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你們好久不見的金牌小密探零零九!
在上一期的院報裡,小九和大家聊到了神廟的一角,很多小夥伴表示完全沒有看過癮啊!那麼咱們今天就專門來聊聊關於《慶餘年》手遊裡場景設計的那些事兒~



科學盡頭之後的後古代,上一任文明留下了不少痕跡
對《慶餘年》原著稍有了解的少俠應該知道,古今交融不僅是《慶餘年》小說的核心哲思點之外,更是整個原著世界搭建的基石。


所以我們從最基礎的建築出發,在遊戲中為各位天脈者創造出了一個託生山水間,古今相交融的《慶餘年》世界。


這些交互以現代人的思維為基礎設計,除了幫助玩家建立一個古今結合的認知之外,同樣也會埋下貫穿於手遊劇情的懸念。


虛擬世界的地理架構,來自現實世界的投射
我們在設計劍鋒崖時,也在現實的地理學理論中獲取了不少靈感。
劍鋒崖地處偏僻,按照《慶餘年》手遊的地圖,可以發現此處位於大陸東北半島地帶,理論上應該是針葉闊葉混交林帶,但各位天脈者在進入之後就能發現在相比於千萬年前,劍鋒崖的氣候已經徹底改變,更具有亞熱帶溫帶過渡段特點。

除了古今貫通之外,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也在《慶餘年》中巧妙交融,其中佼佼者便是葉輕眉創辦的監察院的設計!
遊戲中的監察院主要參考了電視劇中該建築的樣貌,繼承了劇集中的亮點,並在內景中加入了些許創新元素。

彙報大廳雖然外形還是東方設計,但是內部則是充滿了西方歌劇院的設計巧思。巨大的拱頂通過承重牆的立柱將巨大的空間撐起,給人以極大的震撼感,並且也是得益於拱頂的重量分散,在彙報大廳的中央沒有一根立柱,這一點相對於類似圓形古建築而言無異於是結構力學的巨大進步。

而這些貼近現實的建築設計,有時候可能顯得有些偏執,但更多的,是我們在場景設計上,對於真實度和還原度的一些堅持。


寺廟的牆壁設計同樣被注入了現代的靈魂,大型的鑿壁巖臺替代了傳統的木膨脹結構,隨之而來的是承重係數更高的混凝土,為了讓結構更加科學,我們參考了世界各地的高架空建築,最終才將懸空寺的下盤結構敲定。
當然除了懸空寺的主體建築之外,高低不同的落差和距離也讓連接棧道的設計充滿了挑戰,畢竟如果在這裡再次使用大量的橫縱混凝土框架,整個棧道下方便會臃腫不堪,甚至於破壞整體美感,所以我們為了減輕各位天脈者的視覺負擔,在這裡重新設計了棧道的結構,大量的木製桁架被打入巖壁,在保證充足支撐的同時保證了視覺的輕量化,讓懸空寺和棧橋立體梁板之間形成了柯布西耶的Monol體系,整體連續、簡約、統一且親近自然。
我們假定了葉輕眉之前,曾有過其他的天脈者
為了更好地去理解充滿了古今元素碰撞的世界,除了基於原著與現實的探究之外,我們也拓展了相當多前代天脈者的內容,畢竟如此超越於時代的設計肯定不會只由一個葉輕眉主導。
澹州港口“欲與蒼天試比高”的通明燈塔,天一道“日夜東流無歇時”的親水廣場,拂衣樓“山雲共疊疊”的壘樓……這一切都會在初見時讓各位天脈者體驗到《慶餘年》手遊所構成世界之震撼!


好了,本期院報就到這裡,關於更多《慶餘年》手遊的資訊,預約關注不錯過哦~
如果你有關於遊戲的更多細節建議,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哦,小九將會在不日一一作答!
一切為了慶國!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