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大錘闖天下,RPG&沙盒兩開花—《勇者鬥惡龍:創世小玩家2》


3樓貓 發佈時間:2024-12-31 23:34:51 作者:乾貨遊戲 Language

提到《勇者鬥惡龍》系列,眾多RPG遊戲愛好者對其應該並不陌生。該系列自1986誕生並延續至今,已出品了11部正統作品,可謂是遊戲界元老級RPG遊戲的存在。
以《勇者鬥惡龍》為靈感來源的《勇者義彥和魔王之城》《昨晚過得很愉快吧》日劇的熱播。《如龍7》的製作組為了貼合新主角春日一番《勇者鬥惡龍》愛好者的設定,甚至把系列一貫的即時戰鬥模式轉為了RPG式的回合制。以及《勇者鬥惡龍》系列幾乎每出一部新作,都會讓一大票日本玩家不惜翹班曠課去商場排起長龍爭相購買。該系列作為日本“國民RPG"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也許是為了填補每部正傳間長達幾年的空檔期,也許是為了避免玩家對王道向RPG玩法的審美疲勞。《勇者鬥惡龍》系列不時也會出品一些為玩家們帶來一些新穎玩法的外傳型作品,調劑一下口味。例如借鑑了佳作《風來西林》Roguelike式玩法的《特魯尼克大冒險》;讓史萊姆翻身作了主角的《元氣史萊姆》,有著無雙系列般爽快感的《勇者鬥惡龍:英雄》等。
於2018 年 12 月發售又一款系列外傳作品《勇者鬥惡龍:創世小玩家2》,則為玩家們帶來了沙盒建造與RPG的混搭式體驗。

合理借鑑並做出自己的特色

堆積方塊建成建築,飢餓度,礦車與鐵路。玩家們在本作中可以看到很多沙盒神作《我的世界》中的影子。不過本作並非是生硬地將《我的世界》的種種要素朝自己的作品中套,做出一款換皮之作。而是對《我的世界》與《勇者鬥爭惡龍》兩者的特性做足了功課再進行了有機結合。

建造系統

不同於《我的世界》中的像素風方塊。本作中的方塊有著細膩的紋理象化。部分特殊的方塊還會在與其他方塊相鄰後自動改變自身的樣式。所搭建出的房間,會根據玩家放入的不同的傢俱飾品組合成為澡堂,道具商店,廚房,臥室等可以提供對應功能的特殊房間。根據房間的大小,擺放物件的不同會影響房間的豪華度,豪華度越高,NPC居民們會有著更高的滿意度。
作為創造師的主人公,有著一套自己的建造工具。錘子身兼斧子,鎬頭,等功能於一體,承擔起破壞方塊取得素材的任務。乾涸之壺與《我的世界》中的水桶作用接近,主要用來取水與倒水,不過厲害的地方在於它盛取便可源源不斷地倒出,玩家可以用其輕鬆製造瀑布與河流。手套除了可以比較方便地去直接搬運方塊外,還有著不損壞物質原貌的屬性,用來搬運那些被敲擊就碎成渣渣花花草草類的物件再好不過。除了這些常用工具外,當到了遊戲後期時,更是有著可以批量替換牆體材質的牆刷,可以將建築抄為圖紙的鉛筆,可以隔空造牆的創造師之眼等功能強大的工具,進一步挺高玩家的建造效率。

