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們再來聊一位新幹員,來自維多利亞的情報人員:夏櫟。最顯眼也最具辨識度的,就是在夏櫟身後出現的這隻大貓,其外形特徵概括為:體型極為修長,皮毛黃色且具黑斑,腿長而尾短,雙耳又高又圓。



所以我們能夠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當藪貓在凝神傾聽地捕獵時,耳朵會異常靈活地四處轉動。如果感知到有獵物的存在,這對圓耳朵會彼此靠攏,組成宛如“金拱門Logo”的形狀,憑藉聲音判斷獵物的具體位置和種類。所長簡單P了張圖,你們看我沒瞎說吧......

如果是一直喜歡藪貓的博士,可能會更熟知人們對於它的另一個稱呼:黑夜之子。每天的黃昏至次日的黎明時期,就是藪貓們最為活躍的時候。由於它們雙眼的夜視能力極佳,再加上大草原上高及人腰的草叢能為它們提供絕佳的掩護。因而夜間才是它們的狩獵主場,這也是“黑夜之子”稱號的由來。在遊戲中,




夏櫟的原型是藪貓,但身上的元素卻遠不止於此。她在劇情中被稱作是“高多汀的德魯伊”,單名稱已然明示了一些其他內容。基於夏櫟各方面的信息來看,所謂的“德魯伊”是一種複合體現,同時結合了古老的德魯伊教,以及新世代的理解。
在夏櫟的檔案中寫道:“源石技藝和生活習慣都來自於家鄉的傳統,帶有極其古樸的對自然的崇敬與模仿。”這裡所指的內容,正是夏櫟的第一重身份:凱爾特文化中的德魯伊,代表著西方世界的一種最古老信仰。

德魯伊屬於凱爾特人中的特權階級,是部落的支配者、王室顧問、神的代言人,地位極尊。且最初的凱爾特是母系社會,只有女性可擔任德魯伊,這一元素可能也是夏櫟被設定為女幹員的原因。而後逐漸開放,男女皆可為精通占卜的德魯伊教士。德魯伊不僅要主持祭祀,還負擔著解釋教法、傳授知識、仲裁糾紛、醫治病痛、探求哲學等諸多責任。

德魯伊教主張與自然和諧共處、尊敬祖先,尊重所有的存在和周遭環境。在夏櫟的檔案中,還提到她“施術過程通常伴隨著沒有實質效力的儀式性語言”,呼應的正是:德魯伊教堅持“口口相傳”教義,需要巨量的背誦和誦唸。所有知識都是從口出從耳入,不撰寫經書、不記錄教義,她們限制通過任何書面的方式進行記錄。因而,誦唸咒文和儀式語言就顯得極為重要了,這是傳承的渠道


在德魯伊教中,橡樹與槲寄生同樣具有重要地位:橡樹是神樹、橡果為聖果,是神明在凡間的神像。德魯伊的英文原名是“Druid”,其字根正是希臘文中意為“橡樹”的“Druis”,其名稱的古意因而也是:熟悉橡樹的人,引申為“橡樹賢者”。
在傳說之中,每一棵橡樹都居住著精靈,而這些樹精通過德魯伊向人類傳達神諭。因而德魯伊在後世的文學著作中被統一認為是“森林女神的眷者”,也常常以樹精的形象出現。夏櫟的天賦名為“叢林的蔭庇”,技能名為“生靈的迴響”、“大地的慈悲”,大抵都源於此。

這一點非常符合如今我們所熟知的德魯伊形象,主要來自於在各類現代文學、影視、動畫,甚至是遊戲之中:德魯伊能駕馭強大的自然力量,來維護平衡並保護生命。這當中給我們留下最深印象的,可能就是暴雪的著名遊戲《魔獸世界》了。


如今,我們日常所理解的德魯伊,絕對和那個原始的德魯伊教大相徑庭。但在幹員夏櫟的身上,卻又看到了一絲兩者結合的影子:她既代表著凱爾特人德魯伊,身兼神職、護佑他人,同時如同新時代德魯伊那般會用新生法術,無比崇敬著大自然、遵循著大地母親。這就是幹員夏櫟,一個承接著新舊時代的德魯伊,一種特殊文明的傳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