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屏的奧德彪語錄,嗎嘍牛馬們的精神圖騰


3樓貓 發佈時間:2024-05-26 15:24:51 作者:尊貴的原神玩家哦 Language

文章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酷玩實驗室



01:尋找奧德彪

“奧德彪是誰?”

這大概是最近網友們問得最多的問題,以至於這一詞條還登上了各大熱搜。

如果你有幸看過 “非洲兄弟+自行車+綠香蕉” 這三位一體的經典組合,想必你一定熟悉“奧德彪”這個名字。

刷屏的奧德彪語錄,嗎嘍牛馬們的精神圖騰-第0張

“奧德彪”其實並未特指某個人,而是代指這類狂蹬自行車運送香蕉賺錢的布隆迪人,值得注意的是,這已經不是他們的初次走紅了。

那群腳踩二八大槓自行車,拉著幾百斤香蕉全速過彎的男人們回來了 ,只不過這次是以文字語錄的方式。

落款為“奧德彪”的各色“名言警句”出現在了社交媒體的無數角落,寥寥數句之間,彷彿參透了世間的喜怒哀樂,以一種”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別人看不穿“的語氣戲謔著生活。

刷屏的奧德彪語錄,嗎嘍牛馬們的精神圖騰-第1張

最核心的語錄內容直接取材於奧德彪們的工作日常,蹬著時速超過70km/h卻沒有剎車片的自行車,車上還掛著幾百斤的香蕉,在烈日下瘋狂地疾馳著。

至於為什麼沒有剎車片,那是因為在這樣的負重條件下,強行剎車更容易車毀人亡,還不如直接拆掉剎車靠上坡來減速。當然,在強者奧德彪的眼中,剎車減速只會耽擱送貨效率,減少自己收入,真男人,永遠全速過彎。

刷屏的奧德彪語錄,嗎嘍牛馬們的精神圖騰-第2張

我不能踩剎車,因為貧窮會追上我——奧德彪

錢雖然沒掙著,倒也沒白乾,起碼累著了——奧德彪

不是單車沒有剎車片,而是生活沒有暫停鍵——奧德彪

我不再是當年的窮小子了,我是今年的窮小子——奧德彪

早出晚歸,財神來敲門我都不在家,我不窮誰窮——奧德彪

奧德彪這樣高強度的生活循環,就像是在玩布隆迪公路版的“俄羅斯輪盤賭”,運氣好回來沾一身灰,運氣不好回來變一罐灰,他們出門賭明天的形象深深烙在了打工人的心中,逐步成為了新晉最強嘴替。

刷屏的奧德彪語錄,嗎嘍牛馬們的精神圖騰-第3張

正義都能遲到,為什麼上班就不能——奧德彪

努力不一定被看見,但休息一定會被看見——奧德彪

幾千的工資,受幾萬的苦,這叫做千薪萬苦——奧德彪

小時候說想當小動物,長大後終於當上牛馬了——奧德彪

隨著熱度不斷髮酵,“奧德彪文學” 或是 “奧德彪語錄” 都早已跳脫出了 “拉香蕉討生活” 的原始語境,榮升為調侃解構世間一切的萬金油,讓使用者向生活全面開火。

刷屏的奧德彪語錄,嗎嘍牛馬們的精神圖騰-第3張

吃得苦中苦,伺候人上人——奧德彪

我並非無路可走,我還有死路一條——奧德彪

愛一個人是藏不住的,但愛兩個一定要藏住——奧德彪

高中玩三年,那麼將苦30年,高中苦三年,那麼將苦33年——奧德彪

愛笑的人運氣不會差,運氣差的他根本就笑不出來——奧德彪

奧德彪語錄的部分內容其實並非原創,而是從互聯網諸多調侃文學中演化而來,有的順勢為奧德彪做了些許調整,有些則直接加上了奧德彪的落款,即使這樣,這些句子一旦與奧德彪三字掛上了聯繫,似乎所有違和感都頓然消失了。

刷屏的奧德彪語錄,嗎嘍牛馬們的精神圖騰-第3張

遠在非洲揮灑汗水的奧德彪怎麼就成了這些語錄的代言人了呢?畢竟上一個靠語錄在互聯網爆紅的還是當年沒拍“真還賺”的羅永浩。

奧德彪首次走紅於2023年,伴隨著被譽為“命運蕉響曲”的《Caravan》,視頻中的奧德彪們嫻熟地駕駛著二八大槓,身體高度投入,表情卻悠閒自若,若沒拍到下半身還以為在開敞篷跑車。