戰鬥系統

本作的動作設計方面邀請了開發《無雙》系列的ω-Force前來助力。不過可能是出於遊戲平衡性的考慮,主人公去並沒強大到可以斬瓜切菜般打到魔物們毫無還手之力。
主角的主要攻擊方式為揮舞武器進行平砍,蓄力攻擊,以及威力強大的合體技能。不過蓄力攻擊要花費的時間較長,被敵人攻擊或跳躍後會被打斷,再加上蓄力攻擊在進入蓄力狀態後無法隨意改變攻擊方向,並不太實用。合體技能更是因為極長的CD時間顯得曇花一現。於是平砍成了主人公的最主要攻擊方式。主角並沒有躲閃防禦或彈返之類的用來保全自我的技能,與稍微強點一些的敵人近距離作戰,常常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也許為了解決主角的戰鬥力不足,製作組特意給玩家配備了狂戰士席德這個強力跟班。流程中遇上大部分戰鬥幾乎都可以席德擔當主力,自己在保全自身的同時幫忙補刀即可。
遊戲中遇到的戰鬥主要分為探索過程中的遭遇戰,週期性的怪物攻城戰,以及BOSS戰。遭遇戰不需作過多解釋,玩家探索過程中將擋路的它們悉數消滅即可。潮水般湧來批量怪物的怪物攻城戰會損害到玩家的作物與建築,玩家前期時可以築起籬笆,石牆,為能打的居民NPC們配備上武器加以防範。而到了遊戲後期時,玩家則可以通過陷阱結合觸發機關,讓攻城的怪物群們淪為定期送來各種素材的“快遞員”。
BOSS戰有別與其他兩種常規式戰鬥,融入了些許解密要素。通過香蕉皮滑倒巨猿,通過駕馭巨大的黃金人激戰蛇妖美杜莎,通過飛行器空戰破壞神。每一場都有著不雷同的獨特玩法,趣味性要高上不少。

只要有心,人人都是創造師


本作所傳達的理念“只要有心,每個人都是創造師”與《勇者鬥惡龍3》結局所傳達“只要有心,每個人都是羅德勇者”的理念暗合。遊戲中登場的每個角色(甚至是魔物們)其實都有著創造之力。但由於哈貢的教義,而將創造被視作禁忌。玩家在通過自己的創造之力拯救一次次危機的同時,也在解放著更多人與生俱來的創造之力。隨著創造之鐘的一次次敲響,越來越多打破思想禁錮的居民的加入,主角的創造師隊伍愈發壯大。
得益於這群同樣擁有創造之力的居民們。玩家可以不需要對於每個建造項目事必躬親。通過在場地上規劃好設計圖,並留下工程所需要的各種材料,讓小鎮的居民們自己去完成。自己則可以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城鎮規劃與更多的新探索中。

怪物夥伴

《勇者鬥惡龍5》中正式成型的並一直延續下去的“怪物夥伴”系統在本作中亦有登場。部分被玩家擊敗的怪物會起身主動要求成為同伴。玩家此時只需要對其餵食魔物飼料即可將其收作為同伴。怪物夥伴們不僅僅可以為主角的戰鬥添加一份戰力,還有著自己的專屬能力。身體柔軟的史萊姆可以成為玩家從高處跳下也不會摔傷的緩衝墊;長著羽翼的奇美拉可以拖拽主角進行短距離的飛行;有著二段跳能力的幼崽豹為可以作為坐騎提高主角的機動性。活用它們的能力可以讓主角的探索更加便捷。

《勇者鬥惡龍2》老玩家的福音

曾接觸過FC版《勇者鬥惡龍2》的老玩家一定對昔日的像素風畫面印象深刻。由於FC的平臺機能限制,稍微顯粗陋的像素圖並不能較為完善地將遊戲中的角色場景的樣子呈現出來。火焰劍,破壞神之劍,迴音之笛,風之斗篷等武器道具,更是隻能以文字的新式存在。除了極少數購得到日式正版卡帶的玩家可以翻開卡帶盒裡附帶的厚厚的說明書,從鳥山明繪製的設定圖案中得知這些遊戲中種種事物長啥樣外,更多玩家只能通過想象力自行腦補。而以《勇者鬥惡龍2》作為背景的本作則為不少老玩家提供了補完童年的機會。
原來威力驚人破壞神劍的是斧子與劍結合的形狀;原來回音之笛跟《薩爾達傳說》系列中的時之笛長得一個樣子;原來樹人怪讓主角團隊屢屢中招的“奇怪舞蹈”的舞姿是急速地在原地畫圈圈;原來留下經典臺詞“別搭調,差點尿到腳上”的“蒙面人”其實是一副肌肉兄貴的模樣......
而遊戲的第三座主線島穆恩布魯克島甚至局部重現了《勇者鬥惡龍2》中的部分遊戲地圖。當玩家再次踏入與幾乎按照原作中的樣子重新呈現夢開始的地方—蘿蕾西亞城時,熟悉的王城BGM《Chateau》應景地想起。這種恍如隔世的感覺應該會讓不少老玩家唏噓不已。

