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PCIe5.0的固態硬盤都來了,著急測試鎧俠VD10和致態Tipro9000,反而我手裡的主板不支持5.0的M.2接口,於是在過年期間更新了一塊新主板,微星MPG B850 EDGE TI WIFI。沒辦法,顏值真的高呀。先跟大家先分享一下主板的拆箱過程

外包裝配色還是非常不錯的,很有年輕活力感。左上角微星著重標註了3年售後支持,以及400售後號碼。底部信息標註了,主板支持銳龍9000系列桌面處理器。主板的高清大圖顯示,龍標支持RGB燈光,全白色裝甲覆蓋

開箱,配件盒子裡是一個wifi天線和底座,底座支持磁吸,通過凹槽安裝好之後,可以吸附在機箱上,挺方便的。

主板本體還是很漂亮的,整體的配色並不是純白而是銀白色

先看一下主板的IO接口部分,最上面有兩個小按鈕,左邊是BIOS回寫,可以快速更新主板BIOS;右邊是Clear CMOS按鍵,這是我認為最實用的主板功能了,很多用戶拿到主板都想體驗一下什麼是超頻,可是超頻你見到最多的其實就是黑屏。我們以前的老方法是扣主板電池,有了這個Clear CMOS,在你超頻失敗後按一下,系統BIOS會自動重置。堪稱小白救星
主板視頻接口就一個HDMI,不多提了。
微星MPG B850 EDGE TI WIFI已經提供了3個C口,均支持10Gbps速率,從數據接口上,就可以明顯看出25年以後的高端主板,要開始擁抱TypeC接口了,畢竟現在的C口設備越來越多。
USB A口提供了7個,2個紅色的A口支持10Gbps,1個藍色A口支持5Gbps,剩下4個是USB2.0速率

作為最新的主板系列,微星MPG B850 EDGE TI WIFI自然是支持最新WIFI7和藍牙5.4的,它的天線接口已經沒有了以前的螺絲設計,改成了更方便的直插式
最下面是外接音頻的輸入輸出接口和光纖接口
主板接口上基本沒有短板,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應該是非常富裕的。我自己反正用不掉這麼多的接口

接著瞧瞧它的正面。可以看到供電部分,M.2硬盤位置和南橋芯片均採用了大面積的散熱裝甲覆蓋。

把主板的散熱部分全部拆下來,微星MPG B850 EDGE TI WIFI採用了14+2+1路供電設計,由於AMD這邊處理器的功耗確實不高,這個供電設計其實已經很超標了,沒什麼好說的
CPU供電接口採用了雙8pin。可以看到這塊板子提供了3個PCIe×16的插槽,但是呢,根據官方的介紹,只有第一槽支持PCIe5.0×16;第二槽支持PCIe3.0×1;第三槽是PCIe4.0×4
咱們的顯卡千萬別插錯位置了

主板的第一個PCIe×16插槽給到了一個快拆設計,按一下內存插槽旁邊的白色按鈕,就可以進行插槽的固定和解鎖操作,並且貼心了設計了小圖標提醒用戶卡口狀態,我試了一下確實非常方便。
主板的M.2接口需要提一下,微星MPG B850 EDGE TI WIFI採用了4個M.2接口設計,在附近的PCB板上,微星標註了對應接口的速率和通道,由上到下:

1、2接口支持PCIe5.0×4速率,直連CPU,1接口支持22110/2280規格固態;
2接口支持2280/2260規格固態;
3、4接口走的是南橋芯片,其中3接口支持PCIe4.0×2速率,支持2280/2260規格固態;
4接口支持PCIe4.0×4速率,支持2280/2260規格固態;
需要注意的是3接口和最下方的PCIe共用1個通道,在3接口接有固態的情況下,兩者的速率會被限制在PCIe4.0×2,禁用3接口後,下方的PCIe接口才會解放滿速率

微星對於M.2設備的支持不僅於此,1接口的散熱裝甲採用了無螺絲的快拆設計,在最左邊有個金屬彈片,按下去往上一抬,就能很輕鬆的把散熱片拆下。你也可以看到啊,1插槽的底部和散熱片上均預裝了散熱硅脂片,加上非常厚實的散熱片設計,可以很好的應對我一直不太感冒的,發熱巨大的5.0固態
其他的散熱片底部均覆蓋了相應的散熱硅脂片。

而拆開的南橋散熱片下可以看到隱藏起來的主板電池,由於Clear CMOS的存在,電池也不需要頻繁的拆裝可能了。
再看看主板上還有什麼配套的接口。

像什麼風扇ARGB接口USB啥的就不提了,這塊主板的SATA接口,機箱USB3.0接口和TypeC線材,做成了側出式,也被覆蓋在南橋散熱片下面,相對以前的設計來說,確實美觀了不少。對於大機箱來說,走線也更方便一些。算是不錯的改進。
以上就是這塊微星MPG B850 EDGE TI WIFI主板的開箱環節了,在拓展性方面確實很出色,同時還照顧到用戶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的易用性,銀白色的顏色也非常美觀,等我實際用一段時間後,在聊聊這塊板子的使用體驗。