刷屏的奧德彪語錄,嗎嘍牛馬們的精神圖騰-第3張

在AI視頻解說的講解下,“奧德彪”這一與 “喪彪小帥小美” 等解說暱稱同風格的名字逐漸被短視頻觀眾們記住,後來更是被粉絲們美化為了“Old Biao”,諧音奧德彪但能翻譯為“老表”,大大提升了親切感。

雖然“奧德彪”這一暱稱在當初被視頻解說號取得那叫一個隨意,但這正如奧德彪這群人在布隆迪的生活一樣,隨性、質樸,拉香蕉的日常照樣能吸引來自世界的關注。

刷屏的奧德彪語錄,嗎嘍牛馬們的精神圖騰-第3張

在國內被稱為奧德彪,而在國外他們則被稱作“The Racing Cyclists of Burundi”(布隆迪的單車賽車手),同名紀錄片在2014年首播,並於兩年前免費上線了Youtube,迄今為止斬獲了近2400萬的播放。

奧德彪紀錄片其實屬於系列紀錄片《World's Most Dangerous Roads》(世界最危險之路)中的一集,該系列重點挖掘全球各地危險公路上的人與事,甚至有一集專門跑到中國拍攝了川藏線上的故事。

刷屏的奧德彪語錄,嗎嘍牛馬們的精神圖騰-第3張

就像油管評論區的一則高贊評論所說:“路雖還是那條路,但路上的物是人非卻是如此讓人著迷”,這也是為什麼奧德彪們會被攝者團隊發現,畢竟沒有人比他們更有故事。


奧德彪們生活的布隆迪曾連續六十年被聯合國評選為“全球最不宜居”的國家之一,經歷了多年的戰爭與屠殺,這遭遇基本就是鄰居盧旺達的翻版,同時又受到地理條件的限制,工農業生產薄弱,交通運輸更是極其落後。

刷屏的奧德彪語錄,嗎嘍牛馬們的精神圖騰-第3張

這樣的天糊開局自然造就了奧德彪們的出現,首先,農業技術不發達,耕地與糧食嚴重不足,只能靠堆人拉生育率來填補生產力缺口,越窮越生得多,人越多越吃不飽,生育率常年又居高不下,所以香蕉都成了主要糧食作物。

其次,布隆迪幾乎沒有談得上合格的工業與第三產業,能正式上班的職業算是鳳毛麟角,近90%的國民深陷赤貧,根本沒活兒幹。雪上加霜的是,日常用品極其依賴進口,用布隆迪的收入來買進口日用品,可想購買力之脆弱。

最後,奧德彪們遇上了來自於神秘東方的“二八大槓”,雖然購置自行車對他們而言仍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但相比買一臺昂貴的小貨車,一臺自行車足以成為理想的賺錢工具。

刷屏的奧德彪語錄,嗎嘍牛馬們的精神圖騰-第3張

橫槓結構的二八大槓歷經了歲月檢驗,載人扛貨都能輕鬆應對,即使載有幾百斤的香蕉,在高速騎行中也能承受得住,老驥伏櫪,在非洲迎來第二春。

奧德彪們每天清晨在香蕉園與批發市場裡裝貨,需要把位處遠郊的成捆香蕉送到城鎮集市與釀酒廠中去,單程通常為15到40公里的崎嶇山間公路,厲害的奧德彪一天能拉著近500斤的香蕉跑個來回。

刷屏的奧德彪語錄,嗎嘍牛馬們的精神圖騰-第3張

可不要覺得這是個草臺班子,在布隆迪,“香蕉騎士”儼然是一條成熟的產業鏈,城裡售賣自行車及配件的老闆就是奧德彪的“賣鏟人”,高強度磨損的輪胎是經常需要更換的對象,要是惹到了店老闆,相當於直接斷了生路。