優秀的引導與鼓勵式的反饋

《我的世界》中相對弱的引導性,讓不少新手玩家不知道自己該乾點啥。本作的細緻的引導系統可謂是做到了手把手教你如何遊玩本作。每個大型任務會被拆作一個個諸如收集多少個素材,建造多少物件之類的明確的小任務供玩家完成。搭建特殊建築所提供的圖紙會明確標明每一塊磚瓦的安置位置。玩家猶如通過圖紙去拼接模型般擺放對每塊物件的位置即可完成該建築。即便是認為自己沒有足夠“藝術細菌”的玩家,按照圖紙搭建出幾個像模像建築後,想必也能稍微培養出一點點創作靈感。
類似這樣的人性化設計在本作中有很多。例如各種工具並沒有耐久度的設定,讓玩家可以盡情使用。飽足度歸零,只會影響主角的奔跑速度以及武器/工具揮動頻率,並不會因此導致血條啪啪往下掉,讓玩家感到太大壓力。即便角色在戰鬥中不小心被打敗,不會像正傳中那樣,復活時會丟失掉一半的財產作為懲罰,而是直接在主城復活。遊戲還自帶極其便捷的傳送功能,非強制劇情的狀態時,玩家無論是在地面,在洞窟,在水中,還是與陷入與魔物的戰鬥中,只需打開地圖即可親身傳送到想去的地點。
每當打贏一場戰鬥或提升一次等級時同伴席德會趕來擊掌慶祝;小鎮上的居民們會因為主角完成了新建築,丟下手中的活計蜂擁而至集體鼓掌。每拯救完一個島嶼後會舉辦盛大的慶典。一次次對玩家給予滿滿的正面反饋的心理暗示。
得益於這些設定帶給玩家極大程度的舒適度,玩家每次遊玩都會很容易沉浸其中。遊戲粘滯度不亞於與“點玩下一回合我就去睡覺,卻發現天亮了”的《文明》系列。

聯機要素

作品分享
玩家可以通過公告板功能去發佈自己的自拍的作品,或者分享自己搭建的島嶼供應其他玩家等島參觀。收穫其他玩家的點贊。官方時不時舉辦以為某個主題的建造活動,獲贊最多排到前幾名的玩家還會收到遊戲中的虛擬獎盃作為獎勵。
多人聯機
當玩家完成遊戲中的第一座主線島嶼的劇情後即可解鎖本作的聯機模式。該聯機模式採用了P2P式的。 房主設定聯機規則後,即可發佈房間供其他steam好友加入,實現最多四人共遊。
比起原先的只能與遊戲自帶的居民AI們相伴。與真實的玩家一邊嘮嗑一邊蓋屋明顯趣味性要高上不少。不過必須同時滿足擁有steam好友,並且好友必須已完成流程較長的第一座主線島嶼劇情這兩點的聯機門檻並不算低。玩家每次想要聯機需要尋找固定玩伴的模式稍有不便。期待以後的作品可以打破非steam好的聯機限制,讓玩家間的聯機更加便捷化。

