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游戏】从女神异闻录5聊聊荣格心理学


3楼猫 发布时间:2024-01-19 17:46:18 作者:绝到不能绝 Language

如果说近几年来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游戏,除了《荒野大镖客》之外就是《女神异闻录》系列了,其实距离第一次通关P5已过去一年之久,但这个游戏给我带来的感触在今天回想起来仍然印象深刻。

【PC游戏】从女神异闻录5聊聊荣格心理学-第0张

除了丰富的回合制玩法,潮到出水的美术和音乐,在心理学中有着特殊地位的荣格心理学也是游戏的重要内核之一,其创新性和突破性是近几年来少有的精品。趁着余温还在,便来聊一聊我个人对于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和看法。以下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错误疏漏,欢迎批评指正。

【PC游戏】从女神异闻录5聊聊荣格心理学-第1张

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创立了荣格人格分析心理学理论,他的理论始终鼓励用一种积极的态度来活出自身的命运,不管是前作中直面死亡的勇气,追寻真相的执著,还是P5中反抗命运的枷锁,或多或少都能透露出这一理念,也不难看出荣格心理学始终贯穿这一系列。

【PC游戏】从女神异闻录5聊聊荣格心理学-第2张

个人无意识与天鹅绒房间

荣格主张把人格分为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层。如果把人格比作冰山,那露出水面的部分就是人所能感知到的意识;潮来潮去而显露出来的水面下的地面部分,是个人无意识,它并不是完全不可见,它包括被遗忘的记忆、知觉和被压抑的经验,以及梦境幻想等。

天鹅绒房间的解释是梦境与现实,精神与物质之间的夹缝,这里我把它理解为主角个人无意识的体现。荣格认为个人无意识的内容是情结,情结解释为“心中的感情纠葛;深藏心底的感情”,往往具有情绪色彩。

【PC游戏】从女神异闻录5聊聊荣格心理学-第3张

初见主角时伊格尔便感慨:“这座房间的样貌,便是你本身内心的样貌,没有想到居然会是监狱”。主角一次正义的出手相助,却反被权势诬告而背上前科,在家乡就已饱受非议,来到陌生城市度过一年的观察期,面对种种负面情绪的叠加,此时起主角心中便将自己视作囚牢之徒,这种“囚人情结”便催生了天鹅绒房间的样貌。当然它是受个人主观意识影响的,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每一作的主角房间构造都不一样。

同样,每个反派的殿堂也风格各异,这也是殿堂主人个人无意识的体现。人们会因为心中的“秘宝”而产生扭曲的欲望,这里的秘宝也可以理解为情结,其根源往往难以察觉或被遗忘。比如鸭志田的奖牌,社长的玩具,再比如P5的废案中宫殿主人的欲石,它揭示着宫殿主人一步步扭曲的根源,是过去的记忆,当欲望逐渐扭曲膨胀,这些事物都渐渐被遗忘,在心灵中沉底,但这些意识仍然存在。

【PC游戏】从女神异闻录5聊聊荣格心理学-第4张

废案中鸭志田的过去

个人无意识是一个容器,蕴含和容纳着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受到压抑或遭到忽视的内容,令人痛苦的思想、悬而未决的问题、人际间冲突和道德焦虑等等,当需要时或遭遇某个契机,这些内容通常会很容易地到达意识层面。

集体无意识与印象空间

最不可见的冰山底部就是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和个人无意识的区别在于:它不是被遗忘的部分,而是我们一直都意识不到的东西。在《集体无意识的概念》一文开篇,荣格就对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进行了概念上的区分:

“集体无意识是精神的一部分,它与个人无意识截然不同,因为它的存在不像后者那样可以归结为个人的经验,因此不能为个人所获得。

构成个人无意识的主要是一些我们曾经意识到,但以后由于遗忘或者压抑而从意识中消失了的内容;集体无意识的内容从来就没有出现在意识之中,因此也就从未为个人所获得过,它的存在完全得自于遗传。”