路途中間有收取“過路費”的交警,以及等待在路邊的職業“推車人”,每次收取幾毛錢的費用協助奧德彪們推車上陡坡,如果翻車了還會提供有償幫助。

刷屏的奧德彪語錄,嗎嘍牛馬們的精神圖騰-第3張

在蹬車過程中,奧德彪們深知 “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 的道理,在時間與精力都有限的情況下,必須得跑出最遠的路程。

每一段路,每一個拐彎,每一個上下坡都已瞭然於心,下坡絕不減速,保留的動能等待下一個陡坡。如果路上有卡車,必須得學會掛車借力,即使冒著卡車中途會急剎車急轉彎的危險,都得抓住這免費提速還省力的機會。

刷屏的奧德彪語錄,嗎嘍牛馬們的精神圖騰-第3張

如果中途把車騎翻了,敬業的奧德彪寧願屁股來個硬著陸,都不願意把客戶的香蕉給摔壞了。

刨除進貨成本,奧德彪一掛香蕉能掙10元人民幣左右的利潤,一趟下來就掙個幾十元,對比下當地一條毛巾30元的價格,只能算是維持溫飽。

刷屏的奧德彪語錄,嗎嘍牛馬們的精神圖騰-第3張

根據布隆迪統計與經濟研究院數據,國內通脹明顯增長,CPI指數更是連續四年攀升

當然,奧德彪們可不是 “到死都認為是自己拉車不夠努力” 的駱駝祥子,他們不會因拉車感到自卑,反倒認為比用頭頂貨的普通人洋氣多了。

在送完貨的間隙,他們還會犒勞自己一瓶汽水兒,或是到香蕉啤酒廠裡順嘴喝一口老闆精釀的香蕉啤酒,這些啤酒連老闆都不知道度數,喝完的奧德彪們也不知道前路幾何,但在鏡頭面前仍舊流露出了休息時難得的暢快與愉悅。

刷屏的奧德彪語錄,嗎嘍牛馬們的精神圖騰-第3張

似乎他們對拉香蕉有自己的理解,這不是單是生存,也是一種生活方式。

02:不止奧德彪

如果說布隆迪的香蕉騎士是狹義上的奧德彪,那從廣義上看,全球頂著各種危險為生活奔波的勞動者們,都能被冠以奧德彪之名。

除了布隆迪,非洲多地區的交通基建都非常落後,所以在運輸業裡,無論是送貨還是送人,都有著更多的奧德彪在奔波。

刷屏的奧德彪語錄,嗎嘍牛馬們的精神圖騰-第3張

在肯尼亞,有被人們稱作 "The Flying Trucks" (飛行卡車 )的運輸小皮卡,相比貨運卡車他們有著更強的機動性以及更快的速度,能隨意穿梭在各種路況上,力求最快到達目的地,但隨之而來是各種難以預料的路況風險。

車上的貨物則是價值更高的私人包裹,車裡除了駕駛室都塞滿了貨物,東西多到某些客戶甚至想讓奧德彪抱著他的貨開車,一是為了多放點,二是為了安全。

刷屏的奧德彪語錄,嗎嘍牛馬們的精神圖騰-第3張

出發前奧德彪和客戶們都會祈禱平安,在眾人“全村唯一希望”般的目送中,小皮卡疾馳而去。

在非洲的雨林區內,有的奧德彪則承擔著為偏遠村莊以及可可種植園送人運物的重任,由於越來越少的司機會願意跑這樣的路線,以至於奧德彪的兒子一度都不願意繼承父親的家業,即使那是一輛卡車。

刷屏的奧德彪語錄,嗎嘍牛馬們的精神圖騰-第3張

雨林之路坑坑窪窪,很容易翻車陷車,有些路段甚至還要自己架橋,僅45公里的路程基本要走8到10個小時,還必須在天黑前趕到,不然路更難走。

即使這般,奧德彪仍然堅持為這些偏遠村落擔任運輸大隊長一職,最終父子成功和解,在鏡頭前,兒子稱讚著父親的堅持與勇氣。

刷屏的奧德彪語錄,嗎嘍牛馬們的精神圖騰-第3張

不過,現實仍是如此骨感,作為唯一財產的卡車在這種極端路況下長期行駛,已經高度折損,然而收入卻無法支持奧德彪父子更換新卡車。

兒子終於走到了父親車前,但前路還得由他的腳在車道上丈量。

與抓火車的印度人一樣,落後的交通設施和龐大的勞動力流動需求也讓奧德彪們逐漸學會各種高難度“雜技”,在火車頂上坐人,在火車邊上扒車,時不時需要走位亮身法躲避各種隧道和電杆子,稍不注意,還沒到工作地點就魂丟半路。