與小體量反差巨大的豐富的遊戲內容

本作的容量大小隻有4個G左右,與當前動輒幾十上百G的3A作品相比連個零頭都不到。不過遊戲內容豐富程度卻有過之而無不及。
當筆者的走完20多小時流程拯救完世界樹,以為遊戲要進入大結局時,沒想到這其實只是完成了劇情的一大章節。還有與其體量相仿的好幾個章節在後面候著。
而在花費了70-80小時通關了全部章節後。從某種程度上卻也只能算是完成了本作的入門教學。第一座劇情島相當於對於種植與農村經營的基礎教學,第二座劇情島則是對於鐵路與挖礦教學,第三座劇情島則傳授瞭如何活用本作機關的技巧。
玩家可在通關後可以通過完成各種先前遺漏的支線任務去補足各種尚未集齊的工具,配方,材料。然後展開自己的建造生涯。
稍有遺憾的是,本作當時並不支持Mod,玩家無法向《我的世界》在那樣自制更多花樣豐富的材料與物品。不過遊戲當前所提供的建造資源其實也已經夠玩家們建造出一大票自己能想象得出的建築了。玩如果時間充裕,甚至可以對照片嘗試還原出天守閣,聖母百花大教堂,帕德農神廟等知名建築。
而在公告板中,玩家不時會看到大神級玩家分享自己所搭建的《精靈寶可夢》中的訓練道場與都市,《薩爾達傳說》中的關卡,《精靈世紀》中的巨鯨型空島等優秀建築。玩家進入其他玩家共享的島嶼對這樣進行觀摩,並記錄設計圖,拓寬自己的創造思路。

一些有趣的小細節

變成美少女的狗狗
當玩家獲得可以使事物顯現真身體的拉之鏡時,會從小鎮居民拿了收到用拉之鏡去讓照一下最初加入自己小鎮中狗狗的提示。這裡其實致敬了《勇者鬥惡龍2》中在玩家通過太陽神鏡破除被變成狗的穆恩布魯克公主的詛咒的經典橋段。
藏在眼皮子底下的兇手
穆恩布魯克王國篇查找真兇的劇情處理方式上,堀井雄二老爺子沒忘了致敬他自己早期的偵探推理作品《港口鎮連續殺人事件(ポートピア連続殺人事件)》,同樣採用將真兇藏在玩家眼皮底下的處理方式。
數量不少鳥山明老師早期作品梗
本作還有著不少《龍珠》《阿拉蕾》等其他鳥山名老師作品裡的梗,特殊服裝龜殼裝;男性主角的金色鳳梨頭;蒙佐拉島可愛眼鏡女孩以及監獄島怪獸婆婆那似曾相識的臉;主角奔跑時向兩邊伸直雙手的跑步姿勢......估計會讓不少玩家會心一笑。
第一人稱模式
當玩家按下右搖桿鍵後即可進入第一人稱模式,該模式並非只是為了方便玩家查看到一些第三人稱視角下難以查看到的死角而存在的。第一人稱視角下,玩家可以看到自己手持的武器或工具,攻擊動作與技能的呈現也相對於第一人稱模式做出了對應的調整。玩家如果樂意,可以同玩《我的世界》一般,全程通過第一人稱世界遊玩本作。

一些小缺陷

自帶劇透的副標題
本作的副標題劇"破壞神席德與空蕩島"劇透較為嚴重,主人公落難空蕩到後最初遇到的名為席得的失憶少年與《勇者鬥惡龍2》最終boss破壞神-席德同名,再加上少年紅色的瞳孔與腰帶上的骷髏頭標誌的明顯特徵。這也導致玩家前期就可以將少年席德的真實身份已經後面的大致劇情走向猜個七七八八。
NPC的穿牆Bug
小鎮的NPC居民們存在“穿牆bug”,這也導致玩家在一些相對大型的建築想要去找某個NPC攀談時,經常出現自己剛迎上去,NPC卻突然遁牆離去,玩家不得不繞上一大圈去重新去找該角色的情形。
稍有不便的駕駛設計
甲殼蟲陸空兩用車的倒車的轉向的方向與常規遊戲倒車轉向的方向完全相反,操作起來稍顯“反人類”。

結語


在昔日的《我的世界》大火後,嘗試其製作沙盒建造遊戲的卻反響平平的作品不計其數。《勇者鬥惡龍:建造者2》則做到了對《勇者鬥惡龍》與《我的世界》式的沙盒建造模式有機結合,兩種作品的愛好者都可以在本作中獲得樂趣。
本作的售價不算低。不過的試玩版提供免費體驗內容的量比較厚道,玩家可以一直遊玩到第一座劇情島大決戰前的所有內容,體驗流程長度大約20小時。對本作有興趣,但未確定該作是否真正合乎自己口味的玩家,不妨通過試玩版先進行嘗試,然後再考慮是否要入手。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