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yStation資深人士吉田修平表示,PS4經典動作冒險遊戲《最後的守護者》若交由普通發行商,很可能無法面世。即便開發過程中技術難題層出不窮,他仍堅持將其推出。
在2025年臺北國際電玩展上,吉田修平談及《最後的守護者》漫長的開發歷程。該遊戲於2007年在Ico團隊正式啟動開發,直至2016年才發佈,歷時九年。這款遊戲最初是為PS3平臺開發,但PS3的硬件性能無法滿足開發者對遊戲的構想。
吉田修平稱,《最後的守護者》在PS3上運行幀率低至驚人的10 - 15幀每秒。在嘗試了所有能想到的方法以提升性能後,PlayStation將開發平臺轉移至PS4,許多前期編寫的程序不得不從頭開始。
吉田修平還表示,他認為若換作其他發行商,《最後的守護者》可能無法通過審核。然而,他堅持要為Ico團隊及其之前作品《古堡迷蹤》和《旺達與巨像》的玩家們帶來新作。吉田修平對《最後的守護者》導演上田文人的構想充滿信心,這讓他抱定“絕不能失敗”的信念。在某個階段,他下定決心“無論如何都要推出這款遊戲!”並不斷向所有人鼓勁“讓我們全力以赴!”以完成開發。
除了上述技術難題,《最後的守護者》還遭遇諸多挫折,其中最主要的是2011年上田文人及Ico團隊其他核心成員的離開。所幸的是,上田文人與《古堡迷蹤》和《旺達與巨像》的首席程序員平賀仁司以及Ico團隊的其他成員創建了一家新工作室,並通過承接外包工作幫助索尼完成了《最後的守護者》的開發。回想起來,結合吉田修平的這些新見解,《最後的守護者》最終能夠問世,堪稱一個小小的奇蹟。
來源:3D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