刷屏的奧德彪語錄,嗎嘍牛馬們的精神圖騰-第3張

載人小巴士更是不堪重負,開車的奧德彪卯足了馬力,油門都快要踩出火星子,但車子只能在凹凸不平的泥路上“彈跳式”行駛,掛在車外的彪子們不敢鬆手,車內的彪子們往往已經吐了一塑料袋。

在世界上的其它欠發達區,橫跨一眾第三世界國家,更多的奧德彪在名為“生活”的自行車上飛馳。

刷屏的奧德彪語錄,嗎嘍牛馬們的精神圖騰-第3張

無論是在海地港口用板車拉貨的人力車伕,還是在孟加拉辛苦搬磚的磚廠工人,甚至是東南亞雜耍一樣電瓶車送貨員,他們用自己的力氣扛起了遠超自身重量的貨物,用自己的智慧與經驗處理著常人眼中“奇觀”一般的工作任務,並將其化為日常,淡然處之。

刷屏的奧德彪語錄,嗎嘍牛馬們的精神圖騰-第3張

要是能有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更多的就業機會,誰又願意成為這些"奇觀"然後供獵奇網友們在短視頻解說號中消遣呢?

刷屏的奧德彪語錄,嗎嘍牛馬們的精神圖騰-第3張

沒有那麼多的藝高人膽大,都是被逼出來的,在安全與收入面前,奧德彪們幾乎都選擇了後者。

03:皆為奧德彪

世界上這樣的體力勞動者還有很多,即使是在我們國家,過去的山西礦工、重慶棒棒、甚至是廣大農民工都是在金錢面前把自己當做了易耗品,相比於收入回報,他們犧牲了更多的精力與健康。

刷屏的奧德彪語錄,嗎嘍牛馬們的精神圖騰-第3張

時至今日,縱使我國的基礎設施以及生活水平已經遠超了大多數亞非拉奧德彪們的生活,但很多勞動者依舊非常辛苦,停不下來的外賣電瓶車,送不完的上門快遞,捨不得睡覺的網約車司機。

在奧德彪之前,中文互聯網上的牛馬文學與嗎嘍文學已經盛行一時,打工人把自己比作老闆的牛馬和永遠在上班掙錢的嗎嘍,純純不當人,一紙辛酸淚。

刷屏的奧德彪語錄,嗎嘍牛馬們的精神圖騰-第3張

在紀錄片當中,即使樂觀如奧德彪,他們在鏡頭面前都會表現出自己對未來的一絲絲憂愁,更不要說當代因班致鬱的年輕人。

不過,互聯網似乎將一切撕裂為了平行世界,除了奧德彪外,修馬蹄、蓋木屋、巴鐵修車、鍛刀大賽等項目都是網友們的“短視頻減速帶”,人們調侃著騎二八大槓的德彪,沒想到自己明早也是地鐵與寫字樓罐頭中的一隻沙丁魚。

刷屏的奧德彪語錄,嗎嘍牛馬們的精神圖騰-第3張

在奧德彪第一次走紅時,大家都是以一種戲謔意味的獵奇視角來看熱鬧,但隨著社會與生活的捶打,身上的車貸房貸是那一捆捆的香蕉,而抓不住看不清的未來,也好似奧德彪們借力時抓不穩的卡車,時代的車輪的走走停停,無論是把自己的身體還是人生甩出去,都會很疼。

這一次,眾人沒有忽視與歌頌苦難,因為每一個勞動者都值得尊重與保護,大家在感受語錄背後千萬個奧德彪的人生後,也是在為自己的人生振臂高呼。

刷屏的奧德彪語錄,嗎嘍牛馬們的精神圖騰-第3張

對網友而言,奧德彪不是一個人、也不是一群人,而是一種精神。其中既有著自嘲的戲謔,也有著不認命的毅力,二八大槓後拖的不是百斤香蕉,而是對生活的勇氣。

沒有讚頌,沒有哀歌,在人們奔忙間過了一天又一天。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