7)-第10張

1918 年 4 月至 11 月德國和盟軍前線步兵的比較。


5  perino model 1908機槍皮膚——波佐洛(pozzuolo)

【戰地系列】戰地1武器皮膚介紹(7)-第11張

看歷史記載來講,這時候應該是意大利已經反水,由德國和奧匈進攻意大利的一場戰役,後面還會有卡波雷託的影子哦


波佐洛德爾弗留利戰役於 1917 年 10 月 30 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發生,由意大利第二騎兵旅和“貝加莫”步兵旅的兩個步兵營對抗德國帝國陸軍的兩個師和奧地利-匈牙利軍隊在Pozzuolo del Friuli。

1917 年 10 月 24 日,在德國部隊的增援下,奧匈帝國軍隊開始了卡波雷託戰役。德軍得以闖入卡波雷託的意大利前線,並擊潰了反對他們的意大利軍隊。這一突破迫使意大利第3集團軍向西撤退。然而,隨著同盟軍迅速向威尼斯平原推進,第 3 集團軍面臨被合圍的危險。

因此,Emo Capodista 准將指揮的第2 騎兵旅和 Piero Balbi 上校指揮的“貝加莫”步兵旅第 2/25 營和第 3/26 營被派往波佐洛德爾弗留利,並奉命拖延中央權力足夠長的時間,以便第 3 集團軍通過Codroipo和Latisana的橋樑逃過Tagliamento河。


10 月 30 日上午的點名顯示騎兵旅只有 968 人。

騎兵團的整個上午巡邏都遇到了德國第 117 步兵師的先遣隊,到 14 小時,四個意大利營遭到三個敵軍師的全面攻擊:通往科德羅伊波路上的“貝加莫”營遭到德國第 5 步兵團的襲擊師,而“熱那亞騎士”遭到德國第 117 步兵團的襲擊,而奧匈帝國第 60 步兵師則向 Pozzuolo del Friuli 村推進。隨著“Genova Cavalleria”受到猛烈攻擊,“Lancieri di Novara”的騎兵開始在反覆的騎兵衝鋒中騷擾敵人的左翼。

到 17 點 30 分,騎兵旅已經有近 400 人死亡,敵人已經進入波佐洛村。18 點左右,卡波迪利斯塔將軍命令他的部隊脫離接觸並撤退。巴爾比上校和“貝加莫”部隊留在波佐洛掩護撤退。十五分鐘後,II Cavalry Brigade 的殘餘部隊編隊向南駛向Santa Maria di Sclaunicco。最後離開波佐洛的部隊是“熱那亞騎士”的第 4 中隊,他們對敵人進行了最後一次自殺式衝鋒,以掩護其他部隊逃跑。到夜幕降臨時,該旅的 968 名士兵中有 467 人喪生,而“貝加莫”部隊則被徹底摧毀。”戰鬥結束後,兩個騎兵團的旗幟被授予軍事英勇銀質勳章,而該旅的指揮官埃莫·卡波迪利斯塔將軍被提升為少將並被授予薩沃伊軍事勳章。

對這場戰役的記載很少,圖片更是沒有,這裡就不放圖了


6  手槍左輪MK VI——貝利庫爾隧道(Bellicourt Tunnel)

【戰地系列】戰地1武器皮膚介紹(7)-第12張

手槍皮膚集滿了,但就是不知道想介紹哪一個,都感興趣,又怕大家不喜歡手槍,就介紹一個一眼看上去比較有意思的


說起這個隧道其實是盟軍聖康坦戰役裡面的一部分,到 1918 年 9 月,盟軍已將德軍逼回興登堡防線。這條防線沿用了聖康坦運河的路線。在 貝利庫爾附近,運河在地下運行了五公里半。9 月 29 日,經過兩天的猛烈轟炸摧毀了德國的防禦工事,澳大利亞和美國軍隊佔領了隧道。在隧道南端發現了一個德國臨時搭建的廚房,引發了關於其中有秘密“屍體煮沸”工廠的謠言。Streeton 描繪了澳大利亞軍隊在破敗的建築廢墟中前進的情景。他對捕捉澳大利亞刺眼陽光的熟悉在他對鄉村的描繪中顯而易見,他使用大膽的、有時幾乎是抽象的筆觸。

【戰地系列】戰地1武器皮膚介紹(7)-第13張

這是運河的油畫


好啦今天的小科普就到這兒啦,昨晚睡不著查了好久資料才寫完希望大家喜歡,多多支持哦,也歡迎大佬們指教,大家新年快樂,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