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耶利米哀歌》,出自《旧约》,记载了犹太人在圣城耶路撒冷和圣殿被毁后所作的哀歌。
灾难的推手——耶和华
为什么?
同样是在《耶利米哀歌》中,交代了部分原因

也就是 【原罪】,无论在基督教还是在帕斯卡世界观中都非常重要的一个主题。
在这里,H.P.(这名称好第三人称,要不改名叫红胖吧


希望能给大伙开拓思路

~~~
奥古斯丁认为亚当与夏娃为上帝所造,并且处于一种原初 完善状态(“原初的良善”),然而他们在这一状态 中却未能维持多久。尽管上帝禁止他们食取智慧之果,然而依照奥古斯丁的解释,亚当与夏娃被撒旦(某个先已堕落的天使)所诱惑,从而背离了上帝的诫命。
这一原初性的背离就是罪的起源,即 对人类先前良善本性的败坏。从后续影响来看, 人类始祖的罪不仅影响了他们自身,同时也影响了整个人类。

类似地,在帕斯卡契约的传说中,先民本身作为原初无垢的存在,诞生于灼热的世界(太阳时代)。可以认为,直到盗取耶库伯之印前,先民的状态类似于基督教中的伊甸园时代:没有文明的概念,能吃除了智慧之果外的其它所有果实,但必须遵守上帝的戒令,否则就要遭受死亡和痛苦。
详见上贴
https://www.taptap.com/topic/18438882

轮回是掌握耶库伯之印引发的后果,即为原罪之罚
原罪如同一个源头,引发了人类更多具体的罪行。因此导致了神(太阳)的惩罚:太阳坠入海中,黑雾升起,世界笼罩在黑暗之中。

正如《耶利米哀歌》中紧承游戏中内容后的“黑云遮蔽”,黑雾笼罩了世界,
万民成为污秽和渣滓。
但是,这本就是先民们的目的:守住耶库伯之印,也就是守住了黑暗,轮回依旧存续。
原因为何?
根据创世纪的故事,上帝创造了人,但祂并没有让人变成一个孤立的存在,而是同时创造出了其它万物,其中包括了各种各样诱使人趋向罪的因素。
亚当本人没打算违背上帝的告诫,但他最终受了夏娃的诱惑偷吃了禁果;夏娃最初也打算违背上帝的禁令,但她受到蛇的诱惑偷吃了禁果。
禁果、蛇、夏娃对亚当而言都是诱惑性因素,这些诱惑代表着好奇心、魔鬼、非理性,或物质欲、谎言、执念。
譬如老头追逐特蕾莎,女枪寻找父亲……在帕斯卡的世界中,每个黑雾中的行者都有自己的执念。
而这就是诱惑。
它们对于人类即是幸福的天敌,也是必然的遭遇。
恶并非实体。
“动摇的意志趋于低谷,叛离了至高的本体,也就是叛离了你啊,我的上帝。它因此放弃自己的内心至深处,而是贪婪地向外界膨胀。”
这一观点论及到人类面临的两类诱惑。其一,来自低级事物的诱惑,也就是帕斯卡世界观中的执念。亚当是受到了禁果、蛇、夏娃等,即更低一级的事物在直接或间接的情况下背离了上帝,“趋向非存在的东西”。
在帕斯卡的世界中,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执念,所谓“不存在的东西”,也就是诱惑。
在第一结局中,喝下酒无异于在“神”面前承认了接受诱惑,,不愿放下执念,不愿回归原初的无垢,最终受到惩罚;
第二结局超验,可以说是拒绝了诱惑,选择放下执念,也就是去除了自己身上的恶,回归上帝的善。

其二,来自“上帝式的全能”对人的诱惑。上帝本身无意于诱惑祂的造物,但祂所处的绝对超越位置对于在其下的人极具诱惑力。
蛇所说的“如神一样,能知善恶”是促使亚当和夏娃偷吃苹果的决定性动因,这说明人类始祖企图摆脱对上帝的依附性,以获得一种彻底的自主性和绝对的自由。同样,在帕斯卡世界中,耶库伯之印具有的无疑是神的权柄:(详见无眠大佬帖https://www.taptap.com/topic/16329764 )
掌握耶印,也就掌控了摆脱“神”的力量。
先民们用耶库伯之印创造出璀璨的文明。
“很久没有看见蝼蚁敢于向神挑战了”
既是 泰伦斯坚持执念,追逐特蕾莎,(客观上)妨碍了耶库伯之印:神之权柄的回归
更透露出先民们的勇气和旁观者的认可与敬畏:挑战,至少意味着在论者心中有胜利的可能。

光来到这世间,世人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不爱光,倒爱黑暗,定他们的罪就是在此。《约翰福音》3章
善与恶的分界在何处?
当轮回不再存续,世上的一切回归灼热,万物归于寂静的永恒。
于是先民们选择了黑雾。守住耶库伯之印,也就是守住了黑暗,轮回依旧存续。

那圣光之下的黑暗,也就是你们口中的污秽,真的就是一切的元凶吗?
——————

无限的未来由人的选择去创造
历史的轮回由人的意志推动
这,也是帕斯卡想传达的意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