【PC游戏】从女神异闻录5聊聊荣格心理学-第5张

印象空间即是所有人的殿堂,是社会大众思想的集合体,游戏中将民众集体无意识体现为东京极具代表性的地铁,列车将这些“人”不断运往印象空间的最底层,像极在现实中每一个被人潮挤进地铁里的身影,忙碌的背后这些人往往不具独立思考的能力,或按着大众既定的人生目标,某件约定俗成的事情,外部赋予的理想信念等做着所谓的努力,不断将自己的血液供给欲望的“圣杯”。大多数人在成长中似乎默默接受了这种来自“遗传”的观念,这种社会现象也许从未出现在大多数人的意识之中,人们将其视为“理所应当”而放弃对这种现象的进一步思考,以至于在印象空间与现实空间融合时,民众仍然没有发觉(当然这部分的解释需要排除伪神的外部干扰因素)。

【PC游戏】从女神异闻录5聊聊荣格心理学-第6张

这种集体意识是民众不自觉的共通思维、行为和社会意识的深层结构,它不断塑造着社会和个体的行动和行为模式。简单地说,就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无数同类经验在全体成员心理上的沉淀物,而之所以能代代相传,正因为有着相应的社会结构作为这种集体无意识的支柱。

人格面具

人格面具(persona)不仅仅是游戏中被用来战斗的手段,现实世界里也是人们对抗外部世界的一种方式,它来源于荣格心理学理论之一,荣格认为,每个人都有许多人格面具,人们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人格面具,人格面具越多,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人格面具是基于个体应对外界而存在的一个体系,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用于在社交互动中保持和谐、获得认可和接受。就像游戏中与不同的协助人增进好感时,带上对应阿尔卡纳的面具可以提升更多的好感,用俗话说也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当然面具戴久了自然便摘不下来,面具也代表着伪装与虚伪。主角团通过撕下面具获得觉醒,也对应着游戏“反抗”这一主题,反抗不公,撕下伪装,从而获得成长。

【PC游戏】从女神异闻录5聊聊荣格心理学-第7张

而在现实中,人格面具对于人的生存说来似乎是必需的,它保证了我们能够与人,甚至与那些我们并不喜欢的人和睦相处。它能够实现个人目的,达到个人成就,是社会生活的基础。

阴影

阴影是人格的阴暗面,与人格面具互相对立,荣格对于阴影的解释是:

“人格面具和阴影,一个站在公众面前,一个隐藏在背后,他们正好是彼此的对立面,但又亲近的像双胞胎一样。”

这一部分其实我更倾向于用P4中的设定来解释。阴影是人的心灵中遗传下来的最黑暗隐密、最深层的邪恶倾向。当个体越努力去符合社会或关系中的期待角色(人格面具),就有越多真实的自我无法被接纳(阴影)。但它的本性却是生命力、自发性和创造性的源泉。

【PC游戏】从女神异闻录5聊聊荣格心理学-第8张

荣格认为,阴影中包含了个体的未开发潜能和创造力。通过探索和接纳自己的阴影,个体可以发现自己内在的力量并实现个人成长。然而,这需要个体勇敢地直面自己的阴影,接受并与之和解,十分契合P4的主题。主角团成员通过与自己的阴影和解,接受自己不愿为人知的一面将阴影转化为人格面具,也成为了力量的来源。“吾即汝,汝即吾”,阴影作为人格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无法抛弃,敢于接受自己的阴影,才能够塑造更加强大和完整的人格,释放更多的创造力。

回到P5中,较为特殊的双叶是将自己的阴影转化为人格面具,但双叶阴影又与P4的主角团不同,不是来自自身的阴暗面,更多的是因为外部压力而产生扭曲的认知,这个时候就不应当接受自己的阴影,而是反抗自己内心这个扭曲的自我认知才是P5想表达的含义。除此之外,宫殿主人的悔改是否也是接受了自己的阴影呢?

【PC游戏】从女神异闻录5聊聊荣格心理学-第9张

《女神异闻录5》吸收了前作制作经验,不仅融合了心理学理论,还包括占卜,中西方神话传说,甚至是现实世界中的真实写照,这些要素使得游戏内涵基调更加丰富饱满,同时也让一部分人重拾或弥补了青春的那些美好,在十几年的游戏生涯里第一次让我产生了不舍得通关的情绪,仿佛真的要和一群伙伴告别。总得来说是非常难得的佳作,虽然希望渺茫,但还是希望女神异闻录这个ip还能继续带给我们惊喜。


© 2022 3楼猫 下载APP 站点地图 广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